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财务报表分析 l53i
{o
OBAO(Ke
一 因素分析法(连环替代法,差额分析法)口诀:喜新厌旧 >38>R0k35
U>PZ3
二 财务比率 8zx]/>
1 短期偿债能力比率:净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 cT'Bp)a
净营运资本配置比率=净营运资本/流动资产=1--1/流动比率 (GmBv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e+Y7M7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各种应收预付款) ^>IP"k F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 AY/.vyS
现金流量比率=经营现金流量/流动负债 Pp_
4B
2长期偿债能力比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D;Qx9^.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 ^~H}N$W"-q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 ~ n]5iGz
权益乘数=1+产权比率=1/1-资产负债率 O@Aazc5K
长期资本负债率=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股东权益 !UT'4Fs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8o5[tl
?w
息税前利润=净利润+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 '3l TI
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现金流量/利息费用 [9">
}l
现金流量债务比=经营现金流量/债务总额 nONuw;K
3 资产管理比率 rwq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应收账款期末数 |o
5eG><
存货周转率=销售收入或成本/存货期末数 OXQ*Xpc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流动资产
^@^8iZ
非流动资产周转率= m# {'9 |
总资产周转率=
?J:w,,4m
营运资本周转率=销售收入/净营运资本 H+[?{+"#@l
毛利率=1-销售成本率 u} mj)Nk
4 盈利能力比率 6^b)Q(Edut
销售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 ;"MChk
资产利润率=净利润/总资产 M/<ypJ
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 /I 7V\
5 市价比率 6(8F4[D
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CQWXLQED>
市销率=每股市价/每股销售收入 &BPYlfB1
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9mi@PW}1
$Z G&d
三 杜邦财务分析 At.&$ t
权益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v?`R8
四 管理用财务报表 e gq,)6>
1管理用资产负债表 9<Pg2#*N0
净经营资产=经金融负债+股东权益 Nn05me"X
净经营资产=净经营性营运资本+净经营性长期资产 c-$rB_t+
净经营性营运资本=经营性流动资产-经营性流动负债 <j'K7We/tP
净经营性长期资产=经营性长期资产-经营性长期负债 );0
金融流动资产=货币资金,市场利率计息短期应收票据,交易性金融资产 Nh!`"B2B
金融长期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 +M=h+3hw](
金融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市场利率计息短期应收票据,交易性金融负债,一年内到期长期负债 _BewaI;w
金融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应付融资租赁款 doanTF4Da
2 管理用利润表 1-gM)x{Jr
分为经营损益和金融损益 hV7EjQp
财务费用全部作为金融损益 G+c&e:ip<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资产减值损失区分金融资产部分和经营资产部分产生 N'2?Z b
其中,管理用利润表中利息费用=财务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 b-&rMML
利息费用抵税=利润表利息费用*平均所得税率 *Dp&;, b
平均所得税率分摊所得税 if'=W6W
平均所得税率=所得税/利润总额 zb0NqIN:
资产减值损失中计入经营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 hY4# 4A`I
基本公式:净利润=税后经营净利润-税后利息费用 6Ryc&z5
税后经营利润=税前经营利润*(1-所得税率) ']nIa7
3 管理用现金流量表 oywiX@]~7
将现金流量表区分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和金融活动现金流量 45JL{YRN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即实体现金流量=经营现金流量-投资现金流量 e4YfJd
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与摊销)-(净经营营运资本增加+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折旧与摊销) tb&?BCp
=税后经营净利润-经营资产净投资 Al
yJ!f"Y
实体现金流量两个去处 $>/d)o
债务现金流量 债务现金流量=税后利息费用-净负债增加 8>C4w 5kF
股权现金流量 股权现金流=股利分配-股权资本增加 ,Q"'q0hM=
管理用现金流量表基本等式 \Tz|COG5h\
来源:经营现金流量-投资现金流量 }_lG2#Ll5
去向:债务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 1GN^uia7
基本格式: q-z1ElrN7u
上半步: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与摊销(经营活动现金毛流量)-净经营营运资本增加-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折旧与摊销=实体现金流量 Vl^x_gs#_]
下半部:债务现金流量=税后利息费用-净负债增加 s@L ;3WdO
股权现金流量=股利分配-股权资本净增加 )q<VZ|V
债务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融资现金流量 =Z+^n
?"
