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计算当期应退税额 hu=b,
)Fa6'M
按政策规定,“生产企业”当期出口自产货物占当期全部货物销售额50%及以上时,当期内应抵扣的税额大于应纳税额的差额即为计算的应退税额,如果达不到50%的比例,即使当期内应抵扣的税额大于应纳税额,其差额在当期内也不能申报退税,而应结转到下期抵扣。因此,计算当期应退税额,先要计算当期出口自产货物的销售额占当期全部货物销售额的比例,然后计算当期应抵扣的税额与当期应纳税额的差额。 %Fb
4
R9dC$Y]\M
W企业当期出口货物占全部货物销售额的比例=(当期出口铜制品甲的销售额+当期出口铜制品乙的销售额+当期进口料件复出口铜制品乙的销售额)÷当期全部货物的销售额×100%=(1315200+564800+4216000)÷(2100000+1500000+1315200+564800+4216000)×100%=6096000÷9696000×100%=62.8%。 \W^+aNbv=8
d5b \kR r
则W企业当期出口货物占全部货物销售额的比例大于50%。 ^;KL`
0zscOE{
W企业当期应退的税额=当期应抵扣的税额-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应抵扣的进项税额+上期未抵扣完结转当期抵扣的税额)-(当期的销项税额+当期不予抵扣和退税的税额)=918000-(612000+72560)=233440(元)。 NTj: +z0
*F ya
qJ)
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W企业当期应退税额的值等于该企业当期应纳税额的绝对值(│233440│),所以,一些专家学者指出:当期应纳税额的绝对值小于当期出口货物销售额乘以退税率,再减去海关核销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乘以退税率的,当期应退税额为应纳税额的绝对值。这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计算“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应退税额的简便方法。本文例题中的应纳税额-233440的绝对值就小于当期出口货物销售额乘以退税率,再减去海关核销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乘以退税率的结果544200(6096000×15%-2468000×15%),因此,“生产企业”在实务中只要计算出这一步,就能以当期应纳税额的绝对值作为当期申报应退税额的数额。 $ U~3$*R
d-cK`pSB
6、计算当期应免、抵税额 ss8de9T"'
sE,Q:
@H5
计算“生产企业”当期应免、抵税额,不仅在账务处理中用到,而且在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税时,需要在申报表上填列此项数据,同时在填列统计部门的有关报表时,也需要填列此项数据;另一方面,在“生产企业”验证“免、抵、退”税业务计算是否正确的过程中也需要此项数据,所以对这一步骤计算不能忽视。其计算公式为=当期应免、抵税额=当期出口货物销售额×退税率+当期进口料件复出口货物销售额×退税率当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退税率—当期应退的税额。 fF~3"!1#\I
Py}`k 1t*f
则:W企业当期应免、抵税额=(当期出口铜制品甲的销售额×退税率)+(当期出口铜制品乙的销售额×退税率)+(当期进口料件复出口铜制品乙的销售额x退税率当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退税率)-当期应退的税额=(1315200×15%)+(564800×15%)+(4216000×15%-2468000×15%)-233440=197280+84720+632400-370200-233440=310760(元)。 iJIDx9 )Z
k{{
iF
7、验证计算结果 @(;zU~l/
h[Hn*g
验证“生产企业”当期不予抵扣和退税的税额、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应免、抵税额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其方法是用下列等式证明,如等式成立即为正确,反之,即为不正确,须重新计算。 a.oZ}R7'Y
4 nIs+
验证的等式是:∑当期出口货物销售额(人民币)×其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应免、抵税额+当期海关核销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退税率。 !i"Z
K5oVB,z)
将W企业的有关计算结果数额代入上述公式,则: dcK7Dd->
&HS6}
等式左边=当期出口铜制品甲的销售额(人民币)×退税率+当期出口铜制品乙的销售额(人民币)×退税率+当期进口料件复出口铜制品乙的销售额(人民币)×退税率=1315200×15%+546800x15%+4216000×15%=914400(元)。 >Ei-Spy>Xl
VaLx- RX
等式右边=W企业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应免、抵税额+当期海关核销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退税率=233440+310760+2468200×15%=233440+310760+370200=914400(元)。 6f$h1$$)^
n$z}DE5 #
从上面计算结果看出,等式两边相等,从而说明本例出口自营企业W企业有关“免、抵、退”税业务的计算正确。 j|WuOZm\0
@A-*XJNS":
三、“免、抵、退”税业务的账务处理 q;XO1Se
aa:97w~s0
“免、抵、退”税业务的账务处理,是指“生产企业”在购进材料、出口货物时与其他生产企业一样,作基本相似的会计分录,故这里不再赘述。此外,应根据计算出的当期应退税额等数据作相应的会计分录。其内容是:根据当期应退税额,借记: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根据当期应免、抵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根据应退税额与应免、抵税额之和,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根据“当期不予抵扣和退税的税额,借记:产品销售成本,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则W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xe4F4FC'
'Z<V(;W
(1)依据计算出的当期应退税额233440(元),当期应免、抵税额310760(元): 5>o<!0g
"cK@Yo
借: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233440 4V$DV!dPQ}
Q%x |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 310760 dWg09 sx
. q=sC?D
贷:应交税金——出口退税 544200 ]
i}3`e?
01UEd8
(2)依据计算出的当期不予抵扣和退税的税额: R0 g-
'h?;i2[
借:产品销售成品 72560 ( k@%04c
'CTvKW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72560 W?*]'0
) \iOwA
(3)W企业收到应退税款时 ("Uz
Mr
,
~ jR:oN
借:银行存款 233440 OZHQnvZ
Rh:@@4<
贷: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23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