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 20 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tjWf`#tH>H   4cQ|"sOzD    1 、下列交易或事项中,不应确认为营业外支出的是( )。 
 V'm4DR#M
   1@6FV x    A、对外捐赠支出
 dOx0'q"Z    B、债务重组损失
 >sl#2,br     C、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l0@+&Xj    D、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j	l|?o   >21f%Z     2 、甲公司期末原材料的账面余额为 100 万元,数量为 10 吨。该原材料专门用于生产与乙公司所签合同约定的 20 台 Y 产品。该合同约定:甲公司为乙公司提供 Y 产品 20 台,每台售价 10 万元(不含增值税,本题下同)。将该原材料加工成 20 台 Y 产品尚需加工成本总额为 95 万元。估计销售每台 Y 产品尚需发生相关税费 1 万元(不含增值税,本题下同)。本期期末市场上该原材料每吨售价为 9 万元,估计销售每吨原材料尚需发生相关税费 0.1 万元。期末该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 )万元。 
 *)82iD   
#Ks2a):8    A、 85
 mZ!1Vh    B、 89
 >og-
jz    C、 100
 a%NSL6    D、 105 
 _I
A{I   J<27w3bs~p    3 、在采用收取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商品时,委托方确认商品销售收入的时点为( )。 
 jFPD	SR5   pdEUDuX    A、委托方发出商品时
 ^wTod\y    B、受托方销售商品时
 )zYm]\@    C、委托方收到委托方开具的代销清单时
 kY.3x#w    D、受托方收到受托代销商品的销售货款时 
 k*$[V17   ,5J}Wo?Q}    4 、 1997 年 12 月 15 日,甲公司购入一台不需安装即可投入使用的设备,其原价为 1230 万元。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 10 年,预计净残值为 30 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2001 年 12 月 31 日,经过检查,该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 560 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 5 年,预计净残值为 20 万元,折旧方法不变。 2002 年度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x17K8De   ?o883!&v    A、 90
 l/ :23
\    B、 108
 rJws#^]    C、 120
 l6z}D;4    D、 144 
 !	1wf/C;=   F?*ko
,    5 、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借款费用的是( )。 
 rFl6xM;F   Unc_e    A、外币借款发生的汇兑损失
 2PVtyV
3;    B、借款过程中发生的承诺费
 
p&Ev"xhs    C、发行公司债券发生的折价
 S*9qpes-m|    D、发行公司债券溢价的摊销 
 4pG!m&4]ze   %wk3&EC.    6 、 2002 年 10 月 12 日,甲公司以一批库存商品换入一台设备,并收到对方支付的补价 15 万元。该批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 120 万元,公允价值为 150 万元,计税价格为 140 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7% ;换入设备的原账面价值为 160 万元,公允价值为 135 万元。假定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因该项非货币性交易应确认的收益为( )万元。 
 SM1[)jZ-   ;:#g\|(<+    A、- 1.38
 r.#"he_6!.    B、 0.45
 2/4,iu(T`c    C、 0.62
 2GW.'\D    D、 3 
 qEy]Rc%   SU80i`	    7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本期正常销售其生产的 A产品 1400 件,其中对关联方企业销售 1200 件,单位售价 1 万元(不含增值税,本题下同);对非关联方企业销售 200 件,单位售价 0.9 万元。 A产品的单位成本(账面价值)为 0.6 万元。假定上述销售均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甲公司本期销售 A产品应确认的收入总额为( )万元。 
 8
-uRn38   *@SZ0     A、 900
 D
N#OLk    B、 1044
 {- Y.C*E    C、 1260
 =*Ru2    D、 1380 
 p"k[ac{   b@
S.    8 、企业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发生的下列支出中,属于收益性支出的是( )。 
 lVR
a{._m   8sz|
9~    A、购入时发生的保险费
 o|O|e9m(    B、购入时发生的运费费
 p"ElO,\    C、发生的日常修理费用
 p|,3X*-ynx    D、购入时发生的安装费用 
 ae-hQF&   NU{
`eM    9 、甲公司应收乙公司账款 1400 万元已逾期,经协商决定进行债务重组。债务重组内容是:①乙公司以银行存款偿付甲公司账款 200 万元;②乙公司以一项固定资产和一项长期股权投资偿付所欠账款的余额。乙公司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600 万元,公允价值为 700 万元;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 700 万元,公允价值为 900 万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该固定资产在甲公司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
u',Way   ]46#u=y~3    A、 525
 V<W$h`    B、 600
 *!-J"h    C、 612.5
 6
~LCj"    D、 700 
 [Z$E^QAP   l0G sY.~,    10 、上市公司下列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资本公积中,可以直接用于转赠股本的是( )。 
 hH])0C   e3!0<A[X    A、关联交易
 Z@d(0	z    B、接受外币资本投资
 /hksESiU    C、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
 RhQ[hI    D、子公司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 
 
RI</T3%~   {j!+\neL    11 、工业企业以对冲平仓方式了结非套保商品期货合约时,发生的平仓盈亏应当确认为( )。 
 3sF^6<E   @kmOz(    A、投资收益
 I	{&8iUN    B、期货损益
 uFl19      C、营业外收支
 "	_{o}8L    D、其他业务收支 