五 管理用财务分析体系 ,l&?%H9q
权益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经财务杠杆 1|sem(t
经营差异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 2c Xae
杠杆贡献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净负债/股东权益 mlByE,S2E
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资产周转次数 mP^ B2"|q
第三章 长期计划与财务预测
:a*>PMTn
一 销售百分比法(估计企业未来融资需求) sV"tN2W@
净经营资产(资金占用)=净金融负债及股东权益(资金来源) #4AU&UM+i
资金总需求=预计净经营资产-基期净经营资产 12^uu)6Xm,
内部来源:可动用金融资产 留存收益增加 iF`_-t/k
外部融资:金融负债增加 股本增加 ~ikp'5
外部融资额=资金总需求-可动用的金融资产-留存收益增加 ,3?=W/Um4
融资优先顺序: ;<i
u*a
1 动用现有金融资产2增加留存收益3增加金融负债4增加股本 !{l% 3'2
外部融资额=(预计净经营资产-基期净经营资产)-可动用金融资产-留存收益增加 wiI@DJ>E
预计净经营资产=预计经营资产-预计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法) :cA P{rSe
销售百分比法假设经营资产和经营负债的销售百分比不变。 IgbuMEfL
留存收益增加=预计销售收入增加*计划销售净利率*(1-股利支付率) Z. ${WZW
外部融资按优先顺序,先债务后股权 z_'^=9m
预计增加的借款原则:在目标资本结构允许时企业应优先使用借款筹资。如果不宜在借款,则需要增发股本。 H
r:*p6
外部融资额=(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销售收入增加-预计销售收入*预计销售净利率*(1-股利支付率) URVW5c
二 预计财务报表 X0j\nXk
预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0eO!,/
确定基期数据方法:1 上年财务数据具有可持续性,则以上年实际数据作为机器数据2上年财务数据不具有可持续性,应当适当调整。 |co#X8J
预测销售收入:基期销售收入*(1+收入增长率) 'wPX.h?
1资产减值损失和营业外收支通常不具有可持续性,可以不列入预计利润表 s$(%]~P
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假设均属于金融收益,由于金融收益的持续性较差,预测时通常将其忽略。 ^6Aa^|
1 当编制到利润表金融损益时,由于短期借款利息费用的驱动因素是借款利率和借款金额。通常不能根据销售百分比直接预测。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的利率已经列入利润表预测假设,借款的金额需要根据资产负债表来确定。因此,预测报表工作转向资产负债表。 1XN%&VR>^D
2 当资产负债表编制有事借款金额时,编制工作转向利润表 C6gSj1
3编制应付普通股股利时,应考虑股利分配政策: T]0K4dp+
确定应付股利的方法: 0@_8JB ?E
1 本期净投资资本增加=期末净经营资产-期初净经营资产 N
~|f^#L
按照债务与股权分配政策确定股权分配金额(留存收益) 7O)ATb#up
应付股利=净利润-留存收益 Xf;!w:u
注意:如果当期利润小于需要筹集的权益资本,在应付股利项目中显示为负值,表示需要先股东筹集资金的数额。如果当期利润大于需要筹集的权益资本,在应付股利项目中显示为正值,表示需要向股东发放的股利数额。 "*zDb|v
编制完毕预计利润表后转向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股本预计现金流量表:进行数据转换即可 54z`KX
73
三 增长率与资金需求 S[y'{;
1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外部融资占销售增长的百分比) 1
k!gR
