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每次报考的科目数 TqddOp
如果你不是特别的超越常人的努力者,也不是智商和情商同时超高者,或者你的基础不是非常好者,那么请不要同时报5科,否则很可能就是当一个250(对旧制度来说每科报名费50,一共5科)。每年一次过的5科的也就几人十几人而以,而且每科的通过率虽然不等,但是在参加考试的人中(每年报名不考试的人占20%以上)通过率单科平均不过10%左右(会计和审计一般稳定的排难度榜的前面,审计基本排第一位,经济法和税法轮流坐后两位想对容易一点,财管一般居中),可见难度之高,这里面可是有不少老鸟和高手同新人们一起竞争,除去这些人,对一般新人而言通过率可能5%都不到。很多人一次报了好几门,但在复习时没有全力以赴,考试时仓促上阵,一门不过十分正常。因此,绝大多数的同仁,都不幸成为分母的垫脚石,与分子无缘。作为含金量十足的考试,难度是不容置疑的。如果想一次性都通过(对新制度来说第一阶段是6门)你需要:高智商、超毅力、大把的学习时间、良好的专业基础、超好的人品,如果原来没上述品质,想一下子拼几个月,我劝你最好别来赌,赌的结果是你也努力了,但努力不够,本来如果报一两门都能过的结果一门没过。一般来说每次报2~3门为宜,不要报一门,第一阶段的考试有5年的考试期,很可能以后的五年中某年因为有别的事或者懒惰了酿造重考的悲剧。如果你还是想拼一下的话,这样的人我也赞赏,在最后我专门写了一个一年过六门的攻略。 1Tm^
2、关于每次报考科目顺序 /=gOa\k|p
每个人的基础不同,对学习的天赋不同,报考的顺序还是需要自己考虑来确定的,但大体还是有些规则需要遵守。 G 8V,
经济法是独立于其他科目的,这个科目可以灵活报考。 oDU ;E
税法需要一些会计的基础,但是不多,大部分都在企业所得税的部分,最重要的是你需要知道企业的利润的构成,别直接说收入减费用,去看看利润表,里面还很多内容,对于成本、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分别指的是什么要理解,如果材料发生非正常损失了,损失进营业外支出,因损失而转出的相应进项也要计入营业外支出,能理解到这层次就够了,其他的像哪些税要进入成本,哪些计入费用,哪些不进入利润表,哪些既不是费用也不是成本的,就在学税法的时候总结体会就可以,会做题就达到了目的。所以此科目如果具有以上基础就可以报考,没有的话,学习下就OK。 B}&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