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解1】[设计方式:所得税+会计政策变更]
g@pK9R%wH< 甲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2007年以前一直采用应付税款法按33%的所得税率核算所得税,2007年根据税法的新规定采用25%的所得税率,按会计新准则规定改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并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调整。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Ekh)l0
l 2005年至2007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IWI$@dng6 1.2005年甲公司开始对销售部门用的设备提取折旧,该设备的原价为11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会计上采用5年期年数总合法,税法上认可的折旧方法为10年期直线法,净残值口径与会计口径一致;
jl>wvY|| 2.2006年初甲公司开始研发B专利,研究阶段花费了40万元,开发阶段花费了60万元,注册费和律师费共支付了10万元,该专利于当年的7月1日达到可使用状态,会计和税务上均采用5年期直线法进行无形资产价值的摊销。经税务机关认定,该专利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允许甲公司按研发费总额的150%抵扣应税所得;
/CbiYm 3. 2006年初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为200万元,已提跌价准备80万元,2007年初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为300万元,已提跌价准备100万元,当年末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为400万元,已提跌价准备为60万元;
NzN"_o jM 4.2006年初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400万元,已提坏账准备100万元,2007年初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500万元,已提坏账准备为150万元,当年末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为250万元,已提坏账准备为190万元;
YPO24_B 5.2007年甲公司因虚假宣传被工商执法部门罚款60万元,于当年末支付;
VW;E14 6.2007年甲公司应付职工薪酬提取了500万元,按税法口径核定的计税标准为400万元;
3II*NANeg 7.2007年税前会计利润为2000万元。(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FNc 8.除上述资料外,其余各年度的收支口径不存在会计和税务上的差异。
#
@7
I 0kw) -)= 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作出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会计政策变更的账务处理及报表项目的修正;
a4Z e!l( 2.根据上述资料作出2007年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wI+eMr 3.计算2007年末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账面余额。
7) af d#W^S[[ ②B专利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认定:
Ug4o2n0sk B专利2007年初的账面价值=(60+10)-(60+10)÷5×6/12=63(万元);
K}GRU) B专利2007年初的计税基础=10-10÷5×6/12=9(万元);
tZFpxyF
2007年初B专利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累计额=63-9=54(万元)。
A]drNFE B专利2007年末的账面价值=(60+10)-(60+10)÷5×18/12=49(万元);
[$:L|V!{ B专利2007年初的计税基础=10-10÷5×18/12=7(万元);
tCPK_Wws?Z 2007年末专利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累计额=49-7=42(万元)。
yJ6g{#X4K< ③2006年初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计税基础为200万元,此时点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80万元,2007年初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计税基础为300万元,(北京安通学校提供)此时点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100万元,2007年末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340万元,计税基础为400万元,此时点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60万元。
{kb7u5- ④2006年初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300万元,计税基础为398万元(=400-400×5‰),此时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98万元,2007年初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350万元,计税基础为497.5万元(=500-500×5‰),此时点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147.5万元(=497.5-350)。2007年末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60万元,计税基础为248.75万元(=250-250×5‰),此时点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188.75万元。
\+0l#t$ ⑤2007年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累计额为287.5万元(=40+100+147.5),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累计额为54万元。
koE]\B2A6 (2)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调整分录如下:
|ZXz&Xor ①追溯认定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
}z|9F(I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94.875(=287.5×33%)
.[3C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94.875
EWv[Sp ②追溯认定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
X|QokAR{$>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7.82(=54×33%)