 s%xhT   	9#iv|X    12 、在投资合同已约定有折算汇率的情况下,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的外商投资企业在收到外币资本投资时应采用的折算方法是( )。 
 unZYFA}(   8{ooLdpX7    A、收到的外币资产和实收资本均按合同约定汇率折算
 d]!`II    B、收到的外币资产和实收资本均按收到当日的汇率折算
 /@qnEP%    C、收到的外币资产按合同约定汇率折算,资本按收到当日的汇率折算
 Ptj[9R    D、收到的外币资产按收到当日的汇率折算,实收资本按合同约定汇率折算 
 U2TR>0l   G}8Zkz@+    13 、某商业批发企业采用毛利率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2002 年 5 月,甲类商品的月初成本总额为 2400 万元,本月购货成本为 1500 万元,本月销售收入为 4550 万元。甲类商品 4 月份的毛利率为 24% 。该企业甲类商品在 2002 年 5 月末的成本为( )万元。 
 LzE$z,   _&xi})E^O]    A、 366
 m&
!4*D    B、 392
 ;I@@PUnR    C、 404
 H4{CiZ    D、 442 
 Rt=zqfJ   Q-7C'|    14 、甲公司以 300 万元的价格对外转让一项专利权。该项专利权系甲公司以 480 万元的价格购入,购入时该专利权预计使用年限为 10 年,法律规定的有效使用年限为 12 年。转让时该专利权已使用 5 年。转让该专利权应交的营业税为 15 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该专利权未计提减值准备。甲公司转让该专利权所获得的净收益为( )万元。 
 8AgKK=C=   X+LG Z4]D    A、 5
 &U7INUL    B、 20
 U\~9YX8    C、 45
 *s1^s;LR    D、 60 
 Z?"f#   M`u&-6    15 、乙公司采用递延法核算所得税,上期期末“递延税款”账户的贷方余额为 3300 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33% ;本期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和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分别为 3500 万元和 300 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30% ;本期转回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为 1200 万元。乙公司本期期末“递延税款”账户的贷方余额为( )万元。 
 CYFi_6MFl   *47',Qy    A、 3600
 glo	Y@k~    B、 3864
 ) u
Sg;B4    C、 3900
 TP R$oO2    D、 3960 
 x_VD9    Al-;-t#Dc    16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自营方式建造一条生产线,实际领用工程物资 234 万元(含增值税)。另外领用本公司所生产的产品一批,账面价值为 240 万元,该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7% ,计税价格为 260 万元;发生的在建工程人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分别为 130 万元和 18.2 万元。假定该生产线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该生产线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IVdM}"+   %TUvH>;0    A、 622.2
 8DLj?M>N    B、 648.2
 	3	jR I@    C、 666.4
 |X6/Y@N    D、 686.4 
 bpp
{Z1/4   Y5,[udF:O    17 、在售后租回交易形成融资租赁的情况下,对所售资产的售价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是(   )。 
 H.=S08c3kA   vj,OX~|    A、计入递延损益
 RJhafUJ	zH    B、计入当期损益
 LfsqtQ=J`    C、售价高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反之计入递延损益
 ;%W]b    D、售价高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递延损益,反之计入当期损益 
 ZlG|U]mM5   l>){cI/D#    18 、甲公司 2001 年度发生的管理费用为 2200 万元,其中:以现金支付退休职工统筹退休金 350 万元和管理人员工资 950 万元,存货盘亏损失 25 万元,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420 万元,无形资产摊销 200 万元,计提坏账准备 150 万元,其余均以现金支付。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 2001 年度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的金额为( )万元。 
 |S0nR<x-M   4#"_E:;PQ    A、 105
 kVeR{i<*(    B、 455
 p()#+Xy    C、 475
 d":GsI?3    D、 675 
 ~OSgpM#O!T   }"x#uG    19 、下列有关无形资产转让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 
 T0TgV   Q}6!t$Vk    A、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所取得的收入应计入营业外收入
 qSA]61U&     B、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所取得的收入应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eY.4/*R    C、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所发出的支出应计入其他业务支出
 ;v
uqI5k    D、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所发出的支出应计入其他业务支出 
 hteAuz4H   1LZ[i89&%    20 、下列情形中,不违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规定的“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原则的是( )。 
 
bo|3sN+D   50jZu'z:    A、由出纳人员兼任会计档案保管工作
 "&Rt&S    B、由出纳人员保管签发支票所需全部印章
 =IH~:D\&    C、由出纳人员兼任收入总账和明细账的登记工作
 
Swr
8    D、由出纳人员兼任固定资产明细账及总账的登记工作 
 iO@UzD#v   oT0TbZu%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型共 9 题,每题 2 分,共 18 分)。 
 6m$lK%P{1   YMr2|VEU[    1 、下列项目中,应计入工业企业存货成本的有( )。 
 1"yr`,}?8r   -~] q?
