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注册会计师会计考前模拟试题 O}Jb,?p
一、单项选择题 \2jY)UrQs
1. 甲公司2010年有关无形资产资料如下 l
;uEw
(1)2010年12月31日A专利权的可收回金额为320万元。该无形资产系2008年10月2日购入并交付管理部门使用,入账价值为525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J"y@n~*0
(2)2010 年甲公司拟增发新股,乙公司以一项账面原值为450万元、已摊销75万元,公允价值为420万元的B专利权抵缴认购股款420万元,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为420万元。2010年8月6日甲公司收到该项无形资产,并办理完毕相关手续。甲公司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摊销,2010年9月6日该项无形资产达到能够按管理层预定的方式运作所必须的状态并正式投入生产产品相关的使用。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甲公司2010年12月31日A专利权和B专利权账面价值合计为()。 z0sB*5VH
A.288.75万元 "^H+A-R[
B.726万元 D }\`5L<
C.312.60万元 v|GvN|_|
D.694.75万元 i*<,@*
2. 甲公司2010年末B专利权摊销时应借记()。 ,l6W|p?ZO^
A.其他业务成本10.50万元 5kF5`5+Vj
B.资本公积15万元 dQ[lXV[}v
C.制造费用14万元 ^4"_I
D.管理费用12.5万元 'SmdU1]4BD
3. 恒通公司于2008年1月1日按每份面值1 000元发行了期限为2年、票面年利率为7%的可转换公司债券30万份,利息每年年末支付。每份债券可在发行1年后转换为200股普通股。发行日市场上与之类似但没有转换股份权利的公司债券的市场利率为9%,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P/F,9%,1)=0.9174,(P/F,9%,2)=0.8417。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8年1月1日,该交易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金额为()。 Li2)~4p><
A.0万元 7@F B^[H:y
B.1 054.89万元 abND#t
C.3 000万元 ($wYawz
D.28 945万元 J:5n/m^A
4. 假设2009年1月1日全部转股,则转股过程中产生的“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的金额是()。 i,'~Ds
A.30305.06万元 1 .M?Hp9i
B.1054.89万元 v09f#t$;5
C.24505.06万元 Ut+m m\7
D.28745.11万元 "hfwj`U
5.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一家制造业上市公司。该公司在2009、2010年连续两年发生亏损,累计亏损额为2 000万元。ABC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BC公司)为一家从事商贸行业的控股公司。S公司、T公司和M公司均为ABC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1年,甲公司为了扭转亏损局面,进行了以下交易 m{*l6`dF
(1)1月1日,与ABC公司达成协议,以市区200 亩土地的土地使用权和两栋办公楼换入ABC公司拥有的S公司30%的股权和T公司40%的股权。甲公司200亩土地使用权的账面原价为6 000万元,已计提累计摊销2 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8 000万元。两栋办公楼的原价为10 000万元,累计折旧为8 000万元,公允价值为2 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假定处置土地和办公楼适用的营业税税率均为5%。ABC公司拥有S公司30%的股权的账面价值及其公允价值均为6 000万元;拥有T公司40%的股权的账面价值及其公允价值均为4 000万元。假定该项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 md0=6<
}P
(2)4月1日,甲公司与M公司达成一项资产置换协议。甲公司为建立—个大型物流仓储中心,以其产成品与M公司在郊区的一块100亩土地的土地使用权进行置换,同时,甲公司支付给M公司银行存款120万元(补价800万元扣除增值税680万元)。甲公司用于置换的产成品的账面余额为4 500万元,已经计提600万元跌价准备,其公允价值为4 000万元。M公司用于置换的100亩土地的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为1 000万元,未曾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4 800万元。甲公司与M公司为非关联方。 假定上述与资产转移、股权转让相关的法律手续均在2011年4月底前完成。甲公司取得S公司和T公司的股权后,按照S公司和T公司的章程规定,于5月1日向S公司和T公司董事会派出董事,参与S公司和T公司财务和经营政策的制定。至2011年底,甲公司未发生与对外投资和股权变动有关的其他交易或事项。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各题。 甲公司自ABC公司换入的S公司30%的股权入账价值为()万元。 AS7!FD6b
A.2 400 <7GK *I
B.3 600 Vr*t~
M>
C.6000 uMI2Wnnc:/
D.4000 0\+Qi?&
6. 甲公司从M公司换入的土地使用权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VB8K
A.4 000 ;VuIQ*@m"
B.800 0e7!_/9
C.3 200 N ]duv~JS
D.48 00 '|Oi#S
7. 甲公司为建造一栋办公楼,于2009年12月1日借入期限为三年,本金为1 000万元,年利率为 6%,按年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专门借款。另外,甲公司有一般借款200万元,年利率为7%,期限为2年,每年年末计提利息,将于2011年6月30日到期。工程采用出包方式,2010年1月1日,用银行存款支付工程价款300万元;工程因质量纠纷于2010年3月1日到2010年6月 30日发生非正常中断。2010年9月1日用银行存款支付工程价款800万元,工程于2011年1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2011年2月10日办理竣工决算,2011年2月28日交付使用。甲公司借款费用按年资本化。2010年闲置的专门借款资金均用于固定收益债券短期投资,该短期投资月收益率为 0.3%。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关于开始与停止资本化时点相关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FiV!nRkZ
A.资产支出在开始资本化时点必须是已经发生 &l Q j?]
B.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时点的条件包括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需的购建活动已经开始 tT 7$2 9
C.开始资本化的时点为 2010年1月1日,停止资本化的时点为2011年1月31日 4Q
dg t*
D.资产支出在开始资本化时点的支出必须是货币支出 &[YG\8sxWa
8. 下列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_5zR!|\^
A.由于2010年3月1日至6月30日发生三个月以上的连续非正常中断。故在此期间应暂停资本化,将这一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计入财务费用 r
(uM$R$o
B.2010年闲置专门借款的短期投资收益为16.8万元 ~K[rQ
C.2010年专门借款的利息资本化金额为31.6万元 yhIg)/?L
D.2010年借款利息应予以费用化的金额为14万元 i`Tne3)
rLwc=(|
c_iF S
9. 甲上市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按照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该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所得税税率为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 h+Dok#g
(1)甲公司2011年3月30日取得一项投资性房地产,其成本为8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4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取得资产当日已经签订出租合同 ,租赁期为2011年4月1日至2015年4月1日,一共5年,年租金为60万元,于每年4月1日支付。2011年末,该栋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850万元。 %VMazlM15
(2)2013年1月1日,甲公司认为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的房地产交易市场比较成熟,具备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条件,决定对该项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当日公允价值是900万元。 按照税法规定,该投资性房地产作为固定资产处理,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按照40年计提折旧。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甲公司2011年的账务处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8.,PgS
A.该项房地产对甲公司2011年损益的影响金额为15万元 2d._X$fx7
B.2011年末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为850万元 !hq7R]TC+
C.该项房地产对甲公司2011年度损益的影响金额为30万元 sJr$[?
