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y6WzxBcm
第1章风险管理基础 v
lsS
一、风险与风险管理 DfQD!}=
具备领先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成为商业银行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4Lmu+G4
(一)风险与收益 XUyoZl?
1.风险的三种定义 U\Hd?&`9gz
(1)风险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抽象、概括 ^."HD(
(2)风险是损失的可能性:损失的概率分布;符合金融监管当局对风险管理的思考模式 pD>^Dfd
(3)风险是未来结果(如投资的收益率)对期望的偏离,即波动性 d@72z r
符合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理念:风险既是损失的来源,同时也是盈利的基础 )bGd++2
2.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平衡管理 5{&<X.jv
3.切勿将风险与损失混淆 M%NapK
风险:事前概念,损失发生前的状态 X519}
l3
损失:事后概念 )tV^)n[w
4.损失类型 S(f V ,;Z
预期损失——提取准备金、冲减利润 HBFuA.",
非预期损失——资本金 s
*B-|
灾难性损失——保险 @GiR~bKZ
(二)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 4U*u
H
我国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 'Na/AcRdg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z*a
1.承担和管理风险是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也是商业银行业务不断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FiQx5}MMhu
(1)依靠专业化的风险管理技能; \#A=twp
(2)两个例子 Ay Obaa5
开发和管理基金; *I}_B\kY
外汇交易和衍生品交易 :tA|g
做市商:《指引》所称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是指经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核准,在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人民币与外币交易时,承担向市场会员持续提供买、卖价格义务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会员。 O<x53MN^
2.作为商业银行实施经营战略的手段,极大地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 ]3E':JM@
从片面追求利润的管理模式转向实现“经风险调整的收益率”最大化的管理模式; y=jTS
从定性分析为主的传统管理方式转向定量分析为主的风险管理方式; m9Uoq[1
从分散风险管理的模式转向全面、集中管理模式。 Y{8L ~U:
3.为商业银行的风险定价提供依据,并有效管理商业银行的业务组合 '*KP{"3\
4.健全的风险管理为商业银行创造附加价值 `f2m5qTP%
具有自觉管理、微观管理、系统管理、动态管理功能; /e5Fx
5.风险管理水平直接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金融监管的迫切要求 H5N(MihT
决定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能力的两个因素:资本规模、风险管理水平 LEJ7. 82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 ,Wp0,>!
商业银行自身发展、风险管理技术进步、监管当局监管的规范要求 Z0~}'K
1.资产风险管理模式阶段 Mlpq2I_x
20世纪60年代以前 79^on8 k}
偏重于资产业务,强调保持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d\ &jl`8*
2.负债风险管理 +"]'h~W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z^f-MgWG
为扩大资金来源,避开金融监管限制,变被动负债为积极性的主动负债;同时,加大了经营风险 TLL.Ch|#Y
华尔街的第一次数学革命:马科维茨资产组合理论、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D~Yg\#
3.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模式 sv^;nOAc
20世纪70年代 >Q~"/-bN)
通过匹配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经营目标互相代替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 $Q:5KNF+p
缺口分析、久期分析成为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 6wWA(![w"
华尔街第二次数学革命:欧式期权定价模型 Zv=p0xH
4.全面风险管理模式 ~~ON!l9n
20世纪80年代后 g(:y_EpmLH
非利息收入比重迅速增加 2#Au6BvX
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标志全面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P5!VNJ;r
2004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标志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出现了一个显著变化,由以前单纯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式转向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并举,信贷资产与非信贷资产并举,组织流程再造与技术手段创新并举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 w?AE8n