k?    A、进口原材料支付的关税
 KBOp}MEz    B、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制造费用
 J5Ovj,[EZ    C、原材料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
 sD ,=_q@	    D、自然灾害造成的原材料净损失 
 Em	;2fh   Mj<T+Ohz    2 、下列交易或事项中,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有( )。 
 AEd]nVV	Q   z; Jz^m-    A、坏账的核算由直接转销法改为备抵法
 G$mAyK:    B、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改为5年
 N3(
.7mxo    C、对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3ZUME\U    D、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由先进先出法改为后进先出法 
 ;V0^uB.z   cw"Ou%    3 、下列有关或者事项披露内容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cw3j&k    h<<uef9    A、因或有事项而确认的负债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单列项目反映
 A@<a')#>)    B、因或有事项很可能获得的补偿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单列项目反映
 CC
B'    C、已贴现商业承兑汇票形成的或有负债无论其金额大小均应披露
 |}><)}    D、当未决诉讼的披露将企业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时,可以只披露其形成的原因 
 rt0_[i   of=N+
W    4 、下列有关收入确认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nASMKK0   SceK$    A、广告制作佣金收入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完成程序确认
 	10d.&vNw    B、属于与提供设备相关的特许权收入应在设备所有权转移时确认
 G
_-JR    C、属于与提供初始及后续服务相关的特许权收入应在提供服务时确认
 2!Qg1hM    D、为特定客户开发软件的收入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开发的完成程度确认 
 "IN[(   ~JQ6V?fucD    5 、下列项目中,属于非货币性交易的有( )。 
 lG5KZ[/Or   0,whTnH|    A、以公允价值 50 万元的原材料换取一项专利权
 $a'}7Q_    B、以公允价值 500 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换取一批原材料
 i_
e%HG    C、以公允价值 100 万元的 A车库换取 B车床,同时收到 12 万元的补价
 cDIZkni=    D、以公允价值 30 万元的电子设备换取一辆小汽车,同时支付 15 万元的补价 
 43?uTnX/   J'C9}7G    6 、下列各项支出中,应确认为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的有( )。 
 = glF6a   Nsn~mY%    A、使固定资产功能增加发生的支出
 FrC)2wX    B、使固定资产生产能力提高发生的支出
 5=&ME(fmV    C、使固定资产维持原有性能发生的支出
 H1.ktG    D、使固定资产所生产的产品成本实质性降低所发生的支出 
 %uw7sGz\
   H/U.Bg	4    7 、企业为购建固定资产专门借入的款项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的时点有( )。 
 $p|Im,   zfw=U
\    A、所购建固定资产已达到或基本达到设计要求或合同要求时
 AO238RC!:    B、固定资产的实体建造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或实质上已经完成时
 $0Ys{m     C、继续发生在所购建固定资产上的支出金额很少或者几乎不再发生时
 o~7D=d?R    D、需要试生产的固定资产在试生产结果表明资产能够正常生产出合格产品时 
 kvG.?^	v   *,|x
p    8 、自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属于非调整事项的有( )。 
 K7X
*N   Ae\:{[c_D    A、董事会作出出售子公司决议
 iN
r&;    B、董事会提出现金股利分配方案
 ot0
g@q[3    C、董事会作出与债权人进行债务重组决议
 lK_T%1Gz    D、债务人因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自然灾害而无法偿还到期债务 
 a<J<Oc!   IIN,Da;hD    9 、下列交易或事项产生的现金流量中,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有( )。 
 q P0UcG   : T{VCw:*    A、为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耕地占用税
 I?