D.该项房地产对甲公司2011年度损益的影响金额为75万元 H.9 J}k1S
10. 关于甲公司2013年1月1日的账务处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rvu?F
A.甲公司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8.75万元 !
>:O3*/
B.甲公司应将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当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在扣除递延所得税影响后计入资本公积 zme:U![
C.该项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的转换,对甲公司留存收益的影响金额为135万元 O7.Is88!
D.该项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的转换,对甲公司留存收益的影响金额为101.25万元 $*PyzLS
11. 2009年1月1日,甲公司向100名高级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 000股股票期权,条件是自授予日起在该公司连续服务3年,每份期权允许职工以4元/股的价格购买公司一股股票。授予日公司股票价格为8元/股,预计3年后价格为12元/股,公司估计该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9元/份。上述高级管理人员在第一年有10人离职,公司在2009年12月31日预计3年中离职人员的比例将达20%;第二年有4人离职,公司将比例修正为15%。 2011年10月20日,甲公司经董事会批准取消原授予乙公司管理人员的股权激励计划,同时以现金补偿原授予股票期权且尚未离职的乙公司管理人员800万元。2011年初至取消股权激励计划前,甲公司有6名管理人员离职。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股份支付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gFKQm(0g2
A.取消或结算时支付给职工的所有款项应作为权益的回购处理,回购支付的金额高于该权益工具在回购日公允价值的部分,计入当期费用 gQ?k}D
B.以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提供的服务,应当按照所授予的权益工具或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 D,hl+P{^K
C.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在确认成本费用的同时计入资本公积;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在确认成本费用的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O^f@ g l
D.企业回购已可行权的权益工具,应按照支付的价款借记管理费用,贷记银行存款 DxYu
12. 下列关于股份支付相关核算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h7
j*6
A.2009年影响管理费用的金额为240万元
(p. 5J
B.2010年影响管理费用的金额为270万元 ~7ArH9k.
C.2010年末资本公积的余额为510万元 .,c8cq?
D.2010年末应付职工薪酬的余额为510万元 r
dK.*oT
13. 2011年10月20日甲公司确认当期费用的金额为()。 EU+sTe >
A.800万元 -B_dE-l,
B.290万元 PH]q#/'
C.210万元 mz#(\p=T
D.0 wy^>i$TC
14. 对于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重组,下列各项中,债权人应确认债务重组损失的是()。 _])
1P?.
A.收到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小于该资产原账面价值的差额 D\k);BU~
B.收到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大于该资产原账面价值的差额 T|E ;U
C.收到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小于重组债权账面价值的差额 K9*K4'#R
D.收到的非现金资产原账面价值小于重组债权账面价值的差额 !XFN/-Q ,
15. 甲公司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决定对乙事业部进行重组,将相关业务转移到其他事业部。经履行相关报批手续,甲公司对外正式公告其重组方案。甲公司根据该重组方案预计很可能发生的下列各项支出中,不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的是()。 ]\jhtC=2
A.自愿遣散费 ,^+3AT
B.强制遣散费 HsO=
%bb
C.剩余职工岗前培训费 F;zmq%rK
D.不再使用厂房的租赁撤销费 =3}+f-6"'
16. 下列有关外币折算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G q8/xxt
A.收到外币资本投入,有合同约定汇率的,按合同约定汇率折算;没有合同约定汇率的,按收到外币资本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I*#~@:4*
B.外币交易应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8cS0dK]Q
C.资产负债表日对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ng
D.对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境外经营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应按一般物价指数先对其财务报表进行重述,再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进行折算 Y`M.hYBXk
3*FktXmI}
N+r~\[N\9
二、多项选择题 [iDa6mcth
1. 甲公司2010年至2011年发生的有关事项如下 N%T-Q9k
(1)2010年1月1日,甲公司以一项固定资产(不动产)及银行存款3 000万元作为合并对价,取得乙公司60%的股权,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甲公司付出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 200万元,公允价值为1 500万元。合并过程中发生审计、评估费用等共计30万元。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7 000万元。甲公司与乙公司在此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p!["v&
(2)2010年5月1日,乙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100万元。 `xtN+y F
(3)2011年1月1日,甲公司又以银行存款900万元为对价取得乙公司10%的股权。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金额为8 000万元。 v!x=fjr<
(4)假设甲公司有足够的资本公积,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以下各题。 关于甲公司2010年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Q@m;i>
A.甲公司2010年1月1日应确认营业外收入300万元 Pd3t~1TaW
B.甲公司应将合并过程中发生的审计、评估费用计入管理费用 Qc3!FW<26
C.2010年1月1日,合并报表中应确认商誉300万元 ~[[a7$_4
D.2010年5月1日,甲公司对于分配的现金股利应确认投资收益60万元 K,So#Ui
E.2010年1月1日,甲公司应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为4 530万元 ]$z~;\ T
2. 关于购买少数股权的处理,正确的有()。 ^lQej%
A.增资后,甲公司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为5 400万元 sx/g5?zh
B.增资后,甲公司在合并报表中反映的合并商誉金额为400万元 \>\w-ty[(
C.增资后,甲公司在合并报表中反映的合并商誉金额为300万元 Pg`^EJ+
D.合并报表中,对于新增投资成本900万元与按新增持股比例享有的乙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份额800万元之间的差额,应调整资本公积 7ed*dXY*
E.合并报表中,对于新增投资成本900万元大于按新增持股比例享有的乙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份额800万元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商誉 J+9D/VT
3. 甲上市公司20×8年1月1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30 000万股。20×8年度甲公司与计算每股收益相关的事项如下 |5O%@
(1)5月15日,以年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为基数每10股送4股红股,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3股,除权日为6月1日。 2bCa|HTv
(2)7月1日,甲公司与股东签订一份远期股份回购合同,承诺3年后以每股12元的价格回购股东持有的1000万股普通股。 lRO4-
y
(3)8月1日,根据经批准的股权激励计划,授予高级管理人员1500万股股票期权,每一股股票期权行权时可按6元的价格购买甲公司1股普通股。 "r[Ea|