$8
提倡应用VAR(Value atrisk)方法计量市场风险。 TBQ`:`g^m
(1)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 2="C6
7TK
(2)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 r)mm8MI!Z
(3)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 K@{jY\AZNx
(4)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 s8``U~D
(5)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 ,gU9ywg
在多年的管理实践中,人们意识到一个银行内部不同部门或不同业务的风险,有的会相互叠加放大,有的则相互抵消减少。因此,风险的考虑不能仅仅从某项业务、某个部门的角度出发,必须根据风险组合的观点,从贯穿整个银行的角度看风险,即要实行全面风险管理。 |k'I?:'
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 uF T\a=
美国的COSO委员会,即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所属的内部控制专门研究委员会发起机构委员会Committee of Sponsoring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 Ze$:-7Czl
三个维度:企业目标、全面风险管理要素、企业的各个层级 tS2lex%
《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三个维度的关系是:全面风险管理的8个要素都是为企业的四个目标服务的;企业各个层级都要坚持同样的四个目标;每个层次都必须从以上8个方面进行风险管理。 \]J"e%
-X4`,0y%{O
1.2商业银行风险的主要类别 q<JI!n1O
按风险事故可以将风险划分为经济风险、政治风险、社会风险、自然风险和技术风险;按损失结果可以将风险划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 #k=!>%+E
按是否能够量化可以将风险划分为可量化风险和不可量化风险; nWZrB s
_
按风险发生的范围可以将风险划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0L@cOy
G
巴塞尔委员会根据诱发风险的原因,把风险分为以下八类: $^7&bQ
1.2.1信用风险 1&YP}sg)
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债务人或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9o8v0ZI
传统观点认为,信用风险是指因交易对手无力履行合同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然而,由信用风险带来的损失也可能发生在实际违约之前,当交易对手的履约能力即信用质量发生变化时,也会存在潜在的损失。 :B- ,*@EU
对大多数商业银来说,贷款是最大、最明显的信用风险来源。信用风险既存在于传统的贷款、债券投资等表内业务中,也存在于信用担保、贷款承诺等表外业务中,还存在于衍生产品交易中。 No[xf9>t
信用风险对基础金融产品和衍生产品的影响不同。 /KKX;L[D(
信用风险包括违约风险、结算风险等主要形式。 @F7QQs3
(1)违约风险既可以针对个人,也可以针对企业 PJAir8
(2)结算风险是一种特殊的信用风险,涉及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货币进行结算交易。赫斯塔银行的破产促成了巴塞尔委员会的诞生。 XB;;OP12
信用风险具有明显的非系统性风险特征。与市场风险相反,信用风险的观察数据少,且不易获取。 zMrZ[AU
1.2.2市场风险 qrX6FI
市场风险被定义为由于市场价格(包括金融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波动而导致商业银行表内、表外头寸遭受损失的风险。 WaMn
[/{
主要包括利率风险、股票风险、汇率风险和商品风险,其中利率风险尤为重要。 oS_p/$F,
市场风险具有数据优势和易于计量的特点,并且可供选择的金融产品种类丰富。 dl{3fldb
由于市场风险来源于所属的经济体系,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分险特征,难以通过分散化投资完全消除。 v;K\#uc_
1.2.3操作风险 z|P& 8#txM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人为错误、技术缺陷或不利的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0l_-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规定,操作风险包括人员、系统、流程和外部事件所引发的四类风险,七种表现形式:内部欺诈,外部欺诈,聘用员工做法和工作场所安全性,客户、产品及业务做法,实物资产损坏,业务中断和系统失灵,交割及流程管理。 0/K NXz
操作风险具有普遍性,与市场风险主要存在于交易类业务和信用分险主要存在于授信业务不同,操作风险普遍存在于商业银行业务和管理的各个方面。 6-X7C9`C
操作风险具有非营利性,它并不能为银行带来盈利,但是操作风险可能引发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N7#GK]n%/}
对它的管理策略是在管理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 Q|G[9HBI
1.2.4流动性风险 P6=|C;[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和/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而造成损失或破产的风险。 Eun%uah6c
流动性风险包括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流动性风险。 &2\.6rb.
资产流动性风险是指资产到期不能如期足额收回,进而无法满足到期负债的偿还和新的合理贷款及其他融资需要。 nMc-kyl{
负债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过去筹集的资金特别是存款资金,由于内外因素的变化而发生不规则波动,对其产生冲击并引发相关损失的风险。 _X.M,id
