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管理会计报告
jwT` Z
.@E5dw5 本章属于一般章。本章主要阐述
管理会计报告的概念、特征和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分类;内部责任中心业绩报告的类型和用途;质量成本及其分类、质量成本报告和质量绩效报告。
J?w_DQa }q`9U!v 本章从题型来看,主要涉及客观题。2017年重点关注客观题。
{KNaJ/:>W (<r)xkn 【考点一】管理会计报告概述
} Xo#/9 7%i'F=LzT 一、管理会计报告的概念
B`Z3e%g# Tc/^h4xH 管理会计报告是运用管理会计方法,根据
财务和业务的基础信息加工整理形成的,满足
企业价值管理需要或非营利组织目标管理需要的对内报告。
}[;ZZm? !i) !|9e 二、管理会计报告的特征
!:!(=(4$P W|m(Jh[w] 管理会计报告与一般对外财务报告相比较,有四个特征:
Ku l<Q< S>0%jCjW (一)管理会计报告没有统一的格式和规范,根据企业(或组织)内部的管理需要来提供,相对于报告形式,更注重报告实质内容。
x[)-h/&Fh x*7A33@i (二)管理会计报告遵循问题导向。根据企业(或组织)内部需要解决的具体管理问题来组织、编制、审批、报送和使用。
SK\@w9#&$ KU,SAcfR7 (三)管理会计报告提供的信息不仅仅包括财务信息,也包括非财务信息;不仅仅包括内部信息,也可能包括外部信息;不仅仅包括结果信息,也可以包括过程信息,更应包括剖析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的信息。
a]u.Uqyx2w KsP2./N (四)管理会计报告如果涉及会计业绩的报告,比如责任中心报告,其主要的报告格式应该是边际贡献格式,不是
财务会计准则中规范的对外财务报告格式。管理会计报告的对象是一个组织内部对管理会计信息有需求的各个层级、各环节的管理者。
T0tX%_6`
Ze~P6 三、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分类
d\JaYizp a#=d{/ab 以企业为例,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可以按照多种标志进行分类,包括但不限于:
TQT3]h6 `FPQOa*%3 (一)按照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使用者所处的管理层级可以分为战略层管理会计报告、经营层管理会计报告和业务层管理会计报告。
`/PBZnj o>r
P\
(二)按照企业管理会计报告内容(整体性程度)不同可以分为综合(整体)企业管理会计报告和专项(分部)管理会计报告。
/AD&z?My+E Pp-N2t86#2 (三)按照管理会计功能可以分为管理规划报告、管理决策报告、管理控制报告和管理评价报告。
Nn[*ox#i EwzR4,r\M (四)按照责任中心可以分为成本中心报告、利润中心报告和投资中心报告。
(<eLj Q yMz#e0k 【考点二】内部责任中心业绩报告
|@X^_L.! (N9-YP?qm 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和考核应该通过编制业绩报告来完成。业绩报告也称责任报告、绩效报告,它是反映责任预算实际执行情况,揭示责任预算与实际结果之间差异的内部管理会计报告。它着重于对责任中心管理者的业绩评价,其本质是要得到一个结论:与预期的目标相比较,责任中心管理者干得怎样。
v`Jt+?I o~~;I 业绩报告的主要目的在于将责任中心的实际业绩与其在特定环境下本应该取得的业绩进行比较,因此实际业绩与预期业绩之间差异的原因应得到分析,并且应尽可能予以数量化。
.D
4
G;=Q tTy !o= 业绩报告中应传递出三种信息:
Y1-dpML R'k`0 (1)关于实际业绩的信息;
vTK%4=|1}! ~#sD2b`0 (2)关于预期业绩的信息;
/aI@2] |~ \#HW.5 (3)关于实际业绩与预期业绩之间差异的信息。
&u2;S?7m $H@SXx 这也意味着合格业绩报告的三个主要特征:报告应当与个人责任相联系,实际业绩应该与最佳标准相比较,重要信息应当予以突出显示。
7\6g>4J^` ;d6Dm)/( 一、成本中心业绩报告
BYq80Vk%
@ UH!(`Z\C 成本中心的业绩考核指标通常为该成本中心的所有可控成本,即责任成本。成本中心的业绩报告,通常是按成本中心可控成本的各明细项目列示其预算数、实际数和成本差异数的三栏式表格。由于各成本中心是逐级设置的,所以其业绩报告也应自下而上,从最基层的成本中心逐级向上汇编,直至最高层次的成本中心。每一级的业绩报告,除最基层只有本身的可控成本外,都应包括本身的可控成本和下属部门转来的责任成本。
