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解1】[设计方式:所得税+会计政策变更] ONZ(0H{ 1$
甲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2007年以前一直采用应付税款法按33%的所得税率核算所得税,2007年根据税法的新规定采用25%的所得税率,按会计新准则规定改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并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调整。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z).&0K
2005年至2007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6(7dr?^eGT
1.2005年甲公司开始对销售部门用的设备提取折旧,该设备的原价为11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会计上采用5年期年数总合法,税法上认可的折旧方法为10年期直线法,净残值口径与会计口径一致; o.Bbb=*rZ
2.2006年初甲公司开始研发B专利,研究阶段花费了40万元,开发阶段花费了60万元,注册费和律师费共支付了10万元,该专利于当年的7月1日达到可使用状态,会计和税务上均采用5年期直线法进行无形资产价值的摊销。经税务机关认定,该专利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允许甲公司按研发费总额的150%抵扣应税所得; [z*1#lj S
3. 2006年初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为200万元,已提跌价准备80万元,2007年初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为300万元,已提跌价准备100万元,当年末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为400万元,已提跌价准备为60万元; bSQj=|h1
4.2006年初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400万元,已提坏账准备100万元,2007年初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500万元,已提坏账准备为150万元,当年末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为250万元,已提坏账准备为190万元; Z#l6BXK
5.2007年甲公司因虚假宣传被工商执法部门罚款60万元,于当年末支付; zTl,VIa3p
6.2007年甲公司应付职工薪酬提取了500万元,按税法口径核定的计税标准为400万元; t?
b@l<,s
7.2007年税前会计利润为2000万元。(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HE?
G
8.除上述资料外,其余各年度的收支口径不存在会计和税务上的差异。 ++ 5!8Nv
VV#'d
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作出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会计政策变更的账务处理及报表项目的修正; I.>8p]X
2.根据上述资料作出2007年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3[?;s}61
3.计算2007年末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账面余额。 DwK$c^2q{.
{9) HB:
②B专利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认定: Q'hs,t1<
B专利2007年初的账面价值=(60+10)-(60+10)÷5×6/12=63(万元); UZ6y3%G3^
B专利2007年初的计税基础=10-10÷5×6/12=9(万元); W<TfDEEa
2007年初B专利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累计额=63-9=54(万元)。 qv>l
B专利2007年末的账面价值=(60+10)-(60+10)÷5×18/12=49(万元); +bR|;b(v
B专利2007年初的计税基础=10-10÷5×18/12=7(万元); `,Y3(=3Xe?
2007年末专利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累计额=49-7=42(万元)。 &T ^bv*P
③2006年初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计税基础为200万元,此时点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80万元,2007年初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计税基础为300万元,(北京安通学校提供)此时点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100万元,2007年末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340万元,计税基础为400万元,此时点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60万元。 ;TK$?hrv*1
④2006年初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300万元,计税基础为398万元(=400-400×5‰),此时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98万元,2007年初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350万元,计税基础为497.5万元(=500-500×5‰),此时点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147.5万元(=497.5-350)。2007年末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60万元,计税基础为248.75万元(=250-250×5‰),此时点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188.75万元。 ) 3V1
aC
⑤2007年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累计额为287.5万元(=40+100+147.5),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累计额为54万元。 RE-y5.kE^
(2)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调整分录如下: kY9$ M8b
①追溯认定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 yigq#h^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94.875(=287.5×33%) ^4p$@5zH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94.875 !w0=&/Y{R
②追溯认定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 ]r%fAmj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7.82(=54×33%) dB QCr{7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17.82 6\v4#
③认定所得税方法修改产生的净利润影响额 bj_/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77.055(=94.875-17.82) +D[C.is>]}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77.055 c+O:n:L
④将上述分录合并后即为追溯调整的第一笔正式分录: wbk$(P'gN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94.875 s;[=B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17.82 @ Jb-[W$*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77.055 r%>7n,+o
⑤补提以前年度盈余公积 :QHh;TIG=<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1.55825(=77.055×15%) T-x9IoE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7.7055(=77.055×10%) CL?=j| E
a
――任意盈余公积3.85275(=77.055×5%) RMid}BRE
(3)报表修正 i[z#5;x+<
①2007年度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修正如下: Bt1v7M
递延所得税资产追加94.875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追加17.82万元;盈余公积追加11.55825万元;未分配利润追加65.49675万元。 /^gu&xnS
②2007年度利润表的上年数修正如下: <K>qK]|C
所得税费用减少10.6161万元{=[(40-23.33)+(100-80)+(147.5-98)]×33%-54×33%};净利润追加10.6161万元。 A
6E~GJa
③2007年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会计政策变更栏: 0HQTe>!
