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435阅读
  • 0回复

总结、提醒与感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高顿教育
 
发帖
3
学分
119
经验
20
精华
0
金币
1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2-02-02
— 本帖被 阿文哥 从 CPA疑问与回答 移动到本区(2012-05-17) —
关键词: CMA

从去年10月中旬报名参加CMA考试到现在,已经将近一年的时间了。在这一年当中,我分别在今年的2月和10月通过了P1和P2的考试。

说实话,一年多以前,我还真的不是很清楚CMA是什么,当时只听说过诸如ACCA,AICPA这些更加脍炙人口的考试,而对于管理会计这门学科也没有什么概念。

当初选择考取CMA,完全是一个巧合。当高顿的工作人员打通了我的电话,向我推荐这门考试时,我才开始去了解它。

CMA的考试范围很广,涵盖了金融学,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公司理财,市场营销等等方面的知识要点。

作为一名大学生(报名参加CMA培训班时,我刚刚升入大三),就我个人而言,最终决定选择CMA这门考试,有这样几点原因:

1. 相较于ACCA一考就要14门的“拉锯战”,AICPA要到美国本土才能考的现状而言,CMA考试确实“实惠”多了。首先,总共就两个part,而且可以没有先后顺序进行考试,在考试的时间上显得“节俭”了许多。而且考场就在上海,不过想要借着考试到美国兜一圈的同志们就没机会了。

2. 我的英语水平一直不错,但是作为一名主修财务管理的大学生,我在专业英语方面没有经过专门学习,而CMA是我巩固英语水平,提高专业英语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而且又可以获取一个分量不轻的证书,何乐而不为呢?

但于此同时,我也必须要提提选择考CMA之前应该有的一些心理准备和基本认识:

1. 对于像我这样的大学生,虽然专业是对口的,可是CMA的知识体系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我们在学校当中没有接触过的。而在实践方面,我们缺少的实践经验可能导致我们比其它人要死记许多书上的条条框框。举个简单的例子,我记得在考P1的时候,后面两章讲的都是internal control,里面有些题目是描述一个场景,让我们找出不合规的地方,在我完全不知道怎样才是separation of duties,财务、会计部的具体办公流程的时候,这样的题目我确实只有死记一半,蒙一半的份儿了。

2. CMA是对自学能力的一个极大的挑战,我一直记得P1第一次上课结束后,感觉人一下子就懵了,第一次听了一天的课居然可以99%都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虽然kelson老师在台上讲得津津有味,而我在下面可是一直盼着早点下课回家。居然可以不明所以到连问题都提不出的地步。所以,从第一次课开始,我开始有意识的看看下次要讲些什么,即使是再忙,去上课的路上随便翻翻也是好的。再有,就真的是要平时下一点功夫慢慢补上了。虽然周末有老师的精讲,同学间的相互讨论,但是弄清的关键还是在于自己。

3. CMA还是对毅力的一个极大地挑战, 一本GLEIM,一本练习册,要是有时间的话,最好还是要做一下的。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自己的事儿,last but not least,我必须要提提我们高顿的老师和学服们。

很幸运,我的P1,P2都是由kelson老师教授的。kelson老师呢,是一个有着深厚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元老级”CMA老师,CMA的知识体系和考试重点都已经“融化在了他的血液当中“,是谁人都“搬不走吸不光”的,有这样一位老师,还怕什么呢?

在这儿,还要借此机会表达一下对学员服务们的感谢之情。在考P1的时候,我的CMA事宜是由seven全权负责的,P1的考试也是seven帮我报的名,雷厉风行的seven是一个非常值得信任的学服,让我对高顿教育留下了非常好的第一印象。

在上P2的课程时,我迎接来了另一位学服——“糖糖”。人如其名,“糖糖”长得似乎也是“甜滋滋”的,笑起来“乐滋滋”的,亲切感倍增。P2的学习过程疑的问题,由于一开始论坛上还没有完善的答疑体系,所以,我提的问题经常就“石沉大海“了,多亏糖糖在论坛完善之前帮我把题目email给老师,而且老是催着老师帮我回答,我的part 2题目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真的要多多地谢谢糖糖。

总之,关于是否真的要考取CMA这个证书,真的需要好好地思考一番,无论从专业基础还是工作中的实际运用方面,都要从自己特定的角度出发进行权衡;而当,高顿培训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