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发现的现金差错怎样处理 ]m\:XhI*<
^}4ysw
造成现金差错的原因是很多的。有人为的责任性差错,也有事故性、技术性差错。处理时,要区别对待。 gcF V$
2f2.;D5g_'
对于一贯坚持按制度办事,工作认真负责,只是由于一时技术操作不慎而造成的长款或短款,如果金额较少,可在教育本人的基础上按“长款归公、短款报损”的原则处理;对于一时查不清原因的差错,经领导批准后,可将多余或短缺的现金列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挂帐,查明原因后再作处理,但不能长期挂帐,要积极查处,尽快处理。对于因出纳人员工作不认真造成的短款,无论金额大小,都要由出纳员个人赔偿,并要对其加强教育,必要时可将其调离出纳岗位;对于玩忽职守,违反纪律,有章不循等原因造成的重大责任性差错,应追究失职者的经济责任,给予适当的处分,数额较大、影响严重的,应追究法律责任。 Fv3:J~Yf
J';XAB }
什么是现金保管制度 $uUJV% EX
;'oi7b
现金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无需变现即可挥霍使用,因而现金是犯罪分子谋取的最直接目标。因此各单位应建立健全现金保管制度,防止由于制度不严、工作疏忽而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给国家和单位造成损失。现金保管制度一般应包括如下内容: "uU[I,h
}/VSIS@Z
(1)超过库存限额以外的现金应在下班前送存银行。 0E`6g6xMS
?j$*a7[
w
(2)为加强对现金的管理,除工作时间需要的小量备用金可放在出纳员的抽屉内,其余则应放人出纳专用的保险柜内,不得随意存放; pbNW
l/|4
`$>cQwB,D
(3)限额内的库存现金当日核对清楚后,一律放在保险柜内,不得放在办公桌内过夜。 :i]g+</
trg&^{D<
(4)单位的库存现金不准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以防止有关人员利用公款私存取得利息收入,也防止单位利用公款私存形成帐外小金库。银行一旦发现公款私存,可以对单位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冻结单位现金支付。 9|2LuHQu+
*Edr\P
(5)库存现金,包括纸币和铸币,应实行分类保管。各单位的出纳员对库存票币分别按照纸币的票面金额和铸币的币面金额,以及整数(即大数)和零数(即小数)分类保管。 h<FEe~
J:2Su1"ODh
纸币一定要打开铺平存放、并按照纸币的票面金额,以每一百张为一把,每十把一捆扎好。凡是成把、成捆的纸币即为整数(即大数),均应放在保险柜内保管,随用随取;凡不成把的纸币是为零数(或小数),也要按照票面金额,每十张为一轧,分别用曲别针别好,放在传票箱内或抽屉内,一定要存放整齐,秩序井然。 4(p,@e31
fVxRK\a\\
铸币也是按照币面金额,以每一百枚为一卷,每十卷为一捆,同样将成捆、成卷的铸币放在保险柜内保管,随用随取;不成卷的铸币,应按照不同币面金额,分别存放在特别的卡数器内。 UpqDGd7M
"yPKdwP
怎样配备使用保险柜 1#jvr_ ga
MJ~)CiKgN
为了保卫国家财产安全和完整,各单位应配备专用保险柜,专门用于库存现金、各种有价证券、银行票据、印章及其他出纳票据等的保管。各单位应加强对保险柜的使用管理,制定保险柜使用办法,要求有关人员严格执行。一般来说,保险柜的使用应注意如下几点: ,CjJO -
!gG\jC~n
(1)保险柜的管理。保险柜一般由总会计师或财务处(科、股)长授权,由出纳员负责管理使用。 Eq'oy~.oV
YL@d+
-\
