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378阅读
  • 0回复

第一财经日报 中投获外汇局300亿美元注资,持续机制尚未建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论坛小c
 

发帖
212
学分
598
经验
60
精华
2
金币
1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2-03-05

全国政协委员、中投公司副总经理汪建熙昨天表示,截至去年年底,中投公司已经获得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的300亿美元注资。不过,此次注资并非持续性注资机制的一部分。

汇通网3月5日讯——针对新增资金如何投资的问题,中投公司副总经理汪建熙表示中投会根据既定的投资战略和市场的变化进行投资;短期来看会有“积极的偏离”,但一定是做长期的配置,不会在短

期内有大幅度的变化。

全国政协委员、中投公司副总经理汪建熙昨天表示,截至去年年底,中投公司已经获得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的300亿美元注资。不过,此次注资并非持续性注资机制的一部分。

针对新增资金如何投资的问题,汪建熙表示中投会根据既定的投资战略和市场的变化进行投资;短期来看会有“积极的偏离”,但一定是做长期的配置,不会在短期内有大幅度的变化。

非持续性注资

中投公司2007年获得财政部用特别国债购买的2000亿美元外汇资金,其中略高于1000亿美元的部分用于海外投资,其余部分作为对中央汇金公司的出资。截至2010年底,中投公司全球投资组合资产达到

1351亿美元,其中现金占比从年初的32%减少到年末的4%,加大了在基础设施、私募股权和房地产(尤其是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等领域的投资比重。

由于现金头寸“告罄”,中投亟待进一步的注资,去年以来中投也一直在与相关部委进行沟通。同时,外界也曾讨论中投的二次注资的可选模式:是继续由财政部发债后向中投注入资本金,还是考虑央

行或外汇管理局直接向中投注资。此外,由于我国的外汇储备在过去几年内持续增长到超过3万亿美元,外汇管理需要加紧推进新的方式,中投的持续注资机制因此也受到关注。

汪建熙表示,此次外汇局注资并非持续性注资;中投作为一个管理机构,在投资能力可及的情况下,如果能够比较好地管理风险,还可以继续向管理层申请更多的注资。

但是,汪建熙强调说,任何资产管理机构要做到有效管理,其资金池也不可能无限扩大,“如果规模太大,就只能买美国国债了。”

坚持既定投资战略

昨天上午,在“两会”政协经济组的分组讨论结束后,被团团围住的汪建熙非常配合媒体记者们的工作。在长达45分钟的采访中,他一边站着一边耐心向记者们解释了中投的公司治理和既定的投资战略

。事实上,普通公众和部分媒体虽然对中投这家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充满好奇,但也存在不少的误读。

“有时候媒体和一些专家看到中投做了某一笔投资,比如欧洲的基础设施,就联想到中投是不是投资策略有变化,开始更多关注欧洲的投资机会了?其实,注资以后扩大了我们的整体投资规模,但中投

的投资运作还是要按照预定的计划来进行。”汪建熙说。

他表示,如果某一个市场出现了机会,存在低估和获得收益的可能性,那么就可以具体做一些投资;如果判断某一个地区或者行业存在机会,那么也可能在一定范围内超配一些,这就是“积极的偏离”

。但这个变化通常是转瞬即逝,因为大量资金的进入会使得收益空间越来越小。因此所谓的偏离也必须限制在非常严谨的分析框架内。

具体到欧洲等成熟市场的投资,汪建熙表示还存在投资环境的因素。这些市场过去对中国的投资者存在偏见,经常会打上政治的标签。随着欧洲经济出现困难,过去的壁垒也在解除,这也使得中投能够

更容易地投资到欧洲的基础设施等领域之中。

除了成熟市场之外,中投在新兴市场也已经建立了较多的头寸。过去一年,新兴市场为了应对通胀普遍引入了紧缩政策,造成其资产价格出现下跌。在MSCI全球指数全年下跌7.35%的情况下,新兴市场的

指数下跌了22%。汪建熙认为,这的确带来了一些账面浮亏,但从长期配置的角度来看,短期的波动很难避免。

中投去年在香港成立了子公司中投国际(香港)有限公司。汪建熙透露,中投香港的主要功能一是利用当地丰富的资讯进行研究工作,二是主要进行公开市场的投资操作。未来中投还会根据需要,考虑在

其他国家和地区设立机构,以发挥当地的特殊优势。

摘自 《第一财经日报》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