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上相应的答案代码。涉及计算的,如有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两位小数后四舍五入。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K7O?{/ l.某企业坏账核算采用备抵法,并按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各年计提比例均假设为应收账款余额的5%。该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第一年的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
ah Xq{> 1200万元;第二年客户甲单位所欠15万元账款按规定确认为坏账,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400万元;第三年客户乙单位破产,所欠10万元中有4万元无法收回,确认为坏账,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300万元。第四年已冲销的甲单位所欠15万元账款又收回10万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500万元。则该企业因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在四年中累计计人资产减值损失的金额为( )万元。
]qza*ba A.24
6
% y) B.74
"0
PN C.75
"xc*A&Sg D.84
HToN+z%w3H F",abp! 2.某公司有甲、乙、丙三种存货,并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期末存货计价。假设该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账户2006年12月月初的贷方余额为6000元;其中甲存货为2000元、乙存货3000元、丙存货1000元;2006年12月31日甲、乙、丙三
&?g!}Ky \ 种存货的账面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分别为:甲存货成本20000元,可变现净值17000元:乙
:XQ
存货成本30000元,可变现净值29000元,丙存货成本55000元,可变现净值50000元:2006年12月发出存货均为生产所用,且无存货处置事项。则该公司2006年12月31日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元。
>scS wT A.3000
pnA]@FW B.6000
q\HBAry C.8000
--%2=.X= D.9000
D_ZBx+/_? 6-X?uaY)os 3.Y公司本月销售情况如下:(1)现款销售10台,售价1000万元(不含增价税,下同)
x5 ~E'~_ 已入账;(2)需要安装的销售2台,售价200万元,款项已收取部分,安装任务构成销售业务的主要组成部分,安装任务尚未完成;(3)分期收款销售4台,售价400万元.折现值200万元;(4)附有退货条件的销售2台,售价230万元已入账,退货期3个月,退货的可能性难以估计。Y公司本月应确认的销售收入是( )万元。
!g&B)0u]* A.1200
DF[b? B.1400
U}wq~fD C.1630
YTPmS\ H _ D.1830
&CmkNm_B gcCYXPZp 4.N公司于2003年12月1日购人不需安装的设备1台并投入使用。该设备入账价值为600
5GFnfc} 万元,应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但是企业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税法规定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提折旧,折旧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假设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为33%,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采用追溯重述法时影响前期净利润数为( )万元。
75
}u
D A.40
` dUiz5o' B.一26.8
p;t!"I:`? C.53.2
0?Wf\7 D.一40
^oB1 &G P_g0G#`4 5.某企业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4月初"原材料一甲材料"科目余额为80000
Z%9^6kdY 元,"材料成本差异一甲材料"科目贷方余额为267元;当月购入甲材料10000公斤,增 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650000元,增值税额为110500元。企业验收入库时实收9900公斤,短缺100公斤为运输途中定额损耗。当月发出甲材料6000公斤。甲材料计划单价每公斤66元。甲材料期末未发生跌价。则本月库存甲材料存货实际成本为( )元。
+\Mm
(Nd A. 339078
JiLrwPex[ B. B.345678
;_\ C. C.342322
z+D,:!yF D. D.335713
Lpbn@y26< E.
