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信息的质量
① 完整性。
② 准确性。
③ 相关性。
④ 针对使用者的需要。
⑤ 权威性。
⑥ 及时性。
⑦ 易于使用。
⑧ 成本效益。
232.内部信息传递流程的管控(2011年新增内容) Fx@@.O6
关键的控制点: U\;mM\2rE
(一)内部报告的形成 @ {8xL
●根据自身环境(战略、业务、环境要素)的变化,建立内部报告的指标体系,并制定严密的内部报告流程,利用信息技术,强化内报告信息的集成并要求重要信息及时上报。 \@*D;-
b
●应严格规定内部报告审核程序和设定的审核权限。(例如,内部报告在传递前必须签发部门负责人审核及确认信息的质量)
19^B610
●加强反舞弊机制建设。例如员工信箱、投诉热线、审计委员会对相关信息的复查等等。 Y_M3-H=0
(二)内部报告的使用 (k>I!Z/&2
●应建立内部报告使用及保管制度,通过职责分离、授权接触等手段防止商业秘密泄露。 fvw&y+|y!
●对不同的内部报告应按其影响程度规定其保管年限。(重要文件应永久保存,例如股东登记表) p}k\l dmh{
●应建立内部报告的评估制度,定期对内部报告的行程和使用进行全面评估。 Rm=[Sj84
●切实执行奖惩机制。 G+jcR; s
2(NN QU@Uz
233. 信息战略的类型(掌握)
信息系统;信息技术;信息管理。
234.信息系统战略
事务处理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战略性企业管理;
决策支持系统;
经理信息系统;
专家系统。
235.信息技术战略
企业必须有信息技术战略,其原因如下: )Jd{WC.
(1)信息技术一般涉及高成本,而信息技术战略能对预算进行分配和控制; 7f
q\
H{
(2)信息技术对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所以信息技术系统必须在任何时候都是可靠和可访问的; tfq; KR
(3)要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离不开信息技术,例如,要对目标客户进行营销,必须用到客户信息; O:te;l
QK
(4)信息技术可降低成本,比如使用电子邮件可降低邮费和电话费; ?1/wl;=fm
(5)信息技术提供用于计划、决策和控制的信息,有助于管理者进行企业管理。 _iW-i
GZNfx8zsY+
236.信息系统的评价(掌握)
RyN?Sn5)
【注意】《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8号——信息系统》提出企业应当关注与信息系统有关的下列风险: !$.h[z^
1.信息系统缺乏或规划不合理,可能造成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低下。 YBY!!qjPx
2.系统开发不符合内部控制要求,授权管理不当,可能导致无法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有效控制。 ~er4w+"
3.系统运行维护和安全措施不到位,可能导致信息泄漏或毁损,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T
\$r|
~bSjZ1`
237. 电子商务 (熟悉) N^B
y#Z
电子商务的主要应用: tU
(vt0~b
●公共关系:利用企业网站发布信息 4Awl
●进行信息传递:下载信息 <!.Qn
Y
●扩展其零售渠道:网上销售
238.数据收集方法(掌握) rTLo6wI
以零售业为例,最常利用数据收集方法的方面有:电子销售点、电子资金转账、互联网购物、电子数据交换和文件成像。
~0XV[$`L
239.管理信息数据的结果 (熟悉) L9(!L$
(1)定期报告 %
%Z|6V74
向用户提供管理信息最常见的形式是硬盘拷贝报告,由计算机生成的报告列出交易(交易报告)、例外(例外报告)或定期总结报告。
(2)简报 **lT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