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点透视
xDRNt Lj<u Co e
q< 本科目共十五章,第一章至第十一章为财务管理的内容,第十二章至第十五章为成本管理的内容。又可进一步分为五个部分:
%3v:c|r $|0_[~0-n 第一部分: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第一章 财务管理总论)
H8^U!"~E "zU}]|R 第二部分:财务管理的基本环节(第二章 财务报表分析、第三章 财务预测与计划)
"YIrqk "6.JpUf 第三部分:财务管理的内容
%EC{O@EAk i={ :6K?^ 投资的管理 (第四章 财务估价、第五章 投资管理、第六章 流动资金管理)
Vs>/
q:I 筹资管理 (第七章 筹资管理、第九章 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
.}KY*y 股利分配管理(第八章 股利分配)
S@Rw+#QE \etuIFQ#U 第四部分:财务管理专题 (第十章 企业价值评估、第十一章 期权估价)
8
1Ar.< x9fNIuAQ 第五部分:成本管理(第十二章 产品成本计算、第十三章 成本—数量—利润分析、
SSi-Z iTb k]$ 第十四章 成本控制、第十五章 业绩评价)
y\}39Z(] A0L&p(i 下面总括介绍四大部分的内容:
8;'fWV?
U <@;Y.76~ 第一部分: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
fC!]M hA"i <28L\pdG` 总括介绍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为学习以后财务管理各章内容奠定理论基础。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管理的内容、财务管理的原则和财务管理的环境。重点在财务管理的原则。本部分试题为客观题,考分一般在3分左右。
lTNfTO^ lWYZAF>?Ym 第二部分:财务管理的基本环节
ppv/A4Kv dWC[p 本部分包括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和第三章“财务预测与计划”两章内容。
Bq}p]R3X FcR(uv<
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包括基本财务比率、传统的财务分析体系和改进的财务分析体系。学习本章的基本要求是:熟练掌握各项财务比率指标,利用财务报表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获取对决策有用的信息。本章一般都有计算题或综合题,考分平均在8分左右。
-8-BVU )ESF)aKMiz 第三章“财务预测与计划”的内容包括销售百分比法、内含增长率、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可持续增长率、现金预算的编制和弹性预算。本部分试题除了客观题以外,一般每年都考计算题或综合题,平均考分一般在10分左右。
l=jfgsjc %m\dNUz4g 第三部分:财务管理的内容
eK
}AVz}k a-I3#3VJ@ 这部分是本学科考试的重点章节,包括第四章“财务估价”、第五章“投资管理”、第六章“流动资金管理”、第七章“筹资管理”、第八章“股利分配”、第九章“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
6mH0|:CsY \k6Ho?PL 第四章“财务估价”是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贯穿整个财务管理内容。财务估价的基本方法是折现现金流量法,该方法涉及三个基本的理财观念:资金时间价值、现金流量和风险价值。学习本章的基本要求是:熟悉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理解投资的风险价值原理,正确运用证券估价的基本方法。本章一般为客观题和计算分析题,考分平均在6分左右。
D@[Mk"f L\@SX?j 第五章“投资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投资评价的基本方法、现金流量的估计和投资项目风险的处置。学习本章的基本要求是:理解投资决策的原理,正确计算和使用投资评价的各项指标。本章试题除客观题外,一般每年都有综合题,考分平均在16分左右。
q%HT)^F9oO
PA5
_ 第六章“流动资金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现金和有价证券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存货管理。学习本章的基本要求是:掌握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决策分析方法。本章试题一般为客观题和计算题,考分平均在6分左右。
?sb
O
b r[P5
ufy2] 第七章:“筹资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普通股筹资、长期负债筹资、租赁和短期筹资与营运资金政策。学习本章的基本要求是:掌握各种筹资工具的特征和使用方法,融资租赁分析、制定营运资金政策。本章重点在融资租赁分析方法。本章试题一般为客观题和计算题,考分平均在3分左右。
cO$
PK zE"ME*ou 第八章“股利分配”的主要内容包括利润分配的顺序、各种股利理论、股利分配政策、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学习本章的基本要求是: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股利政策。本章一般为客观题,考分平均在4分左右。
eQBR*@x {fsU(Jj\ 第九章“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的主要内容包括资本成本、财务杠杆和资本结构。学习本章的基本要求是:计算个别资本成本以及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资本结构。本章有客观题、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考分平均在6分左右。
[UJC/GtjS
K]mR9$/ 第四部分:财务管理专题
Y6(I
