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风险(重点)
J+u z{ iE#I^`^V 图4-5抽样风险
tHmV4 H$
/s
Bs eI (一)抽样风险的定义
!@T5]( zV &hnKBr(Lw 抽样风险,是指注册
会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于如果对整个总体实施与样本相同的
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的风险。
JIXZI\Fk <O3,b:vw (1)4000/4000:没有抽样风险
1T
8|>2m 3 3vj1FbY (2)4000/3000:总体规模4000,样本3000
^WUG\@B RG6U~o1 (3)4000/300:总体规模4000,样本300
!'(QF9%Q AvcN, (4)4000/30:总体规模4000,样本30
^=ar Kp,?5 ,&LGAa (二)抽样风险的类别
(/jZ&4T e=Q{CsP 2.细节测试中的抽样风险
lpnPd{kE ozkmZ; 1.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
$O9,Gvnxx
'wjL7PI 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包括信赖过度风险和信赖不足风险。
j>)yV@g/ C/ENJ&
【提示】控制测试是指用于评价内部控制在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方面的运行有效性的审计程序(教材174/8.3,控制测试的含义)。
H{g&y
o lNx:_g:SrZ (1)信赖过度风险(“上当受骗”)
5GwzG<.\^_ g|<$\} 信赖过度风险,是指推断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
>{eGSSG0 f,VJfY?# 【解读】例如,在控制测试中,如果在100个样本中发现2个偏差,样本偏差率为2%,
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总体偏差率(最佳估计)为2%。假设可容忍偏差率为7%,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总体偏差率(2%)低于可容忍偏差率(7%),注册会计师根据抽样的结果得出了“控制运行有效”的结论。
8F/JOtkGMt 7gQ2dp 然而,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k3UKGP1 [&+5E1%L 假设实际偏差率为10%(高于可容忍偏差率7%),此时注册会计师应该得出的结论是该项控制运行无效,但是,注册会计师根据审计抽样得出的结论是该项控制运行有效,这就是“信赖过度风险”产生的基本逻辑。
MNoc
XK .&rL>A2U “信赖过度风险”可能会使注册会计师不适当地减少从实质性程序中获取的证据,影响审计效果。
)|B3TjHC HME`7 dw? (2)信赖不足风险(“冤枉好人”)
s!?T$@a= ok/{ w 信赖不足风险,是指推断的控制有效性低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
Rv|X\W
m /=g$_m@yWI 【解读】例如,在控制测试中,如果在100个样本中发现8个偏差,样本偏差率为8%,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总体偏差率(最佳估计)为8%。假设可容忍偏差率为7%,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总体偏差率(8%)高于可容忍偏差率(7%),因此,注册会计师根据抽样的结果得出了“控制运行无效”的结论。
lj 2OOU{ &6^QFqqW`- 然而,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IRy.
qy .Lp\Jyegs 假设实际偏差率为3%(低于可容忍偏差率7%),此时注册会计师应该得出的结论是该项控制运行有效,但是,注册会计师根据审计抽样得出的结论是该项控制运行无效,这就是“信赖不足风险”产生的基本逻辑。
<CN+VXF `|e3OCU “信赖不足风险”可能会使注册会计师增加不必要的实质性程序,影响审计效率。
\s_`ZEB c52S2f7 2.细节测试中的抽样风险
-GT&46hX 9Bi{X_.9 细节测试中的抽样风险包括误受风险和误拒风险。
]::g-&%Um 3?s1Yw>? 【提示】细节测试是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具体细节进行测试,目的在于直接识别
财务报表认定是否存在错报。细节测试被用于获取与某些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如存在、准确性、计价等(教材P182/8.4,实质性程序的含义)。
}o7"2hht l [
Na vw (1)误受风险(“上当受骗”)
GI)eq:K_U8
2!";?E 误受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的风险。
}\]J?I+ A 5?-@}PL!Y 【解读】注册会计师通常会停止对该账面金额继续进行测试,并根据样本结果得出账面金额无重大错报的结论,从而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影响审计效果。
JQH>{OB aUbmEHFTV (2)误拒风险(“冤枉好人”)
f~{4hVA *d&+?! 误拒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上不存在的风险。
~c${?uf 66
|$X, 【解读】注册会计师会扩大细节测试的范围并考虑获取其他审计证据,最终注册会计师会得出恰当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审计效率可能降低。
!@9G9<NK ,m1F<Pdts (三)抽样风险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r> aH 表4-1 抽样风险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W5R / 【解读】如表4-1,在控制测试中,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实际有效性(“信赖过度风险”),或在细节测试中,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误受风险”),这两类抽样风险通常会使注册会计师得出错误的结论,影响审计效果。
相反,在控制测试中,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控制有效性低于其实际有效性(“信赖不足风险”),或在细节测试中,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上不存在(“误拒风险”),这两类抽样风险通常导致注册会计师实施额外的工作,影响审计效率。 9K4Jg]?
':DLv{R
经典题解 `-[|@QNFz
Kd;)E 9Ti
【例•单选题】下列有关信赖过度风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信赖过度风险-2016年) zA*I=3E(
0
![
A.信赖过度风险属于非抽样风险 ;}4^WzmK^(
>%c7|\q[ R
B.信赖过度风险影响审计效率 d< b ,].
1hW"#>f7
C.信赖过度风险与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均相关 abkt&981K+
wMU}EoGS?
D.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扩大样本规模降低信赖过度风险 Hg2Rcl
G$-[(eu-
【解析】选项A错误,信赖过度风险属于抽样风险;选项B错误,信赖过度风险影响审计的效果;选项C错误,信赖过度风险与控制测试相关,与细节测试不相关。 v-!^a_3Ui
5?XIp6%x
【答案】D evGUl~</~
pN#RTb8o
(四)降低抽样风险的对策 ^(~%'f
L<0eIw
无论是控制测试还是细节测试,注册会计师都可以通过扩大样本规模降低抽样风险。 UzT"R
b:e
d#-'DO{k
经典题解 eWWfUNBSLX
WFG`-8_e[I
【例1•单选题】下列有关抽样风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抽样风险-2016年) Zx 5Ue#I
##BfI`FJ
A.在使用非统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可以对抽样风险进行定性的评价和控制 ]B3f$
;W
i2X%xYv ^
B.如果注册会计师对总体中的所有项目都实施检查,就不存在抽样风险 ?V' zG&n@
H,0Io
C.注册会计师未能恰当地定义误差将导致抽样风险 a}[ 1*_G
@3Gr2/a
D.无论是控制测试还是细节测试,注册会计师都可以通过扩大样本规模降低抽样风险 tPaNhm[-q7
;-6
【解析】注册会计师未能恰当地定义误差将导致非抽样风险,选项C错误。 CZw]@2/JuQ
aM|;3j1p
【答案】C ?XB[awTD~
.dKFQH iYJ
【例2•多选题】下列有关抽样风险的说法中,正确的有()。(抽样风险-2014年) Xhp={p;
>$G'=N:=X&
A.误受风险和信赖不足风险影响审计效果 0YO/G1O&
m#`1.5%
B.误受风险和信赖过度风险影响审计效果 "g:1br?X,9
5aJd:36I
C.误拒风险和信赖不足风险影响审计效率 dZ`c
,_z"3B)]
D.误拒风险和信赖过度风险影响审计效率 D] +]Br8
THY=8&x)
【解析】误受风险和信赖过度风险影响审计效果(选项B正确),误拒风险和信赖不足风险影响审计效率(选项C正确)。 PgdHH:v)
[^0 S#,L
【答案】BC U5yBU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