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综合题的复习方法 HQj4h]O#
F&j|Y>m
综合题是CPA《经济法》考试中难度最大的一个题型,分值为50分。考生能否通过《经济法》的考试,前面50分的客观题是基础,而50分的综合题则是关键。 jsht2]iq3K
&IY_z0=
对考生而言,50分的客观题不管自己是不是真的会,弄出个答案来并不难,而综合题大多数考生感到无从下手,这是难度之一。 gM[
J'DMW
3$f5][+U
从考试时间的分配上,《经济法》的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般情况下,前面50分的客观题需要的时间一般在45分钟左右(其中包括填答题卡的时间),剩下100分钟的时间要完成4个综合题, 平均每个题目不能超过30分钟。2006年的4个综合题,试题部分为2700字(2006年试题的字数比2007年要少得多),标准答案为2500字(考生如果能精炼点儿,也不会低于2000字;如果再罗嗦点儿,可能会突破3000字)。由此可以看出,在100分钟的答题时间内,要求考生在10分钟之内把一个700字左右的综合题看完、看懂、看透,然后在15分钟之内把5-6个小问题的答案写出来、写清楚。然后喘口气(最好别超过5秒钟),继续。时间不够,这是难度之二。 d'nuk#r
Y-k~ 7{7
如何复习综合题?在考试中如何应对综合题?这是《经济法》考生必须面临的挑战。 `%:(IGxz
5Jd {Ev
(一)综合题的命题思路 ]* Ki7h|B
\5c -L_
1、喜新不厌旧 jmVy4* P_
}ZGpd
9D
最近5年综合题的命题思路充分体现了“喜新不厌旧”的特征,即当年教材新增的重点内容,在当年的综合题中均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k(Xv&Zn
k$- q;VI
2003年 新股 第2题:2003年新增的《知识产权法》 ;XuEMq,Di
ITPpT
第3题:2003年重大调整的《破产法》 P&,cCR>
7}85o
J
第4题:2003年重大调整的“增发新股的条件” eV}Tx;1|}
euC,]n.
老盘绩优股 第1题:《票据法》 4?uG> ;V
y{P9k8v!z
2004年 新股 8uW:_t]q
Upen/1 bA
次新股 第1题:2003年新增了“国有企业利用外资改组” k}qiIMdI
nit7|T@^
第2题:2003年新增了“建设工程承包人的优先受偿权” l~c>jm8.
z
hL,BTH
第3题:2004年新增的“银行结算账户” |H
@p^.;
xM,(|p(
第4题:2004年重大调整的“股票的首发条件” (ZsR=:9(
.?]_yX
老盘绩优股 第3题:《票据法》+“银行账户” Bq`kVfx
Jtk(yp{Zz
2005年 新股 sUMn
(@r
'~a$f;: Dv
次新股 第2题:2005年新增的“国有资产产权转让” qE=OQs9
d'D\#+%>=
第4题:2004年新增的“上市公司担保” jo#F&
_3>zi.J/
老盘绩优股 第1题:《票据法》 .q }k
TnAX;+u
第3题:《合同法》 )S?}huX
feHAZ.8rp+
2006年 新股 第1题:2006年重大调整的《公司法》 6%1o<{(%f
bd}SB -D
第2题:2006年重大调整的《证券法》 F'*4:WD7
Wbxksh:)Q
老盘绩优股 第3题:《合同法》 O
UMr}~/
AW
68'G*m
第4题:《知识产权法》 !7?wd^C'f
h]9^bX__Z
2007年 新股 第1题:2007年重大调整的《合伙企业法》 NDGBv
b
O,#[m:Ejb
第2题:2007年重大调整的《证券法》 4/_|Qy
pBLO
第4题:2007年重大调整的《企业破产法》 ~Wv?p4
z6(Q
3@iO
老盘绩优股 第3题:《合同法》 [hbIv
gu&oCT
2、跨章节考点的综合 P2F>iK#U
xc?<:h"
在综合题的命题过程中,为了体现试题的难度,往往会综合几个章节的考点。 w7u
>|x!
`;@4f|N9
(1)2002年的第3个综合题,其考点涵盖了《合同法》和《票据法》的内容。 INpub5
iq-o$6Pg
(2)2003年的第2个综合题,其考点涵盖了《技术合同》和《知识产权法》的内容。 cIjs
UqKa
4y.[tk5
(3)2004年的第1个综合题,其考点涵盖了第二章“国有企业利用外资改组”和第五章“合营企业”的内容。 l0)uu4|
1YL5 ![T
(4)2004年的第3个综合题,其考点涵盖了第十一章“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和《票据法》的内容。 N3) v,S-
V;(LeuDH|
(5)2005年的第2个综合题,其考点涵盖了第三章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第四章的“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的决议”和第八章的“担保定金”。 >j3N-;o@?