(4)10 月1日,发行3000万份认股权证,行权日为20×9年4月1日,每份认股权证可在行权日以6元的价格认购1股甲公司普通股。 甲公司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为每股10元,20×8年实现的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8 36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各项关于稀释每股收益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D
A.亏损企业发行的行权价格低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的认股权证具有稀释性 :?60pu=
B.亏损企业发行的行权价格低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的股票期权具有反稀释性 9 /9,[ A
C.盈利企业发行的行权价格低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的认股权证具有反稀释性 V,>#!zUv
D.亏损企业签订的回购价格高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的股份回购合同具有反稀释性 !x,3k\M
E.盈利企业签订的回购价格高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的股份回购合同具有反稀释性 C5eol &
4. 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在计算20×8年稀释每股收益时调整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D&FnTa
A.因送红股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为12 000万股 :}E*u^v K
B.因承诺回购股票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为100万股 8x+K4B"oe
C.因发行认股权证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为300万股 s_RYYaM
D.因资本公积转增股份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为9 000万股 mhcJ0\@_
E.因授予高级管理人员股票期权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为250万股 ag] nV
E/
5. 甲公司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批准,于2×11年1月1日开始对有关会计政策(原则、基础、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估计(判断)作如下变更 wv1?v
_4
(1)对子公司(丙公司)投资的后续计量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对丙公司的投资2×11年年初账面余额为4500万元,其中,成本为4000万元,损益调整为 500万元,未发生减值。变更日该投资的计税基础为其成本4000万元,企业未确认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产生的所得税影响。 <,LeFy\zW
(2)对某栋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办公楼的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该楼2×11年年初账面余额为6800万元,未发生减值,变更日的公允价值为8800万元。该办公楼在变更日的计税基础与其原账面余额相同。 K<V(h#(.@
(3)将全部短期投资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其后续计量由成本与市价孰低改为公允价值计量。该短期投资2×11年年初账面价值为560万元,公允价值为580万元。变更日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为560万元。 [7$<sN<'
(4)管理用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由10年改为8年,折旧方法由年限平均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甲公司管理用固定资产原每年折旧额为230万元(与税法规定相同),按8年及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2×11年计提的折旧额为350万元。变更日该管理用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相同。 g:O.$
(5)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由后进先出法改为移动加权平均法。甲公司存货2×11年年初账面余额为2000万元,未发生跌价损失。 z`TI<B
(6)用于生产A产品的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由年限平均法改为产量法。甲公司生产用无形资产2×11年年初账面余额为7000万元,原每年摊销700万元(与税法规定相同),累计摊销额为2100万元,未发生减值;按产量法摊销,每年摊销800万元。 PZ"xW0"-
(7)开发费用的处理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改为符合条件的应予以资本化。2×11年发生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费用1200万元。税法规定,资本化的开发费用计税基础为其资本化金额的150%。 6k^
vF~
(8)所得税的会计处理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预计在未来期间不会发生变化。 A^g81s.5
(9)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合营企业的投资由比例合并改为权益法核算。 上述涉及会计政策变更的均采用追溯调整法,不存在追溯调整不切实可行的情况;甲公司预计未来期间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关于甲公司就其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及后续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h* m
A.生产用无形资产于变更日的计税基础为7000万元 h>\}-|Ek
B.将2×11年度生产用无形资产增加的100万元摊销额计入生产成本 RRV&!<l@$
C.将2×11年度管理用固定资产增加的折旧120万元计入当年度损益 U;;Har
D.变更日对交易性金融资产追溯调增其账面价值20万元,并调增期初留存收益15万元 Y \j &84
E.变更日对出租办公楼调增其账面价值2000万元,并计入2×11年度损益2000万元 A]R"C:o
6. 下列关于甲公司就其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后有关所得税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PY` V]|J
A.对出租办公楼应于变更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500万元 .}Xkr+
+]
B.对丙公司的投资应于变更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25万元 J H$
C.对2×11年度资本化开发费用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50万元 Gk!v-h9cq
D.无形资产2×11年多摊销的100万元,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 =r
GkM.^
E.管理用固定资产2×11年度多计提的120万元折旧,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30万元 }p
"HD R>
7. 如果清偿因或有事项而确认的负债所需支出全部或部分预期由第三方或其他方补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Phx/9Kk
A.补偿金额在基本确定收到时,企业不应按所需支出扣除补偿金额后的金额确认负债 8l?]UFM>C
B.补偿金额在基本确定收到时,企业应按所需支出扣除补偿金额确认负债 T nPC\.x
C.补偿金额只能在已经收到时,作为资产单独确认,且确认的补偿金额不应超过所确认负债的账面价值 S:DB%V3
D.补偿金额只能在基本确定收到时,作为资产单独确认,且确认的补偿金额不应超过所确认负债的账面价值 dAg
a(<K
E.补偿金额在很可能收到时作为资产单独确认 IMVoNKW-
8. 下列有关政府补助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q/]tJ{FI
A.政府补助是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进行的资本性投入不应作为政府补助 [J:vS
t
B.政府直接减征、免征、增加计税抵扣额、抵免部分税额等税收返还以外的税收优惠,不能作为政府补助处理 1P6~IZVN
C.政府补助只有在能够满足其所附条件且能够收到的情况下,才能予以确认 CNP?i(Rk
D.政府补助应区分与资产相关和与收益相关两类,分别不同情况确认为递延收益或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SLBKXj|
E.取得的政府补助的资产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时,按名义金额(1元)计量 %S@XY3jZY
TzPVO>s
b"x:IDW qG
三、综合题 K_RrSI&>
1.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营业税税率为5%。该公司2×11年度发生如下与收入相关的业务(销售价款均不含应向客户收取的增值税税额) I</Nmgf
(1)甲公司与A公司签订一项购销合同,合同规定甲公司为A公司建造安装两台电梯,合同价款为1000万元。按合同规定,A公司在甲公司交付商品前预付价款的 20%,其余价款在甲公司将商品运抵A公司并安装检验合格后才予以支付。甲公司于本年12月25日将完成的商品运抵A公司,预计于次年1月31日全部安装完成。该电梯的实际成本为600万元,预计安装费用为20万元。 !3Pl]S~6!