#\ysn|!J,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17.82
JZE@W-2 ③认定所得税方法修改产生的净利润影响额
Cb.M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77.055(=94.875-17.82)
u`Y~r<?P(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77.055
ZPz=\^ ④将上述分录合并后即为追溯调整的第一笔正式分录:
6BM$u v4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94.875
f/4DFs{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17.82
cRNVqMpg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77.055
dO,;k+ ⑤补提以前年度盈余公积
)%f]P<kq6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1.55825(=77.055×15%)
i->G{_gH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7.7055(=77.055×10%)
6:`[Fi ――任意盈余公积3.85275(=77.055×5%)
B?y[ %i (3)报表修正
G-;EB ①2007年度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修正如下:
`>)pqI%L[g 递延所得税资产追加94.875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追加17.82万元;盈余公积追加11.55825万元;未分配利润追加65.49675万元。
Mm9*$g!R ②2007年度利润表的上年数修正如下:
"}H2dn2n 所得税费用减少10.6161万元{=[(40-23.33)+(100-80)+(147.5-98)]×33%-54×33%};净利润追加10.6161万元。
~,xso0 ③2007年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会计政策变更栏:
9>`d
B 盈余公积调增11.55825万元,未分配利润调增65.49675万元。
{MDM= ;WP_ 2。2007年度所得税会计处理如下:
J(=y$8xje b^P\Q s*m 5j9%W18 会计分录如下:
&fU48n1Uh 借:所得税费用558.68
$
d,{I8d 递延所得税负债7.32
\g)?7>M |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545.8125
tAujm*|& 递延所得税资产20.1875
t}OzF cyqN 3。2007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50+60+188.75)×25%=74.6875(万元);
kXlI*h 2007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42×25%=10.5(万元)。
WORRF 【例解2】[设计方式:长期股权投资+合并会计报表]
/WK1( B: 大通上市公司为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实现生产经营的互补,2007年1月合并了昌达公司。大通公司与昌达公司均为增值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除特别注明外,产品销售价格均为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有关情况如下:
hb)C"q= (1)2007年1月1日,大通公司通过发行2000万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市价为4.2元)取得了昌达公司80%的股权,并于当日开始对昌达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实施控制。
N%e^2O) ①合并前,大通、昌达公司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
sr(nd35 ②2007年1月1日,昌达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及账面价值的总额均为9000万元(见昌达公司所有者权益简表)。
nHp$5|r<
③昌达公司2007年实现净利润900万元,除实现净利润外,未发生其他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交易或事项,当年度也未向投资者分配利润。2007年12月31日所有者权益总额为9900万元(见昌达公司所有者权益简表)。
4nh0bI N1 q]SH'Wd 6KD-nr{S (2)2007年大通、昌达公司发生的内部交易或事项如下:
dk]A,TB*2 ①2月15日,大通公司以每件4万元的价格自昌达公司购入200件A商品,款项于6月30日支付,昌达公司A商品的成本为每件2.8万元。至2007年12月31日,该批商品已售出80%,销售价格为每件4.3万元。
C#3&,G W ②4月26日,昌达公司以面值公开发行一次还本利息的企业债券,大通公司购入600万元,取得后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假定大通公司及昌达公司均未发生与该债券相关的交易费用)因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相差较小,大通公司采用票面利率来计算确认2007年利息收入23万元,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
8+32hg@^F 昌达公司将与该债券相关的利息支出计入财务费用,其中与大通公司所持有部分相对应的金额为23万元。
-mLu!32I< ③6月29日,大通公司出售一件产品给昌达公司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使用,该产品在大通公司的成本为600万元,销售给昌达公司的售价为720万元,(北京安通学校提供)昌达公司取得该固定资产后,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假定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至2007年12月31日,昌达公司尚未支付该购入设备款,大通公司对该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36万元。
s;]"LD@ ④1月1日,大通公司与昌达公司签订协议,自当日起有偿使用昌达公司的某块场地,使用期1年,使用费用为60万元,款项于当日支付,昌达公司不提供任何后续服务。大通公司将该使用费作为管理费用核算。昌达公司将该使用费收入全部作为其他业务收入。
F6:LH,~8 ⑤大通公司于2007年12月26日与昌达公司签订商品购销合同,并于当日支付合同预付款180万元。至2007年12月31日,昌达公司尚未供货。
NJOV!\k (3)其他有关资料
Xr88I^F; ①不考虑大通公司发行股票过程中的交易费用。
M8y|Lm}o ②大通、昌达公司均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wnQi5P+ ③本题中涉及的有关资产均未出现减值迹象。
Kq+vAp). ④本题中大通公司及昌达公司均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费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于与抵销的内部交易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要求进行调整。
