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诉讼时效 V`7FKL@"
~I799Xi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保护其权利的权利。诉讼时效在学理上,亦称消灭时效。 hDp6YV,q
Xixqxm*8
诉讼时效消灭的是一种请求权,而不消灭实体权利。《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ZX{R#[L
rn=m\Gv
e
举例:A向B借款1万元,还款时间为2008年1月1 日,A作为债务人到期不清偿债务,B对A的诉讼时效为2年,如果超过2年将丧失诉讼请求权。但B作为债权人,其拥有的实体债权并没有消灭,A和B之问的债权债务关系继续存在,这时B打官司的话不会胜诉的,但是A自愿偿还的话,这是可以的。 [g Z"a*
ea00\
X0M1(BJgGo
BY
o/57&:
1、诉讼时效和保护时效 d GFGr}&s
Wxbq)Z[V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_gTD
O=dJi9;`#_
知识点提示:(1)诉讼时效(2年、1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2)保护时效(20年):自权利侵害“被侵害之日”之日|起计算。 ]/B$br'O{?
rJ!{/3e
kr9gK~
`QUy;%+
2、诉讼时效期间(重点掌握) +ke1Cn'[
{s_+?<l
(1)普通诉讼时效期间(2年) 0sh/|`\
}oKG}wgY
(2)特别诉讼时效期间 yGsz2T;w
~35U]s@v
适用于1年的诉讼时效期间: n]u<!.X
n9\]S7]52
①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Tb G+Eb8
Q26qNn
bK
②出售质量不合格产品未声明的; ]d]
JXt?)i
+\{&2a?
③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if]Noe
kee|42E
④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i4z[0M
]Bm>-*@0N
解析: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毁损的,寄存人的请求权只有1年的诉讼时效。保管人要求寄存人支付保管费的诉讼时效为2年。 ;9}pOzF1q
5 XA=G
适用于4年的诉讼时效期间: }h}<!s
a !mf;m
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争议 >Z;jY*
Cua%1]"4w
②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 bI y sl
S#-tOjU*
【例题1】(2007年)甲于2007年3月20日将小件包裹寄存乙处保管。3月22日,该包裹被盗。3月27日,甲取包裹时得知包裹被盗。甲要求乙赔偿损失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日是( )。 |P.6<
2]c{P\
A、2009年3月27日 N*@aDM07
bLnrbid
B、2009年3月22日 $
A9%UhV
)Y8",Ig
C、2008年3月27日 ~6I)|^Z
Bs
MuQ|!
D、2008年3月22日 7lo|dg80
Hku!bJ
【答案】:C i"j(b|?e
Jy
aag-
【解析】:根据规定,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本题中,甲在2007年3月27日知道权利被侵害,因此诉讼时效期间为2007年3月27日-2008年3月27日。本题正确答案应选C。 tL+OCLF;
Fbp{,V@F2
【例题2】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下列争议中,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的是( )。(2006年) DS-fjH\
3F#+~^2
A、国际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 p<v.Q
kpI{KISQu
B、贷款担保合同争议 0'r%,0
QQpP#F|w
C、因出售质最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引起的争议 8v)_6p(<x8
sncIqsZ
D、因运输的商品丢失或损毁引起的争议 /S\cU`ZVe
TbehR:B5g
【答案】C yt+}K)Hz
nCKbgM'"
【解析】本题考核点是诉讼时效期间。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选项C正确的。国际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适用4年的特殊诉讼时效期间,选项A错误;选项BD适用2年的普通诉讼时效期间,所以也是错误的。 ((rv]f{
vwr74A.g0
(.Lrmf@hI7
z1!6%W_.
3、诉讼时效的中止。 3},Zlu
2Nj9U#A
诉讼时效的中止是指诉讼时效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而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暂时停止计算诉讼时效期间,以前经过的时效期间仍然有效,待阻碍时效进行的事由消失后,时效继续进行。 SxjCwX">
EHlytG}@
(1)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不可抗力,才能中止诉讼时效的进行。 /"ymZI!k\
ZE`lr+_Y
(2)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前发生不可抗力,至最后6个月时不可抗力已消失,则不能中止诉讼时效的进行。 S
}>n1F_
Fn^C{p^
(3)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前发生不可抗力,至最后6个月时不可抗力仍然继存在,则应在最后6个月时中止诉讼时效的进行。 FhIqy %X
to6;?uC+|i
【例题】2001年5月5日,甲拒绝向乙支付到期租金,乙忙于事务一直未向甲主张权利。2001年8月,乙因出差遇险无法行使请求权的时间为20天。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乙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是( )。(2002年) w#^U45y1v
ba3-t;S
A、自2001年5月5日至2002年5月5日 ~^vC,]hU
V5D`eX
9
B、自2001年5月5日至2002年5月25日 'ho{eR@d
ap}5ElMR
C、自2001年5月5日至2003年5月5日 )nu~9km3
$A$@|]}p
D、自2001年5月5日至2003年5月25日 E:nt)Ef,
2>\\@1
【答案】A 2BzqY`O
9B)(>~q
【解析】拒付租金的,适用于1年的特别诉讼时效期间(2001年5月5日--2002年5月5日),乙出差遇险虽属不可抗力,但没有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2001年11月5日--2002年5月5日)内,不能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止,诉讼时效期间仍为1年。 vRPS4@9'
j|e[s ?d
&D#+6M&LK{
Z
v0C@r
4、诉讼时效的中断 ZB5?!.ND
T ^JuZG
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诉讼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 _N3}gFh>
JLb6C52
(1)权利人提起诉讼; Ih1|LR/c
Gowp
<9 F
(2)当事人一方提出请求履行义务的要求; 8G ]w,eF
yoqa@ V
(3)当事人一方同意履行义务。 \%,&~4
!
/!Z^Y
【例题1】下列有关诉讼时效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05午) `dJDucD
S)%_we LW7
A、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k
T"oK
w5]l1}rl
B、权利人提起诉讼是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之一 NE"jh_m-
_ ^7|!(Sz
C、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才能中止时效的进行 eSl-9
^
sa1mC
D、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发生之后,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 nj\_lL+
G5Q!L;3HZ
【答案】C 0zqj0
wAbp3h X
【解析】诉讼时效的中止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法定事由(不可抗力),才能中止诉讼时效的进行,所以选项C是正确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选项A错误;权利人提起诉讼是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选项B错误;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发生之后,以前经过的时效期间仍然有效,待法定事由消失后,时效继续进行,选项D错误。 #1$}S=8*f
ew#T8F[
【例题2】甲公司与乙银行订立一份借款合同,甲公司到期未还本付息。乙银行于还本付息期限届满后1年零6个月时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对甲公司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偿还本金、支付利息并承担违约责任。乙银行的行为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 )(2001年) w 7tC|^#G
c!&Qj
【答案】√ :G'xi2bs
/hdf{4
]
mj
v;C
N_C_O$j
六、违反经济法法律责任的形式。 LD+f'^>>Z
lv:U%+A
注意区分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具体形式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