(2)甲公司本年度销售给D公司一台自产设备,销售价款为50万元,D企业已支付全部款项。限于自身生产能力不足,甲公司委托丙公司生产该设备的一个主要部件。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的协议约定,丙公司生产该主要部件发生的成本经甲公司认定后,其金额的110%即为甲公司应支付给丙公司的款项。假定甲公司本身负责的部件生产任务和丙公司负责的部件生产任务均已完成,并由甲公司组装后运抵D 公司,D公司验收合格后及时支付了货款。但是,丙公司尚未将由其负责的部件相关的成本资料交付甲公司认定,甲公司无法合理估计设备成本。 K5k,47"
(3)甲公司对其生产的某产品实行“包退、包换、包修”的销售政策。甲公司本年度共销售丙产品1 000件,销售价款合计500万元,款项均已收存银行。根据以往的经验,估计“包退”产品占1%,“包换”产品占2%,“包修”产品占3%。该批产品成本为300万元。 B{zIW'Ld
(4)5月1日,甲公司销售给丙公司一批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7万元,商品成本为80万元;商品已经发出,款项已收到。协议约定,甲公司应于9月30日将所售商品购回,回购价为110万元(不含增值税额)。 Q>||HtF$A
(5)甲公司于年初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乙公司出售大型设备一套,合同约定价格为100万元,分5年于每年末分期收款,每年收取20万元,该套设备成本为75万元,如果购货方在销售当日付款只需支付80万元。假定在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发生有关的纳税义务。[(P/A,7%,5)=4.1002,(P /A,8%,5)=3.9927] 要求 c-gaK\u}j}
(1)根据资料(1)~(4),逐项判断甲公司2×11年度是否应当确认收入,并说明判断依据。如果甲公司应当确认收入,计算其应确认收入的金额。 }
1c5#Ym
(2)根据资料(5),计算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影响2×11年度损益的金额。 ZtIK"o-|!
2.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主要从事机器设备的生产和销售。甲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25%,未来期间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假定甲公司相关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等于计税基础,且折旧或摊销方法、年限均与税法规定相同。甲公司按照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盈余公积。 甲公司2010年度所得税汇清缴于2011年2月28日完成,2010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经董事会批准于2011年3月15日对外报出。2011年3月1 日,甲公司总会计师对2010年度的下列有关资产业务的会计处理提出疑问 dU+1@_
(1)存货 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货中包括:150件甲产品、50件乙产品和300吨专门用于生产乙产品的N型号钢材。 150件甲产品和50件乙产品的单位成本均为120万元。其中,150件甲产品签订有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每件合同价格(不含增值税)为150万元,市场价格(不含增值税)预期为118万元;50件乙产品没有签订销售合同,每件市场价格(不含增值税)预期为118万元。销售每件甲产品、乙产品预期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税金(不含增值税)均为2万元。 300吨N型号钢材单位成本为每吨20万元,可生产乙产品60件。将N型号钢材加工成乙产品每件还需要发生其他费用5万元。假定300吨N型号钢材生产的乙产品没有签订销售合同。 甲公司期末按单项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如下: ①甲公司对150件甲产品和50件乙产品按成本总额24 000万元(120×200)超过可变现净值总额23 200万元[(118-2)×200]的差额计提了8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此前,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②甲公司300吨N型号钢材没有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此前,也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③甲公司对上述存货账面价值低于计税基础的差额,没有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p|W:;(
(2)固定资产 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在对生产线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已经发生减值。该生产线系2009年购建,账面原价为2035万元,累计折旧为330万元。甲公司预计该生产线在未来4年内每年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00万元、300万元、400万元、600万元,预计第5年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以及该生产线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形成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为400万元,其中净残值为115.12万元;假定按照5%的折现率和相应期间的时间价值系数计算该生产线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该生产线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1500万元。 已知部分时间价值系数如下: Xst&QKU
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如下: ①甲公司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5万元。 ②甲公司因生产线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51.25万元。 2011年4月30日,甲公司与丁公司达成债务重组协议,以该生产线抵偿所欠丁公司货款1 800万元,此时该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为1 000万元。该生产线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当日,甲公司与丁公司办理完毕财产移交手续,丁公司不另向甲公司支付增值税。 要求 2Q<_l*kk(
(1)逐项分析、判断甲公司上述存货、固定资产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分别注明该业务及其序号),并简要说明理由;如不正确,编制有关调整会计分录(不需要编制“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转入留存收益的分录)。 sYXVSNonm
(2)计算确定甲公司应确认的债务重组收益及因债务重组业务影响损益的金额。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iPE-j#|
3.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系一家上市公司,2008年至2011年对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丙公司)投资业务的有关资料如下 S$V'_
(1)2008 年11月1日,甲公司与A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该股权转让协议于2008年12月25日分别经甲公司和A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依法报经有关部门批准。该股权转让协议规定:甲公司收购A公司持有的丙公司股权的20%,收购价格为2 000万元,收购价款于协议生效后以银行存款支付,该股权协议生效日为2008年12月31日。 KX*e2 /0
(2)2009年1月1日,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 500万元,除下列项目外,丙公司其他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相同(单位:万元): <Qwi 0$
丙公司该项固定资产原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已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费计入当期管理费用。甲公司在取得投资时乙公司账面上的存货分别于2009对外出售80%,剩余20%于2010年全部对外售出。 |/rBR!kPq
(3)2009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收购股权价款2000万元,另支付相关税费10万元,并办理了相关的股权划转手续。甲公司持有的股份占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20%,对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具有重大影响,并准备长期持有该股份。 UY>{e>/H9
(4)2009年4月20日,丙公司股东大会通过决议,宣告分派2008年度的现金股利100万元。 |Z!C`G[
(5)2009年5月10 日,甲公司收到丙公司分派的2008年度现金股利。 }_u)3X.O
(6)2009年11月1日,丙公司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涨而确认增加资本公积150万元。 8whjPn0
(7)2009年9月,丙公司将其成本为800万元的某项商品以11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了甲公司,甲公司将取得的商品作为存货管理,当期对外出售60%。 w}7`Vas9
(8)2009年度,丙公司实现净利润 400万元。 NH|v`rO
(9)2010 年4月2日,丙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审议董事会于2010年3月1日提出的2009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为:按净利润的10%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分配现金股利120万元。该利润分配方案于当日对外公布。 >R.~'A/$F
(10)2010年度内部销售形成的存货本期末全部对外出售。 d{DlW
|_
(11)2010年,丙公司发生净亏损600万元。 ~lQ]PKJ"
(12)2010年12月31日,由于丙公司当年发生亏损,甲公司对丙公司投资的预计可收回金额为1 850万元。 \7W {/v4^