cHVu6I?h ^v:XON< 要求:(1)判断上述企业合并的类型(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或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并说明原因。
#c'}_s2F[ (2)确定大通公司对昌达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并编制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K
6,c||#< (3)确定大通公司对昌达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在2007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
![MtJo5 (4)编制大通公司2007年12月31日合并昌达公司财务报表对长期投权投资的调整分录。
Y ._Om}H (5)编制大通公司2007年12月31日合并昌达公司财务报表的抵销分录。(不要求编制与合并现金流量表相关的抵销分录)。
Qp2~ `hD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st#^pWL (/t{z= 【答案及解析】
ft iAty0n (1)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因大通、昌达公司在合并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
.t{uzDM (2)在非同一控制下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方对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以其公允价值作为合并成本,超出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进行调整,在编制合并报表时作为商誉。所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2000×4.2=8400(万元)。
Qk@BM
借:长期股权投资 8400
C/ ]Bx 贷:股本 2000
;CV'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6400
$:onKxVM (3)大通对昌达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2007年年末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仍为8400万元。
U2\k7I (4)借:长期股权投资——昌达(损益调整) 720(900×80%)
F:.8O ,%u 贷:投资收益 720
c
^5fhmlt (5)合并报表抵销分录:
xr!A>q+@i ①借:营业收入 800
,I,Zl.5 贷:营业成本 752
:z|$K^)7Z 存货 48(240×20%)
eq9qE^[Z& ②借:应付债券 623
Z1(!syg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623
^lK!tOeO 借:投资收益 23
2{g&9
贷:财务费用 23
ICTjUQP ③借:营业收入 720
1Eryw~,,9i 贷:营业成本 600
?~]mO
v> 固定资产 120
;B:\e8 借:固定资产 6
!wro7ilMB 贷:管理费用 6
G2:.8ok 借:应付账款842.4 (720×1.17)
^6!8)7b 贷:应收账款 842.4
-W|~YK7e 借:应收账款 36
e)F_zX 贷:资产减值损失 36
}j\8|UG ④借:营业收入 60
Z/;8eb*B7 贷:管理费用 60
#vPk
XcP ⑤借:预收款项 180
a6/E TQ 贷:预付款项 180
j
?!/#' ⑥长期股权投资与所有者权益的抵消
s-l3_210 借:实收资本 4000
^4{{ +G)j 资本公积 2000
fs#9*<]m 盈余公积 1090
Vz y )jf 未分配利润 2810
A5G@u}YS5 商誉 1200 (8400-9000×80%)
RggZ'.\ 贷:长期股权投资 9120 (8400+720)
id/y_ekfP 少数股东权益 1980(9900×20%)
U
a1Z,~ * ⑦投资收益与利润分配的抵消
9}d^ll& 借:投资收益 720
?A 5;" 少数股东损益 180
y*I,i*iv 未分配利润——年初 2000
&tlU.Whk+ 贷:提取盈余公积 90
s 8lfW6
未分配利润 2810
`>k7^!Ds 【例解3-1】[设计方式:前期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SCq3Kh 丰顺股份有限公司系上市公司(以下简称丰顺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33%,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除特别说明外,不考虑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所售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销售商品均为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交易价格为公允价格;商品销售价格均不含增值税;商品销售成本在确认销售收入时逐笔结转。丰顺公司按照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5%提取法定公益金。
Z%VgAV>> 丰顺公司2007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于2008年2月28日完成。丰顺公司2007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经董事会批准于2008年4月25日对外报出,实际对外公布日为2008年4月30日。
,k,+UisG 丰顺公司财务负责人在对2007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复核时,对2007年度的以下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有疑问,其中,下述交易或事项中的(1)、(2)项于2008年2月26日发现,(3)、(4)、(5)项于2008年3月2日发现:
I"WmDC`1 (1)1月1日,丰顺公司与甲公司签订协议,(北京安通学校提供)采取以旧换新方式向甲公司销售一批A商品,同时从甲公司收回一批同类旧商品作为原材料入库。协议约定,A商品的销售价格为300万元,旧商品的回收价格为1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甲公司另向丰顺公司支付341万元。
&LhR0A 1月6日,丰顺公司根据协议发出A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商品价格为300万元,增值税额为51万元,并收到银行存款341万元;该批A商品的实际成本为150万元;旧商品已验收入库。
RM!VAFH
丰顺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AD"L>7 借:银行存款341
[}"m4+ 贷:主营业务收入290
12 bztlv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l
!f#[4Xw 借:主营业务成本150
XC[bEp$ 贷:库存商品150
v
<E#`4{ (2)10月15日,丰顺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合同,向乙公司销售一批B产品。合同约定:该批B产品的销售价格为400万元,包括增值税在内的B产品货款分两次等额收取;第一笔货款于合同签订当日收取,第二笔货款于交货时收取。
DA/\[w?J
10月15,丰顺公司收到第一笔货款234万元,并存入银行;丰顺公司尚未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该批B产品的成本估计为280万元。至12月31日,丰顺公司已经开始生产B产品但尚未完工,也未收到第二笔货款。
