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资产的确认、资产减值的认定、或有负债的确认、收入的确认、企业合并范围的确定等方面的具体运用。 2B_|"J
vJWBr:`L
随着经济现象的表现多样化、复杂化,为了保证会计核算信息与客观经济事实相符,在实际工作中,不能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而必须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核算和反映,即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进行核算和反映。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已成为一项国际惯例。 CG1MT(V7?
)Q 2IYCj{
2006年2月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中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实质重于形式”字语,但其明确指出,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这实际上已经将实质重于形式作为会计核算基本原则纳入到企业会计准则。下文笔者将举具体的例子说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 "i0>>@NR'
tZ_'>7)
一、资产的确认 <KMCNCU\+
z; GQnAG@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所谓“拥有或者控制”,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这里所讲的控制是实质上的控制,而不是法律形式上的控制。例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确认。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从法律形式上看在租赁期内承租方只获得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但由于其租赁期相当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租赁期结束时承租方有优先购买该资产的选择权;在租赁期内承租方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受益,从其经济实质来看,承租方能够控制其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因此,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承租方应将融资租赁资产确认为企业资产。 >Hf
{Mx{<
sfF ~k-
二、资产减值的认定 s%)f<3=a
ucN'
zq
新准则列举了七种迹象作为判断是否存在减值的标准。这七种迹象是指: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法律等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等。新准则规定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如果存在上述的迹象,就需要认定相应的减值。从法律形式上看这七种迹象的存在并不影响其价值,但从经济实质来看,这七种迹象会对资产的价值产生影响。例如,某企业由于生产技术的改变,2005年11月有条账面价值100万元的生产线被闲置,对于闲置的生产线从法律形式上看并未有任何的改变,从实质上看该生产线因生产技术的改变已使其价值产生变化,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2005年12月必须认定该生产线的减值。 *Fy6-CC1
T^v763%
三、或有负债的确认 A`7(i'i5]
MK1\
或有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计量。从这个定义可知,或有负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不确定性,即确认或有负债的关键是看该义务是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例如,2005年10月15日,B企业状告A企业侵犯其专利权。直至2005年12月31日,法院还未做出最后的判决,A企业是否败诉尚难判断,在法律形式上,A企业的负债尚未形成,但如果相关的证据对A企业很不利,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A企业应该于2005年末确认一项或有负债。 8t!jo.g
~ZKJ:&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