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测试 i$~2pr
一、单项选择题 d~bZOy
q^:>sfd
1.甲企业于2000年12月31日以20 000元购入设备一台,该项设备使用年限为5年,残值5 000元,采用年限平均法提取折旧。2004年6月30日,甲企业发现该机器包含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决定自2004年7月1日起,将折旧方法改为年数总和法,并已履行相关程序获得批准。甲企业对该设备折旧方法变更的会计处理应当为( )。 P`/;3u/P
J~=bW\^I
A.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并进行追溯调整 R+'$V$g\X
k[TVu5R
B.作为会计政策变更,不进行追溯调整 VMry$
[E9V#J89
C.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并进行追溯调整 ?gknJ:
_a;
E>
D.作为会计估计变更,不进行追溯调整 A1b</2
DuESLMhz
RrFq"
gN2$;hb?
3.某企业原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少量的低值易耗品,并在领用时将其价值一次计入费用。但该企业近期转产,所需的低值易耗品较多,且价值较大,企业决定将其摊销方法改为分期摊销法,但摊销方法改变以后预计对损益的影响并不大。则该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为( )。 N_dHPa
iD*%' #u
A.作为会计政策变更 )e#KL$B)v
F.zx]][JV
B.不作为会计政策变更 (mO{W
YX A|1
C.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处理 4*k>M+o/C4
nz{
;]U1
D.使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处理 "r!>p\.0O
]} D^?g^
4.某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1月1日成立,所得税核算采用应付税款法,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2004年实现利润总额150 000元。2004年,该公司实际发放工资总额超过计税工资总额的部分为20 000元;2004年初开始提取折旧的管理用固定资产当年折旧为50 000元,但按税法规定采用年数总和法则应计提65 000元。2005年1月1日起,该公司为了提供更相关、更可靠的会计信息,决定将所得税核算方法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则此项会计政策变更的累计影响数为( )元。 Wo&WO
e
G.2\Sw
A.0 B.4 950 C.6 600 D.11 550
HaJs)j
C5}c?=#bdf
5.下列各项中,不需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内容有( )。 ,g69 ?w
8fV.NCyE
A.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和理由 cB$OkaG#
L<t>o":o
B.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 #[ei/p
L]wWJL
C.非重大前期差错的更正方法 w}8
,ICL
#?x!:i$-
D.重大前期差错对净损益的影响金额 }BF!!*
%7w=; ]ym
二、多项选择题 x)35}mi){L
[HRry2#s
1.某企业2003年6月5日发现2002年10月多计提折旧,且金额较大,则该企业会计处理中正确的做法有( )。 [&_7w\m
[
B{F(~O
A.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作调整分录 mLEJt,X
TLcev*
B.6月30日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要调整 5j8aMnv s
Dno]N
C.2003年度利润表的上年数相关项目要调整 +8<|P&fH
l*r8.qp
D.2003年度利润分配表的上年数相关项目要调整 rJjNoY
?*oBevUnCY
2.某企业为上市公司,成立于2001年。下列各项中,属于其滥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的内容有( )。 z3n273W>6
lu_kir~
A.对购入的商标权按20年摊销 OC?a[^hB^)
Yfbo=yk
B.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Vy.gr4Cm
.Us)YVbk
C.对坏账损失采用直接转销法核算 Z\YCjs%
0oNNEC
D.对某项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以后,根据实际情况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m|')
A
:EGvI
3.某企业2003年3月5日(2002年年报尚未报出)发现2002年10月多计提折旧,且金额较大,则该企业会计处理中正确的做法有( )。 (:(Imk;9
AvmI<U
A.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作调整分录 "[wkjNf%
5T*Uq>x0
B.调整2002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 Arr(rM
v}cTS@0
C.调整2002年度利润表的本年数 *VUD!`F
RJ\'"XQ
D.调整2002年度利润分配表的本年数 u=6LPwiI
0~a9gBG
4.乙公司2003年6月5日收到甲公司的退货,该商品的销售实现日为2002年11月5日,则该企业会计处理中不正确的做法有( )。 GhJ<L3
Io;x~i09K
A.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作调整分录 &@v&5EXOw
0?$jC-@k:
B.调整2003年6月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 +g9CklJ
WMw|lV r
C.调整2003年度利润表的上年数 `{oFdvL~)
;s$,}O.