J-~:W~Qx4N 丰顺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hY4
MS 借:银行存款234
X@@7Qk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
`xFgYyiQd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
]bAw>1,NVD 借:主营业务成本140
;)!);q+ 贷:库存商品140
~@'DYZb-
H (3)12月1日,丰顺公司向丙公司销售一批C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100万元,增值税额为17万元。为及时收回货款,丰顺公司给予丙公司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假定现金折扣按销售价格计算)。该批C商品的实际成本为80万元。至12月31日,丰顺公司尚未收到销售给丙公司的C商品货款117万元。
#h2 qrX&+ 丰顺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7^Y`'~Y^ 借:应收账款117
p~Mw^SN'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
jGOE
CKP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5J9W 借:主营业务成本80
ZgL ]ex 贷:库存商品80
rA1;DSw6E[ (4)12月1日,丰顺公司与丁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向丁公司销售一批D商品。合同规定,D商品的销售价格为500万元(包括安装费用);丰顺公司负责D商品的安装工作,且安装工作是销售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R/@%U)-o 12月5日,丰顺公司发出D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D商品销售价格为500万元,增值税额为85万元,款项已收到并存入银行。该批D商品的实际成本为350万元。12月31日,丰顺公司的安装工作尚未结束。
vN`JP`IBx 丰顺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J8PZVeWx 借:银行存款585
#:}mi;{ 贷:主营业务收入500
I
p;;@o&D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
oJVpJA0IA 借:主营业务成本350
,\0>d}eh! 贷:库存商品350
}1Km h] 要求:
txemu* (1)逐项判断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分别注明其序号)。
5*r5?n
e (2)对于其会计处理判断为不正确的,(北京安通学校提供)编制相应的调整会计分录(涉及“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的调整会计分录可合并编制)。
iLJBiZ+ (3)计算填列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相关项目的调整金额
hquN+eIDH (“应交税费”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及专栏名称;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Xm[Cgt_? \Gz
79VW 【答案及解析】
(/3E,6gMk^ (1)逐项判断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分别注明其序号)。
NIxtT>[+3 ①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e^Glgaf ②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t-$Hti7Lk ③的会计处理正确。
|FJc'&) J" ④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bDM;7fFp$ (2)对于其会计处理判断为不正确的,编制相应的调整会计分录(合并编制涉及“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调整会计分录)。
@!2vS@f ①借:库存商品 10
o.KE=zp&z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0
='\E+*[$I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3
wxo{gBq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3
EMMp4KKOx+ ②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
r>x
>aJ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
/7p1y v 贷:预收账款 234
J2Z?}5> 借:库存商品 140
Dh B*k<S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40
2, r{z
J8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9.8[=(200-140)×33%]
'=]|"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9.8
}-15^2 ④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500
%Y<3v\`_ 贷:预收账款 500
$'
>|r] 借:发出商品 350
W,s
Pg\G 3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50
_
cD-E.E%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49.5[=(500-350)×33%]
a
qIpO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9.5
1\ab3n 将上述分录合并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qQ\ H}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34
8c0ugM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34
x]
j&Knli 借:盈余公积20.1
(ixlFGvEq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0.1
(`FY{]Wz! (3)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相关项目的调整金额如下:
PHQ99&F1 C{P:1ELYXH 【例解3-1】[设计方式:前期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Ou]o 丰顺股份有限公司系上市公司(以下简称丰顺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33%,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除特别说明外,不考虑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所售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销售商品均为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交易价格为公允价格;商品销售价格均不含增值税;商品销售成本在确认销售收入时逐笔结转。丰顺公司按照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5%提取法定公益金。
