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bW"gs
I
对话: 中国市场的下一个机会 kR6rf_-[
n.67f
E8=.TM]L
记者:你是著名的“红筹之父”,在90年代初期和中期抓住了“中国概念股”这个当时最大的市场机会。那么在你看来,下一个最大的市场机会又将是什么? 6}IOUWLB@
梁伯韬:我没有一个定下来的策略。和其他同行相比我有点不同,我的适应能力比较强,比较靠近市场,能够捕捉机会。(其他外资机构)外派(中国市场)的人员比我们吃亏,道理就在这里。毕 skdSK7 n
竟,我们已经积累了20多年的市场经验,在中国市场的经验也已经有10年了。 oo3ZYA
N7%Jy?-+
9x&,`95O
记者:那么,根据你20年的市场经验来判断,你觉得中国市场最大的机会在哪里? jgYUS@}
梁伯韬:中国最大的机会在于本土业务。今年,很多企业已经不再到海外市场去融资了,而是把眼光转向了国内市场。其实不仅仅是融资,今后金融产品的推出也会越来越多,最终会帮助形成一个 wCeSs=[
比较大和比较深的本土市场。 WDKj)f9cy
e>1^i;f
IoJkM-^H&)
记者:比如目前广受关注的中国存托凭证(CDR)? p{!aRB%
梁伯韬:红筹公司或外资公司发行CDR肯定对它们有利,因为多了一个融资渠道,而且国内目前的市盈率很高,在国内发行CDR资金成本是很有利的。投资者也可以有更多的投资选择,因为发行CDR的 u~Q0V J~
都是质素好、知名度高的大企业。CDR对香港市场会有不利影响,因为企业可能会减少在香港的融资,也有有利的一面,那就是国内的高市盈率会使投资者在香港买入股票到国内来卖,从而抬高香港的股 KwWqsuju
价和市盈率。比如B股开放后,一些投资者认为 H股被低估了,于是从B股套现买入H股,就使得H股的表现大大超过了近期恒生指数的一般表现。 { LJwW*?
):&A\nb
Xgd!i}6Q
记者:“五一”长假期间,大批内地游资组成“炒股团”南下热炒港股,已经引起管理层的关注和不安了。 Uk-^n~y
梁伯韬:香港特区政府对于外来投资者都是欢迎的,因为香港市场是开放的。这些资金确实也把这个市场搞得更活跃、流通性更大了。原来每天的交投量只有80亿-90亿港元,现在H股一活跃,交投 G?e,Q$
早已超过了100亿港元。当然,从国内的角度来看,由于担心外汇管制被突破,同时人民币尚未完全自由兑换,自然就会对此加以关注了。但要完全禁止是不容易的,因为这是私人行为。至于一些企业的 O~9
%!LAu
行为则可能比较容易受到监察和控制。 *f.eyg
#
u7f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