="Er[g}    B、为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已资本化的利息费用
  bFhZSk)    C、因火灾造成固定资产损失而收到的保险赔款
  U(gYx@	     D、最后一次支付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的价款 
 =QK ucLo   t$
97[ay    三、计算及会计处理题(本题型共3题,其中第1题5分,第2题7分,第3题8分。本题型共20分)。 
 vi.INe   T|,/C|L    1 、甲上市公司(本题下称“甲公司”)于 2000 年 1 月 1 日按面值发行总额为 40000 万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用于建造一套生产设备。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期限为 3 年、票面年利率为 3% 。甲公司在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中规定:从 2001 年起每年 1 月 5 日支付上一年度的债券利息(即,上年末仍未转换为普通股的债券利息);债券持有人自 2001 年 3 月 31 日起可以申请将所持债券转换为公司普通股,转股价格为按可转换公司债券的面值每 100 元转换为 8 股,每股面值 1 元;没有约定赎回和回售条款。发行该可转换公司债券过程中,甲公司取得冻结资金利息收入 390 万元,扣除因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而产生的相关税费 30 万元后,实际取得冻结资金利息收入 360 万元。发行债券所得款项及实际取得的冻结资金利息收入均已收存银行。 
 w75Ro6y   )t((x    2001年4月1日,该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 A公司将其所持面值总额为 10000 万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换为甲公司股份,共计转换 800 万股,并于当日办妥相关手续。 
  orOq5?3   W_6gV    2002年7月1日,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其他持有人将其各自持有的甲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申请转换为甲公司股份,共计转换为2399.92 万股;对于债券面值不足转换1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总额1万元,甲公司已按规定的条件以现金偿付,并于当日办妥相关手续。 
 +|Izjx]ZV   b;FaTm@    甲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成功后,因市场情况发生变化,生产设备的建造工作至2002年7月1日尚未开工。 
 h$mGawvZ~   *R}p9;dpO    甲公司对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溢折价采用直线法摊销,每半年计提一次利息并摊销溢折价;甲公司按约定时间每年支付利息。甲公司计提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通过“应付利息”科目核算。 
 +/
{lz8^,   WcQkeh3n    要求: 
  &kcmkRRG   
2}XxRJ0
    ( 1 )编制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的会计分录。 
 hBaF^AWW   <Sr:pm    ( 2 )编制甲公司2000年12月31日与计提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相关的会计分录。 
 $4*gi&   @Ko#nDEq    ( 3 )编制甲公司2001年4月1日与可转换公司债券转为普通股相关的会计分录。 
 YC$>D?FW   #0?3RP	    ( 4 )编制甲公司2002年7月1日与可转换公司债券转为普通股相关的会计分录。 
 3xN_z?Rg   Kn1T2WSAg    2 、甲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甲公司”)外币业务采用每月月初市场汇率进行折算,按季核算汇兑损益。 2002年3月31日有关外币账户余额如下: 
 T(,@]=d,DD   U{qwhz(     项目 
 UoaWI2   6VS_L@	    外币金额(万美元) 
 !Na@T]J   wwv+s ~(0    折算汇率 
 yY{   U_hzSf    折算人民币金额(万元) 
 (&u'S+   
AQ0zs
y    银行存款(借方) 
 ]"^p}:   T9'HQu    300 