s.9_/cFWB 丰顺公司2007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于2008年2月28日完成。丰顺公司2007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经董事会批准于2008年4月25日对外报出,实际对外公布日为2008年4月30日。
Y5$VWUrB 丰顺公司财务负责人在对2007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复核时,对2007年度的以下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有疑问,其中,下述交易或事项中的(1)、(2)项于2008年2月26日发现,(3)、(4)、(5)项于2008年3月2日发现:
!S5_+.U# (1)1月1日,丰顺公司与甲公司签订协议,(北京安通学校提供)采取以旧换新方式向甲公司销售一批A商品,同时从甲公司收回一批同类旧商品作为原材料入库。协议约定,A商品的销售价格为300万元,旧商品的回收价格为1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甲公司另向丰顺公司支付341万元。
t6a$ZN; 1月6日,丰顺公司根据协议发出A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商品价格为300万元,增值税额为51万元,并收到银行存款341万元;该批A商品的实际成本为150万元;旧商品已验收入库。
,G!mO,DX 丰顺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h^=9R6im 借:银行存款341
>XK |jPK 贷:主营业务收入290
mVdg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l
7bC)Co#: 借:主营业务成本150
d+158qQOh] 贷:库存商品150
$V2.@X (2)10月15日,丰顺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合同,向乙公司销售一批B产品。合同约定:该批B产品的销售价格为400万元,包括增值税在内的B产品货款分两次等额收取;第一笔货款于合同签订当日收取,第二笔货款于交货时收取。
a5@XD_b 10月15,丰顺公司收到第一笔货款234万元,并存入银行;丰顺公司尚未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该批B产品的成本估计为280万元。至12月31日,丰顺公司已经开始生产B产品但尚未完工,也未收到第二笔货款。
mr\C
丰顺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D7} %P] 借:银行存款234
dId&tTMmC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
_)=eE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
"E}38 借:主营业务成本140
' 贷:库存商品140
GBo'= (3)12月1日,丰顺公司向丙公司销售一批C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100万元,增值税额为17万元。为及时收回货款,丰顺公司给予丙公司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假定现金折扣按销售价格计算)。该批C商品的实际成本为80万元。至12月31日,丰顺公司尚未收到销售给丙公司的C商品货款117万元。
'5
k
Sr( 丰顺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t'im\_$F 借:应收账款117
\:|"qk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
ERZWK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4NxI:d$&* 借:主营业务成本80
jz"-E 贷:库存商品80
uPQrDr5 (4)12月1日,丰顺公司与丁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向丁公司销售一批D商品。合同规定,D商品的销售价格为500万元(包括安装费用);丰顺公司负责D商品的安装工作,且安装工作是销售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o=ULo &9 12月5日,丰顺公司发出D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D商品销售价格为500万元,增值税额为85万元,款项已收到并存入银行。该批D商品的实际成本为350万元。12月31日,丰顺公司的安装工作尚未结束。
CWW|? 丰顺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hR(p{$-T 借:银行存款585
yi@mf$A| 贷:主营业务收入500
2"C,u V@F!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
oES4X{, 借:主营业务成本350
v7@O ,% 贷:库存商品350
hsZ}FLStJ 要求:
"pW@[2Dkx/ (1)逐项判断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分别注明其序号)。
gPzp/I (2)对于其会计处理判断为不正确的,(北京安通学校提供)编制相应的调整会计分录(涉及“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的调整会计分录可合并编制)。
m0_B[dw (3)计算填列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相关项目的调整金额
+U= !svE (“应交税费”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及专栏名称;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k*Vf2O3${ 【答案及解析】
f+W8Gszi (1)逐项判断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分别注明其序号)。
rJqRzF{|P6 ①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PHHX)xK ②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vB;$AFh{ ③的会计处理正确。
JwMFu5 @ ④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7m)K>E27 (2)对于其会计处理判断为不正确的,编制相应的调整会计分录(合并编制涉及“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调整会计分录)。
8bP4 ①借:库存商品 10
1?N$I}?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0
~s UWXw7~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3
gP 6`q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3
_rjLCvv- ②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