流动性风险形成的原因更加复杂和广泛,是综合性风险。 Pq4sv`q)
S
产生原因: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计划可能不完善之外,信用、市场、操作等风险领域的管理缺陷同样会导致流动性不足。 gieX`}
流动性风险水平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状况。 Nq~
bO_-I
1.2.5国家风险 &(.ZHF
国家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在与非本国居民进行国际经贸与金融往来时,由于别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而遭受损失的风险。 F37,u|
国家风险可分为政治风险、社会风险和经济风险三类。 E0oJ|My
政治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受特定国家的政治原因限制,不能把在该国贷款等汇回本国而遭受损失的风险。政治风险包括政权风险、政局风险、政策风险和对外关系风险等多个方面。 +vbNZqwz
社会风险是指由于经济或非经济因素造成特定国家的社会环境不稳定,从而使贷款商业银行不能把在该国的贷款汇回本国而遭受损失的风险。 b`:Eo+p
经济风险是指境外商业银行仅仅受特定国家直接或间接经济因素的限制,而不能把在该国的贷款等汇回本国而遭受损失的风险。 wOk:Q4OjL
国家风险有两个基本特征: 3]VTQl{P
一是国家风险发生在国际经济金融活动中,在同一个国家范围内的经济金融活动不存在国家风险; (~#PzE:
二是在国际经济金融活动中,不论是政府、商业银行、企业还是个人,都可能遭受国家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0kg'fU
1.2.6声誉风险 N]=.I
声誉是商业银行所有的利益持有者通过持续努力、长期信任建立起来的宝贵的无形资产。声誉风险是指由于意外事件、商业银行的政策调整、市场表现或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负面结果,可能对商业银行的这种无形资产造成损失的风险。 $K
G?d>wx
几乎所有的风险都可能影响银行声誉。 etDB|(,z
管理声誉风险的最好办法就是:强化全面风险管理意识,改善公司治理,并预先做好应对声誉危机的准备;确保其他主要风险被正确识别、优先排序,并得到有效管理。 >$"bwr}'4B
1.2.7法律风险 yz+r@I5
法律风险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操作风险,它包括但不限于因监管措施和解决民商事争议而支付的罚款、罚金或者惩罚性赔偿所导致的风险敞口。 ja>T nfu
狭义的法律风险 $4M3j%S
广义的法律风险包括外部合规风险和监管风险。 Y|lMa?\E
法律风险的表现形式 QnGJ4F
1.2.8战略风险 [}AcCXg`L
战略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追求短期商业目的和长期发展目标的系统化管理过程中,不适当的未来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可能威胁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潜在风险。 V?rI,'F>N
这种风险来自四个方面: FP\[7?ZLn
一是商业银行战略目标缺乏整体兼容性; r-V./M@L
二是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经营战略存在缺陷; 0bd.ess
三是为实现目标所需要的资源匮乏; p{U8z\
以及整个战略实施过程的质量难以保证。 %Mu dc
在现实操作过程中,战略风险管理可以被理解为具有双重含义: <St`"H
一是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风险管理;二是从战略性的角度管理商业银行的各类风险。 }gn0bCJy
战略风险是多维的风险管理体系 @O(\TIg
1.3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 `150$*K&B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指的是风险管理政策层面上的管理技术和措施。 Z3/ zUtgs
1.3.1风险分散 CRf^6k_;(
风险分散是指通过多样化的投资来分散和降低风险的方法。 P~*fZ)\}F@
马柯维茨的资产组合管理理论认为,只要两种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不为1,分散投资于两种资产就具有降低风险的作用。 oyd{}$71d
根据多样化投资分散风险的原理,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应是全面的,不应集中于同一业务、同一性质甚至同一国家的借债人。 TUUBC%
多样化投资分散风险的风险管理策略前提条件是要有足够多的相互独立的投资形式。同时,风险分散策略是有成本的。 GS^4tmc
1.3.2风险对冲 =Vv{ td
风险对冲是指通过投资或购买与标的资产收益波动负相关的某种资产或衍生产品,来冲销标的资产潜在的风险损失的一种风险管理策略。 I'j?
T.
风险对冲是管理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风险和商品风险非常有效的办法。 w])Sz*J
与风险分散策略不同,风险对冲可以管理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还可以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偏好,通过对冲比率的调节将风险降低到预期水平。 nAYjSE
商业银行的风险对冲可以分为自我对冲和市场对冲两种情况。 &,)tD62s
1.3.3风险转移 ~& l`"
风险转移是指通过购买某种金融产品或采取其他合法的经济措施将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的一种风险管理办法。 cP
Y^Bf5)
风险转移可分为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 Q7s1
M&K
出口信贷保险是金融风险保险中较有代表性的品种。 [+1
i$d
针对市场风险的转移:期权合约 5Tu.2.)N
针对信用风险的转移:担保和备用信用证 Tv KX8 m"
1.3.4风险规避 {F4:
风险规避是指商业银行拒绝或退出某一业务或市场,以避免承担该业务或市场具有的风险。 npF[J x[
风险规避主要通过经济资本配置来实现。 p[
$I{F*a
风险规避策略的实施成本主要在于风险分析和经济资本配置方面的支出。此外,风险规避策略的局限性在于它是一种消极的风险管理策略。 +(<f(]bG
1.3.5风险补偿 -_}EQ9Q
风险补偿主要是指事前(损失发生以前)对风险承担的价格补偿。 Psv!`K
通过加价来索取风险回报。 $OO[C={v[
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风险合理定价。 nk{1z\D{
1.4商业银行风险与资本 r3-3*_
1.4.1资本的概念和作用 ?b0\[
通常所说的资本是指会计资本,也就是账面资本。 6 qq7:
资本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ibq@0CR
第一,资本为商业银行提供融资。资本融资的具体来源主要包括原有股东追加投资、发行新股和留存收益。 `l}-S |a
第二,吸收和消化损失。风险缓冲器 G1
l(
第三,限制商业银行过度业务扩张和风险承担。 j{PX ~/
第四,维持市场信心。 JB|I/\(A
第五,为商业银行管理,尤其是风险管理提供最根本的驱动力。 ev3x*}d0
1.4.2监管资本与资本充足性要求
+EB##
监管资本是监管部门规定的商业银行应持有的同其所承担的业务总体风险水平相匹配的资本,是监管当局针对商业银行的业务特征按照统一的风险资本计量方法计算得出的。由于其必须在非预期损失出现时随时可用,因此其强调的是抵御风险、保障商业银行持续稳健经营的能力,并不要求其所有权归属。 Cr
`
0C
《巴塞尔资本协议》首次提出了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国际标准。资本充足率是指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当时资本充足率计算只包括了信用风险资产,但用比例控制商业银行风险的方法为巴塞尔委员会随后完善风险监管体系留出了发展空间。 gM*s/,;O"
1996年提出了对市场风险的资本要求。 p#kC#{<nE
1999年提出了对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新协议将资本充足率定义为: 'tbb"MEi4
资本充足率=资本÷(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 0v_8YsZ!`$
监管资本被区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U9R
1^}A
核心资本又称为一级资本,包括商业银行的权益资本(股本、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和公开储备; |);>wV"
附属资本又称二级资本,包括未公开储备、重估储备、普通贷款储备以及混合性债务工具等;在计算市场风险资本要求时,还规定了三级资本。 cm]]9z_<
新协议对三大风险加权资产规定了不同的计算方法。 %L/=heBBd
最后,新协议规定国际活跃银行的整体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 Hj!)S&y,$
1.4.3经济资本及其应用 1mX*0>
经济资本是指商业银行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为了应对未来一定期限内资产的非预期损失而应该持有的资本金。 a
:fHTU=\p
经济资本与会计资本和监管资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商业银行会计资本的数量应该不小于经济资本的数量。其次,监管资本呈现出逐渐向经济资本靠拢的趋势。 Rc
4EF
HL
经济资本配置对商业银行的积极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助于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二是有助于商业银行制定科学的业绩评估体系。 %Z7!9+<
长期以来,股本收益率(ROE)和资产收益率(ROA)这两项指标被广泛用于衡量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这两项指标无法全面、深入的揭示商业银行在盈利的同时所承担的风险水平。 ~g{,W
采用经风险调整的业绩评估方法来综合考量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已经成为国际商业银行最佳管理实践。目前被广泛接受和普遍使用的是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RAROC。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是指经预期损失和以经济资本计量的非预期损失调整后的收益率。 VC.?]'OqD
RAROC=(收益 —预期损失)/ 经济资本(或非预期损失) X=3@M_Jzo
经风险调整的收益率着重强调商业银行通过承担风险而获得的收益是有代价的。 ]VvJ1Xn0
RAROC等经风险调整的业绩评估方法已经在国际先进银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其内部各个层面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y
>
<%z/6I
Af|
7'|PHQ? S
1.5风险管理常用的概率统计知识 #RF=a7&F
1.5.1基本概念 lK4+8VZ
1.概率
zCHr
概率是对不确定性事件进行描述的最有效的数学工具,是对不确定性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一种度量。 ?@1'WD t
不确定性事件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一个行为或试验,所出现的结果有多种,但具体是哪种结果事前不可预知。 `T70FsSJ
确定性事件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同一行为或试验,出现的结果也是相同的。确定性事件的出现具有必然性,而不确定性事件的出现具有偶然性。 \ p$0
概率所描述的是偶然事件,是对未来发生的不确定性中的数量规律进行度量。 a5-\=0L~
2.随机事件 @>Keu\)
在每次随机试验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结果成为随机事件。 :m d3@r']
随机事件由基本事件构成。基本事件是随机试验中不能再分解的最简单的随机事件。 ng
*%1;P
【例题】 L,6Y=?
