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100阅读
  • 0回复

[经验分享]通过职称考试的十五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h123
 
发帖
584
学分
948
经验
0
精华
5950
金币
0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9-02-03
— 本帖被 阿文哥 从 初级会计职称 移动到本区(2012-06-04) —
  第一招:计划答题时间,保持稳定的答题速度 X%R)  
N@x5h8  
  选择题考试通常要求在短时间内作答,考试开始时,你应该看一看试题的分量,并目对每道题应占用的时间迅速作出估计,也许你会发现,每道选择题允许作答的时间不到一分钟。在某些情况下,这似乎不大可能,但你不必担心,有不少问题可能只需几秒钟就可作出选择,这样,你就有足够时同去考虑相对较难的问题。 保持稳定的答题速度,也是很必要的,一般的做法是:首先通读并回答你知道的问题,跳过没有把握作答的问题。然后重新计算你的时间,看看余下的每道题要花多少时间。在一道题上花过多的时间是不值的,即使你答对了,也可能得不偿失。 P.Gmj;  
N= G!r  
  第二招:看清题目要求,按题目要求答题 d>gN3}tT  
c[zGWF#1>  
  有不少考生连题目的要求都没看就开始答题。比如,单项选择题要求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显然,除最佳答案之外,备选项中的某些答案,也可能具有不同程度的正确性,只不过是不全面、不完整罢了。而有些考生,一看基干项,紧接着就被一个“好的”或“有吸引力的”备选答案吸引住了,对其余的答案连看都不看一眼就放过去,从而失去了许多应该得分的机会。请记往,一定要看清所有的选择答案。一道周密的单项选择题,所有的选择答案都可能具有吸引力,然而,判卷时却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择。 aB^`3J  
^@f-Ni\  
  第三招:运用排除法 <(tnClAn  
aS/MlMf  
  如果正确答案不能一眼看出,应首先排除明显是荒诞、拙劣或不正确的答案。一般来说,对于选择题,尤其是单项选择题,基干项与正确的选择答案几乎直接抄自于指定教材或法规,其余的备选项要*命题者自己去设计,即使是高明的命题专家,有时为了凑数,他所写出的备选项也有可能一眼就可看出是错误的答案。尽可能排除一些选择项,就可以提高你选对答案而得分的机率。 [J\! 2\Oo  
4ND T5s L  
  例如:如果控制风险水平初步评估为中等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 Wagb|B\  
Mh"vH0\Lj  
  A.比评估为高水平时要多 )u>/:  
  B.比评估为低水平时要多 pT<}n 9yB5  
  C.比评估为高水平时要少 fqm-?vy}  
  D.与评估为低水平时一样多 ,/Al'  
z;lWr(-x  
  显然,在本题中,答案B、C所表达的含义实质上是一样的,要么都对,要么都错。但这是一道单项选择题,不可能都对,于是B、C可以排除。(正确答案:A.) XJ6=Hg4_O  
.`~=1 H\R"  
  第四招:运用猜测法 EXizRL-9o  
&'"dYZj{  
  如果你不知道确切的答案,也一定不要放弃,要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去猜测。一般来说,排除的项目越多,猜测正确答案的可能性就越大。 Z_ (P^/  
JWV n@)s  
  例如,一份试卷有10道备选答案为四项的单项选择题,你有把握选对的只有6道,其得分为6分(每道题1分)。如果盲目乱猜余下的4道题,按概率来说,你可能猜对一道题,于是你的总分数为7分。假如你对不懂的4道题,都能成功地排除二个备选答案,你可望猜对2-3道题,这时你的总分为8-9分。这个分数对于一道满分为10分的单项选择题来说,应该是很理想的。 `%$l b:e  
|'!9mvt=  
  第五招:运用比较法运用比较法 /7&WFCc)(  
nq 9{{oe  
  直接把各项选择答案加以比较,并分析它们之间的不同点,集中考虑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的关键所在。 n_eN|m?@  
[W Ud9fUL  
  例如:甲厂向乙厂购买20吨化肥,合同约定由乙厂代办托运。花费在运输途中丢失近5吨。按照法律规定,作为货物所有者,( )。 V7)<MY  
2'-o'z<  
  A.甲厂有权向运输部门请求赔偿 WKB K)=  
  B.乙厂有权向运输部们请求赔偿 9/dI 6P7  
  C.甲厂有权向乙厂请求赔偿中国 3Bbd2[<W  
  D.甲,乙两厂有权共同向运输部们请求赔偿 bF c %  
,jJbQIu#  
  这里、本题的关键词是“货物所有者”,备选答案中“货物的所有者”出现三个:甲厂、乙厂、甲乙两厂。由于试题基本项说明“合同约定由乙厂代办托运”,乙厂代办托运后,化肥的所有权即由乙厂转为甲厂所有。故答案只能是A或C.又由于乙厂只是替甲厂“代办”,货物的所有权已经转移,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已经了结,甲厂无权再向乙厂提出除货物质量以外的要求,显然答案只能是A了。如果题目指明“合同约定由乙厂负责托运”(而不是“代办”),答案当然就只能是B了。因为在货物运抵甲厂以前,货物的所有权没有发生转移。 .mvpFdn  
OR<%h/ \f  
  第六招:运用大概率事件 H:4? sR3  
6g 5Lf)yG  
  做判断题的任务是指出它的正确或错误,因此即使你不会,你也有50%猜对机会。但考官不给你这个机会:如果你判断失误,倒扣分。因此你必须慎重,不要作无谓的牺牲。但我实在不会,又想得点高分,有没有技巧呢?有!统计表明,在一份标准化的试卷中,判断题正确答案为“0~80%,也就是说,一份有10道判断题的试卷,如果你已经将其中的6、7道题画上了√,余下的你就知道怎么做了 怎么样,试试吧! UE 1tm  
qK,PuD7i"  
  第七招:分清绝对和相对概念 KA{ JSi  
c3!YA"5  
  判断题通常不是以问题出现,而是以陈述句出现,要求考生判断一条事实的准确性,或判断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事实、事件和概念之间关系的正确性。你的答案是指出它的正确或错误。要构思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命题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说某道命题正确时,它必须都是正确的。因此,判断题中常常会有绝对概念或相对概念的词,表示绝对概念的词有“总是”、“决不”等,表示相对概念的词有“通常”、“一般来说”、“多数情况下”等。了解这一点,将为你确定正确答案提供帮助。 gT#hF]c:  
