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论 Z,AY<[/C
Ax\d{0/oL2
1p5'.~J+Q
会计六要素的概念(掌握) J~J+CGT~2
%}H
2
1.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近年来,财政部根据资产定义,对解决资产不实采取了以下措施: 2%fzRXhu%
$bp$[fX(e
(1)在使用价值方面,去掉了老制度资产负债表中的“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和“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报表项目,因为它们是待处理的损失,已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不能作为资产进行报告。但要注意,在期末进行资产清查时,如发生存货和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的盘盈、盘亏,仍然要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会计科目进行核算,所以在结账时,一定要将其转平。转平时有两种情况,一是已经董事会等权力机构批准;二是未经权力机构批准。如果未经批准,则应在附注中作出说明,如果其后批准处理的金额与已处理的金额不一致,应当调整当期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zqrqbqK5R
WI| -pzg
(2)在价值方面,需计提“八大准备”。对“八大准备”,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归纳: 7bbFUUUG"
'/XP4B\(E
①计提基础和列支渠道 OcWKK!A
Rs{8vV
项目 计提基础 列支渠道 E@otV6Wk[@
SIm1fC
1.坏账准备估计坏账损失的金额 列入管理费用 qLX<[UL
jP/Vqe%%8
2.存货跌价准备成本与可变现净值 列入管理费用 AH/^v;-
2o9B >f&g
3.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成本与市价 列入投资收益 %^E7Iqc
@1xVWSF
4.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列入投资收益 XXX y*/P
l]D$QT3
5.委托贷款减值准备本金与可收回金额 列入投资收益 Wtw,YFT
%{IgY{X
6.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列入营业外支出 irm4lb5
OO?N)IB@
7.在建工程减值准备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列入营业外支出 xx1l Ecj
LHx ")H?,
8.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列入营业外支出 "(W;rl
{5
pK8
计提八大准备,有三个列支渠道,即一般性流动资产项目计提准备,计入管理费用;投资性项目计提准备,计入投资收益;一般长期资产项目计提准备,计入营业外支出。 'MX|=K!C
K%L6UQ;
②在会计报表上的列示 :4 z\Q]
在资产负债表中,“八大准备”只列示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其余都用相应资产的净额列示,如短期投资项目,用短期投资的账面余额减去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后的净额列示。这样处理的原因,一是从形式看,如果在资产方要将各种减值准备全部列出,则左边要增加约16个项目,资产方和权益方不好排列;二是从实质看,企业容易通过计提秘密准备,操纵利润(所谓秘密准备,是指不需计提准备时,企业根据操纵利润的需要,而计提的准备)。为了防止企业计提秘密准备,随意操纵利润,要求企业填报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从明细表中可以看出各种准备的计提过程。既然在明细表列示了各种准备,当然就不必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了。 cy(w
*5Upu
p),*4@2<
③计提准备产生的费用、损失的抵税问题
T=~d.&J
a;KdkykG
计提八大准备产生的费用、损失,根据税法规定,其中的“7.5个”准备产生的费用、损失不能抵税,只有“0.5个”准备产生的费用才能抵税,即计提的坏账准备在应收款项5‰以内部分可以抵税。八大准备产生的费用、损失,在所得税会计处理时,应当作为可抵减时间性差异进行处理。 A{-S )Z3}
mzM95yQ^Z
2.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2G-"HOG
yU/?4/G!
3.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又称为净资产。 F4-rPv
f^hJA Z
4.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p9)5
<Qv/#
k
5.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MC,Qv9
m
\kUQe-:he
><IWF#kUA
6.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近年我国对利润的核算主要有两大变化: /'.gZo
Hc<@T_h+2
(1)将老制度利润表中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项目去掉了。如果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包括在利润表中,则本年的利润就由本年的经营成果和以前年度的损益调整得来,这不能正确评价本年度的经营成果,因此,在利润表中必须去掉“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项目。但要注意,如果涉及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仍然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会计科目进行核算,最后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而不是转入“本年利润”。 y2?9pVLa\y
-Wmb
M]Z
(2)利润总额的计算结果越来越小了,谨慎原则的运用越来越多了。比如,在债务重组中,将不必支付的负债由以前的转入“营业外收入”改为转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在借款费用处理中,资本化期间缩短了,资本化的金额减小了;资本化金额小了,则计入财务费用的金额就大了,利润总额就小了。这种情况几乎贯穿全书,包括非货币性交易的处理,关联交易的会计处理等,有了这个思路,以后在相关部分的学习中就好理解了。 C4PT(cez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