%hE` !P*1^8b`f 第十章“企业价值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现金流量折现法、经济利润法和相对价值法。学习本章的基本要求是:用多种方法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本章有客观题和计算分析题,考分平均在10分左右。
'jv[Gcss3L B1]5% B 第十一章“期权估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期权的基本概念、期权价值评估的方法和实物期权。学习本章的基本要求是熟悉期权的基本概念、掌握期权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熟悉三种常见的实物期权。本章是新增加的章节,重点在期权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本章有客观题和计算分析题,考分为10分左右。
f<.43kv@ kj(Ko{ 第五部分:成本管理
v?Q|;< l#8SlRji 包括第十二章“成本计算”、第十三章“成本—数量—利润分析”、第十四章“成本控制”和第十五章“业绩评价”。
`N0Mm7 ; aA,H& 第十二章“成本计算”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本计算概述、成本归集和分配、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的成本计算。学习本章的基本要求是:正确计算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本章有客观题和计算分析题,考分平均在8分左右。
Yh%a7K /|{Yot
e 第十三章“成本—数量—利润分析” 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性态分析、盈亏临界分析、影响利润各因素变动分析和变动成本计算。学习本章的基本要求是:进行成本-数量-利润分析。本章考分一般在2分左右。
JX_hLy@` uus}NZ:*l 第十四章“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标准成本及其制定、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标准成本账务处理和作业成本法。学习本章的基本要求是:运用标准成本、弹性预算等方法对企业成本进行控制。考试重点在作业成本法。本章有客观题和计算分析题,考分一般在6分左右。
dQfVdqg G\8ps~3T 第十五章“业绩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的业绩评价。学习本章的基本要求是:对各责任中心进行业绩评价。本章一般为客观题,考分一般在3分左右。
L%,tc~)A klC;fm2C r3a$n$Qw 二、命题规律、考点透视、应试技巧
http://www.52cpa.com/ \79KU ,o(7z^1Pe;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至今已经举办了十六届。近六年《财务成本管理》科目平均合格率为13.55%,其中:2002年为9.34%、2003年为10.35%、2004年为12.61%、2005年为13.92%、2006年为14.5%,2007年为20.55%,合格率在逐年提高。
0i}4T:J@` !;'.mMO&% (一)命题规律
J)O1)fR 3`@alhD' 1.题型、题量基本稳定
f&+=eUp J8|F8dcz 《财务成本管理》试题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客观题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主观题有: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
W@NM~+)e SJY<#_b 题量在37题左右。客观题一般30题,40分,主观题一般7题,6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1分,共10分;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判断题10题,每题1分,共10分;计算分析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综合题2题,共30分。
HJl$v#]#+ tB"amv ?haN ;n6' 2.考核全面,重点突出 注册会计师考试网
AJ-p|[wPz <1tFwC|4BJ 考试内容在大纲规定的范围之内,基本覆盖大纲所规定的内容,我们在复习备考时应全面学习,不可猜题押题,在掌握全面内容的基础上再有重点的复习。
ZA@QP1 4am`X1YV# 从历年试题分析,考试的重点较为突出。
Kp")
%p# :O:Rfmr~ b-e3i;T!}~ ODn6%fp% 3.试题灵活多变、计算量大
JZ
6
{W S4]}/Imn) 本学科试题灵活新颖,考生普遍反映本学科的试题与教材中的例题相差甚远,即使熟悉教材内容试题也不会做,甚至不知问的是什么,要求我们不仅要熟悉教材内容和公式,还要能综合运用,多做练习,多见识一些题型,达到熟能生巧。本科目试题计算量大是另一显著特点,2007年计算和综合题的比重已达64%,考生必须首先掌握教材的计算公式和例题,然后以历年试题为主,多作一些练习。
M7"I]$|\ p"4i(CWGS 4.注重考核实务操作能力,体现新知识和新内容
]=v_u9; b#h?O} (1)减少单纯理论题,着重考核综合和分析评价等能力。减少死记硬背的直白题,着重考查理解和应用能力。
/1- f(.@]eu
X (2)体现知识更新的要求,教材调整和增加的内容,一般都是当年考试的重点内容。
%1ofu,% nOxCni~T (3) 本学科的考试内容与会计等相关学科的内容密切联系。
S -j<O&h~C w[w{~`([", &0*l=!:G^ (二)应试技巧
0-~Y[X"9. J_tj9
+r^ 1.客观题的答题技巧
t ZUZNKODW 客观题考分一般为40分,相对于主观题来说较为容易得分,考生只要在客观题部分少丢分,再加上较容易的计算题的得分就可以及格,可以说客观题是通过考试的基础。建议考生一定要熟悉教材的内容,理解教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在答题时要仔细看清楚试题和选项,答题时常用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种:
&w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