 &O#1*y
Z   \%B7M]P    8.26 
 Al]*iw{   i9
V,    2478 
 nN^lY=3   scTt53v^    应收账款(借方) 
 C4GkFD
    z`eMb    250 
 24
.'+3   2R
^6L@fw    8.26 
 -knP5"TB	   }346uF7C    2065 
 4'tY1d   .|Yn[?(    长期借款(贷方) 
 y2mSPLw   GZHJ4|DK    1000 
 fQwLx
   $Yp.BE<}    8.26 
 ;Wa&Dg/5`   [>U2!4=$M    8260 
 bR1Q77<G\   }:u-l3e	    应付利息(贷方) 
 `
@lNt}    -%Ce    30 
 
@6%7X7m   u#`51Hr$    8.26 
 ~3&hvm[IQ   \KS.A
4    247.8 
 MttFB;Tp   ;	xQhq*    长期借款 1000 万美元,系 2000 年 10 月借入的专门用于建造某生产线的外币借款,借款期限为 24 个月,年利率为 12% ,按季计提利息,每年 1 月和 7 月支付半年的利息。至 2002 年 3 月 31 日,该生产线正处于建造过程之中,已使用外币借款 650 万美元,预计将于 2002 年 12 月完工。 
 yhI;FNSf   4@Z!?QzW    2002 年第 2 季度各月月初、月末市场汇率如下: 
 gIIF17|Z   AX'-}5T=    日期 
 th<>%e}5c   UR S=1+    市场汇率 
 .,U4 A
TO   FD~
UF;VQ    4 月 1 日 
 _ysakn   g$vOWSI+    1 美元= 8.26 人民币元 
 E cSu[b
   a, )/D_{1    4 月 30 日 
 FQE(qltf,   pSEaE9AX%    1 美元= 8.24 人民币元 
 Sqyju3Yp   f"NWv!    5 月 1 日 
 G:wO1f6   
=zDvZ(5    1 美元= 8.24 人民币元 
 yq<W+b/   ?<5KLvG v    5 月 31 日 
 l8 $.k5X   fC[~X[H    1 美元= 8.26 人民币元 
 e.#,9   GXNkl?#    6 月 1 日 
 94]i|2qj*   XW\
3t tx    1 美元= 8.26 人民币元 
 k7L4~W   2$VSH&    6 月 30 日 
 l<<9H-O   t<$J
3h/"    1 美元= 8.27 人民币元 
 -v|lM8   &3xda1H    2002 年 4 月至 6 月,甲公司发生如下列币业务(假定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 
 jxt]Z3a ~0   
W^S]"N0u    ( 1 ) 4 月 1 日,为建造该生产线进口一套设备,并以外币银行存款 70 万美元支付设备购置价款。设备于当月投入安装。 
 <b\8<mTr   yu>;m.e_    ( 2 ) 4 月 20 日,将 80 万美元兑换为人民币,当日银行美元买入价为 1 美元= 8.20 人民币元,卖出价为 1 美元= 8.30 人民币元。兑换所得人民币已存入银行。 
 m(EVC}Y   -w8?Ur1x:    ( 3 ) 5 月 1 日,以外币银行存款向外国公司支付生产线安装费用 120 万美元。 
 fY #Y n   
U z[#ye    ( 4 ) 5 月 15 日,收到第 1 季度发生的应收账款 200 万美元。 
 .cx9+;   1jAuW~    ( 5 ) 6 月 30 日,计提外币专门借款利息。假定外币专门借款应计利息通过“应付利息”科目核算。 
 F g'{K%t4   .3@Pz]\M#>    要求: 
  - DYH>!   Ke]'RfO\    ( 1 )编制 2002 年第 2 季度外币业务的会计分录。 
 {yEL$8MC   Uyeo0B"    ( 2 )计算 2002 年第 2 季度计入在建工程和当期损益的汇兑净损益。 
 Asq&Z$bB_   @+)T"5_Y[    ( 3 )编制与期末汇兑损益相关的会计分录。 
 tL1\q	Qg   yX%> %#$    3 、甲公司为境内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生产和销售中成药制品,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33% ,所得税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产品的销售价格均为不含增值税价格,假定不考虑除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 2001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于 2002 年 4 月 29 日对外报出。甲公司 2001 年 12 月 31 日编制的利润表如下: 
 t("koA=.   