X"p p l7o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
o YNp0Hc 贷:预收账款 234
08JVX'X-mr 借:库存商品 140
s#2<^6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40
z~+gche>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9.8[=(200-140)×33%]
` "JslpN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9.8
w
M#BQe3t# ④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500
{P>%l\? 贷:预收账款 500
BL Q&VI4 借:发出商品 350
b$Ch2Qz0q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50
%/(>>*}Kw|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49.5[=(500-350)×33%]
2r~&+0sBP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9.5
Rf.b_Y@O 将上述分录合并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m8gS;
'R4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34
>4lT0~V/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34
E?+MM0 借:盈余公积20.1
(`&`vf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0.1
umo@JWr (3)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相关项目的调整金额如下:
|,wp@)e6h /kY|PY 【例解3-2】[设计方式:前期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fQB>0RR2 华为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33%,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除特别说明外,不考虑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所售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销售商品均为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交易价格为公允价格;商品销售价格均不含增值税;商品销售成本在确认销售收入时逐笔结转。华为公司按照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华为公司2006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于2007年4月28日完成。华为公司2006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经董事会批准于2007年4月25日对外报出,实际对外公布日为2006年4月30日。
B "z`X!\ 华为公司财务负责人在对2006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复核时,对2006年度的以下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产生疑问,并要求会计人员进行更正。(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dq{wFI) (1)1月1 日,华为公司与A公司签订协议,采取以旧换新方式向A公司销售一批A商品,同时从A公司收回一批同类旧商品作为原材料入库。协议约定,A商品的销售价格为5 000万元,旧商品的回收价格为10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A公司另向华为公司支付5 750万元。
xXktMlI 1月6 日,华为公司根据协议发出A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商品价格为5 000万元,增值税额为850万元;并收到银行存款5 750万元;该批A商品的实际成本为4 000万元;旧商品已验收入库。
tsA+B&R_] 华为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1L=6Z2*fB4 借:银行存款 5 750
'
`*{ig 贷:主营业务收入 4 900
8,,$C7"EP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
R""P01IZH 借:主营业务成本 4 000
domaD"C 贷:库存商品 4 000
z|V5/" (2)10月15日,华为公司与B公司签订合同,向B公司销售一批B产品。合同约定:该批B产品的销售价格为1 000万元,包括增值税在内的B产品货款分两次收取;第一笔货款于合同签订当日收取20%,第二笔货款于交货时收取80%。
9p#Laei]. 10月15 日,华为公司收到第一笔货款234万元,并存人银行;华为公司尚未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该批B产品的成本估计为800万元。至12月31 日,华为公司已经开始生产B产品但尚未完工,也未收到第二笔货款。
MxY~(TVPK 华为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i7Wp$ug 借:银行存款 234
x)SW1U3TVx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9$ z|
kwU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
|-HV@c] 借:主营业务成本 160
fq.ui3lP) 贷:库存商品 160
V #0F2GV<, (3)12月l 日,华为公司向C公司销售一批C商品,(北京安通学校提供)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100万元,,增值税额为17万元。为及时收回货款,华为公司给予丙公司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假定现金折扣按销售价格计算)。该批C商品的实际成本为80万元。至12月31日,华为公司尚未收到销售给丙公司的C商品货款117万元。
}jQxwi) 华为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y>m7 借:应收账款 117
:D>afC8,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2Qqk?;^1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E*ug.nxy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
Ny@CP} 贷:库存商品 80
UN
<s1 (4)12月1 日,华为公司与丁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向丁公司销售一批D商品。合同规定,D商品的销售价格为500万元(包括安装费用);华为公司负责,D商品的安装工作,且安装工作是销售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R&cOhUj22J 12月5日,华为公司发出D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D商品销售价格为500万元,增值税额为85万元,款项已收到并存入银行。该批D商品的实际成本为350万元。至12月31日,华为公司的安装工作尚未结束。