(@o
/>T \fR:+rbQ&| 6.某企业2006年6月20日购置一台不需要安装的甲设备投入企业管理部门使用,该设备入账价值为370万元,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2006年12月31日和2007年12月31日分别对甲设备进行检查,确定甲设备的可收回金额分别为300万元和16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2007年度因使用甲设
+;iesULXn 备而减少的当年度的利润总额为( )万元。
coVT+we A.88.8
[}>6n72gNh B.118.4
+2o|#`)i C.128
fvM3.P D.136
`LU,uz n rB27 7.2007年1月10日,甲公司销售一批商品给乙公司,货款为300万元(含增值税额)。合同约定,乙公司应于2007年4月10日前支付上述货款。由于资金周转困难,乙公司到期
bNU^tL3QZ 不能偿付货款。经协商,甲公司与乙公司达成如下债务重组协议:乙公司以一批产品和一台设备偿还全部债务。乙公司用于偿债的产品成本为80万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10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用于偿债的设备原价为150万元,已计提折旧40万元,公允价值为9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10万元。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甲公司已经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假定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债务重组损失为( )万元。
/aa;M*Qp A.100
<T/L.>p4 B.10
=l'_*B8 C.93
-*l[:5m D.83
I^Jp
)k*z '^(v8lCu 8.2007年10月A公司与B公司签订合同,A公司于2008年1月销售商品给B公司,合同价格为800万元,如A公司单方面撤销合同,应支付违约金为300万元。至2007年12月31日商品尚未购人,但是市场价格大幅度的上升,A公司预计购买商品成本总额为1000
7CMgvH)O 万元,则A公司确认预计负债的金额为( )万元。
4KSN;G A.200
?N*@o. B.300
RcM0VbR"EU C.100
9k^=m)yS' D.0
mT~>4xi0 |M>k &p,B- 9.下列经济业务表述不正确的有( )。
uBkny; A.A公司拥有B公司80%的表决权资本,B公司拥有C公司40%的表决权资本,则A公司与C公司构成关联方关系
_NnOmwK7 B.M公司系N公司的合营企业,N公司系甲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则甲公司与M公司构成
fDHISJv 关联方关系
,T~
5iLKY C.母公司控制的特殊目的主体也应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FEmlC,% D.风险和报酬主要受企业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经营活动影响的,披露分部信息的主要形式应当是业务分部,次要形式是地区分部
@N{Ht)1r R.`J"J0/~ 10.A公司2007年1月1日,甲公司将一批商品出售给乙公司,销售价格为1000万元,增值税率为17%;该批商品的实际成本为800万元。6个月,A公司又将该批商品购回。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A公司应确认的负债金额为( )万元。
5o ^=~ A.936
2^M+s\p B.1170
Q%1;{5 C.200
>t}D5ah D.1000
1CVaGD^r{ '|?r&-5 h
1l.ABC公司2001年1月10日取得一项无形资产入账价值为63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lO年,法律规定有效使用年限为7年,2004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350
b}*bgx@< 万元,提取减值准备后原摊销年限不变。2005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210万元,提取减值准备后原摊销年限不变。2007年12月31日进行复核,预计其残值与原估计金额不同,该无形资产的预计残值为200万元。则2007年12月31日摊销金额为( )。
J5IJy3d A.175
#p`7gFl B.185
1AV1W_" C.227.50
7uNI D.0
GZX!iT
DkKD~ 12.下列各项中,会引起留存收益总额发生增减变动的是( )。
IEf^.Z A. 用税后利润补亏
+r P<m B. B.盈余公积补亏
cS7
!,XC C.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Awq(
D. D.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g|_*(=Q BVp.A] 13.甲公司于2005年1月购入一项商标权,合计支付价款80万元,合同规定受益年限为8年。2007年3月,注册会计师对该公司进行审计,发现甲公司2005年末应提减值准备3.5万元,实际提取的减值准备21万元,经查甲公司的做法属于滥用会计政策人为调节利润,应予调整;2006年不需补提。该项会计调整对2006年度税前利润的影响净额为 ( )万元。(甲公司2006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报出日为2007年4月20日)
PW4Wn`u A. 一2.5
S$On$]~\" B.2.5
P`9A?aG
.Z C.15
kxwm08/|f D.17.5
P`"DepeD 'Jr*oru 14.A公司2007年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账户贷方余额为33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A公司只有一项暂时性差异,即2006年12月购入固定资产一台,原值为1000万元,会计和税法均按10年计提折旧,会计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不考虑净减值因素。则2008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余额为 ( )。
94@!.11 A.52.8
8E%*o B.85.80
,peE' C.19.8
#[yl;1) E. 640
K(<P" g( NmF2E+' 15.2007年1月8日A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一批债券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面值总额为1000万元,利率为3%,3年期,每年付息一次,该债券为2006年1月1日发行。取得时公允价值为1050万元,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2006年的利息,另支付交易费用20万元,全部价款以银行存款支付。则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 )万元。
a8aqcDs>O A.1050
AR3=G>hO, B.1000
L-$g& - C.1020
)d`$2D&iY E. 1070
(Z +C ,jcp"-5#j 16.下列有关股份有限公司收人确认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
Wh_c<E}& A.广告制作佣金应在相关广告或商业行为开始出现于公众面前时,确认为劳务收入
rP4@K%F9jB B.与商品销售收入分开的安装费,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安装的完工程度确认为收入
