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测试 pXj/6+^
一、单项选择题 $0S#d@v}
vp75u93
1.甲企业于2000年12月31日以20 000元购入设备一台,该项设备使用年限为5年,残值5 000元,采用年限平均法提取折旧。2004年6月30日,甲企业发现该机器包含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决定自2004年7月1日起,将折旧方法改为年数总和法,并已履行相关程序获得批准。甲企业对该设备折旧方法变更的会计处理应当为( )。 .O%1)p
'7LJuMp$#
A.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并进行追溯调整 3/IWO4?_
})Mv9~&S
B.作为会计政策变更,不进行追溯调整 2G}7R5``9
1o~U+s_r
C.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并进行追溯调整 6O@ ^`T
lJ] \
D.作为会计估计变更,不进行追溯调整 <Dj$0g
IQi[g~E.5
~muIi#4
9eN2)a/
3.某企业原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少量的低值易耗品,并在领用时将其价值一次计入费用。但该企业近期转产,所需的低值易耗品较多,且价值较大,企业决定将其摊销方法改为分期摊销法,但摊销方法改变以后预计对损益的影响并不大。则该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为( )。 H0b6ZA%n
cvXI]+`<3\
A.作为会计政策变更 lPcVhj6No%
#[0\=B-
B.不作为会计政策变更 7}tZ?vD
LXu"rfp
C.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处理 &G@-yQ
:n>ccZeMv
D.使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处理 eo*u(@
IL[|CB1v
4.某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1月1日成立,所得税核算采用应付税款法,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2004年实现利润总额150 000元。2004年,该公司实际发放工资总额超过计税工资总额的部分为20 000元;2004年初开始提取折旧的管理用固定资产当年折旧为50 000元,但按税法规定采用年数总和法则应计提65 000元。2005年1月1日起,该公司为了提供更相关、更可靠的会计信息,决定将所得税核算方法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则此项会计政策变更的累计影响数为( )元。 OQL09u
_?]BVw
A.0 B.4 950 C.6 600 D.11 550 CX ]\Q-y
BUA6(
5.下列各项中,不需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内容有( )。 |RAQ% VXm
+`s&i%{1>
A.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和理由 <X I35\^
#C,f/PXfaB
B.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 ci_v7Jnwo
Y0u'@l_[F
C.非重大前期差错的更正方法 F2PLy
q
]D) 'I`
D.重大前期差错对净损益的影响金额 01{r^ZT`RH
W]yClx \
二、多项选择题 ss0'GfP
,7fc41O3V
1.某企业2003年6月5日发现2002年10月多计提折旧,且金额较大,则该企业会计处理中正确的做法有( )。 Msa6yD#
kF+ }.x%
A.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作调整分录 ,JQxs7@2k
aa0`y
B.6月30日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要调整 u_6BHsU
_D2bGZN
C.2003年度利润表的上年数相关项目要调整 6mF{ImbRbS
^`jZKh8)h
D.2003年度利润分配表的上年数相关项目要调整 }@:QYTBi }
MCi` TXr
2.某企业为上市公司,成立于2001年。下列各项中,属于其滥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的内容有( )。 }$0xt' q&
@( n^S?(
A.对购入的商标权按20年摊销 l\=-+'Y
:<t{ =0G
B.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4QjWZ Wl
t;LX48TQ
C.对坏账损失采用直接转销法核算 =, C9O
e\A(#l@g
D.对某项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以后,根据实际情况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C'8!cPFVv
"Ql}Y1
3.某企业2003年3月5日(2002年年报尚未报出)发现2002年10月多计提折旧,且金额较大,则该企业会计处理中正确的做法有( )。 s?@)a,C%k
mP)3cc5T
A.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作调整分录 KYkS6|A
X@y
r$3vC
B.调整2002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 da00p-U
S[L#M;n
C.调整2002年度利润表的本年数 1A?\BJ"
\=w'
HZH#+
D.调整2002年度利润分配表的本年数 FM9X}%5nu9
U50s!Zt45
4.乙公司2003年6月5日收到甲公司的退货,该商品的销售实现日为2002年11月5日,则该企业会计处理中不正确的做法有( )。 CCW%G,$U9
0j{F^rph
A.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作调整分录 SvX=isu!.
y7M:b Uh
B.调整2003年6月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 TDAWI_83-
a)_rk
a1(
C.调整2003年度利润表的上年数 42V,PH6o
j Ne(w<',P
D.调整2003年度利润分配表的上年数 ,W1a<dl
p| \%:#
5.除法律或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变更会计政策外,企业有时也可以变更有关会计政策,但必须( )。 $>'" )7z
Zp7yaz3y
A.围绕企业的经营目标 (Pk"
NEP
J7'f@X~nM
B.有充分、合理的证据表明其政策变更的合理性 Sg. +`xww3
q:Y6fbt<7
C.由股东大会等类似机构批准会计政策的变更 R
HwaJ;:)#
atLV`U&t
D.说明政策变更后能够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等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的理由 ySwYV
A$%Q4jC}
6.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估计变更的事项有( )。 "K|)<6J
@cuD8<\i
A.变更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 .1.J5>/n
p{ @CoOn
B.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由加权平均法改为先进先出法 AezvBY0'`z
)|w*/JK\Z
C.因固定资产扩建而重新确定其预计可使用年限 kgbobolA
0T9@,scY
D.降低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 =zeFK_S!
^w:OS5 %R
三、计算及账务处理题 w~kHQ%A
0$eyT-:d
甲公司2005年初开始对某销售部门用固定资产提取折旧,该设备的原价为200万元,折旧期为5年(税务的摊销口径为10年),假定无残值。2005年末该设备的可收回价值为132万元,2007年1月1日甲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将以前的所得税核算方法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假定会计与税法的收支差异仅限于此固定资产的折旧标准,企业所得税率为33%,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为净利润的10%。其中法定盈余公积为净利润的10%。根据以上资料,作出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并调整 >aEL;V=}P
j>0<#SYBu
表l~3: 2qZ
a9^}
gohAp
表1 资产负债表 M11"<3]D
Aautih@LX
2007年12月31日 K-J|/eB
资产 o {=qC: b
年初数
2[Z0I4r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6a]|
7|f
年初数 Qw24/DJK
(;;J,*NP
递延所得税资产 Q~fwWp-J
Yv)Bj
盈余公积 T*h!d(
Dh2:2Rz=#7
-"W )|oC_
JN9^fR09G
n?'d|h
年末未分配利润 mD9STuA$H
|h5kg<Zgo
x}tKewdOSe
3g4e']t
N
H'1rt(w
资产合计 I"Q#IvNw
`WH[DQ
BJ~ivT
<
ds-
yif6
负债及所有者 Q`
H#
fS~
]e^R@w
DdBxqkh
hVMYB_<~
权益合计 CN$I:o04C
B{s]juPG
{IJ-4>
6fh{lx>
表2 利 润 表 }<vvxi
O$a#2p&
项 目 Xo2^N2I
上年数 "Dyym<J
$bk>kbl P
一、营业收入 5^\m`gS
K!GUv{fp
:@.C4oq
减:营业成本 >G]?
Z.!g9fi8>
`)"tO&Fn
营业税金及附加 ~eDI$IO
_3|6ZO
-
$%jb2
销售费用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