d;3/Vr$t= 华为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7>r, 借:银行存款 585
gAA2S5th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
S <C'#vj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
W=fw*ro 借:主营业务成本 350
*{qW7x.6h 贷:库存商品 350
+*2 ]R~"M (5)12月1日,华为公司与戊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向戊公司销售一批E商品。合同规定:
~s@PP'! E商品的销售价格为700万元,华为公司于2006年4月30日以740万元的价格购回该批E商品。
q6h'=By 12月l 日,华为公司根据销售合同发出E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E商品销售价格为700万元,增值税额为119万元;款项已收到并存入银行;该批E商品的实际成本为600万元。有证据表明该合同是按照公允价值达成的协议。
si:p98[w 华为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cFcn61x- 借:银行存款 819
|,*N>e 贷:主营业务收入 700
<j}n/G]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19
A>@ i
TI 借:主营业务成本 600
zn| S3c 贷:库存商品 600
/5qeNjI+2 (6)12月1日,华为公司购入一批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实际支付价款1 000万元 (不考虑税费),2006年末该股票公允价值为1100万元,华为公司未调整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pFfd6P 【答案及解析】
xbbQ)sH&m (1)对于其会计处理判断为不正确的,编制相应的调整会计分录(涉及“利润分配——分配利润”、“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的调整会计分录可笔编制)。
toDv~v 事项1
: GVyY]qBU ①借:原材料 100
X$aN:!1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2006年营业收入 100
BHoy:Tp ②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3
h^yLmRL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3
|m x)W}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7
( v<l9}!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7
EW$.,%b1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7
:{:R5d(_I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6.7
(OA-Mgyc 事项2
m=g\@&N ①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2006年营业收入 200
7Cx*Ts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
g+g0iS 贷:预收账款 234
DdUT"% ②借:库存商品 160
9%+Nzo(Fd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2006年营业成本 160
U
+c?x2\ ③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3.2
M)m(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3.2
]2:w?+T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6.8
\fX0&l;T9\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6.8
Z2Q'9C},m 借:盈余公积 2.68
WruSL|4iH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68
= aO1uC|6C 事项3
l(irNKutgo 正确
&c?q#-^)\+ 事项4 .
Th\w#%'N ①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2006年营业收入 500
Ch] `@(l 贷:预收账款 500
|:H
9#= ②借:发出商晶 350
ILN Yh3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2006年营业成本 350
-0I]Sm;$ ③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 150
[6ycs[{!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0
oouhP1py, 借:盈余公积 15
hFW{qWP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
!iNN6-v% 事项5
=c-Y > 正确 .
/8cfdP Ba 事项6
)ajF ca@v ①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100
. r?URC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2006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hL?"!
②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2006年所得税费用 33
KbXENz&C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33
|8{c|Qz ③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7
sahXPl%;U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7
tM:%{az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7
uo TTHj7cq 贷:盈余公积 6.7
dED&-e# (2)计算填列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的调整金额。
*3!#W|#=]N 【例解5】[设计方式:资产减值准备+前期差错更正+所得税+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
=Hd+KvA 甲公司是一家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所得税率为33%,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15%提取,其中法定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为10%,法定公益金为5%。甲公司每年实现税前会计利润800万元。每年的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4月16日,所得税汇算清缴日为3月11日。