\5=4!Ez    利润表 
 
ER@RWV2   	a1[J>    编帛单位:甲公司  2001 年度   金额单位:万元 
 Goy[P2
m   z(2G"}     项目 
 l|vT[X/g   {i3=N{5b    本年累计数 
 BO6XY90(   w\V<6_[vv.    一、主营业务收入 
 8YgRJQZ!   x") Bmw$    25000 
 a5d_=	:S;   jHA(mU)b    减:主营业务成本 
 y&\t72C$Fi   8493O x4	O    15000 
 Bsd~_y}8   5LU7}v~/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fD8GAav   qzLD    1000 
 |?MD>Pez   3O_O5    二、主营业务利润 
 XaoVv2=G~   &zVXd    9000 
 6lkCLH   FP0GE	    加:其他业务利润 
 O
#>,vf$   hw)z]     800 
  V>UlL&V   qF`]}7"^    减:营业费用 
 ~3-+~y=o~   f'`y-]"V5)    2300 
 fjuPGg~   w_LkS/    管理费用 
 $"}*#<Z   D4$"02"    900 
 3vQVk   u09D`QPP]    财务费用 
 YG*}F|1   R mo'3    600 
 iV\*7   J*ZcZ	FbWN    三、营业利润 
 o"A?
Aq    8vfC    6000 
 %N\8!aXnf   f'qM?GlET    加:投资收益 
 C{G%"q   }/IP\1bG    2500 
 )]E?~ $,   [i>D|X    补贴收入 
 * <?KOM   ST4[d'|j    0 
 	hQvI}   B2WPbox    营业外收入 
 UF}Ji#fqn   3#\C!T0y    1080 
 `}a-prT<f   G
W7+#    减:营业外支出 
 A,7*	52U   mT
;    580 
 \`-xxhb?e   kn`O3cW/    四、利润总额 
 [g=4'4EZc   R[m+s=+    9000 
 H6KBXMYO   CE|
*&G    减:所得税 
 f	Avh!g   e#WASHZN    2970 
  +]~}kvk:   DV*e.Y>    五、净利润 
 c s:E^   ^
7)H;$    6030 
 _b *gg   ogV	v 8Xb    甲公司 2001 年度发生的有关交易及其会计处理,以及在 2002 年度发生的其他相关事项如下(假定甲公司下列各项交易均不属于关联交易): 
  VmXXj6l&    SxkY	;^-U    ( 1 ) 2001 年 11 月 20 日,甲公司与乙医院签订购销合同。合同规定:甲公司向乙医院提供 A种药品 20 箱试用,试用期 6 个月。试用期满后,如果总有效率达到 70% ,乙医院按每箱 500 万元的价格向甲公司支付全部价款;如果总有效率未达到 70% ,则退回剩余的全部 A种药品。 
 3S%/>)k   6.|[;>
Km    20 种 A种药品已于当月发出,每箱销售成本为 200 万元(未计提跌价准备)。甲公司将此项交易额 10000 万元确认为 2001 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并计入利润表有关项目。甲公司为乙医院提供的 A种药品系甲公司研制的新产品,首次用于临床试验,目前无法估计用于临床时的总有效率。 
 EQ"+G[j~x   ="AaC!E,W    ( 2 )为筹措研发新药品所需资金, 2001 年 12 月 1 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购销合同。合同规定:丙公司购入甲公司积存的 100 箱 B种药品,每箱销售价格为 30 万元。甲公司已于当日收到丙公司开具的银行转账支票,并交付银行办理收款。 B种药品已于当日发出,每箱销售成本为 10 万元(未计提跌价准备)。同时,双方还签订了补充协议,补充协议规定甲公司于 2002 年 9 月 30 日按每箱 35 万元的价格购回全部 B种药品。甲公司将此项交易额 3000 万元确认为 2001 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并计入利润表有关项目。 
 	5E}]U,$   7dR]$~+*e    ( 3 ) 2001 年,甲公司下属的非独立核算的研究所研制中成药新品种,为此实际发生研究与开发费用 100 万元,甲公司将其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X'xnJtk   lj+&3<E    ( 4 ) 2002 年 1 月 9 日,甲公司发现 2001 年 6 月 30 日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管理用办公楼仍挂在建工程账户,未转入固定资产,也未计提折旧。至 2001 年 6 月 30 日该办公楼的实际成本为 1200 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 10 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未发生减值。 2001 年 7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发生的为购建该办公楼借入的专门借款利息 20 万元计入了在建工程成本。 
 w
(*},   a?X
@	D<.;    ( 5 )甲公司于 2001 年 11 月涉及的一项诉讼,在编制 2001 年度会计报表时,法院尚未判决,甲公司无法估计胜诉或败诉的可能性。 2002 年 2 月 28 日,法院一审判决甲公司败诉,判决甲公司支付赔偿款 200 万元。甲公司不服,上诉至二审法院。至 2001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对外报出前,二审法院尚未判决。甲公司估计二审法院判决也很可能败诉,估计赔偿金额在 160 万元至 200 万元之间。 
 ITz+O=I4R]   o}52Qio    假定除上述事项外,不存在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Odw9]`,T   `y{[e	j
    要求: 
 	[LV>z   @jZ1WHS_a    ( 1 )指出甲公司上述( 1 )-( 3 )项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对不正确的会计处理简要说明理由。 
 /38XaKc{6   QQ	%W3D@    ( 2 )根据上述资料,重新编制甲公司对外提出的 2001 年度的利润表。(假定除所得税以外,不调整其他相关税费)。 
 F8\JL	%   {CX06BP    三、综合题(本题型共2题,其中,第1题20分,第2题22分。本题型共42分)。 
 VLfKN)g   Y+0GJ
uBf    1 、甲公司为发行 A股的上市公司,历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 33% 。甲公司每年按实现净利润的 10%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实际净利润的 10% 提取法定公益金。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u!t<2`:h   L9!\\U    ( 1 )按照会计制度规定,从 2002 年 1 月 1 日起,对不需用固定资产由原来不计提折旧改为计提折旧,并按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假定按税法规定,不需用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不得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待出售该固定资产时,再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甲公司对固定资产均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有关固定资产的情况如下表(金额单位:万元): 
 c&PaJm   zkd^5A; `    固定资产 
 5d-rF:#   bu=RU    增加日期 
 o,/w E   p]7IoO
-@    转入不需用日期 
 R ^INl@(O   .
\8"f]~    原价 
 +.uQToqy   #W4
" ^#2    预计使用年限 
 
EQ>@K-R   g#G ]}8C    预计净残值 
 NFqGbA|   t"vkd    设备 A
 w/9%C(w6   8KsPAK_    1997 年 6 月 20 日 
 	\4O_@d`A   vb9C&
#    1998 年 12 月 31 日 
 I2,AT+O<   	vX&W;&    4200 
 4v9d&
m!<   p@oz[017/J    10 年 
 @]A
c >&   a.a
,_    200 
 1I40N[PE)   s?	