含义:销售额每增加一元,需要增加的外部融资。 ta&z lZt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预计销售净利率*【(1 增长率)/增长率】*(1-股利支付率) .yF-<Y
注意:在计算中设计计算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时,也可以先计算外部融资额,然后用外部融资额除以新增销售额即可。 O[Z$~
公式运用:1预计外部融资需求量 外部融资额=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销售增长 Z(:\Vj"
2 调整鼓励政策:如果计算出来的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为负值,说明企业有剩余资金,根据剩余资金情况,企业可以调整股利政策。 ok--Jyhv#
因此,销售增长不一定导致外部融资增加。 5{-Hg[+9
3 预计通货膨胀对融资的影响 bN?*p($/
公式中给出的是销售额的增长率,如果题目中给出的销售量的增长率,在不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是一致的,但是如果存在通货膨胀,则需要根据销售量增长率计算出销售额的名义增长率。 6%EpF;T`
销售额名义增长率=(1 通货膨胀率)(1 销量增长率)-1 >XZ2w_
在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即使销售的实物量不变,也需要从外部融资。 0^{Tq0Ri[
外部融资需求的敏感性分析: 7'+`vt#E
外部融资需求的多少取决于销售的增长,还要看股利支付率和销售净利率。股利支付率越高,外部融资需求越大,销售净利率越大,外部融资需求越少。 -AnJLFY
二 内涵增长率 4 4QW&qL!(
不进行外部融资,而只依靠内部积累所能达到的增长率即为内涵增长率。 kX V
提示:
70avr)OM
1当实际增长率等于内涵增长率时,外部融资需求为0 eZ)
|m
2当实际增长率大于内涵增长率时,外部融资需求为正数 LEKE+775
3当实际增长率小鱼内涵增长率时,外部融资需求为负数 !T`
g\za/
三 可持续增长率 i.9}bw
9u@
可持续增长率是指不发行新股,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公司的销售所能增长的最大比率。 Q-,
4
可持续增长率的假设条件 []\-*{^r
1 不增发新股----即增加债务是唯一的外部筹资来源 djf8FNnn
2 经营效率不变----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净利率维持当前水平 Wr Wz+5M8
3 财务政策不变----即资产负债率和鼓励政策不变 9on$0
在符合可持续增长率的假设条件下,销售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负债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净利增长率=鼓励增长率=留存收益增加额的增长率 heF'7ezv#
可持续增长率计算公式=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收益留存率/1-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收益留存率 wB 8548C}-
影响可持续增长率的因素有: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收益留存率。而且,这四个因素与可持续增长率是同方向变动的。 >
a@1y8B
可持续增长率=权益净利率*收益留存率/1-权益净利率*收益留存率 G}
[$M"}
四,可持续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 Iv7BIK^0
实际增长率指本年销售额减去上年销售额除以上年销售额所得到的百分比。 je\]j-0$u
在不增发新股的前提下 aQhT*OT{Q
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收益留存率不变的情况下 /_<
_X
7