['IH*gi 7
~~ug 成本中心的各级经理人,就其权责范围编制业绩报告并对其负责部门的成本差异负责。级别越低的成本中心,从事的经营活动越具体,其业绩报告涉及的成本项目分类也越详细。根据成本绩效报告,责任中心的各级经理人可以针对成本差异,寻找原因对症下药,以便对
成本费用实施有效的管理控制,从而提高业绩水平。
O`@Nl ^aSb~lce 二、利润中心业绩报告
YCbvCw$Ob B>fZH\Y 利润中心的考核指标通常为该利润中心的边际贡献、分部经理边际贡献和该利润中心部门边际贡献。利润中心的业绩报告,分别列出其可控的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边际贡献、经理人员可控的可追溯固定成本、分部经理边际贡献、分部经理不可控但高层管理部门可控的可追溯固定成本、部门边际贡献的预算数和实际数;并通过实际与预算的对比,分别计算差异。据此进行差异的调查、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利润中心的业绩报告也是自下而上逐级汇编的,直至整个企业的息税前利润。
!zX()V
%
"(&a'B 三、投资中心业绩报告
F@u7Oel@m N(7 XILC 投资中心的主要考核指标是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补充的指标是现金回收率和剩余现金流量。投资中心不仅需要对成本、收入和利润负责,而且还要对所占的全部资产(包括
固定资产和营运资金)的经营效益承担责任。投资中心的业绩评价指标除了成本、收入和利润指标外,主要还是投资报酬率、剩余收益等指标。因此,对于投资中心而言,它的业绩报告通常包含上述评价指标。
G!Zb27u+ y!=,u 【例题1·多选题】管理会计报告与一般对外财务报告相比较,其特征有()。
bTum|GWf msmW2Zc A.报告没有统一的格式和规范
=
wD#H@ h u"HGT=Nl B.报告遵循结果导向
4H#-2LV` s * (a C.报告提供的信息不仅仅包括财务信息,也包括非财务信息
JY"jj}H]| o]<Z3) D.报告的对象是一个组织内部对管理会计信息有需求的各个层级、各环节的管理者
A<+Dx
+HS]kF H 【答案】ACD
zV&l^. l{[@Ahb}? 【解析】管理会计报告遵循问题导向。根据企业(或组织)内部需要解决的具体管理问题来组织、编制、审批、报送和使用。
\V>5)Rn Z mJ<h& 【考点三】质量成本报告
p /
ITg [Z$H<m{c- 一、质量成本及其分类
"W7|Xp v)+g<! 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达到一定质量标准而发生的成本,这一概念联接了企业管理中的生产技术与经济效益两个层面
8gS7$ EH' Tvx1+0Z%z (一)预防成本
?@'&<o0p# '
S_i6K 为了防止产品质量达不到预定标准而发生的成本,是为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为了最大限度降低质量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而发生的费用。一般地,预防成本发生在产品生产之前的各阶段。这类成本包括:
uN`/&_$c ;QBS0x
\f@ 1.质量工作费用。质量管理体系中,为预防、保证和控制产品质量而制定的质量政策、目标、标准,开展质量管理所发生的办公费、宣传费、收集情报费,以及编制手册、制定全面质量管理计划、开展QC小组活动、组织质量管理工作和工序能力研究等所发生的费用。
DG;7+2U sy"}25s 2.标准制定费用。质量管理需要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而作业标准的评估,标准的测试审查等环节都会产生一定的费用。
gA2Wo+\^bq sycAAmH< 3.教育
培训费用。质量管理的实施,最后都要落实到管理者和员工身上。对企业员工进行质量管理方面知识的教育,对员工作业水平的提升以及相关的后续培训形成的一系列费用可视为预防成本中的教育培训费用。
K?uZIDo 3uuIISK 4.质量奖励费用。在生产或服务过程中,为了激励员工达到质量标准而实行的奖励措施所带来的费用。
fp [gKRSF ]}v]j`9m% (二)鉴定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