盈余公积调增11.55825万元,未分配利润调增65.49675万元。 7h:EU7
2。2007年度所得税会计处理如下: u@`y/
,PX
r
Cz,XYV
-zzT:C
会计分录如下: 9%0
^fhrJ
借:所得税费用558.68 V^><
=DNE
递延所得税负债7.32 Q)8I(*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545.8125 G
c,
递延所得税资产20.1875 ;
0M"T[c
3。2007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50+60+188.75)×25%=74.6875(万元); 6TXTJ]er
2007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42×25%=10.5(万元)。 C}pQFL{B5
【例解2】[设计方式:长期股权投资+合并会计报表] a1Q W0d
大通上市公司为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实现生产经营的互补,2007年1月合并了昌达公司。大通公司与昌达公司均为增值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除特别注明外,产品销售价格均为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有关情况如下: [9F
(1)2007年1月1日,大通公司通过发行2000万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市价为4.2元)取得了昌达公司80%的股权,并于当日开始对昌达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实施控制。 WD*z..`
①合并前,大通、昌达公司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 WA*1_
②2007年1月1日,昌达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及账面价值的总额均为9000万元(见昌达公司所有者权益简表)。 (B?ZUXM,
③昌达公司2007年实现净利润900万元,除实现净利润外,未发生其他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交易或事项,当年度也未向投资者分配利润。2007年12月31日所有者权益总额为9900万元(见昌达公司所有者权益简表)。 *<h )q)HS
23a:q{R
~0}d=d5g
(2)2007年大通、昌达公司发生的内部交易或事项如下: e)87
&
7
①2月15日,大通公司以每件4万元的价格自昌达公司购入200件A商品,款项于6月30日支付,昌达公司A商品的成本为每件2.8万元。至2007年12月31日,该批商品已售出80%,销售价格为每件4.3万元。 m,}GP^<1i
②4月26日,昌达公司以面值公开发行一次还本利息的企业债券,大通公司购入600万元,取得后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假定大通公司及昌达公司均未发生与该债券相关的交易费用)因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相差较小,大通公司采用票面利率来计算确认2007年利息收入23万元,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 g;7u-nP
昌达公司将与该债券相关的利息支出计入财务费用,其中与大通公司所持有部分相对应的金额为23万元。 kjOkPp
③6月29日,大通公司出售一件产品给昌达公司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使用,该产品在大通公司的成本为600万元,销售给昌达公司的售价为720万元,(北京安通学校提供)昌达公司取得该固定资产后,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假定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至2007年12月31日,昌达公司尚未支付该购入设备款,大通公司对该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36万元。 ?N@[R];
④1月1日,大通公司与昌达公司签订协议,自当日起有偿使用昌达公司的某块场地,使用期1年,使用费用为60万元,款项于当日支付,昌达公司不提供任何后续服务。大通公司将该使用费作为管理费用核算。昌达公司将该使用费收入全部作为其他业务收入。 K(P.i^k
⑤大通公司于2007年12月26日与昌达公司签订商品购销合同,并于当日支付合同预付款180万元。至2007年12月31日,昌达公司尚未供货。 am7~
(3)其他有关资料 R:f ,g
2
①不考虑大通公司发行股票过程中的交易费用。 ,s:viXk
②大通、昌达公司均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dVn_+1\L
③本题中涉及的有关资产均未出现减值迹象。 UA*Kuad
④本题中大通公司及昌达公司均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费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于与抵销的内部交易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要求进行调整。 SDk^fTV8x
kQn}lD
要求:(1)判断上述企业合并的类型(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或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并说明原因。 9oG)\M.6w
(2)确定大通公司对昌达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并编制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VtGZB3
(3)确定大通公司对昌达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在2007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 p9S>H
(4)编制大通公司2007年12月31日合并昌达公司财务报表对长期投权投资的调整分录。 kE[R9RS!
(5)编制大通公司2007年12月31日合并昌达公司财务报表的抵销分录。(不要求编制与合并现金流量表相关的抵销分录)。 oR3t vw.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lB8gD
::-*~CH)
【答案及解析】 n?9FJOqi
(1)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因大通、昌达公司在合并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 +c__U
Qx
(2)在非同一控制下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方对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以其公允价值作为合并成本,超出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进行调整,在编制合并报表时作为商誉。所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2000×4.2=8400(万元)。 hf7[<I,jov
借:长期股权投资 8400 x,fL656t
贷:股本 2000 .kgt?r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6400 M)H*$!x}>
(3)大通对昌达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2007年年末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仍为8400万元。 +Y$EZL.A
(4)借:长期股权投资——昌达(损益调整) 720(900×80%) +wI<w|!
贷:投资收益 720 *u < ZQq
(5)合并报表抵销分录: HK%W7i/k@
①借:营业收入 800 %'S[f
贷:营业成本 752 upZf&4 I8
存货 48(240×20%) u*rHKZ9i
②借:应付债券 623 N:Ir63X*#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623 vTIRydg2b
借:投资收益 23 3UUN@Tx
贷:财务费用 23
%8d]JQ
③借:营业收入 720 Dt iM}=:
贷:营业成本 600 e{
*yV#Wl
固定资产 120 wt
i
借:固定资产 6 y!
QYdf?
贷:管理费用 6 GR_caP
借:应付账款842.4 (720×1.17) ?},RN
贷:应收账款 842.4 k~,
k@mR
借:应收账款 36 /!`xqG#
贷:资产减值损失 36 U"~W3vwJ
④借:营业收入 60 )CgH|z:=b
贷:管理费用 60 wxT(ktE
⑤借:预收款项 180 ^MG"n7)X
贷:预付款项 180 0sB[]E|7[s
⑥长期股权投资与所有者权益的抵消 'E\4/0 !
借:实收资本 4000 Dv&K3^~Rfb
资本公积 2000 MIh\z7gW
盈余公积 1090 !/=.~B
未分配利润 2810 3e1P!^'\
商誉 1200 (8400-9000×80%) C;.,+(G
贷:长期股权投资 9120 (8400+720) aK
3'u
少数股东权益 1980(9900×20%) MV07RjeS
⑦投资收益与利润分配的抵消 KKWvV4u
借:投资收益 720 IFhS(3YK[
少数股东损益 180 Fh|{ib
未分配利润——年初 2000 usC$NVdm
贷:提取盈余公积 90 z%\&n0
未分配利润 2810 e^$JGh2
【例解3-1】[设计方式:前期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G.PRPl
丰顺股份有限公司系上市公司(以下简称丰顺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33%,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除特别说明外,不考虑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所售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销售商品均为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交易价格为公允价格;商品销售价格均不含增值税;商品销售成本在确认销售收入时逐笔结转。丰顺公司按照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5%提取法定公益金。 B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