!{lb# C.对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如不能合理地确定退货的可能性,则应在售出商品退货期满时确认收入
>@uYleD( D.劳务开始和完成分属于不同的会计年度时,在劳务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情况下,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
K_3ZJ .utL/1Ej 17.以下各项符合谨慎性原则的做法是( )。
%TgM-F,8 A.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应计提存货资跌价准备100万元,实际计提100万元
x=N;> B.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考虑当期利润仍然高,还有能力多提准备,实际计提200万元
fBOG#-a} C.期末未决诉讼很可能导致赔偿100万元,确认预计负债10万元列入资产负债表
a<.@+sj{ D.期末未决诉讼有可能导致赔偿,将或有负债100万元列入资产负债表
V'/%)oU\" uu.Nq*3 18.2007年初,甲公司购买了一项公司债券,剩余年限5年,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允价值为1200万元,交易费用为10万元,每年按票面利率3%支付利息。该债券在第五
}2oJ 年兑付(不能提前兑付)时可得本金1500万元。则取得时"持有至到期投资一利息调整"的入账成本为( )万元。
mIodD)?{ A.290
@CDRbXoFk B.1210
7^=jv~>wP C.1500
{rLOAewr D.1600
V=~dgy~@ yQ50f~9 19.A商业企业采用零售价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2007年5月该企业月初库存商品成本为
nQ~L.V 7875万元,售价总额为1 1250万元;本月购进库存商品成本为16425万元,售价总额为22500万元;本月销售总额为27000万元。该企业月末存货成本为( )万元。
>.4Sx~VH2 A.4826.55
RA/yvr B.4725
h zE)>
f C.4860
IA` D.4927.5
e?WR={ p<34}iZ 20.甲公司以公允价值为250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乙公司公允价值为220万元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另从乙公司收取现金30万元。甲公司换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为300万元,已计提折IB 2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10万元;在清理过程中发生清理费用5万元。乙公司换出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为210万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换入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入账价值为( )万元。
74#@F{ w A.225
N
> Y3[G+ B.220
bxq`E!] C.239
xE_[=7= D.242.60
E !M+37/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型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每题均有多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相应的答案代码。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Oh$sma1 1.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规定,在进行外币会计报表折算时,应按照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的报表项目有( )。
kq-RM#Dj: A. 长期借款
S(l^TF B.实收资本
m(Ynl=c
C. 主营业务成本
S:s^si2/ D.资本公积
_Hk`e}} E. 盈余公积
]du~V?N
2.下列各项中,应计入财务费用的是( )。
n0q(EQy1U A.以附追索权的方式将应收票据贴现,所得金额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H'.eqZM B.清算期间发生的长期借款利息
5H5Kt9DoW C.支付的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
p4 PFoFo2 D.符合资本化条件的一般借款利息费用
ZT#G:a E.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专门借款利息费用
nE84W$\ bT}WJ2} 3.企业购进存货,下列应计入取得资产成本的有( )。
[:qX3"B A.小规模纳税企业购进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的进项税额
dX=^>9hN/ B.签订购买原材料合同时交纳的印花税
jtwO\6 t& C.进口商品支付的关税、消费税
f?6=H^_> D.商业企业购进商品支付的运费
[&:oS35O E. 一般纳税企业购进固定资产支付的增值税的进项税额
C7PiuL? /o2eKx 4.一般企业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有( )。
NYeg,{q A.对于单项金额重大与否的应收款项,均应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如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uItKs u B.对于单项金额非重大的应收款项以及经单独测试后未减值的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可以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划分为若干组合,再按这些应收款项组合在资产负债表日余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确定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6*I9R C.企业应当根据以前年度与之相同或相类似的、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应收款项组合的实际损失率为基础,结合现时情况确定本期各项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据此计算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B1 yR D.计提坏账准备的资产范围只包括"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两项
}s[/b"%y E. 已计提的坏账准备不得转回
[>86i l M$7/ 5.下列有关涉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账务处理不正确的有( )。
OHw6#N$\ A.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 "交易性金融资产一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x@"Dp=MZW B.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不需要编制会计分录