下列关于事件的说法,错误的是(C)。 ! Cl/=0$[L
A.概率描述的是偶然事件,是对未来发生的不确定性中的数量规律进行度量。 V%ch'
B.不确定性事件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一个行为或试验,所出现的结果有多种,但具体是哪种结果事前不可预知。 e@OA>
C.确定性事件是指,在不同的条件下重复同一行为或试验,出现的结果也是相同的。 zqh{=&Tjx
D.在每次随机试验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结果称为随机事件。 F(<8:`N;G
3.随机变量 i.sq
^]j
随机变量就使用数值来表示随机事件的结果。 qx)k1 QY
根据所给出的结果和对应到实数空间的函数取值范围,可以把随机变量分为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 -e~Uu
(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Nj0)/)<r+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一切可能值及与其取值相应的概率,称做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表示法有列举法或表格法。 x/=j$oA
①列举法 #E9['Jn Z
②表格法 d<'xpdxc
可以通过重复试验发生的频率来定义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n次试验,事件A发生m(m ≤n)次,则称比值m/n为事件A发生的频率。频率m/n的这个稳定值p称为事件A的概率,记作P(A)=p。 N-gRfra+8L
(2)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IMza
2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通常使用累积概率分布或概率密度来定义。 spJ(1F{|V
无论是离散型随机变量还是连续型随机变量,都可以用一种统一的形式即分布函数来描述其概率特征。 5F"?]'*/
若X的分布函数F(x)已知,就能知道X落在任一区间(x1,x2]上的概率。 \#aVu^`eX
(3)随机变量的期望值和方差 yUO|3ONT
期望值是随机变量的概率加权和。随机变量的方差描述了随机变量偏离其期望值的程度。方差是随机变量取值偏离期望值的概率加权和。 ^%&x{F.
对离散型的随机变量,方差可以用求和式表示为: 8(>.
^667
对连续型的随机变量,方差可以通过定积分公式表示为: CeTr%j
【例题】 k`TJ<Dv;
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表如下: s{e(- 7'
X1410 l,.?-|Poa
P20@@% KeB4Pae|V
则,随机变量X的期望是(A)。 t\i1VXtO
A.5.8
#-T.@a1X
B.6.0 1v&Fo2ML
C.4 {ah=i8$
D.4.8 |L;psK
标准差(或称为波动率)是随机变量方差的平方根,随机变量的标准差是对随机变量不确定性程度进行刻画的一种常用指标。 4Umsc>yfK
1.5.2常用统计分布 J\3} il
N
1.均匀分布 N;'HR)
均匀分布的分布函数是一条斜线。 #OWs3$9
【例题】 hyiMOa
随机变量X服从均匀分布U(-1,3),则随机变量X的均值和方差分别是(C)。 ht)nx,e=
A.1和2.33 |QLX
..
B.2和1.33 V=&,^qZ
C.1和1.33 Z=@)
D.2和2.33 hFMst%:y$
2.二项分布 k-V I9H!,
二项分布是描述只有两种可能结果的多次重复事件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 ",[C3Jg
二项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E(X)=mp,Var(X)=np(1-p)。 nKB&|!
3.正态分布 _-]!;0EIV
正态随机变量X的观测值落在距均值的距离为2倍标准差范围内的概率约为0.95,而在距均值的距离为3倍标准差内的概率约为0.9973。 T[-c|
当μ=0,σ=1时,称正态分布为标准正态分布。 *O>aqu
在风险计量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正态分布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实际中遇到的许多随机现象都服从或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 /;AZ/Ocy!
【例题】 VONAw3k7!
正态分布的图形特征是(A)。 b$O_L4CP
A.中间高,两边低,左右对称 UMuuf6
B.左高右低 c%@~%IGF
C.右高左低 k%}89glm
D.中间低,两边高,左右对称 -'[(Uzj
【例题】 k0_$M{@Y
正态随机变量X的观测值落在距均值的距离为2倍标准差范围内的概率约为(B)。 U}w+`ZLN
A.68% +RV- VrV
B.95% xs!g{~V{
C.32% mO)PJd2ZD
D.50% oL'1Gm@X?
s;2/Nc
1.6风险管理的数理基础 fu<2t$Cn>
1.6.1收益的计量 x
XM!E
8
1.绝对收益 l(#ke
绝对收益是对投资成果的直接衡量,反映投资行为得到的增值部分的绝对量。 VtO;UN
绝对收益=P-P0 ^YR|WK Y
最常用的两种相对收益计量方法是百分比收益率和对数收益率。 Y#&0x_Z
2.百分比收益率 /%YiZ#
百分比收益率是对期初投资额的一个单位化调整,即一个单位货币在给定投资周期的收益率。 H [Lt%:r
百分比收益率只考虑了期初的投资额,没有考虑不同投资期限的影响。 s
S5fd)x
背景知识:计算资产组合收益率 96pk[5lj{?
资产组合的百分比收益率等于各资产百分比收益率的加权平均。对于包含N种资产的投资组合,总资产的百分比收益率为:。 6lmi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