(2)保险柜钥匙的配备。保险柜要配备两把钥匙,一把由出纳员保管,供出纳员日常工作开启使用;另一把交由保卫部门封存,或由单位总会计师或财务处(科、股)长负责保管,以备特殊情况下经有关领导批准后开启使用。出纳员不能将保险柜钥匙交由他人代为保管。 5h>t4 [~
J.pe&1
(3)保险柜的开启。保险柜只能由出纳员开启使用,非出纳员不得开启保险柜。如果单位总会计师或财务处(科、股)长需要对出纳员工作进行检查,如检查库存现金限额、核对实际库存现金数额,或有其他特殊情况需要开启保险柜的,应按规定的程序由总会计师或财务处(科、股)长开启,在一般情况下不得任意开启由出纳员掌管使用的保险柜。 YbE1yOJ&m
hionR)R4
(4)财物的保管。每日终了后,出纳员应将其使用的空白支票(包括现金支票和转帐支票)、银钱收据、印章等效人保险柜内。保险柜内存放的现金应设置和登记现金日记帐,其他有价证券、存折、票据等应按种类造册登记,贵重物品应按种类设置备查簿登记其质量、重量、金额等,所有财物应与帐簿记录核对相符。按规定,保险柜内不得存放私人财物。 4W+%`x_U]
i
,g<y
(5)保险柜密码。出纳员应将自己保管使用的保险柜密码严格保密,不得向他人泄露,以防为他人利用。出纳员调动岗位,新出纳员应更换使用新的密码。 0= -D
Lz;E/a}s
(6)保险柜的维护。保险相应放置在隐蔽、干燥之处,注意通风、防湿、防潮、防虫和防鼠;保险柜外要经常擦抹干净,保险柜内财物应保持整洁卫生、存放整齐。一旦保险柜发生故障,应到公安机关指定的维修点进行修理,以防泄密或失盗。 "6P- 0CJ
{y
7,n
(7)保险柜被盗的处理。出纳员发现保险柜被盗后应保护好现场,迅速报告公安机关(或保卫部门),待公安机关勘查现场时才能清理财物被盗情况。节假日满两天以上或出纳员离开两天以上没有派人代其工作的,应在保险柜锁孔处贴上封条,出纳员到位工作时揭封。如发现封条被撕掉或锁孔处被弄坏,也应迅速向公安机关或保卫部门报告,以使公安机关或保卫部门及时查清情况,防止不法分子进一步作案。 ;@I}eZ,f$
p>
4bj>Ql
点钞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C6wlRvWn
-cnlj
出纳人员在办理现金收付业务时,一般应按下列程序办理:审查现金收、付凭证及其所附的原始凭证,检查应填项目是否填写齐全、清楚,两者内容是否一致;依据现金收、付凭证的金额,先点大额票面金额数,再点小额票面金额数;在点数过程中,一般应边点数,边在算盘或计算器上加计金额,点数完毕,算盘或计算器上的数字,应与应点数额及现金收、付凭证上的金额相一致。需要注意的是:在点数过程中,对于成捆、成把现钞上原有的封签、封条和封纸,应暂时保存,点数无误后方可扔掉;点数无误后,办理具体的现金收、付业务。 OvW/{
b}jLI_R{
点钞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t+BLO<
|cq%eN
点钞方法主要有手工点钞和机器点钞两种。一般企事业单位使用的主要还是手工点钞方法。常见的手工点钞方法有:手持式单指单张点钞法、手持式单指多张点钞法、手持式四指拨动点钞法、手持式五指拨动点钞法、手按式单张点钞法、手按式双张点钞法等。 pd
X"M>
9{5 c}bX
手持式单指单张点钞法是最常用的点钞方法之一。其基本操作要领如下:左手持票,手心向下,拇指按住钞票正面的左端中央,食指和中指在钞票背面,与拇指一起捏住钞票;左手无名指自然卷曲,捏起钞票后小拇指伸向钞票正面压住钞票左下方;左手中指稍用力,与无名指、小拇指一起紧卡钞票;左手食指伸直,拇指向上移动,按住钞票的侧面,将钞票压成瓦形;左手将钞票从桌面上擦过,钞票翻转,拇指借从桌面上擦过的力量将钞票撑成微开的扇面并斜对自己面前;右手三个指头沾水,用拇指尖向下捻动钞票右下角,食指在钞票背面配合拇指捻动;用右手无名指将捻起的钞票往怀里弹,边点边记数;点钞时注意姿式,身体挺直,眼睛和钞票保持一定距离,两手肘部放在桌面上。 -}r(75C
M)!:o/!c S