实际增长率=本年可持续增长率=上年可持续增长率 k5&}bj-
一个或多个增加时,实际增长率大于上年可持续增长率,本年可持续增长率大于上年可持续增长率 937<:zo:
一个或多个减少时,实际增长率小于上年可持续增长率,本年可持续增长率小于上年可持续增长率。 "7alpjwb
2 比率指标推算与外部股权融资的推算 lS;S:-
-F
如果企业的计划增长率大于可持续增长率,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单项措施如改变可持续增长率的五个因素中的一个。 [9EL[}
比率指标推算:1用不变得财务比率推算 2根据可持续增长率公式推算(只能用来推(销售净利率,股利支付率) 7OZ0;fK
2 外部股权融资推算 L%7WHtU*#
所有者权益增加额=基期所有者权益*销售增长率 [e=k<gKH
外部股权融资=股东权益增加-留存收益增加 4xx?x/q
留存收益增加=计划销售收入*销售净利率*留存收益率 s/?(G L+Ae
总结:当计划销售增长率大于可持续增率时,可采取单项措施包括:1提高销售净利率2提高总资产周转率3提高资产负债率4提高收益留存率5筹集外部股权资金 I2{zy|&
四个比率:销售净利率,股利支付率收益留存率可以按照公式推算,其余的可以按照不变的财务比率推算。 eJOo~HIWQ
3 计算超常增长的资金来源 sC.cMZ e
实际增长超过可持续增长率时的增长,称为超常增长。 _z^&zuO
1计算超常增长的销售额=本年销售额-上年销售额*(1 可持续增长率) @zR_[s
2计算超常增长所需要的资金=本年末资产-本年出资产*(1 可持续增长率) `5t~
Vlp
3分析超常增长的资金来源 Rv*x'w
==
1超常增长增加的负债=本年负债-上年负债*(1 可持续增长率) yj,+7[)
2超常增长增加的所有者权益=本年所有者权益-上年所有者权益*(1 可持续增长率) 5k_%%><: q
四 资产负债表比率变动情况下的增长率 vO{[P#L}
销售百分比法假设经营资产和经营负债与销售收入成正比关系,但在有些情况下不是成立的。 Ejf>QIB
1规模经济,如存货保险储备 i/N6 8
2整批购置资产,如固定资产在一定销售收入范围内保持不变,当收入超过一定限度时,它会跳跃式的增长。 aLevml2:T
3预测错误导致过量资产 NnZ_x>R
第四章 财务估价的基础概念 <D nv=)Rq
qB3&F pgW
一 货币时间价值 ^sZHy4-yK#
货币时间价值是指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在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也叫资金时间价值. {flxZ}
终值与现值的概念: _#U hXXD
1 终值又称将来值,是现在一定现金在未来某一时间上的价值,俗称本利和,记作F或S。 2\}6b4
2 现值,是指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一定量现金折合到现在的价值,俗称本金,记作P. &)Wm rF
利息的两种计算方法: YWhS< }^
1 单利 只对本金计息 9OF(UFgS
2 复利 不仅对本金而且对利息计息,俗称利滚利。 T7G{)wm
>m9ge`!9
单利的终值和现值 %gEfG#S
单利终值:F=P*PIN am
WIA`n=
单利现值:P=F/(1+IN) /i~n**HeF?
单利终值与现值的计算是互逆的。 . =A|
!ImtnU}
复利的终值与现值 `Oi6o[a
1 复利终值 F=P*(1 I)n l$p"%5]_
复利终值系数 (F/P,i,n) 5#? HL
2 复利现值 P=F/(1 i)n +>h'^/rAE
复利现值系数 (P/F,i,n) [VB\T|$
3 系数间的关系 M\9p-%"L
复利终值系数与复利现值系数互为倒数。 vn5]+-I
LTY(6we-
普通年金的终值和现值 g|3FJA/
1 有关年金的相关概念 :'dH)yO
年金的含义: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内,等额,定期的系列收支。具体有两个特点:金额相等 时间间隔相等。 7^8<[8
2 年金的种类: |w^nCsv
普通年金:每期期末发生资金的收付 Y'LIk Q\
预付年金:每期期初发生资金的收付 _1Iw"K49Qx
递延年金:第一期不发生资金的收付,发生在第二期或以后。 v?1xYG@1