2ikJq    设备 B
 1-|aeJ	   vdot	.    1997 年 12 月 8 日 
 dq0!.gBT2   2G_]Y8    1998 年 6 月 2 日 
 /Zxq-9
   I^[[*Bh*C    2100 
 7"OJ,Mx%   F?qg?1vB|    8 年 
 b,>>E^wd!   ~
y,m7%L    100 
 SF da?>   fm!\**Q1    设备 C
 s@6Jz\<E   oqzWL~    1999 年 11 月 10 日 
 /<Z3x
_c   e`Co	='    2001 年 3 月 20 日 
 MSB/O.   *&hbfsP:    2880 
 m|v$F,Lv   RYd
I$&]    6 年 
 (O&HCT|   2rb@Md]dx    0 
 Kq(JHB+   B&<P >AZ    假定上述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与税法规定相同,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均未发生变更;上述固定资产至 2002 年 12 月 31 日仍未出售,以前年度均未计提减值准备。 
 xqQK-?k   |7${E^u    ( 2 ) 2002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从乙公司的其他投资者中以 14000 万元的价格购入乙公司 15% 的股份,由此对乙公司的投资从 15% 提高到 30% ,从原不具有重大影响成为具有重大影响,甲公司从 2002 年起对乙公司的投资由成本法改按权益法核算(未发生减值),股权投资差额按 10 年平均摊销。假定按税法规定,因追溯调整而摊销的股权投资差额不调整应纳税所得额和原已交的所得税,从 2002 年度起摊销的股权投资差额可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被投资企业所得税税率低于投资企业的,投资企业分回的净利润按规定补交所得税。 
 d\25   oN`khS]_v0    甲公司系 1997 年 1 月 1 日对乙公司投资。甲公司对乙公司投资的其他有关资料如下表(金额单位:万元): 
 ;s -@m<   3$.#\*s_4    日期 
 
[X*u`J   s'bTP(wl9    初始或追加投资成本 
 ncTMcu   M`E}1WNQ?]    实际分回的利润 
 Pz0TAb    8s
%Yu
dW    乙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 
 ls~9qkAyLx   ,H1K	sN    1997 年 1 月 1 日 
 UD9JE S,   	A4rkwM    13800 
 Xg;;<
/Z   ^]Z@H/]H    0 
 /!qP=ngw9   \[]?9Z=n    80000 
 /rky   P'DcNMdw    1997 年 12 月 31 日 
 M27H{}v   mu5r4W47    0 
 (H\	`/%Bp   S#<y_w
%    0 
 
=^ \?{oV   J~50#vHY    82000 
 \xcf<y3_   Vhr 6bu]    1998 年 5 月 12 日 
 )	TRUx   h4+*ssnYV    0 
 [B +:)i   lD-2	5~YV    300 
 4YR{
*   }D.\2x(J    - 
 /)`]p1c1%w   2+Oz$9`.    1998 年 12 月 31 日 
 `5rfO6;   ZOpKi:\    0 
 #=;vg    rm-;Z<    0 
 zx*D)i5-   M|zTs\1I    83000 
 L&~' SC   %wI)uJ2    1999 年 4 月 20 日 
 |~PaCw8-ge    U<E]c 4*    0 
 B|,d
   >#Xz~xI/I    150 
 %(W8WLz}   pjs4FZ`Pd;    - 
 ZKq#PB/.   g-1j#V`5    1999 年 12 月 31 日 
 5&O%0`t   cG%X}ZV5    0 
 s`0IyQXVU   !l	Egta[Ql    0 
 e`q*'u1?   5G$ ,2i(    84000 
 Nh}u]<B   9NNXj^7    2000 年 5 月 20 日 
 ~*9Ue@   El:	@l%    0 
 1iNMgA   =LKM)d=1    150 
 scYqU7$%T   =8%*Rrj^    - 
 08D:2	z1z   rHk,OC    2000 年 12 月 31 日 
 m l@%H   1ltW9^cF}    0 
 >,h{`   >d
*`K    0 
 O&yAFiCd   k7;i^$@c    86000 
  3D1y^
I   
~8"oH5    2001 年 6 月 8 日 
 qvK/}    r|
)45@    0 
 $m
E3	FJP>   VaGQre    300 
 VX>j2Z'   Jj5VBI!Ok    - 
 EWgJ"WT
F   E^br-{|{    2001 年 12 月 31 日 
 6-0sBB9=u   ZoSyc--Bv    0 
 0fn*;f8{XJ   E_DQ.!U!o    0 
 OK8Ho"   jD}h`(bE    88000 
 B]:|;d   9V[}#(f$    2002 年 1 月 1 日 
  G6}&k[d5%   0a^bAEP    14000 
 `b] wyP   !H[01	    0 
 LHXR7Fjc   dr+(C[=    88000 
 hayJgkZ'   {"%a-*@%    2002 年 12 月 31 日 
 1 ]
cLbJ   u'Q82l&Y    0 
 	_cj=}!I   i$Kx@,O8t    0 
 $eG_LY 1v   BRskxyL&,    90000 
 "DfjUk   5J|S6x\    假定乙公司除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和分配利润以外,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乙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15% 。 
 *hJWuMfY,    G
&NK    ( 3 )除上述各项外,甲公司 2002 年度以前发生的与纳税调整有关的其他资料如下表(金额单位:万元): 
 %7P]:G+Y\    	J:gC1g^    项目 
 &Tj7qlP\   hf0(!C*    计提或实际发生数 
 cL~WDW/   mH0OW    计提的坏账准备 
 O-K*->5S   D}lqd	Ja    15300 
 iLNUydiS   s-+-?$K    非公益性捐赠支出 
 \Cj3jg    qe&B$3D|
    800 
 bv'>4a   ]1W xa?    违反税收规定的罚款支出 
 ^v'0\(H?P   W	Zm8!Y    500 
 KYJP`va6k   %.r\P@7/Q    超过计税工资发放的工资额 
 fCF.P"{W"   ?[m1?    1000 
 PpBptsb^|J   Xq03o#-p+    违反经济合同的罚款支出 
