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颁布,这是我国近期和未来一段时期人才建设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人才规划》提出了我国人才发展“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明确了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目标、总体部署和主要任务,要求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具体提出了10项重大政策和12项重大人才工程,落实了人才发展的组织措施。其中,《人才规划》对包括注册会计师在内的金融财会专门人才建设以及发挥社会组织在人才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摘编如下: h#uk-7
一、人才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 U \jFB*U
《人才规划》明确了建设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从八个方面对人才发展进行了部署,要求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其中提出: $Y%,?>AL<
“在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金融财会、生态环境保护、新能源、农业科技、宣传思想文化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建成一批人才高地。” |j4;XaG)
“适应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大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开发力度。到2020年,在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金融财会、国际商务、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现代交通运输、农业科技等经济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500多万人。” }1NNXxQ
“加大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法律、咨询、会计、工业设计、知识产权、食品安全、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开发力度。” Nb\B*=4AR
二、人才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 ZsG
J[
《人才规划》着眼于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提出在改进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上,重点完善党管人才领导体制,改进人才管理方式,加强人才工作法制建设;在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上,明确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五大机制。其中提出: \$,8aRT>#U
“充分调动各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形成人才工作整体合力。” Q>uJ:[x+
“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 hjp,v)#
“建立社会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 m21H68y
“构建网络化、开放式、自主性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支持发展各类专业化培训机构。” (>gb9n
“完善重在业内和社会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 'fY29Xr^
“健全举才荐才的社会化机制。” MFqb_q+
“扩大对农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的社会保障覆盖面。” .<6'*XR
三、人才建设的重大政策 ]F"@+_E
《人才规划》针对当前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税金融政策、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等十大政策,力求以政策突破来解决问题,并渐次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其中提出: K%;=
i2:
“实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发展政策。” svMu85z
“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开发纳入各级政府人才发展规划。制定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意见。政府在人才培养、吸引、评价、使用等方面的各项政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平等享受。政府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资金、项目、信息等公共资源,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平等开放。政府开展人才宣传、表彰、奖励等方面活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平等参与。” :v^Od W
“拓宽党政人才来源渠道,完善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选拔人才制度。” I %CrsEo
“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人才发展基金。” P#AS")Sj
四、人才建设的重大工程 5B;;{GR
《人才规划》设计了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等12项由国家组织实施的人才工程,覆盖人才发展的方方面面,涵盖人才培养、吸引、使用等各个环节,突出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重点。其中: D*ZswHT{y
“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中要求“围绕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在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海洋、金融财会、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防灾减灾、现代交通运输、农业科技、社会工作等重点领域,开展大规模的知识更新继续教育,每年培训100万名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到2020年,累计培训1000万名左右。” yRt7&,}zL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中要求“着眼于提高我国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到2020年,培养一批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创新精神和经营能力的企业家;培养1万名精通战略规划、资本运作、人力资源管理、财会、法律等专业知识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8B6-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