手按式单张点钞法也是最常用的点钞方法之一。其基本操作要领如下:将钞票横放在桌面上,正对自己;用左手无名指、小拇指按住钞票的左上角;用右手拇指托起部分钞票的右下角;右手食指捻动钞票,每捻动一张,左手拇指即往上推动送至左手食指、中指之间夹住,即完成了一次点钞动作,以后依次连续操作。 G/C5o=cY
%]@K}!)2
建国后我国共发行几套人民币 S~4HFNe^&
=v]eQIp
建国后我国共发行过四套人民币。1948年月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时,开始发行第一套人民币;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第二套人民币;1963年4月15日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1987年4月27日开始发行第四套人民币。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以第四套为主,还有部分第三套人民币。 "rIBy
,JmA e6
第三套人民币有什么特点? 4 4kb
N^8
lfc$a
从1962年到1980年的18年间,我国共陆续发行了第三套人民币钞券和金属币13种,即:10元券 1种、5元券 1种、2元券 1种、 1元券(币)2种、5角券(币)2种、2角券(币)2种、 1角券(币)4种。第三套人民币,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D^H<)5d9
=rDIU&0Y
(1)体现了当时的建设方针和我国特有的民族风格。钞券画面,较集中地表现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并举的方针。以民族风格的花符衬托,画面显得开阔、深远,给人以明快、清新的感觉。 #]5|Qhrr+
S+C^7# lT
(2)印制精细,采用了多种先进技术。如画面设计采用了手雕与机雕相结合的技术,使票面图案墨层线条凸起,花纹精细,立体感强。油墨颜色配合合理,色彩明快。钞券尺幅有所缩小,又能使不同面额钞券有所区别,既方便又美观大方。 mLn =SU{#
2_HPsEx
(3)体现了我国全部自行印制钞券的能力。实现了从设计、制版到纸张、原材料、印制设备全部国产化。印刷机具不仅全部为国产,而且研制成功的平凸版双面多色印刷设备,居国际领先地位。钞票用纸技术,又进一步提高,已可满足全部印制需要。由于油墨、纸张、制版、印刷等技术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防伪性能。 IRQ3> 4hI
5PlTf?Ao
(4)各种券别结构,经过调整,进一步趋于合理,加之纸币、硬币品种丰富,更加方便了人民群众和市场货币流通的需要。 6">jf #pE
+kTa>U<?
第四套人民币有什么特点? ^6
sT$set
6axmH~_
于1987 年4月27日起陆续发行第四套人民币的券别,共有9种,即: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6种主币,和I角、2角、5角3种辅币。第四套人民币与第三套人民币等值,比价为1:1.第四套人民币发行后,第三套人民币仍可继续流通使用,即两套人民币在市场上并行混合流通。第四套人民币,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y3!=0uPf
;.r >
(1)体现了政治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在团结一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思想下,一方面以我党老一辈革命家、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民族人物像体现政治性,另方面通过我国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民族图案等体现艺术性,整个画面绚丽多彩、韧韧如生,表现了我国货币的独特风格。 |79!exVMBp
