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的5门课程中,《税法Ⅱ》不属最难,但其内容却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Z| *+=Q
2008年的《税法Ⅱ》教材更有其独特的特点: yf=ek==
A{E0 a:v
以所得税为核心独立成章 `
Vwj|[0k
从教材内容看,2008年《税法Ⅱ》教材将原企业所得税、原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合并为一章,因此,教材由2007年的9章减少到8章。内容包括两大税类8个税种,即所得税类和财产、行为税类,其中,财产、行为税包括土地增值税、印花税、房产税、车船税、契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6个税种;所得税类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2个税种;企业所得税这章中,包含原企业所得税、原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新企业所得税3块内容,已经生效的新法和已经失效的旧法并存,这是目前特定税制改革时期教材布局的特殊需要。 ?mt$c6-
从教材结构看,全部税种各自独立成章,但税种的运用却以企业所得税为核心。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因印花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4个费用性税金,以及土地增值税均可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税前扣除。因此,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常常会涉及财产、行为税的计算,而财产、行为税的计算又通常体现在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与应用上,直接对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产生影响。 GSW{h[Op
o+O\VNW
以《税法Ⅰ》为基础框架完整 >~$ S!
《税法Ⅱ》教材中的企业所得税,与《税法Ⅰ》关联度极大,以《税法Ⅰ》为基础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如当纳税人发生了视同销售行为,按照增值税法规规定应将视同销售收入计入销售额计算销项税额,同时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又要将视同销售收入计入当期应税收入。而计入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的数值,即为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不含税销售额;又如增值税法规规定,纳税人为销售货物而出租出借包装物收取的押金,未单独记账或者逾期未收回不再退还的,应将其换算为不含税销售额并入销售额,按所包装货物的适用税率计算纳税;而企业所得税法规规定,企业收取的包装物押金,凡逾期未返还买方的,应确认为收入,依法计征企业所得税。很显然,逾期包装物押金收入应当既缴纳增值税又缴纳企业所得税,计算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也是增值税法规规定的不含税收入。可见,由于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流转税的计税依据为销售额或营业额,因此,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流转税的计算常常成为企业所得税计算的基础。 z~oGd,
!+M H?A
重点章节考点集中 9&W\BQ
《税法Ⅱ》教材税法规定繁多,涉税事项复杂,信息量大,但重点章节却十分突出,重点内容比较集中。按照考试的题量、分值分布,可以将《税法Ⅱ》教材的内容划分为3个层次: 'eo2a&S2D
第一层次:第1章企业所得税(包括原企业所得税、原外资企业所得税和新企业所得税)、第2章个人所得税。这两章内容是《税法Ⅱ》教材的重中之重,其信息量占全部教材80%以上。在第一层次税种中,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之间的政策极少交叉,各自独立,尤其是个人所得税的政策法规规定,与其他税种的关联度极低;企业所得税虽不与个人所得税直接相关,但却因其核算要求允许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等税种在税前列支,应用与操作性极强。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两章的共同特点是信息量巨大,既重视税制设置的基础理论、税法政策,又重视操作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它们分别成为《税法Ⅱ》教材不可忽视的重点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