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Ysa 第十章 审计抽样 KQulz 第一节 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 UmNh0n
S 注册
会计师可以使用的方法,包括选取全部项目、选取特定项目和审计抽样。
hsJS(qEh.' 一、选取全部项目测试 8|2I/#F}] 选取全部项目是指对总体中的全部项目进行检查。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查,通常更适用于细节测试,而不适合控制测试。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注册
会计师应当考虑选取全部项目进行测试:
Jc9BZ`~i 1.总体由少量的大额项目构成。
eb*w$|y6" 2.存在特别风险且其他方法未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
证据。
w+Oo-AGNH 3.由于信息系统自动执行的计算或其他程序具有重复性,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查符合
成本效益原则。
注册会计师可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取全部项目进行测试。
y%Wbm&h 二、选取特定项目测试 ^v+7IFn 选取特定项目是指对总体中的特定项目进行针对性测试。选取的特定项目可能包括:大额或关键项目;超过某一金额的全部项目;被用于获取某些信息的项目;被用于测试控制活动的项目。
m&I5~kD
注册会计师通常按照覆盖率或风险因素选取测试项目,或将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
=N?K)QD` 注意:选取特定项目实施检查,通常是获取审计证据的有效手段,但并不构成审计抽样。对按照这种方法所选取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不能推断至整个总体。
;=i$0w9 W 三、审计抽样 L9bIdiB7 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这使注册会计师能够获取和评价与被选取项目的某些特征有关的审计证据,以形成或帮助形成对从中抽取样本的总体的结论。总体可分为多个层或子总体,每一层或子总体可分别予以检查。
}'c@E0" 注意:
V|T3blG?D 有些审计程序可以使用审计抽样,有些审计程序则不宜使用审计抽样。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及审计抽样;询问、观察和分析程序通常不宜抽样。
]
RLEyDB 四、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JQO%-=t (一)抽样风险 iJ%`ym4Y 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和对总体全部项目实施与样本同样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的可能性。
Op
0Qpn EG
oe<. 抽样风险分为下列两种类型:
_usi~m 1.信赖过度风险(控制测试)和误受风险(细节测试)——影响审计效果
;e#bl1%# 信赖过度风险是指推断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
wf&1,t3Bgn 误受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的风险。
ptCAtEO72 2.信赖不足风险(控制测试)和误拒风险(细节测试)——影响审计效率
?S0gazZm 信赖不足风险是指推断的控制有效性低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
\EC7*a0 误拒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上不存在的风险。
MU#$tXmnC 注意:
V+dFL9 只要抽样,抽样风险就存在。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成反方向变动:样本规模越小,抽样风险越大:样本规模越大,抽样风险越小。既然抽样风险只与被检查项目的数量有关,那么控制抽样风险的惟一途径就是控制样本规模。无论是控制测试还是细节测试,注册会计师都可以通过扩大样本规模降低抽样风险。如果对总体中的所有项目都实施检查,就不存在抽样风险,此时审计风险完全由非抽样风险产生。
ffibS0aM >=!$(JgX (二)非抽样风险 PTf.(B"z 非抽样风险是指由于某些与样本规模无关的因素而导致注册会计师得出错误结论的可能性。
]Yd7 在审计过程中,可能导致非抽样风险的原因包括下列情况:
h6Q-+_5 1.注册会计师选择的总体不适合于测试目标。
Ymr\8CG/ 2.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定义控制偏差或错报,导致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样本中存在的偏差或错报。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