(13)2011年3月20日甲公司出售对丙公司的全部投资,收到出售价款1 930万元,已存入银行。 要求 .H9!UQ&It
(1)确定甲公司收购丙公司股权交易中的“股权转让日” `t#C0
(2)计算甲公司2009年末持有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tXfB.[U
(3)假设甲公司存在其他子公司,编制甲公司2009年末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丙公司股权投资的调整分录 UIzk-.<
(4)计算甲公司2010年12月31日因持有丙公司股权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 Be-gGJG
(5)计算甲公司2010年12月31日计提减值后长期股权投资中损益调整二级科目的金额 qB"y'UW8
(6)编制甲公司2011年度出售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长期股权投资”和“资本公积”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b/<4\f
4. 2009年1月1日,甲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公司,本题下称甲公司)以2 300万元购入其他企业集团的乙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公司,本题下称乙公司)70%的股权(不考虑相关税费)。购入当日,乙公司的股东权益总额为3 000万元,其中股本为1 000万元,资本公积为2 000万元,乙公司的股东权益总额与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相等。甲公司对购入的乙公司股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和乙公司均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所得税税率为25%。 2009年至2011年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y*_g1q$
(1)2009 年6月30日,甲公司以688万元的价格从乙公司购入一台管理用设备;该设备于当日收到并投入使用。该设备在乙公司的原价为7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 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已使用2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已计提折旧14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甲公司预计该设备尚可使用8年,预计净残值为零,仍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2009年,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100台,每台售价5万元,价款已收存银行。A产品每台成本3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9年,乙公司从甲公司购入的A产品对外售出40台,其余部分形成期末存货。 2009年末,乙公司进行存货检查时发现,因市价下跌,库存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下降至280万元。乙公司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在结转销售成本时结转。 2009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300万元。 bx`(d@
(2)2010年,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B产品50台,每台售价8万元,价款已收存银行。B产品每台成本6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10年,乙公司对外售出A产品30台,B产品40台,其余部分形成期末存货。 2010年末,乙公司进行存货检查时发现,因市价持续下跌,库存A产品和B产品可变现净值分别下降至100万元和40万元。 2010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320万元。 #r0A<+
t{T
(3)2011年3月20日,甲公司将从乙公司购入的管理用设备以650万元的价格对外出售,同时发生清理费用20万元。 2011年,乙公司将从甲公司购入的B产品全部对外售出,购入的A产品对外售出15台,其余A产品15台形成期末存货。 2011年末,乙公司进行存货检查时发现,因市价回升,库存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上升至80万元。 2011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400万元。 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gSC8
qip
(1)除乙公司外,甲公司没有其他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 8vnU!r
(2)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的产品销售价格均为不含增值税额的公允价格 +)ro
EJ_
(3)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未发生除上述内部存货交易和固定资产交易之外的内部交易 !$Mv)c/_u
(4)乙公司除实现净利润外,无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交易或事项 IgSe%B
(5)以上交易或事项均具有重大影响。 Jb_/c``
(6)税法规定,企业存货以历史成本作为计税基础。 XMuZ'I
(7)假定对乙公司净利润调整时,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 要求:编制甲公司2009年至2011年的合并抵消分录。 nj)M$'
NW^}u~-f
W5sVQ`S-
参考答案 w)3LY F
一、单项选择题 R-Uj\M>
1. [答案]D cj5pI?@e)
[解析]2010年12月31日A专利权账面价值=525-525÷5×3/12-525÷5×2=288.75(万元)。 2010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320万元,高于账面价值288.75万元,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由于甲公司增发新股,甲公司接受的该项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即按照抵缴新购股款420万元入账。B专利权账面价值=420-420÷10×4/12=406(万元)。 2010年12月31日A专利权和B专利权账面价值合计=288.75+406=694.75(万元) #1
6)7
2. [答案]C {"s9A&
[解析]B专利权用于生产产品,所以计提的摊销额计入制造费用。 [NC^v.[1[
3. [答案]B %M~Ugv_4v
[解析]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为30 000×7%×0.9174+(30 000+30 000×7%)×0.8417=28 945.11,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30 000-28 945.11=1 054.89(万元)。 6V!yfps)
4. [答案]C T,j
xIFrF
[解析]2008年12月31日: I%pQ2T$;
借:财务费用 2 605.06 V@T G"YF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505.06 应付利息 2 100 I
Hf
A;&b
借:应付利息 2 100 Bg;bBA!L
贷:银行存款 2 100 2009年1月1日转股: IzkZ^;(N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30 000 Y|KX
:9Y@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 054.89 NOo&5@z;H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549.83 /V:%}Z
股本 6 000 |0m h*+i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4 505.06 )V~<8/)
提示:如果有未支付的利息需要从借方转出,影响股本溢价的金额。 'g( R4deCX
5. [答案]B dqPJ 2j $\
[解析]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的入账价值=[4 000+(10 000-8 000)]×6 000÷(6 000+4 000)=3 600(万元) us$~6
会计处理如下: Tf*X\{"
借:固定资产清理 2 000 D[yaAG<
累计折旧 8 000 %p^C,B{7w
贷:固定资产 10 000 ^> ZQ:xs@(
借: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 3 600 —T公司 2 400 营业外支出 500 累计摊销 2 000
'[:].?M
贷:无形资产 6 000 固定资产清理 2 0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500 [Fjh
6. [答案]D Y`\zLX"_m
[解析]800/4800×100%=16.67%《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大型物流仓储中心的投资回收期较长,产成品对外销售获得现金流量较快,该项交易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产生现金流量的时间不同,具有商业实质。 从M公司换入的土地使用权的入账价值=4 000+800=4 800(万元) 会计处理如下: 借:无形资产 4 800 aU 5t|S6
贷:主营业务收入 4 000 q0SvZw]f1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80 rcNM,!dZ
银行存款 120 Hya*7l']B
借:主营业务成本 3 900 5v!Uec'+
存货跌价准备 600 rJD>]3D 5p
贷:库存商品 4 500 '}LH,H:%G
7. [答案]D {h|3P/?7
[解析]资产支出在开始资本化时点的支出也可以是非货币性支出。 G;wv.|\
8. [答案]D ]';!r20