JS!`eO/8 1.甲公司2001年9月1日赊销商品一批给丙公司,该商品的账面成本为2800万元,售价为3000万元,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10%,丙公司因资金困难无法按时偿付此债权,双方约定执行债务重组,有关条款如下:
FJ+n-
\ (1) 首先豁免20万元的债务;
x :? EL)( (2) 以丙公司生产的A设备来抵债,(北京安通学校提供)该商品账面成本为1800万元,公允售价为2000万元,增值税率为17%,甲公司取得后作为固定资产使用。设备于2001年12月1日办妥了财产转移手续。
;irAq| (3) 余款约定延期两年支付,如果2003年丙公司的营业利润达到200万元,则丙公司需追加偿付30万元。
UhX)?'J (4) 甲公司于2001年12月18日办妥了债务解除手续。
N<N uBtkA (5) 丙公司在2003年实现营业利润230万元。
FoX,({*Ko~ 2.甲公司将债务重组获取的设备用于销售部门,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会计上采用5年期直线法折旧口径,税务上的折旧口径为10年期直线折旧。2003年末该设备的可收回价值为1210万元,2005年末的可收回价值为450万元。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始终未变。
E4cPCQyeH 3.甲公司于2006年6月1日将A设备与丁公司的专利权进行交换,转换当时该设备的公允价值为288万元。丁公司专利权的账面余额为33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40万元,公允价值为300万元,转让无形资产的营业税率为5%,双方约定由甲公司另行支付补价12万元。财产交换手续于6月1日全部办妥,交易双方均未改变资产的用途。该交易具有商业实质。
<hBd
#J 4.甲公司对换入的专利权按4年期摊销其价值,假定税务上认可此无形资产的入账口径及摊销标准。
#zed8I:w 5.2007年2月14日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甲公司2006年报告时发现上述专利权自取得后一直未作摊销,提醒甲公司作出差错更正。
cna/?V (`js/7[`H[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完成以下要求。
2uzy]faM 1. 作出甲公司债务重组的账务处理;
v\G+t2{ 2. 作出甲公司2003年、2004年和2005年A设备的折旧及减值准备处理;
3Hi[Y[O`%P 3. 作出甲公司2003年、2004年和2005年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pmuT7*<19 4. 作出乙公司以专利权交换甲公司设备的会计处理;
6R|^IPOGp 作出甲公司2007年差错更正的账务处理。
3y}8|ML |0nt u+ 【答案及解析】
W}P9I
&3 1.债务重组的账务处理
pn p)- a*7 (1)2001年12月18日债务重组时:
') K'Ea 借:固定资产2340
V|vXxWm/ 营业外支出20
m9mkZ:r(kV 应收账款1150
<T`&NA@%~$ 贷:应收账款3510
jL0=a.; (2)2003年收回余额时:
xs^wRE_ 借:银行存款1180
+QA|]Y~! 贷:应收账款1150
c@x6<S%* 营业外支出30
4O7
{a 2. 甲公司2003~2005年设备折旧及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如下:
<N8z<o4rku (1)2003年的折旧处理如下:
C#@-uo2 借:营业费用 466
fbW<c`L H 贷:累计折旧 466
cuh Z_l (2)2003年计提减值准备198万元:
M:t"is 借:营业外支出 198
,0aRHy_^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98
'iX y?l (3)2004年、2005年的折旧处理如下:
b!T-{
Ns6 借:营业费用 400
^+O97<#6C 贷:累计折旧 400
"""pe+Y (4)2005年末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400万元而其可收回价值为450万元,说明其账面价值有所恢复,但按照新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的价值一旦贬值不得恢复,(北京安通学校提供)所以2005年末应不作调整。
T U^s!Tj 3.甲公司2003~2005年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如下:
vT#m 8Kg (1)2003年的所得税处理:
qT^0
%O: 借:所得税264
\t]_UNGyW 递延所得税资产142.23[=(233+198)×33%]
J~}i}|YC>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406.23[=(800+233+198)×33%]
1IN^,A]r2h (2)2004年的所得税处理:
{Z}zT1kA 借:所得税264
bd&Nf2 递延所得税资产55.11(=167×33%)
#]J"j]L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19。11[=(800+167)×33%]
i2!0bY (3)2005年的所得税处理:
zKQXmyO 同2004年。
aPin6L$;) 4.丁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
U:F (1)补价所占比重=12÷300×100%=4%<25%,所以,该交易属于非货币性交易。
pg3h>)$/ (2)换入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300-12=288(万元);
.q'{3 (3)会计分录如下:
0}q*s! 借:固定资产288
rSKZc`<^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40
5UvqE_
银行存款12
Nuaq{cl 营业外支出5[=300-(330-40)-300×5%]
|3Bmsd/3 贷:无形资产 330
9:7&`JlC#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15
AdWP 5.甲公司更正会计差错的处理如下:
R_Uy.0=4 (1)甲公司换入专利权的入账成本=288+12=300(万元);
Mh=j^ [4Q (2)甲公司本应于2006年摊销无形资产价值43.75万元(=300÷4×7/12);
C /w]B[H (3)甲公司在2007年作如下差错更正:
ORhvo,.u ①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3.75
B>%;"OMp 贷:无形资产 43.75
HAAU2A9B2 ②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4.4375(=43.75×33%)
?L6pB]l8b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4.4375
n4 o}}tI ③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9.3125
|D1TSv}rZD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9.3125
WT:ZT$W ④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2.93125
c. }#.-b8 ――法定公益金 1.465625
qb+Gjgp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396875
ZC
3;QKw> 转上海财经大学高顿职业培训网:
www.goldeneducation.cn [BFPIV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