_qjkiKm?1F  
  判断题中含有绝对概念的词,这道题很可能是错的,如“存货周转率越高、表示存货管理的业绩越好。”统计表明,大部分带有绝对概念词的问题,“对”的可能性小于“错”的可能性。当你对含有绝对概念词的问题没有把握作出判断时,想一想是否有什么理由来证明它是正确的,如果你找不出任何理由,“错”就是最佳的选择答案。 6\NBU,lY  
LDY k\[81  
  判断题中含有相对概念的词,这道题很可能是对的。如“普遍认为,建立我国统一的会计准则,是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加权算术平均数在权数相等情况下的一种特例”;“固定成本只是在相关范围内保持其成本习性”等等都属于相对概念。 wj-z;YCV  
DpvMY94Qh  
  第八招:仔细分析判断题 *DuP~8  
H{+[ ,l  
  只要判断题中有一处错,该题就全错。其道理很简单,谓看下面这个命题:虽然《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以下简称《企业法》规定厂长有权“任免或者聘任、解聘企业中层行政领导干部”、但同时又规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国营企业单位会计机构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不能由厂长任免。 <]'1YDA  
g;\_MbfP  
  本题包含三个问题:《企业法》是否规定厂长有“任免或者聘任、解聘企业中层行政领导干部”的权力,《企业法》中是否有“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段话:国营企业事业单位会计机构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是否属于“法律规定除外”之列。如果这三个问题中有一个是错的,那么整个命题就是错的。本题答案应该是“错”,错就错在第三个问题。 [ w?v !8l  
pe>[Ts`2F  
  第九招:酌情猜测 t$ (<9  
@  Br?  
  酌情猜测。实在无法确定答案的,请看清试题评分要求。如试题未注明要倒扣分数,哪怕你没有足够的时间阅读题目,也一定要猜测,答对的机率是50%,切莫放过这种“捡来的”分数。 *ulkqpO  
`FRdo  
  第十招:重视计算与分析题 vxl!`$Pi  
lJ(] ;/%  
  计算与分析题主要是测试考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来说难度较大,涉及的概念、计算公式较多,但由于计算与分析题的分数在一份试卷中所占的份量一般较大(20%——40%),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如果本类题你得分不多,要想通过考试就很困难。所幸的是,在一门课程中,可作为计算与分析题的范围较窄,易于把握,你可以在考前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2<TpNGXM_  
VY j pl  
  第十一招:详细阅读试题 -jcgxQH53  
E#(dri*#t  
  详细阅读试题。对于计算与分析题,建议你阅读两遍。一方面,准确理解题意,不致于忙中出错;另一方面,你还可能从试题中获取解题信息。 P*3PDa@  
25/M2u?  
  例:某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天数,以产品销售收入为周转额计算,为100天,以产品销售成本为周转额计算,为146天。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法企业的销售利润率。 3u&)6C?YM  
#8i9@w  
  解题过程:首先通读一遍试题,得知本题是求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与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均有关系,其关系是: 2i~zAD'  
zTW)SX_O  
  销售利润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x100%=1-销售成本/销售收入  [f#7~  
p.x!dt\1kC  
  根据上述关系可知,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确定销售成本与销售收入之比。要确定销售成本与销售收入之比,必须从“周转天数”入手,由于周转天数与周转额的关系是反比例关系,因此,销售成本与销售收入之比应为100/146,而不是146/100,至此,问题基本解决,该企业销售利润率:(1-100/146)x100%=31.5% x?n13C  
3?uah' D5  
  第十二招:准确回答计算题 sO 0j!;N  
xAu&O\V  
  计算题问什么答什么。不需要计算与本题要求无关的问题,计算多了,难免出错。如果因为这样的错误被扣分岂不很可惜吗?有些考生,把不要求计算的也写在答卷上,以为这样能显示自己的知识,寄希望老师能给高分。而事实上恰恰相反,大多数阅卷老师不喜欢这类“画蛇添足”、“自作多情”的考。 k'PNfx\K  
*s6(1 S  
  第十三招:重视解题步骤 o>@9[F,h+  
#KwK``XC 4  
  注意解题步骤,如计算与分析题每题所占的分数一般较多,判卷时,多数题是按步骤给分的。而我们有些考生对这个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致虽然会做题但得分不全。 %%^by  
aSQvtv)91  
  第十四招:写出计算公式 9 $ Ud\   
M1_1(LSU  
  计算题尽量写出计算公式。在评分标准中,是否写出计算公式是很不一样的。有时评分标准中可能只要求列出算式,计算出正确答案即可,但有一点可以理解:如果算式正确,结果无误,是否有计算公式可能无关紧要,但要是你算式正确,只是由于代入的有关数字有误而导致结果不对,是否有计算公式就变得有关系了。 lj "72   
1MxO((k  
  第十五招:把握考试重点 K%3{a=1  
CNrK]+>  
  任何课程考试都有大纲,也都有一条主线,都有一定的重点,如果我们能够把握这条主线、这些重点,也就是说抓住课程的精髓,许多的问题将会迎刃而解。考试就不会觉得太难了。 }<mK79m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