[解析]由于2010年3月1日至6月30日连续发生三个月以上的非正常中断。故在此期间应暂停资本化,应将这一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计入财务费用。2010年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的计算如下: 2010年专门借款利息总额=1 000×6%=60(万元) 2010年资本化期间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1 000×6%÷12×8=40(万元) 资本化期间闲置的专门借款资金进行短期投资的收益: 2010年短期投资收益=700×0.3%×8=16.8(万元) 2010年1月1日~2月29日和2010年7月1日~8月31日(即资本化期间)的短期投资收益=700×0.3%×4=8.4(万元) 由于在资本化期间内,专门借款利息费用的资本化金额应当以其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将闲置的借款资金进行短期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因此: 2010年专门借款的利息资本化金额=40-8.4=31.6(万元) 2010年专门借款的利息费用化金额=(60-40)-(16.8-8.4)=11.6(万元) 另外,因为在2010年9月1日时累计资产支出为1 100万元,超过了专门借款1 000万元,超过专门借款的100万元部分占用的是一般借款,其应资本化的利息金额=100×7%×4/12=2.33(万元)。一般借款应予费用化金额=200×7%-2.33=11.67(万元)。 2010年借款利息应予以资本化的金额=31.6+2.33=33.93(万元) 2010年借款利息应予以费用化的金额为=11.6+11.67=23.27(万元) 账务处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 33.93 财务费用 23.27 应收利息 16.80 贷:应付利息 74 C6Dq7~{B
9. [答案]C m6aoh^I
[解析]该项房地产对甲公司2011年损益的影响金额=60×9/12(其他业务收入)-800/40×9/12(其他业务成本)=30(万元),2011年末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为785(800-800/40×9/12)万元。 R4pbi=
10. [答案]D <)y'Ot0 y
[解析]分录为: 借:投资性房地产--办公楼(成本) 9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35 贷:投资性房地产--办公楼 8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33.75 盈余公积 10.13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1.12 可以得出选项ABC都是不正确的。
,_P(!7Z8
11. [答案]D Y~gpi L3u
[解析]企业回购已可行权的权益工具,应借记所有者权益,回购支付的金额高于该权益工具在回购日公允价值的部分计入当期费用。 rDm>Rm=
12. [答案]D
o%Pi;8
[解析] u [fQvdl
上面计算中的1代表的是1万股股票期权。 [提示]前两年计算中不考虑实际离职数,因为估计比例中包含了实际离职和估计以后离职人数。 LlnIn{C
13. [答案]B Iu%/~FgPj{
[解析]甲公司在其2011年10月20日应作为加速行权处理,原应在剩余期间内确认的相关费用应在2011年度全部确认。即应确认210万元。补偿的现金 800万元与因股权激励计划确认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720万元间差额80万元计入当期费用。因此合计确认当期费用290万元(210+80)。 B<LQ;n+
14. [答案]C E=HS'XKu[K
[解析]债务重组损失是指债权人实际收到的抵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也就是债权人的让步金额,所以答案C是正确的。 I3s'44
15. [答案]C *)g*5kKN
[解析]企业应当按照与重组有关的直接支出确定预计负债金额。其中,直接支出是企业重组必须承担的直接支出,并且是与主体继续进行的活动无关的支出,不包括留用职工岗前培训、市场推广、新系统和营销网络投入等支出。 024*IoVZ
16. [答案]A hW
_NARA
[解析]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资本投入的资本,采用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不得采用合同约定汇率或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5as';1^P&*
+xFtGF)
-&@[]/
二、多项选择题
@DY0Lz;
1. [答案]ABCD DpI_`TF#$Z
[解析]选项A,处置固定资产应确认的营业外收入=1 500-1 200=300(万元);选项C,甲公司在2010年1月1日应确认商誉300(4 500-7 000×60%)万元;选项E,应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为4 500(3 000+1 500)万元,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过程中发生的审计、评估费用计入管理费用,而不是合并成本。 h
TH"jAC+
2. [答案]ACD B_c(3n-"
[解析]选项A,甲公司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4500+900=5 400(万元),选项D,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支付对价公允价值与享有持续计算可辨认净资产份额的差额先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的再调整留存收益。 sW|u
}8`
3. [答案]BD |`_TVzA
[解析]稀释性潜在普通股,是指假设当期转换为普通股会减少每股收益的潜在普通股,对于亏损企业而言,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假设当期转换为普通股,将会增加每股亏损金额。 对于企业承诺将回购其股份的合同中规定的回购价格高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时,对于盈利企业的具有稀释性,对于亏损企业具有反稀释性。认股权证和股份期权等的行权价格低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时,对盈利企业具有稀释性,对亏损企业具有反稀释性。 [总结] =:o)+NE
认股权证、股票期权,增加的股份数=发行份额×(1-行权价/市价) 回购股份,增加的股份数=回购数×(回购价/市价-1) Qt]nlu i~
4. [答案]BCE ~F
uD6f
[解析]选项B,因承诺回购股票调整增加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2/10×1 000-1 000)×6/12=100(万股);选项C,因发行认股权证调整增加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3 000-3 000×6/10)×3/12=300(万股);选项E,因授予高级管理人员股票期权调整增加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 500-1 500×6/10)×5/12=250(万股); 选项A,因送红股调整增加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30 000×4/10=12 000(万股),注意虽然计算结果正确,但送红股不属于稀释性潜在普通股,不需要在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调整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该项应在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调整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故不选;同理,选项D也不符合题意。 V>4 !fD=
5. [答案]BCD UU$ +DL
[解析]A选项,生产用无形资产于变更日的计税基础为4900万元(7 000-2 100),E选项属于政策变更,应该调整期初留存收益,而不是调整当年的损益。 w.^k':,"
6. [答案]ADE SS(jjpe&,
[解析]选项A,变更日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为8800,计税基础为6800,应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000×25%=500;选项B,成本法核算下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因此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选项D,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00×25%=25万元;选项E,2×11年度对于会计上比税法上多计提的折旧额应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20×25%=30万元。 {%b>/r
7. [答案]AD f5mk\^
[解析]如果清偿因或有事项而确认的负债所需支出全部或部分预期由第三方或其他方补偿,补偿金额只能在基本确定收到时,作为资产单独确认,且确认的金额不应超过所确认负债的账面价值,因此,选项 AD正确。 qt/"$6]%
8. [答案]ABCDE rQN+x|dKMb
三、综合题 Xqf"Wx(X
1. [答案] &hjrJ/'^
[解析](1)资料(1)甲公司2×11年度不应当确认销售电梯收入。 5orA#B
判断依据:电梯安装调试工作通常是电梯销售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不确定因素,影响电梯销售收入的实现。因此,电梯实物的交付并不表明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随之转移,不能确认收入。甲公司应在电梯安装完毕,验收合格之后再确认收入。 2Np9*[C
资料(2)甲公司2×11年度不应当确认销售设备收入。 LPewo AXO
判断依据:甲公司为该大型设备发生的相关成本因丙公司相关资料未送达而不能可靠地计量,也不能合理估计。因此,甲公司收到货款时不应确认为收入。 V
+*Vi^
资料(3)甲公司2×11年度应当确认销售产品收入。 ww+XE2,
判断依据:企业根据以往经验能够合理估计退货可能性且确认与退货相关负债的,通常应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ax'Dp{Q
甲公司2×11年度应当确认销售产品收入=500×(1-1%)=495(万元)。 u&2uQ-T0
资料(4)甲公司2×11年度不应当确认销售产品收入。 wz>j>e6k`
判断依据:回购价格固定或等于原售价加合理回报,售后回购交易属于融资交易,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没有转移,收到的款项应确认为负债,不确认销售收入。 [ivJ&'vB
(2)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具有融资性质,应该在发出商品时按照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或商品现销价格计算确定收入金额,即80万元。 )1lYfJ
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20万元,应当在合同或协议期间内,按照应收款项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金额进行摊销,作为财务费用的抵减处理。 |VaXOdD`&
实际利率根据20×(P/A,R,5)=80得到。 b>Vs5nY!