|&vuK9q
(6)2005年的第3个综合题,其考点涵盖了第六章的“破产财产”、第八章的“可撤销合同”、“合同的法定解除”和第九章的“融资租赁合同”。 c-d}E!C:
dW68lVWq_
(7)2006年的第3个综合题,其考点涵盖了第八章的“不安抗辩权”、“保证”和第九章的“买卖合同”、“运输合同”。 :_ox8xS4
[*t EHW
(8)2006年的第4个综合题,其考点涵盖了第十三章的“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 eH{ 9w8~
=oJiNM5_u
(9)2007年的第2个综合题,其考点涵盖了第七章的“增发条件”和第八章的“上市公司担保”。 ?f&I"\y
[DwB7l)O(
(10)2007年的第3个综合题,其考点涵盖了第八章的“约定不明的处理原则”、“合同解除”、“留置权”和第九章的“买卖合同”、“租赁合同”。 B?Skw{&
7/L7L5h<
跨章节综合题的出现,无疑加大了试题的难度,也加大了考生复习的难度。从防守者的角度,对付多点进攻,只有靠全面防守。只有平时韬光养晦、练好内功,在考场上才能灵活应对,以不变应万变(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P+h&tXZn8
0
HmRl
(二)综合题的答题思路 _!zY(9%
v'tk:Hm1
1、先客后主 I"4B1g
!4:,,!T
拿到试卷后,最好先别看综合题(看完综合题后信心大增的情况极为罕见),在头脑相对清醒的情况下先把客观题踏踏实实地做完。 y
rk#)@/m
/
jD'o>
2、保三争四 {J$aA6t:"T
Z
D(gYNi
在开始做综合题之前,最好先把四个题目快速浏览一遍,初步确定自己的答题顺序,明确自己的主攻方向。要想顺利地通过《经济法》的考试,工工整整地做完全部的综合题是最起码的底线。但是,如果真是因为时间的关系必须丢下一个题,希望您丢下的是自己不会或者没有把握的题目,而不是自己最有把握的题目。 J7xmf,76w
E12k1gC`
考生应清楚的是,第4个综合题不一定是最难的,第1个综合题也不一定是最容易的。当然,每年的情况各不相同。考场上的事情由您自己决定,但您至少应当有“保三争四”的意识。 @AOiZOH
D2bUSRrb
“保三争四”的第二层含义是,与其把四个综合题胡乱做完,还不如把自己有把握的三个综合题做得干干净净,再争取第四个题目拿到2-3分。 6tg
uy
~A/_\-
3、先要求后题目 Ay]5GA!W+
,e2va7}3
(1)在做某一个综合题时,最好先快速浏览题目的要求,然后带着问题去推敲题目。每个考生的习惯不同,每个试题的具体情况也不同,到底先看题目,还是先看要求,没有统一的标准。 7}k8-:a%
s? Kn,6Y
(2)整个题目可能看不懂,但有时不一定会影响考生回答某一个小问题。例如,2002年第2个综合题的第1个小问题:“借款合同约定借款利息预先从借款本金中扣除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如何处理?”对该问题考生完全可以不看题目就给出正确答案。 "T|\
"L]_NST
4、挑肥拣瘦 .E&~]<
@#apOoVW>
每个小问题的分值差别不大,但难度有可能差别很大。有些小问题需要彻底搞清整个题目才能给出答案,有些小问题根据局部内容即可快速给出答案,考生应学会“挑肥拣瘦”,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取舍,不要为了2分耽误后面的综合题。例如,2006年第3个综合题的第5个小问题:“丁公司应当承担连带保证责任还是一般保证责任?并说明理由。”只要快速找到题目的第2个自然段,发现“保证合同中未约定保证方式”,马上就可以给出答案,整个题目可以看不懂,这1.5分不能丢。 %L3]l
+zsya4r
简而言之,在每个综合题中,都会有2-3个难啃的“硬骨头”,但命题老师肯定会给你留下几个“软柿子”。 HdM;c*K
VM[8w`
5、答题步骤 ]_s]Q_+E
YVT^}7#
以2006年第1个综合题的第1个小问题为例,题目的要求是“公司成立前出资人的首次出资总额是否符合《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并说明理由。”(本小题1.5分)。 k&b>-QP6
GSp1,E2J
第一步,做出简单、明确的判断(0.5分)。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完整地写出“公司成立前出资人的首次出资总额符合《公司法》的有关规定”。为了简明清楚,也可以直接写“首次出资总额符合规定”。因为阅卷老师要的就是你的判断:符合还是不符合。你必须给个明确的说法,不要左躲右闪,如果你是阅卷老师也喜欢痛痛快快的学生。由于综合题不倒扣分,“是否符合规定”你总可以“弄出”一个答案来,没必要坚守孔子的“不知为不知”,否则,0分,你亏不亏? uZ+<
.FU EF)
第二步,说明理由(1分)。标准答案是:“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首先,“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只是过渡性的语言,并非评分点,为了避免画蛇添足,累了自己,也累了阅卷老师,考生可以简单地写成“根据有关规定”或者“根据规定”即可,这不是评分的要害。其次,是否要求考生一字不差地引述法律条文,这是考生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毫无疑问,标准答案都是法律原文,它没必要再去瞎编了。但考生是闭卷考试,可以自己组织语言进行适当地变通,但法律条文中的关键词必须准确到位。对这个问题而言,关键词是“不能低于注册资本的20%”。在说明理由时,考生只要能说得“靠谱儿”,基本上就可以拿到分。但考生应清楚的是,到底什么叫“靠谱儿”,主观题就是主观题,有人的主观性在其中,不可能存在一个严格的标准。 ioggD
$4&Ql
第三步,做具体分析。考生应针对法律条文中的关键词,结合案例中的实际情况作一个简明的分析即可,切不可洋洋洒洒。在本题中,三个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为110万元,未达到注册资本的20%(或者:公司出资人首次出资额合计为110万元,仅占注册资本的18.3%)。 \!r^6'A
N!AFs
WV
说明理由需要引述的是法律规定,具体分析针对的是题目中的实际情况。在实际阅卷过程中,如果考生没有引述法律规定,而是在作出明确判断后,直接回答“三个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为110万元,未达到注册资本的20%”也会拿到这1.5分。但是,希望考生最好还是按照这三个步骤来回答问题。这样,思路更加清晰,拿到这1.5分的机会更多一些。 n[@U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