c=p @l<)
(2)突出了防伪性能。主要表现在:一是在设计、制版上采用了复杂的雕刻技术,不易造假。二是钞票用纸采用了满版古钱水印和固定人物头像水印,表现出明暗层次。三是首次使用安全线,工艺技术很高。四是采用了荧光油墨和磁性油墨,以及其他防伪技术。防伪性能的加强,也反映了我国印钞技术水平的提高。 l7r!fAV-f
'3@WF2a
第四套人民币在发行流通纸币的同时,还于1992年发行了3种金属硬币,即:1角币、5角币和 1元币。它们与以前发行的金属硬币同时等值流通使用。 x 1"ikp}
p
}bTI5
人民币的单位为元(圆)(人民币元 Renminbi Yuan,简写“RMB”,以“¥”为代号)。人民币辅币单位为角分。人民币没有规定法定含金量,它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职能。 i>[1^~;
KCed!OJ+
综上所述,目前市场流通的人民币共有12种券别,分别为 1、2、5分, 1、2、5角, 1、2、5、10、50、100元。按照法律规定,人民币中元币以上为主币,其余角币、分币为辅币。形成主辅币三步进位制。即 1元=10角=100分。按照材料的自然属性划分有金属币(亦称硬币)、纸币(亦称钞票)。无论纸币、硬币均等价流通。 , &p$SFH?s
l<$c.GgFd
什么是假人民币?假人民币有哪些主要类型 R`:NUGR
Th%1eLQ
假人民币指仿照真人民币纸张、图案、水印、安全线等原样,利用各种技术手段非法制作的伪币。 _r|$H_#
$V)LGu2(m
假币按照其制作方法和手段,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即伪造币和变造币。 a".uS4x
ft[g1
伪造币是依照人民币真钞的用纸、图案、水印、安全线等的原样,运用各种材料、器具、设备、技术手段模仿制造的人民币假钞。伪造币由于其伪造的手段不同,又可分为手工的、机制的、拓印的、复印的等类别。 wQ,RZO3
8
D:
{05
变造币是利用各种形式、技术、方法等,对人民币真钞进行加工处理,改变其原有形态,并使其升值的人民币假钞。变造币按其加工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涂改的、挖补剪贴的,剥离揭页的等类别。
S!n
9A
D4r5wc
%
伪造币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s5zTT0U>$
5Ffz^;i
伪造币因仿制的手段不同而各有独自的特点,现按其不同的仿制手段分述如下: tH"SOGfSt
)gCHwu
(1)手绘假钞。这是按照真币的样子临摹仿绘的,一般质量比较粗劣,但在过去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假钞。它的特点是使用普通的胶版纸或书写纸,颜色则是一般的绘画颜料或广告色,看起来笔调粗细不匀,颜色和图纹与真币差异较大。这类假钞较易识别,但老人、小孩较易受骗。 TUEEwDK-
<8At= U
(2)蜡印假钞。这是手工刻制蜡纸版油印的假钞。制做方法一般是在蜡纸上按照真币的样子刻制图纹蜡版,再以油墨黑白漏印在纸上,然后在图纹上着颜色。也有的是用彩色油墨,在蜡版上印刷。它的特点是由于刻制蜡版时手法有轻有重,使蜡版漏墨多少不一样,结果颜色深浅不一,很不协调,漏墨过多的地方还易出现油浸现象。又因蜡纸比较柔软,印制中容易使图纹变形。所以,这类假钞较易识别。 p\8cl/~
_rqOzE)
(3)石印假钞。这是用石版和石印机印制的假钞。它的制作方法,一般是在石板上手工或用机器雕刻制成印版,然后在小型机具上印制。这类假钞的质量虽比前述两类假钞好一些,但印制效果仍较粗劣。由于石版较硬,容易出现油墨外溢或油浸现象。并且因印版表面不平整,使印出的图纹虚虚实实深浅不一,画面不协调。由于印版刻制不精确,套色印刷也不可能十分准确,从而出现重叠、错位、漏白等问题,对其识别也较容易。 %Ys>PzM