即(P/A,R,5)=4 gaTI:SKzc
(P/A,7%,5)=4.1002 q+|Dm<Ug
(P/A,8%,5)=3.9927 O_(J',++
根据内插法: }^)M)8zS
(4.1002-4)/(7%-R)=(4.1002-3.9927)/(7%-8%),得出R=7.93% QqtFNG
2×11年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摊销冲减财务费用的金额=80×7.93%=6.344(万元) } [D[ZLv
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影响2×11年度损益的金额=80-75+6.344=11.344(万元) W53i5u(
具体核算如下: |hOqz2|
借:长期应收款 100 |F9/7 z\5+
贷:主营业务收入 80 m'z <d
未实现融资收益 20 &$< S1
借:主营业务成本 75 p.8G]pS
贷:库存商品 75 B7N?"'$i
2×11年年末按照实际利率法分摊未实现融资收益:
tGv4 S\
借:银行存款 23.4 j31
Sc3vG
贷:长期应收款 20 nVs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 > YN<~z-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6.344 [(100-20)×7.93%] y4P mL
贷:财务费用 6.344 JF24~Q4P
2. [答案] GS<,adD
[解析](1)存货跌价准备的处理不正确。甲产品和乙产品应分别进行期末计价。 is#?O5:2
甲产品成本=150×120=18000(万元) kmo3<'j{
甲产品可变现净值=150×(150-2)=22200(万元) c_HYB/'
甲产品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不需计提跌价准备。 ]5uCs[
乙产品成本=50×120=6000(万元) \T<?=A
乙产品可变现净值=50×(118-2)=5800(万元) Wa,[#H
乙产品应计提跌价准备=6000-5800=200(万元) $;$_N43
所以甲产品和乙产品多计提跌价准备=800-200=600(万元)
]UFf-
N型号钢材成本=300×20=6000(万元) {9_CH<$W%U
N型号钢材可变现净值=60×118-60×5-60×2=6660(万元) F0Rk[GM
N型号钢材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不需计提跌价准备。 A3M)yW q
所以要冲销多计提跌价准备600万元,应确认2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对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6ZCt xs!
借:存货跌价准备 600 HQv#\Xi1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00 2Hy $SSH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0(200×25%) H }</a%y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 -DU[dU*~
固定资产的处理不正确。 +}X@{DB
①未来现金流量现值=200×0.9524+300×0.9070+400×0.8638+600×0.8227+400×0.7835=1 615.12(万元) MLId3#Q
②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净额为1 500万元,所以,该生产线可收回金额为1 615.12万元。 eUx|_*`
③该生产线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金额=(2035-330)-1615.12=89.88(万元) d}ue/hdw
④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89.88×25%=22.47(万元) pkBmAJb@
⑤调整分录如下: Bam7^g'*!3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15.12 ;Fp"]z!Qh+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15.12 NWb,$/7T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8.78 =,,!a/U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8.78(51.25-22.47) MP0gLi
(2)甲公司应确认的债务重组收益=1800-1000(1+17%)=630(万元) S : 9zz
2011年前4个月计提折旧=(1615.12-115.12)/5×4/12=100 f>l}y->-Ug
甲公司应确认的债务重组收益=1 800- 1000-170=630 8[2^`g
甲公司应确认的固定资产处置损益=1 000-(1615.12-100)=-515.12(万元) ;`s/|v
因债务重组业务影响损益的金额=630-515.12=114.88 @/B&R^aVZ
借:固定资产清理 1515.12 ks
3<zW(
累计折旧 430 [fO \1J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89.88 g^4'42UX
贷:固定资产 2035 n#bC,
借:应付账款 1 800 u@[D*c1!H
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515.12 0alm/or
贷:固定资产清理 1515.12 dJ:EXVU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 dhsQfWg#}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 630(1 800-1 000-170) ~qc
o -b
<_ddGg~
u=
!?<Q
3. [答案] h-Ffs
[解析](1)甲公司收购丙公司股权交易中的“股权转让日”为2009年1月1日。 nwHi3ojD:
(2)计算甲公司2009年末持有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OpUC98p?@
2009年1月1日:初始投资成本为2010万元,小于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2100(10500×20%)万元,入账价值为2100万元。 w+*Jl}&\
2009年4月20日被投资单位分配现金股利减少长期股权投资20万元。 DHgEhf]
2009年12月31日:调整后的净利润=400-(500-300)×80%-(600-500)/5-(1100-800)×(1-60%)=100(万元),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20万元。 q\[f$==p
享有被投资单位其他权益变动,增加长期股权投资30(150×20%)万元。 v#nYH?+~mJ
2009年末持有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2100-20+20+30=2130(万元) E3;[*ve
具体核算: ~.yt
2009年1月1日: JEs?Rm1^.
