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已经审计长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4年4月1日起在审计署机关及派出、派驻机构试行,地方审计机关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试行范围。 :l {%H^;1
审计长:李金华 u$(XZ;Jg
二○○四年二月十日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 0T:U(5Y9
第一章总则 7{OD/*|
第一条为了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明确审计责任,根据审计法及其他有关审计法规,制定本办法。 hx}X=7w
第二条审计机关依法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依法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监督时,应当遵守本办法。 R w!_j!
第三条审计机关实施审计项目时,对编制审计方案、收集审计证据、编写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出具审计报告、归集审计档案等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 Xc
G
第四条审计机关实行审计项目质量责任评估和追究制度,依据有关审计法规、国家审计准则和本办法评估审计项目质量,追究有关人员对审计项目质量应承担的责任。 >#5jO9
第五条审计机关制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应当考虑审计项目的时间、经费和人员要求,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提供保障。 l+^4y_
第二章审计方案的质量控制 U/{#~P5s
第六条审计机关和审计组在实施审计前,应当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和审计实施方案。 W;P8'_2Y
审计机关统一组织由不同级次审计机关或多个审计组参加的行业审计、专项资金审计或者其他统一审计项目时,应当编制审计工作方案。 nS^,Sq\Ak
审计组具体承办审计项目或者实施单个审计项目时,应当编制审计实施方案。 .fNLhyd
第七条审计机关和审计组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前,应当根据审计项目的规模和性质,安排适当的人员和时间,对被审计单位的有关情况进行审前调查。 CYhSCT!-?
第八条审前调查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下列基本情况: ?T>)7Y)
(一)经济性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情况; ,mE}#cyY
(二)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 zi+NQOhR
(三)职责范围或者经营范围; |u^~Z-.
(四)财务会计机构及其工作情况; [T
2!,D.
(五)相关的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 R9~c: A4G
(六)重大会计政策选用及变动情况; S@WT;Q2Z
(七)以往接受审计情况; !<5Wi)*
(八)其他需要了解的情况。 <im<0;i&e
第九条审前调查应当收集与审计项目有关的下列资料: f;3kYh^4
(一)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D.x&N~-
(二)银行账户、会计报表及其他有关会计资料; aydf# [F
(三)重要会议记录和有关文件; :io[9B [
(四)审计档案资料; 2<uBC
(五)电子数据、数据结构文档; WWVQJ{,}
(六)其他需要收集的资料。 yOm#c>X
第十条审前调查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下列方式: kO v37c'
(一)到被审计单位调查了解情况; S2~im?^21
(二)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试审; 7,R
~2ss5z
(三)查阅相关资料; UH7FIM7kX
(四)走访上级主管部门、有关监管部门、组织人事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 fa(- &;q
(五)其他方式。 -dH]_
第十一条审前调查一般在送达审计通知书之前进行,必要时,可以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后进行审前调查。 ?s9f}>
第十二条审计工作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xc1-($Q,
(一)审计工作目标; 'F^"+Xi
(二)审计范围; J L2g!n=
K
(三)审计对象; HurF4IsHk
(四)审计内容与重点; m=D9V-P
(五)审计组织与分工; m/aA
q8
(六)工作要求。 cwI3
ANV
审计工作方案应当具有指导性。 Ak,T{;rD
第十三条审计工作方案由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具体负责编制,报审计机关分管领导批准,并下达到具体承担审计任务的下级审计机关或者审计组实施。 tx}=c5
重要审计项目的审计工作方案应当经审计机关审计业务会议审定。 /k=krAz.
第十四条审计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y7.oy"
(一)编制的依据; 'TDp%s*;
(二)被审计单位的名称和基本情况; .|2[!7CXH
(三)审计目标; 0
TOw4pC
(四)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和审计风险的评估; W,[iRmxn
(五)审计的范围、内容、重点以及对审计目标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的审计步骤和方法; vH>s2\V"
(六)预定的审计工作起止时间; ~{{@m]P
(七)审计组组长、审计组成员及其分工; qXB5wDJg
(八)编制的日期;
\S)cVp)h
(九)其他有关内容。 /
*m6-DC
第十五条审计实施方案的审计目标是指审计组办理审计项目所要完成的任务。 X"Q\MLy
确定审计目标时,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xnC5WF7
(一)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及相关政策; sO8F0@%aH(
(二)政府、审计机关、有关部门对审计项目的要求; O`0\f8/.?
(三)被审计单位的有关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