永续年金:无限期的年金。 9s6d+HhM
eYjr/`>O
普通年金的计算: _q\w9gN
1 普通年金终值 F=A*(1 i)n-1/i b!|c:mE9|
年金终值系数 (F/A,i.n) 8-R;
&
普通年金的终值点在最后一期的期末时刻。 HQ8;d9cGir
2 普通年金现值 4[]4KKO3Q2
普通年金现值点为第一期期初时刻。 ?Da!QH
>,]
年金现值系数 (P/A,i,n) ?To r)>A'
6c
Om 8#
年偿债基金和年资本回收额的计算 |N>TPK&Xt
1 偿债基金的计算 1@0ZP~LTB
偿债基金,是为是年金终值达到既定数额的年金金额。即,普通年金终值中解出A. C}GOwvAL>
偿债基金系数(A/s,i,n) *FUbKr0
偿债基金系数与普通年金终值系数互为倒数。 U
,u\o@3A
2 资本回收额的计算 ZA4vQDW
资本回收额是指在约定年限内等额收回初始投资资本或清偿所欠的债务,即在普通年金现值中解出A,即资本回收金额。 D7x"P-ie
资本回收系数与年金现值系数互为倒数。 ygp NMq#?X
(A/P,i,n) tm}0kWx
总结:复利现值与复利终值系数互为倒数, 6ax|
EMw
偿债基金系数与年金终值系数互为倒数。 9a9{OJa6M
资本回收系数与年金现值系数互为倒数,
O%kX=6
预付年金的终值与现值 j kIgEF2d*
预付年金是指每期期初等额收付的年金,又叫先付年金。 '`Z5.<n7p
1 预付年金的终值计算 7l3sd5
预付年金的终值点为最后一期的期末。 4h~o>(Sq
计算时,可将其看成一个从第0期到第N-1期的N期普通年金,然后再用复利终值将第N-1期算到第N期期末点。或者按照N 1期普通年金计算终值,然后减去最后一期的年金。 F\;G'dm
2 预付年金现值的计算 7fJWb)z!k
预付年金的现值点为第一期的期初。 oos7x6
计算时,可以将其看成一个从第0期到第N-1期的普通年金进行折现,然后再用复利终值系数将第0期的终值换算到第一期。或者将其看成N-1期的普通年金,折现后在加上第一笔款项。 RI_3X5.KQ
口诀:预付年金求终值,期数加1,系数减1 *7o(
求现值,期数减一,系数加1. cA4xx^~
(a i&v
Z tfPB
递延年金 Xj<B!Wn*Xb
递延年金是指第一次等额收付发生在第二期或第二期以后的年金。 3Ga!)
1 递延年金终值的计算 H?>R#Ds-
递延年金的终值就是N期普通年金的终值,与递延期无关。 =7mn=
w?
2 递延年金现值的计算: 5}4r'P$m:
两次折现,把递延期以后的年金套用普通年金的公式求现值,在用复利现值求出期初的现值即可。 Ie~#k[X
年金系数之差:把递延期每期期末都当做有等额收付的A,把递延期和以后看成一个普通年金,求现值后,再减去递延期的现值。 AA
um1xl
>{^&;$G+*
永续年金 FHS6Mk26
永续年金是指无限期等额收付的年金。因此永续年金只有现值没有终值。 \Z
^YaKj&
P=A/i IPoNAi<b
z\8Kz ]n~
折现率,期间的推算 $;dSM<r
即已知现值或终值,年金,期间求折现率,或者已知现值或终值,年金,折现率求期间。 tPHDnh^n]
对于这类问题,只要带入有关公式求解折现率或期间即可,求解过程中可能或设计内插法。 b}9Ry"
内插法求利率步骤: *s9
+
1 先算年金系数 x%JtI'sg
2 查表,找到临近系数 Vx^+Z,y&QP
3 列式:短差比长差相等。 iii2nmiK
名义年利率,期间利率和有效年利率 4cni_m]
1 含义 [g:ZIl4p\P
名义年利率:即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的利率,也叫报价利率。提供时须同时提供每年的复利次数,否则意义不完整。 Og?]y ^y
期间利率:指借款人每期支付的利率。可以约半年期利率,季度等。期间利率=名义利率/每年复利次数 >c>f6
有效年利率:有效年利率是指实际利率也叫等价年利率。 v'*#P7%Kf
有效年利率=(1 名义利率/m)m-1 IR,`-
2 名义利率下终值和现值的计算 wYJ.
F
将名义利率调整为周期利率,将年数调整为期数。 ]N^a/&}*
3 有效年利率的推算 nxP>IfSA
i=(1 r/m)m-1 /,z4t
f
根据这两个公式可以在三种利率之间相互推算。 ^E8XPK]-~
DDT)l+: XP
Q0I22?
