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投资风险管理 EjR_-8@FK
一、单向投资风险管理 *GbVMW[A>
如果成本和收益都是事先确定的,那么对于单阶段项目,我们可以用期望收益E(X)作为衡量投资优劣的指标;对于多阶段项目,两个常采用的评价方法是内部收益率IRR或净现值NPV。假设某项目的初始投入为C,未来某一阶段的净现金流量为 ,贴现率为 ,则一个有阶段的项目的净现值为: %RQ C9!
而IRR就是使NPV=C的那个贴现率。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贴现率表现的是收益的时间价值(机会成本),而不包含风险的因素。 K\{b!Cfr^
如果决策面临着风险,那么每一阶段的收益就不是一个确定的收益 ,而是一个概率分布,从而整个项目的净现值也呈现为一个有着均值和方差的概率分布。此时,对多阶段投资项目的考察、评价和选择 首先就要了解这个分布的大致情况。 \7Gg2;TA6o
首先,可以根据每个阶段收益的各自的概率分布计算出均值 ( ),并以无风险收益率 贴现成现值,再求和计算出整个项目净现值的均值。即,下式:
""1#bs{n
接下来,我们可以计算方差。如果各阶段之间完全独立,即某一阶段的收益既不等于以前的结果,也不影响以后的收益情况。根据 }+91s'/c
如果各阶段收益之间完全相关,即任一期的收益是其他各期收益的线性函数,则它们的现值仍完全相关。 aho'|%y)
设 和 为两期相互独立收益的现值, ,4^9cFVo
则同理: PIZ
C;K4|
由此可见,实际的投资项目各期收益一般呈正相关关系。 E`Jp(gK9F
利用确定性等价模型进行风险决策: < /;Q8;0
1询问、测试等方式,画出决策者的无差异曲线,即风险——收益权衡曲线。 4F05(R8k
2估计确定性等价系数 。在无差异曲线中,对于每一个风险水平,我们都可以找到一个相应的期望收益,从而也就得到了一个确定性等价调整系数 : [3O^0-:6E
CE对于整条无差异曲线都是一个固定不变的量,而E(R)却随着风险的增加而增大,因此 ,且 随着风险的增加而递减。 I1Hw"G"&
1用 对项目的期望收益进行调整。若已知项目各阶段的期望收益 和风险 ,则可在 曲线图中找到对应于 的 值。经风险调整后的期望收益 omM&{ }8 g
2把各阶段调整后的期望收益用无风险利率进行贴现,得到风险情况下的期望现值。 b8J@K"
从各个方案中选择 值最大的一个作为最优决策。 tcBC!
_vF
可见,用确定性等价模型进行投资风险决策时,代表风险因素的是对净现值 表达式的分子进行了调整,与分母部分代表资金时间价值的贴现率 相分离。 .:}.b"%m
经风险调整的贴现率模型 u0m5JD0/
在这个模型中,风险因素对贴现率进行调整,使现值表达式的分母部分包含了对风险的考虑。 "?apgx 6
净风险调整的贴现率 。令 为无风险收益率(时间价值); 为风险调整系数(风险溢价); 为经风险调整后的贴现率,则 9=t#5J#O
当 时,项目可行;反之,则不可行。由此计算出来的 值最大的项目就是风险情况下的最佳选择。 #yW.o'S+
风险结构。由于 再项目收益的各个阶段都不变,这就暗含了一个假设的风险结构,即风险随时间推移以一个固定的速率递增。这可以从纯风险调整因子 中看出来。见下式: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