f
WXzK< C.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借记或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w.tJD D.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投资性房地产一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X1"nq]chGy E.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将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时,应按其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投资性房地产一成本、公允价值变动"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
9l|^w[" p
pq#5t^[) 6.债权人与债务人进行债务重组,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有( )。
:.,I4>b2 A.债权人收到债务人清偿债务的现金金额小于该项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先将其差额冲减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冲减后尚有余额的,计入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n9^zAcUbAW B.债权人收到债务人清偿债务的现金金额大于该项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先将上述差额冲减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不足冲减的,作为当期资产减值损失的抵减予以确认
\
q>,c49a{ C.债务人抵债资产为固定资产的,抵债资产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人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zl5S)/A D.债务人抵债资产为无形资产的,抵债资产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nj[6c E.债务人抵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的,抵债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D[mYrWHpn MgekLP)& 7.下列经济业务或事项不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有( )。
vY6|V$ A.以公允价值为300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换入己公司公允价值为400万元的一台设备,并支付补价100万元,因.为100÷(100+300)=25%,所以判断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nQb;Bdh% B.在涉及未决诉讼、未决仲裁的情况下,即使披露全部或部分信息预期对企业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企业也应当披露全部信息
:>k\uW C.行政划拨土地使用权、天然起源的天然林属于政府补助的财政拨款
5tL6R3 D.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或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的租金收入,均记人"其他业务收入"科目
vKeK] E.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按应享有的份额,借记 "应收股利"科目,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
o&zV8DE_v Y
S*t7 8.下列经济业务或事项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有( )。
I}X8-WFB A.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按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确认主营业务收入
?m6E@.{ B.以库存商品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应按该商品的成本结转,不确认主营业务收入
R)=<q]Ms C.出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应缴纳的营业税应记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
e(^O8 D.采用售后回购方式融入资金的,收到的款项应确认为其他应付款;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的,差额应在回购期间按期计提利息,计入财务费用
!FO)||'[ E.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发生的不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日常修理费用和大修理费用等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
_!CH Evc
9k 9.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下列说法正确有( )。
{~SR>I3sv A.企业生产车间发生的原材料盘盈,应冲减生产成本中的直接材料费用
bQ%^l#H_n' B.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季节性停工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Q:%_; C.企业供销部门人员的差旅费应计入期间费用
/[OMpP D.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燃料和动力费用应先计入制造费用
=ZQIpc E.企业直接从事生产人员的职工薪酬均计人生产成本中的直接人工
*sTQ9 Kr `PL!>o
a(8 10.某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发生或发现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均具有重大影响),会影响其2007年年初未分配利润的有( )。
RwE]t$T/ A.发现2006年将应计入在建工程的利息费用20万元计入财务费用
- M]C-$ B.2007年1月1日将某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由20年改为10年
-3fvO~ C.发现应在2006年确认为资本公积的20万元计入了2006年的营业外收入
+vP1DXtj( D.2006年1月1日起将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由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改为账龄分析法
= U5)m E.2007年1月1日起将所得税核算方法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
8Y9mB#X 8HzEH-J
11.下列各项中,应作为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有( )。