连续复利 8-c1q*q)
如果每年复利次数m趋近于无穷,这种情况下的复利成为连续复利。 ?1Lzbou
连续复利情况下的实际年利率=er-1 7Xi)[M?)#
e是一个常数,约等于2.7183 +.T&U7xV
连续复利情况下复利终值和复利现值的计算 POQRq%w
连续复利终值S=P*e(rt) 1;R1Fj&
连续复利现值P=S*e(-n) z )
2h\S
单项资产的风险和报酬 O<Rm9tZ8
风险衡量的方法----统计指标-----方差,标准差,变化系数 CfA^Xp@vc
期望值和方差 N246RV1W
1根据概率计算,在已知预期概率的情况下,期望值和方差均按照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 s('<ms
2 根据历史数据计算,再有历史数据的情况下,期望值为简单平均,标准差为修正简单平均(分子偏差的平方,分母为样本个数减一) t8,s]I&
jiMI&cl
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报酬 18 pi3i[
投资组合理论认为,若干种证券组成的投资组合,其收益是这些证券收益的加权平均数,但其风险不是这些证券风险的加权平均风险,投资组合能降低风险。 Lf|5miO
一 证券投资组合的预期报酬率 z!quA7s<]
投资组合的收益率等于组合中各单项资产收益率的加权平均值。 o[W7'
1O
二 两项资产组合的风险计量 wIIxs_2Q0c
组合风险的大小与两项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变动关系有关。反映资产收益率之间相关性的指标是协方差和相关系数。 f:gXXigY,
σjk=rjk*σj*σk X|)Ox
,(
rjk为相关系数 )pV5l|`
协方差为正,说明两项资产的收益率成同方向变化 mr]IxTv
-ckk2D?
协方差为负,说明两项资产的收益率成反方向变化 1CFTQB >
协方差为0,说明两项资产收益率之间不相关。 8*;88vW"2
2 相关系数 =#||&1U$
rjk=σjk/σj*σk @sRUl
,M;Z
-1≦r≦1 !SAjV)
相关系数=-1,表示一种证券报酬的增长与另一种证券的报酬减少成比例 V8w!yc
相关系数=1,表示一种证券报酬率的增长和另外一种证券的增长成比例、 )2KQZMtgm]
相关系数=0,不相关。 /(Se:jH$>
两项资产组合的方差和组合的标准差 st"uD\L1p:
方差=A12σ12 A22σ22 2A1A2σ1σ2r12 xwr<ib:
标准差=(a2 b2 2ab×r)-2 vq|o}6Et
结论:等比例投资情况下 $bRakF1'S
当r=1时,σp=σ1 σ2/2 C~F do0D
当r=-1时,σp=﹛σ1-σ2﹜/2 sBGYgBu!a
JyY-@GF
三 多想资产组合的风险 s+;J`_M
充分投资组合的风险,只受证券之间协方差的影响,而与各证券本身的方差无关。 2yk32|
r]p
0O(
四 两种证券组合的机会集合有效集 6\ g-KO
如果投资比例发生变化,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和标准差也会发生变化。 3A'vq2beM
机会集曲线图的几个特征: '`$z!rA
1 揭示了分散化效应。A为低风险证券,B为高风险证券。在全部投资用于A的基础上,适当加入高风险的B证券,组合的风险没有提高反而有所降低。这说明了风险分散化效应,尽管两种证券同向变化,但是仍然存在风险抵消效应。 ;q&6WO
2 表达了最小方差组合,即离开此点,无论增加还是减少B的投资比例,标准差都会上升。 t(YrF,
3 他表达了投资的有效组合,1-2部分组合式无效的,最小方差组合到最高预期报酬率组合之间的曲线为有效集。 e)kN%JqW
x}t,v.:
相关性对机会集和有效集的影响: &L[7jA'[J
相关系数=1,机会集为一条直线,不具有风险分散化效应 E? 1"&D
m
相关系数<1,机会集为一条曲线,当相关系数足够小,机会集向左侧突出 [;3` Aw
相关系数越小,风险分散效应越强;相关系数越大,风险分散效应越弱 aV?dy4o$
相关系数不是足够小时,机会集不想左侧突出,有效集与机会集重合,最小方差组合点为全部投资于A,最高预期报酬率组合点为全部投资于B.不会出现无效集。 7/nnl0u8
结论: G j^J pG
1 无论资产间的相关系数如何,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都不会低于所有单个资产中的最低预期收益率,也不会高于单个资产的最高预期收益率,投资组合的标准差都不会高于所有单个资产中的最高标准差,但是却会低于单个资产的最低标准差。 !PX`sIkT
2 最小方差组合点到最高预期报酬率之间的曲线,称为有效边界 al<[iZ
