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177阅读
  • 0回复

[知识整理]2008年注会考试《经济法》精讲班讲义第4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wand
 
发帖
178
学分
263
经验
0
精华
5050
金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9-01-08
— 本帖被 阿文哥 从 经济法 移动到本区(2012-07-03) —
五、诉讼时效 WJ9u 3+  
F37,u|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保护其权利的权利。诉讼时效在学理上,亦称消灭时效。 7SqsVq`[~  
x@k9]6/zs  
诉讼时效消灭的是一种请求权,而不消灭实体权利。《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AARhGx|L<  
E>V8|Hz;  
举例:A向B借款1万元,还款时间为2008年1月1 日,A作为债务人到期不清偿债务,B对A的诉讼时效为2年,如果超过2年将丧失诉讼请求权。但B作为债权人,其拥有的实体债权并没有消灭,A和B之问的债权债务关系继续存在,这时B打官司的话不会胜诉的,但是A自愿偿还的话,这是可以的。 *smo{!0Gg  
@/7Rp8F r  
cL WM]\Y  
Z=H f OC  
1、诉讼时效和保护时效 aVtwpkgZ  
R\+$^G}#6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q"3a9 pb7  
3> fuH'=  
知识点提示:(1)诉讼时效(2年、1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2)保护时效(20年):自权利侵害“被侵害之日”之日|起计算。 OIWo * %  
\dc`}}Lc  
?4~lA L1  
}M~AkJL  
2、诉讼时效期间(重点掌握) k<f*ns  
O>>8%=5Q  
(1)普通诉讼时效期间(2年) 0bd.ess  
>3Y&jsh<  
(2)特别诉讼时效期间 -J6}7>4^8}  
A P\E  
适用于1年的诉讼时效期间: Yp;x  
F% |(pHk  
①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HU'E}8%t6  
l:[=M:#p  
②出售质量不合格产品未声明的; (C:rH  
lubS{3<  
③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EagI)W!s[  
9(I4x]`  
④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PQs9@]w[  
f Gfv{4R  
解析: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毁损的,寄存人的请求权只有1年的诉讼时效。保管人要求寄存人支付保管费的诉讼时效为2年。 L@ay4,e.bz  
"h#=ctCx"  
适用于4年的诉讼时效期间: b13>>'BMB  
](ninSX1w  
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争议 bC{~/ JP  
xSf3Ir(,  
②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 a|>MueJ  
Yk5kC 0B  
【例题1】(2007年)甲于2007年3月20日将小件包裹寄存乙处保管。3月22日,该包裹被盗。3月27日,甲取包裹时得知包裹被盗。甲要求乙赔偿损失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日是(    )。 ["7}u^z@<+  
8L@di  Y  
A、2009年3月27日     LSs={RD2+p  
_96&P7  
B、2009年3月22日 'F~u \m=E  
Xgm7>=l  
C、2008年3月27日     ,s)H%  
#-`lLI:w0  
D、2008年3月22日 oa4}GNH  
iOyYf!yg  
【答案】:C 3_>R's8P  
Il642#Gh  
【解析】:根据规定,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本题中,甲在2007年3月27日知道权利被侵害,因此诉讼时效期间为2007年3月27日-2008年3月27日。本题正确答案应选C。 bM'AD[  
A4^+p0@  
【例题2】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下列争议中,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的是(  )。(2006年) Mc6y'w  
jL8zH  
A、国际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 w*}9;l  
VuY.})+J:  
B、贷款担保合同争议 o?3R HP47  
: ?V;  
C、因出售质最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引起的争议 c'6H@m#=  
pA2U+Q@  
D、因运输的商品丢失或损毁引起的争议 ^#4s/mdVO  
`4=b|N+b"  
【答案】C zaZnL7ZJX  
4|(?Wt)5  
【解析】本题考核点是诉讼时效期间。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选项C正确的。国际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适用4年的特殊诉讼时效期间,选项A错误;选项BD适用2年的普通诉讼时效期间,所以也是错误的。 d.Z]R&X08  
3%} Ma,  
"OPUGwf  
sHF vzE%  
3、诉讼时效的中止。 u62sq: GjH  
1mX*0>  
诉讼时效的中止是指诉讼时效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而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暂时停止计算诉讼时效期间,以前经过的时效期间仍然有效,待阻碍时效进行的事由消失后,时效继续进行。 a :fHTU=\p  
H07j&  
(1)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不可抗力,才能中止诉讼时效的进行。 Yx"z&J9 p  
 g{%';  
(2)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前发生不可抗力,至最后6个月时不可抗力已消失,则不能中止诉讼时效的进行。 )=D&NO67Pq  
qEAF!iB]L  
(3)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前发生不可抗力,至最后6个月时不可抗力仍然继存在,则应在最后6个月时中止诉讼时效的进行。     ZeeuH"A  
 W 6~=?C  
【例题】2001年5月5日,甲拒绝向乙支付到期租金,乙忙于事务一直未向甲主张权利。2001年8月,乙因出差遇险无法行使请求权的时间为20天。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乙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是(  )。(2002年) CytpL`&^]  
"|.(yN  
A、自2001年5月5日至2002年5月5日 {OOt+U!  
#jX>FXo  
B、自2001年5月5日至2002年5月25日 k mj m6  
p[b\x_0%c  
C、自2001年5月5日至2003年5月5日 #-;BU{3*  
~laZ(Bma);  
D、自2001年5月5日至2003年5月25日 6fkr!&Dy7  
h,x]  
【答案】A L,6Y=?  
6"7qZq  
【解析】拒付租金的,适用于1年的特别诉讼时效期间(2001年5月5日--2002年5月5日),乙出差遇险虽属不可抗力,但没有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2001年11月5日--2002年5月5日)内,不能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止,诉讼时效期间仍为1年。 RVfe}4Stm#  
 zjA/Z(  
mw[4<vfB0a  
]lU u%<-;  
4、诉讼时效的中断 ))`Zv=y"  
7mM;Q  
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诉讼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 h 6*`V  
D@^ZpN8r  
(1)权利人提起诉讼; K_QCYS .  
[R4x[36Zp  
(2)当事人一方提出请求履行义务的要求;  qR qy  
spJ(1F{|V  
(3)当事人一方同意履行义务。 5F"?]'*/  
\#aVu^`eX  
【例题1】下列有关诉讼时效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05午) j;)g+9`  
YJ$ewK4E#.  
A、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N*0 S'dY  
<^U(ya  
B、权利人提起诉讼是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之一 <+gl"lG  
86#mmm)  
C、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才能中止时效的进行 >x4[7YAU{  
#ja`+w}  
D、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发生之后,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 ]%|WE  
pGY]Vw Y  
【答案】C ?Z>.G{Wm@  
* Xoscc  
【解析】诉讼时效的中止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法定事由(不可抗力),才能中止诉讼时效的进行,所以选项C是正确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选项A错误;权利人提起诉讼是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选项B错误;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发生之后,以前经过的时效期间仍然有效,待法定事由消失后,时效继续进行,选项D错误。 d|]O<]CG_  
aLi_Hrb9  
【例题2】甲公司与乙银行订立一份借款合同,甲公司到期未还本付息。乙银行于还本付息期限届满后1年零6个月时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对甲公司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偿还本金、支付利息并承担违约责任。乙银行的行为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  )(2001年) K//T}-Uub  
#OWs3$9  
【答案】√ hyiMOa  
xXZKj  
%i8>w:@NW  
wy {>gvqK  
六、违反经济法法律责任的形式。 `{F~'t['  
T-C#xmY(  
注意区分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具体形式的种类。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