eXYR/j<8 A. 接受其他企业捐赠的现金
4{Iz\:G:{/ B. B.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而支付的现金
}Y[.h=X C. 取得长期股权投资而支付的手续费
]O[f#lG
D. D.为管理人员缴纳商业保险而支付的现金
&e(de$}xt E. 收到供货方未履行合同而交付的违约金
wv<"W@& 9 mXr)lA 12.下列有关收入确认的表述中,符合现行会计准则规定的是( )。
Umq
m5*P( A.受托代销商品收取的手续费,在收到委托方交付的商品时确认为收入
Lv_>cFJ}[ B.商品售价中包含的可区分售后服务费,在提供服务的期间内确认为收入
w3*JVIQC C.特许权费中包含的提供初始及后续服务费,在提供的期间内确认为收入
Gi-tf< D.为特定客户开发软件收取的价款,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开发的完成程度确认为收入
Q_dFZ 三、计算及会计处理题(本题型共3题,其中第1题6分,第2题8分,第3题lO分。本题型共24分。需要计算的,应列出计算过程。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有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两位小数后四舍五入。在答题卷上解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Jd |hwvwFe 1.甲公司和乙公司是不具有关联关系的两个独立的公司。有关企业合并资料如下:
Pw")|85 (1)2006年12月27日,这两个公司达成合并协议,由甲公司采用控股合并方式将乙公
p7*\]HyE) 司进行合并,合并后甲公司取得乙公司70%的股份。
p"T4;QBxQ (2)2007年1月1日甲公司以一项固定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库存商品作为对价合并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为10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为100万元,公允价值为1300万元;库存商品账面价值为800万元,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
loZfzN&6A (3)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为60万元。
((y+FJH (4)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4000万元。(假定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
jkbz8.K (5)2007年2月3日股东会宣告分配现金股利1000万元。
,=m
n* (6)2007年12月31日乙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1500万元。
9u9#&xx (7)2008年2月3日股东会宣告分配现金股利2000万元。
lBCM;#P (8)2008年12月31日乙公司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增加100万元,未扣除所得税影响,乙公司所得税率为33%。
cX*^PSM (9)2008年12月31日乙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3000万元。
~&pk</Dl (10)2009年1月3日出售乙公司35%的股权,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持股比例为35%,在被投资单位董事会中派有代表,但不能对乙公司生产经营决策实施控制。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应由成本法改为按照权益法核算。出售取得价款2000万元已收到。当日办理完毕相关手续。
7(jt:V6V 要求:
cIgF]My*D@ (1)确定购买方。
d;
M&X!Y (2)确定购买日。
csC3Wm{v (3)计算确定购买成本。
R}0cO^V (4)计算固定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损益。
{M=tw (5)编制甲公司在购买日的会计分录。
I=1tf;Bsi (6)计算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商誉金额。
s:jwwE2 (7)编制2007年2月3日股东会宣告分配现金股利的会计分录。
htjJ0>&
(8)编制2008年2月3日股东会宣告分配现金股利的会计分录。
A`@we (9)编制2009年1月3日出售股权的会计分录。
h\1_$ac (10)编制2009年1月3日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相关会计分录。
QKVZ![Y!s lU@ni(69d 2.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增值税率17%。2005年1月18日甲公司和乙公司经研究决定进行资产置换。2005年3月1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的补价18万元,2005年4月1日甲公司和乙公司办理完毕资产所有权划转手续。甲公司以其库存商品、无形资产换入乙公司的机器设备一台。甲公司换出的库存商品账面价值为150万元,公允价值为180万元;无形资产账面原值为200万元,已计提摊销额100万元,公允价值为120万元。换入机器不需要安装直接交付使用,另支付运费83.4万元,预计可使用5年,净残值为7.5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2007年3月31日,甲公司将机器处置,取得收入90万元,款项已收妥.假设该交易具有商业实质,不考虑其他税费。
3}H94H)]a 要求:
8]0^OSS (1)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k,r\^1h (2)计算投入资产的入账成本。
Y4 i-Pp? (3)编制2005年3月1日甲公司收到补价的会计分录。
*P_TG"^{W (4)编制2005年4月1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cD{[rI
E3 (5)计算各年折旧额。
9 Hm!B )Y (6)编制2007年3月31日处置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Tkd4nRo~ 3.甲公司为境内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生产和销售中成药制品,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
z_zr3XR9 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产品的销售价格均为不含增值税价格,假定不考虑
E_
xpq 除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2006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于2007年4月29日对外报出,甲公司2006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于2007年4月30日完成。
,3^N_>d$W (1)甲公司2006年12月31日编制的利润表如下:
`+<5QtD 利润表
/_ LUys/0 编制单位:甲公司
W2n%D& PE 2006年度 金额单位:万元
uy B
?-Y+ ;1BbRnCr u~G,=n (2)、甲公司在12月进行内部审计过程中,发现公司会计处理中存在问题