借: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成本)2 100 (10500×20%) NFU 5+X-c
贷:银行存款 2 010 'SvYZ0ot
营业外收入 90 G\|VTqu
2009年4月20日: L%U-MOS=
借:应收股利 20 D~U4K-
贷: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成本) 20 |jO&qT]{
2009年5月10 日: iK= {pd
借:银行存款 20 W
?5^cEF
贷:应收股利 20 -HS(<V=a?k
2009年12月31日: yG2j!D
借: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其他权益变动)30 *<"xF'C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0 QV4{=1A
借: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损益调整)20 lLS`Ln)"
贷:投资收益 20 O-}{%)[ F
(3)编制甲公司2009年末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丙公司股权投资的调整分录; gGH<%nHW1
借:长期股权投资 24 (120×20%) H'&x4[J:
贷:存货 24 i|)<#Ywl
(4)计算甲公司2010年12月31日因持有丙公司股权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 (9{)4[3MAG
2010年取得现金股利冲减长期股权投资24(120×20%)万元 31Y+bxQ
调整后的净损益=-600-(500-300)×20%-(600-500)/5+120=-540(万元) ja#E}`wC4
因净损益确认长期股权投资为-108(540×20%)万元 =|
%:d:r
计提减值前账面价值=2130-24-108=1 998(万元) RU>T?2
应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1 998-1 850=148(万元)。 `N]!-=o
2010年4月2日: <Gr{h>b
借:应收股利 24 (120×20%) 8{(;s$H~
贷: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损益调整) 20 Gt2NUGU
——丙公司(成本) 4 xQ-]Iw5
2010年12月31日 NYm2fFPc
借:投资收益 108 E,>/6AU
贷: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损益调整) 108 TmvI+AY/
借:资产减值损失 148 \
%K< S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148
4b,N"w{v
(5)计算甲公司2010年12月31日计提减值后长期股权投资中损益调整二级科目的金额 zdlysr#
长期股权投资中损益调整二级科目的金额=20-20-108=-108(万元) w
|OMT>.
(6)编制甲公司2011年度出售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AQDT6E:
2011年3月20日: b(wW;C'#0p
借:银行存款 1 930 4
B"tz!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148 Fi14_{
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损益调整) 108 >Ke4lO"
贷: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成本) 2076 am]$`7R5d
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其他权益变动)30 *[) b}?
投资收益 80 5<0&y3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0 _%?}e|epy
贷:投资收益 30 Rs$k3
4. [答案] `$ql>k-6C
[解析](1)2009年应编制的抵消分录 <w}YD @(f
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消 "M3R}<Vt
借:营业外收入 128 }q^M
贷:固定资产——原价 128
%oJ_,m_(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8 /bjyV]N
贷:管理费用 8 w4\b^iJz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30 5A g4o
贷:所得税费用 30 NuRxk eEO
内部存货(A产品)交易的抵消 ,edX;`#
借:营业收入 500 Uf}s6#
贷:营业成本 500 xX.fN7[
借:营业成本 120 |JC/A;ZH
贷:存货 120 D1}Bn2BM$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20 f"\G"2C
贷:资产减值损失 20 jQxv`H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h21
贷:所得税费用 25 O8%+5l`T!
长期股权投资与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消 l}:&}
借:投资收益 56(300-128+8-120+20)*70% h:\WW;s[B
少数股东损益 24 V^Z"FwWk
贷:提取盈余公积 45 d~M;@<eD
未分配利润——年末 35 pTT7#b(t
借:股本 1 000 fjVGps$j
资本公积——年初 2 000 hK5BOq!y
盈余公积——本年 45 iG( )"^G
未分配利润——年末 35 uH!uSB2
商誉 200 DgQw`D)+
贷:长期股权投资 2 356 #EQwl6
少数股东权益 924(1000+2000+45+35)×30% "xe % IS
(2)2010年应编制的抵消分录 KAVe~j"
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消 Wnm?a!j5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128 \ bNN]=
贷:固定资产——原价 128 *8{PoD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8 A Ch!D>C1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8 SIQ 7oxS4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30 iOXxxP%#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30 CV&+^_
j'k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16
_+73Y'
贷:管理费用 16 Eh/B[u7T[
借:所得税费用 4 wQ-pIi{G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4 hfw$820y[
内部存货交易的抵消 BV_rk^}Ur
对A产品的抵消: >={?H?C
抵消A产品的上年影响 VSns_>o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120 ZZ|a`U
贷:营业成本 120 M*li;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20 QT)D|]bH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0 jYE<d&Cq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L@xag-b
i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5 g$$i WC!S<
抵消本年影响 x$ z9:'U
借:营业成本 60 ntK#7(U'
贷:存货 60 ,v(K|P@
借:营业成本 10 O1!hSu&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10 J
se;@K5y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40 3Run.Gv\
贷:资产减值损失 40 mNhVLB
借:所得税费用 22.5 4B?8$&b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2.5 @)n xX))a
对B产品的抵消 bWU4lPfP
借:营业收入 400 r: Ij\YQ
贷:营业成本 400 O_-Lm4g?4
借:营业成本 20 {6}H}_(]
贷:存货 20 P|c[EUT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20 B q/<kEgM
贷:资产减值损失 20 tgeX~.
长期股权投资与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消 O)v?GQRj
借:投资收益 298.2(320+16+120-60-10+40-20+20)×70% Nmu;+{19M
少数股东损益 127.8 Y.FqWJP=p
未分配利润——年初 35 "%^T~Z(_j
贷:提取盈余公积 48 /*Xr^X6
未分配利润——年末 413 Am>^{qh9
借:股本 1 000 pgNyLgN
资本公积——年初 2 000 Jw "fqr
盈余公积——年初 45 i
b$2qy
——本年 48 cPu<:<F[
未分配利润——年末 413 8['8ctX
商誉 200 W:5,zFW
贷:长期股权投资 2654.2(2 300+80×70%+426×70%) Yu1[`QbB
少数股东权益 1051.8(1000+2000+45+18+413)×30% %<[?;
+bO]9*g]
&?[
uY5Mk
(3)2011年应编制的抵消分录 aS2Mx~
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消 ,dyCuH!B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128 mQ~0cwo)
贷:营业外收入 128 04npY+1
8%
借:营业外收入 24 (t
Y0 /s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4 Eu;f~ V
借:营业外收入 4 O4Z_v%2M
贷:管理费用 4 LHJ}I5zv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6 ^)wTCkH&y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6
R# 8.]
借:所得税费用 26
}wY6^JF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6 ?7?hDw_Nk
内部存货交易的抵消 4n}tDHvd
对A产品的抵消 M9*#8>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60 xJ=@xfr$
贷:营业成本 60 3fdx&}v/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50 w^/jlddF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50 <4{Jm8zJ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S8_>Lw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5 +c+i~5B4
借:营业成本 30 S!Z2aFj
贷:存货 30 0<^!<i(%
借:营业成本 25 e"I+5r",
资产减值损失 25 L+GVB[@3Y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50 L'A>IBrz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 SAQ|1I#"/
贷:所得税费用 5 3$
TU2-x;g
对B产品的抵消 #gQaNc?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20 KO!.VxG]_
贷:营业成本 20 ;kE|Vx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20 TAE@KSPvo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0 qG&}lg?g{
借:营业成本 20 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