UG>OL2m>5
(4)手刻凸版假钞。这是木质印版印制的假钞。这种假钞的制作方法是用木板作为基料,采取手工雕刻方法制成凸版的印版,在小型机具上印制的。它的特点也是质量粗劣。由于木板有天然的木质纹路,纹路与非纹路之处吃墨程度不一样,从而印出的图纹往往也有深有浅,套色也不准确,存在重叠、错位等现象,也较易识别。 8P!dk5,,O
MOG[c
p
(5)拓印假钞。这是用真币拓印成的假钞。它的制作方法是,以真币为基础,用某种化学药品使真币上的图纹油墨脱离一部分拓印到另外的纸上而形成假钞。这种假钞又叫做拓印币,它的图案、花纹等和真币完全一样,无懈可击,但由于它只得到真币上的一部分油墨,因此墨色较浅,画面形态显得单薄清秀,给人以一种膜脆的感觉。真币被拓印后也遭受到一定损坏,有的颜色变浅或图纹模糊不清,又叫做被拓印币。被拓印币虽是真币形成的,但它的背后必定有拓印假币,因此更值得注意。 oA~m*|
|pp @
(6)复印合成假钞。这是利用黑白复印机制作的假钞。它的制作方法是先将真币在复印机上复印出真币的黑白图案花纹,再用彩色套印的方法合成钞票样的假钞。这种假钞的印制效果比前述各种假钞要精细些,但在人民币的各种防假措施面前它的仿制却无能为力,特别是在纸张、油墨等方面难以乱真,通过一定方法即可予以鉴别。 zHB{I(q
Co19^g*
(7)机制假钞。这是利用特制的机器设备伪造的假钞。它的制作方法,一般是用手工或机器雕刻制版,或利用照相、电子扫描分色制版,在中小型印刷机上印制。机制假钞又有机制胶印假钞和机制凹印假钞之分。这类假钞仿造的效果逼真,一次印制的数量也较多,易于扩散,危害较大。虽然它采用了较高级的设备和真币的个别印制技术,容易以假乱真,但它不可能使用人民币的全部防伪技术,总还是存在理种种漏洞和伪造的痕迹,通过一定的方法仍能予以鉴别。 9hT^Y,c0
Hk\+;'PrN
(8)彩色复印假钞。这是利用彩色复印设备伪造的假钞。这种假钞的制作,需要比较高级的彩色复印设备,一般的伪造者是无法解决的。彩色复印在图纹、图景方面容易做到逼真,但在纸张、油墨、凹印等方面与真币有明显区别,通过一定的仪器或高倍显微镜就可以看出它的破绽。 XI\aZ\v
7Yxy2[
(9)照相假钞。这是利用真币照版制作的假钞。它的制作方法是把真币拍摄、冲洗成照片,经过剪贴制作的。这种假钞的纸张厚脆,易于折断,并且假钞表面有光泽,与真币截然不同,较易识别。 )B*?se]LJ
E!V
AA=
(10)剪贴假钞。这是剪贴真币图片制成的假钞。它的制作方法是,将报纸、刊物或画册上印的人民币图片剪下来,正面和背面粘合起来即成。这种假钞与真币的差别很大,报刊图片的纸薄而绵软,画册图片的纸一般较厚而脆硬,并且币面的颜色和大小都不一样,很易识别。 h{sW$WA
KX)xCR~
变造币有哪些基本特点? $YSD%/c
o oIMN =
变造币由于其对真币的加工处理方法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形。 $_Qo
[NvEXTd
(1)涂改币。这是将真币票面金额用化学药剂涂掉,再用油墨或颜料加以涂改,使其面额增大的假钞。这种变造币的涂改部分在颜色、花纹等方面和真币有明显的不一样,它的破绽是较易识别的。 _'H<zZo
gqD`1/
(2)剪贴币。这是将真币剪贴拼凑成局部缺位,由5张拼成6张,或8张拼成10张。也有的是将票面金额部分进行挖补,使其面额增值。这种变造币,其拼凑、挖补部分的图案、花纹、线条不能完全对接准确,有时对接的花纹、线条本来就是不一样的,因此,只要留心注意,就可以发现问题。 :<&}/r
7"xd'\c@
(3)揭页币。这是将真币的纸层揭开,一分为二,再用其他纸张粘贴于背后的单面假钞。这种变造币,虽然其图案、花纹等都和真币一样,但它另外一面是空白的,只能掺在众多的真币当中,滥竿充数,蒙混过关。因此,在清点大批量钞票时应注意这类假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