TfJB; ①2006年11月20日,甲公司与乙医院签订购销合同。合同规定:甲公司向乙医院提供
}C) A种药品20箱试用,试用期6个月。试用期满后,如果总有效率达到70%,乙医院按每箱500万元的价格向甲公司支付全部价款;如果总有效率未达到70%,则退回剩余的全部A种药品。20箱A种药品已于当月发出,每箱销售成本为200万元(未计提跌价准备)。甲公司将此项交易额10000万元确认为2006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并计入利润表有关项目。甲公司为乙医院提供的A种药品系甲公司研制的新产品,首次用于临床试验,目前无法估计用于临床时的总有效率。
%N!Y}$y ②为筹措研发新药品所需资金,2006年12月1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购销合同。合同规定:丙公司购入甲公司积存的100箱B种药品,每箱销售价格为30万元。甲公司已于当日收到丙公司开具的银行转账支票,并交付银行办理收款。B种药品已于当日发出,每箱销售成本为10万元(未计提跌价准备)。同时,双方还签订了补充协议,补充协议规定甲公司于2007年9月30日按每箱35万元的价格购回全部B种药品。甲公司未开具增值税发票,将此项交易额3000万元确认为2006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并计人利润表有关项目。
A}$A~g5Ap ③2006年,甲公司下属的非独立核算的研究所研制中成药新品种,为此实际发生开发阶段费用100万元,该研发费用符合资本化条件,甲公司将其计入管理费用。
GwpJxiFgk (3)在2007年度发生的相关事项如下:
j88H3bi0 ①2007年1月9日,甲公司发现2006年6月30日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管理用办公
N?~K9jGx( 楼仍挂在建工程账户,未转入固定资产,也未计提折旧。至2006年6月30日该办公楼的实际成本为1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未发生减值。2006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的为购建该办公楼借入的专门借款利息20万元计入了在建工程成本。
fx9c1h9s ②甲公司于2006年11月涉及的一项诉讼,在编制2006年度会计报表时,法院尚未判决,甲公司无法估计胜诉或败诉的可能性。2007年2月28日,法院一审判决甲公司败诉,判决甲公司支付赔偿款200万元。甲公司不服,上诉至二审法院。至2006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对外报出前,二审法院尚未判决。甲公司估计二审法院判决也很可能败诉,估计赔偿金额在160万元至200万元之间。
G $?VYC8; (4)2006年利润表中资产减值损失为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交易性金融资产500万元。
hG3b7!^#g (5)假定甲公司各项交易均不属于关联交易,假定除上述事项外,不存在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qwnC{ (6)2006年末已按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计算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但是尚未纳税调整。
0`_Gj{:
L 要求:
?p/i}28=y (1)指出甲公司上述(2)项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对不正确的会计处理简要说明理由并进行会计处理。
E9|i: (2)根据上述资料(3),进行会计处理。
Fm*O&6W\@A (3)重新计算甲公司2006年度的应交所得税。
[*,`a]z-Q (4)编制有关调整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分录
rQ/S|gG (5)根据上述资料,重新编制甲公司对外报出的2006年度的利润表。(假定除所得税以
e`Yx]3;u( 外,不调整其他相关税费)
1MOQ/N2BR 四、综合题(本题型共2题,每题16分。本题型共32分。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有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两位小数后四舍五入。在答题卷上解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wWwY.}j 1.淮河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33%,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除特别说明外,不考虑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所售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销售商品均为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交易价格为公允价格;商品销售价格均不含增值税;商品销售成本在确认销售收入时逐笔结转。淮河公司按照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hMi[MB7~ 淮河公司2006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于2007年4月28日完成。淮河公司2006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经董事会批准于2007年4月25 对外报出,实际对外公布日为2006年4月30日。淮河公司财务负责人在对2006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复核时,对2006年度的以下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有疑问,并要求会计人员进行更正。
a?@j`@]ZR~ (1)1月1日,淮河公司与A公司签订协议,采取以旧换新方式向A公司销售一批A商
8on2BC2 品,同时从A公司收回一批同类旧商品作为原材料入库。协议约定,A商品的销售价格为5000万元,旧商品的回收价格为10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A公司另向淮河公司支付5750万元。
N>VA`+aFR 1月6日,淮河公司根据协议发出A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商品价格为5000万元,增值税额为850万元,并收到银行存款5750万元;该批A商品的实际成本为4000万元;IH商品已验收入库。
VN*^pAzlF 淮河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C#(4>' 借:银行存款 5750 贷:主营业务收入4900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
lB,.TK 借:主营业务成本 4000 贷:库存商品4000
9!PJLI=D (2)10月15,淮河公司与B公司签订合同,向B公司销售一批B产品。合同约定:
(/c9v8Pr(7 该批B产品的销售价格为1000万元,包括增值税在内的B产品货款分两次收取;第一笔货款于合同签订当日收取20%,第二笔货款于交货时收取80%。10月15日,淮河公司收到第一笔货款234万元,并存入银行;淮河公司尚未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该批B产品的成本估计为800万元。至12月31日,淮河公司已经开始生产B产品但尚未完工,也未收到第二笔货款。
1C:lXx$| 淮河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 234 贷:主营业务收 200