D.调整2003年度利润分配表的上年数 #\zC|%2+z
U/#X,Bi~
5.除法律或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变更会计政策外,企业有时也可以变更有关会计政策,但必须( )。 kTW[)
+=Y[RCXT
A.围绕企业的经营目标 r"
_U-w
[g/ &%n0^
B.有充分、合理的证据表明其政策变更的合理性 kC_Kb&Q0
QmKEl|/{u
C.由股东大会等类似机构批准会计政策的变更 *Cj<Vy
ykS-5E`
D.说明政策变更后能够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等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的理由 MaS-*;BY,
g`Kh&|GU
6.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估计变更的事项有( )。 <"hq}B
.)g7s? K
A.变更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 &cpqn2Z
{3* Ne /
B.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由加权平均法改为先进先出法 tqFE>ojlI
Q)/oU\
C.因固定资产扩建而重新确定其预计可使用年限 l!*!)qCB(S
F"^/R
D.降低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 H3xMoSs
V[;^{,;
三、计算及账务处理题 HhZ>/5'(
\S_o{0ZY}
甲公司2005年初开始对某销售部门用固定资产提取折旧,该设备的原价为200万元,折旧期为5年(税务的摊销口径为10年),假定无残值。2005年末该设备的可收回价值为132万元,2007年1月1日甲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将以前的所得税核算方法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假定会计与税法的收支差异仅限于此固定资产的折旧标准,企业所得税率为33%,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为净利润的10%。其中法定盈余公积为净利润的10%。根据以上资料,作出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并调整 jt
v<{7a
Yq-Vwh/
表l~3: Z#t}yC%^d
0woLB#v9
表1 资产负债表 z.T>=C
K^Ho%_)
2007年12月31日 Ln$= 8x^T
资产 Aa`R40 yl
年初数 +zg3/C4 S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h]vuBHJ}
年初数 e9;5.m
K2qKk
V@
递延所得税资产 mhgvN-? "h
AsfmH-4)
盈余公积 M^&^g
c
$8M}q:X
$/kZKoF{f
Y`*h#{|
veAdk9
年末未分配利润 =/+f3
@:/H)F^x
`D? &)Y
PVi0|
Q"s]<MtdS
资产合计 X?$"dqA
f;%=S:3
C/
!7E:
9>6?tb"f*H
负债及所有者 v=~+o[
d$HPpi1LL
ROJ=ZYof
.k"unclT0
权益合计 SQ057V>'=
V
X.9mt
^4C
djMF-E
&9EcgazV
表2 利 润 表 !>?*gc.<
f&I5bPS7}
项 目 $#-O^0D
上年数 gLwrYG7@
IOY<'t+
一、营业收入 h,ipQ>
wln"g,ct
K2gF;(
减:营业成本 :j`4nXm
mq+x=
T*%O\&'r
营业税金及附加 I&f!>y?,Z
=C-
b#4Q
ub]s>aqy
销售费用 m#^;V
$"g'C8
pB0 SCS*
管理费用 32p9(HQ
t8ORfO+
|`pDOd
财务费用(收益以“一”号填列) 6J <.
i
V*W H
_2WW0
资产减值损失 6GoQJ
jt0f*eYE8
qb$M.-\ne
加: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净损失以 s)#TT9BbV
SM4'3d&mf
“一”号填列) 8(]q/g"O
JvF0s}#4
EUbyQL
投资净收益(净损失以“一”号填列)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