3 有想想资产构成的投资组合,其最高,最低与其报酬率组合点,以及最大方差组合点不变,但是最小方差组合点却可能是变化的。 iq_y80g`8h
RO(~c-fV
多种证券组合的机会集和有效集 #jAlmxN
两种证券组合,机会集是一条曲线,如果多种证券组合,则机会集为一个平面。 9~ 8 A>
1 多种证券组合的机会集是一个平面 z
DDvXz
2 存在最小方差组合 5}d"nx
3 有效集:最小方差组合点到最高预期报酬率点的部分,为有效集。 }!=}g|z#|
Gq_rZo(@
资本市场线 ?}4 =A&][
在投资组合研究中,引入无风险资产,在风险资产组合的基础上进行二次组合,这是资本市场线所要研究的问题。 kk_$j_0
假设存在无风险资产,投资者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借到钱,将其纳入自己的投资总额,或者可以将多余的钱带出无论借入和贷出,利息都是固定的无风险资产的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用Rf表示。 /,v>w,
一 由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组合构成的投资组合的报酬率与标准差 {kGcZf3h
总期望收益率=Q*锋线组合的期望收益率 (1-Q)*无风险利率 $e66j V
总标准差=Q*风险组合的标准差 cNX,%
Q代表投资总额中投资于风险组合的比例。 3T)GUzt`
如果资金贷出Q<1,如果介入资金Q>1 AnK-\4
注意;在计算投资比例时:分母为自有资金,分子为投入风险组合额资金。 egcJ@Of
无风险资产的标准差为0 >*#clf;@p
7?Vo([8
资本市场线 tHlKo0S$0
将锋线组合作为一项资产,与无风险资产进行组合。 bvY'=
1 市场均衡点:资本市场线与有效边界集的切点称为市场均衡点,它代表唯一最有效的风险资产组合,她是所有证券以各自的总市场价值为全书的加权平均组合,即市场组合。 h/u>F$}c
2 组合中资产构成情况,切点M的左侧和右侧,资本市场线解释粗持有不同比例的无风险资产和市场组合请款下风险与预期报酬率的权衡关系。在切点左侧,同事持有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组合,风险较低;在切点右侧,仅持有市场组合,并且还介入资金进一步投资于组合M. Q>qx?
g
3 分离定理 个人的效用偏好与最佳风险资产组合相互独立。对于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来说,只要能以无风险利率自由借贷,他们都会选择市场组合,即分离原理---最佳风险资产组合的确定独立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U40adP? a
o4I&?d7
;"
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z8W@N8IqC
系统风险为不能分散的风险,即不能通过多角投资消除的风险 !Z+4FwF
非系统风险为可分散风险,即可以通过多角化投资消除的风险。 %Z|]"=;6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rO8Q||@>A
研究对象:充分组合情况下风险与要求的收益率之间的均衡关系。 M>
H4bU(
要求的必要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 风险报酬率 ?M'_L']N[
在充分组合条件下,非系统风险被全部分散,只剩下系统风险,因此必须首先解决系统风险的衡量。 ~ KNdV
一 系统风险的衡量--β系数
sU>!sxW
即某个资产收益率与市场组合之间的相关性。 cR.[4rG'
β=rjm(相关系数)σj/σm TG ,T>'
采用这种方法需要首先计算某项资产与市场组合之间的相关系数,然后计算该资产的标准差和市场组合的标准差,最后计算出β系数 'Oyx
X
2 某股票的β系数取决于,与整个市场的相关性,自身标准差,整个市场的标准差。 a xT-
3 市场组合的β系数为1. ,0ZkE}<=w
4 当相关系数小于0时,β系数为负值。 HF@K$RPK
y=a bx #$trC)? ~q
y是某股票的收益率,x市场组合的收益率,b就是β )U4h?J
β=(nΣxy-ΣxΣy)/nΣx2-nΣy2 q}Wd`>VDR
注意:采用这种方法需要列表进行必要的数据准备。 M
XB
fX
β系数的经济意义: V. sIiE
测量相对于市场组合而言,特定资产的系统风险是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