:eDwkzlHH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借:主营业务成本 160 贷:库存商品 160
_t3n< (3)12月1日,淮河公司向C公司销售一批C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
-p9|l%W 售价格为100万元,增值税额为17万元。为及时收回货款,淮河公司给予丙公司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假定现金折扣按销售价格计算)。该批C商品的实际成本为80万元。至12月31 ,淮河公司尚未收到销售给丙公司的C商品货款117万元。
j5tA!o 淮河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收账款 117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n;4`IK|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
5y@JMQSO 贷:库存商品 80
\U,.!'+ (4)12月1日,淮河公司与丁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向丁公司销售一批D商品。合同规定,D商品的销售价格为500万元(包括安装费用);淮河公司负责D商品的安装工作,且安装工作是销售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12月5日,淮河公司发出D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D商品销售价格为500万元,增值税额为85万元,款项已收到并存入银行。该批D商品的实际成本为350万元。至12月31日,淮河公司的安装工作尚未结束。
Dk8"
H>* 淮河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x#^fN~ 7` 借:银行存款 585 贷:主营业务收.& 500
y&B~UeB:q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 借:主营业务成本 350
/)6<`S
( 贷:库存商品 350
'@rGX+" (5)12月1日,淮河公司与戊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向戊公司销售一批E商品。合同规定:E商品的销售价格为700万元,淮河公司于2006年4月30日以740万元的价格购回该批E商品。12月1日,淮河公司根据销售合同发出E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E商品销售价格为700万元,增值税额为119万元;款项已收到并存入银行;该批E商品的实际成本为600万元。有证据表明该合同是按照公允价值达成的协议
y1f&+y9e 淮河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s4t>/.;x 借:银行存款819 贷:主营业务收入 700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19
]*Zg(YA 借:主营业务成本 600 贷:库存商品 600
->:G+< (6)12月1日,淮河公司购入一批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实际支付价款1000万元(不考虑税费),2006年末该股票公允价值为1100万元,淮河公司未调整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f5^[`b3H 要求:
r=<,`_@Y (1)对于其会计处理判断为不正确的,编制相应的调整会计分录(涉及"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一法定盈余公积"、"应交税费一应交所得税"的调整会计分录可逐笔编制)。
KI#),~nS (2)计算填列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的调整金额。
D@&0 P& 资产负债表
+.5 /4? b=.Ikt+y W~FcU+a 2.仁大公司和库克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所得税税率均为33%,两公司均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Bxak[>/ (1)仁大公司发生下列业务:仁大公司于2003年1月1日以5200万元对库克公司投资,占库克公司股权份额的5%,另支付税费50万元,对库克公司的经营和财务决策无重大影响,且无公开交易市场价格,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采用成本法核算。当日库克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5000万元。2005年1月1日,仁大公司又以10000万元从其他原有股东购入库克公司股份,至此,仁大公司占库克公司股权份额达到25%,可以对库克公司的经营和财务决策产生重大影响改用权益法核算。
1+v)#Wj (2)库克公司发生下列业务:2003年3月8日库克公司宣告并分派2002年现金股利1500万元,2003年实现净利润2250万元(未包括下列2003年业务);2004年3月8日库克公司宣告并分派2003年现金股利1800万元,2004年实现净利润3000万元(已包括下列2004年业务)。
BY6QJkI9x (3)此外,库克公司2003年、2004年还发生过以下事项:
r`VKb ①2003年12月31日库克公司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成本为3000万元,公允价值为8025万元。
]Z2;sA ②2004年1月10日,取得一项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技术改造拨款30000万元,用
!3}vl
Y1 于固定资产技术改造,该项目于2003年9月30日完工。技改过程中,发生各项费用13500万元,增加固定资产价值13500万元。
EnZrnoGM ③2004年12月31日,将自用的建筑物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公允价值为90000万元,固定资产原值为40000万元,已计折旧为101300万元。该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Ua"gS2L ④2004年12月31日发现,2003年1月初购入的一项专利权未计提减值准备,可收回金额为2400万元。为购买该项专利权,库克公司共支付了价款及相关税费3000万元。该专利权的有效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假设此项会计差错已达到重要性要求。
C%0 |o/Wi (1)编制2003年12月31日库克公司调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的会计分录。
r@^h, (2)编制2004年库克公司收到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改造拨款,以及建造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b$H{|[ (3)编制2004年12月31日库克公司将自己的建筑物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相关的会计分录。
td&W>(3d (4)编制库克公司上述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分录。
6O!&! (5)编制仁大公司投资库克公司的会计分录。
5&\Q0SX(~ 转上海财经大学高顿职业培训网:
www.goldeneducatio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