 /j}Tv.'d   #jG?{j3;?    400 
 zow8	Q6f   ,d38TN    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fpf,gb8[$n   ?%qaoxG37    500 
 @KU;'th   C$~ly=@    合计 
 W&R67ff|   Ky,upU    4730 
 9T5	F0?qd   )UF'y{K}    假定上述计提的坏账准备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金额为至 2001 年 12 月 31 日止的累计计提数(未发生转回),其他支出均为实际发生数。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按期末应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余额的 5 ‰计提的部分,可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不得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甲公司 2001 年 12 月 31 日应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的账面余额为 6000 万元。 
  Fpn*]x    	8b~     ( 4 )甲公司从 2002 年 1 月 1 日起,所得税核算由应付税款法改为债务法,并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 
 {d;z3AB   kk6
!krZ    假定除上述各事项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除所得税以外,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O#,{ZZf=   }u3|w0~c)    要求: 
 U&u6356   Nr `R3(X    ( 1 )计算甲公司因上述会计政策变更每年产生的累积影响数。 
 Ui	
(nMEon   5$'[R;r     ( 2 )分别编制甲公司与上述会计政策变更相关的会计分录(只需编制每项会计政策变更的合并调整分录)。 
 #&?ER]|3   k?&GL!?    ( 3 )计算甲公司上述事项因追溯调整产生的递延税款累计借方或贷方金额。 
 	c1s&   av|T|J/(    ( 4 )计算甲公司上述有关事项增加或减少 2002 年度的净利润(或净亏损),并编制与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Kc2y   EJTM
>Rpor    2 、华清有限责任公司(本题下称“华清公司”)系甲、乙、丙、丁四家企业合资组建的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甲企业拥有华清公司 30% 的股份;乙企业和丙企业分别拥有华清公司 25% 的股份;丁企业拥有华清公司 20% 的股份。华清公司 2000 年 1 月 1 日股东权益总额为 11700 万元,其中股本为 6000 万元,资本公积为 2000 万元,盈余公积为 2500 万元,未分配利润为 1200 万元(其中包括 1999 年实现的净利润 1000 万元)。 
 !Md6Lh%-w   9t)Hi qj    昌盛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昌盛公司”)为了隐定其商品供货渠道,自 2000 年起对华清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投资活动。华清公司和昌盛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 17% 。昌盛公司对华清公司投资及其他有关业务资料如下: 
  Wq<oP   =Q<7[    ( 1 ) 2000 年 1 月 4 日,华清公司董事会提出 1999 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提出的利润分配方案为:①按当年实现净利润的 10%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②按当年实现净利润的 10% 提取法定公益金;③分配股票股利 400 万元。 
 P658
XKE   !37I2*+4    ( 2 ) 2000 年 1 月 5 日,昌盛公司与乙企业签订收购其持有的华清公司 25% 股份的协议。协议规定,昌盛公司以 3700 万元的价格购买乙企业持有的华清公司 25% 的股份;价款于 3 月 31 日支付;协议在签订当日生效。 
 JN+7oh]u   5;" $X	 1{    ( 3 ) 2000 年 3 月 31 日,昌盛公司向乙企业支付购买华清公司股份价款 3700 万元,并于当日办理完毕华清公司股份转让手续。在办理股份转让手续时,昌盛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与该股份转让相关的税费 20 万元。 
 gveJ1P   tJ K58m$    华清公司 3 月 31 日股东权益总额为 12000 万元,其中股本为 6000 万元,资本公积为 2000 万元,盈余公积为 2700 万元,未分配利润为 1300 万元(其中包括 1 月份实现的净利润 120 万元, 2 月份实现的净利润 80 万元, 3 月份实现的净利润 100 万元)。 
 0>td[f   6Yodx$    ( 4 ) 2000 年 4 月 30 日,华清公司股东会审议通过其董事会提出 1999 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并于当日对外宣告利润分配方案。 
 '	*a}*(0OA   `G\Gk|4;2    ( 5 ) 2000 年 11 月 1 日,昌盛公司与甲企业签订华清公司股份转让协议。协议规定如下:①甲企业将其持有华清公司 30% 的股份转让给昌盛公司;②昌盛公司将其拥有完全产权的一栋写字楼转让给甲企业;③昌盛公司另向甲企业支付补价 270 万元;④协议于 2000 年 12 月 1 日起生效。 
 saiXFM7J   [O&}Qk    签订该股份转让协议时,华清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 12700 万元,其中股本为 6400 万元,资本公积为 2000 万元,盈余公积为 2700 万元,未分配利润为 1600 万元。 
 Bt}90#   d[,Rgdd@I    ( 6 )华清公司 2000 年全年实现净利润 1200 万元,其中 1 月份实现净利润 120 万元, 2 月份实现净利润 80 万元, 3 至 12 月份各月实现的净利润均为 100 万元。 
 =dA]nM   >zX^*T#    华清公司 2000 年 12 月 31 日,股东权益总额为 12900 万元,其中股本为 6400 万元,资本公积为 2000 万元,盈余公积为 2700 万元,未分配利润为 1800 万元。 
  =KOi#;1   pMHl<HH    ( 7 ) 2001 年 1 月 1 日,昌盛公司和甲企业分别办理完毕股份转让和写字楼产权转让手续,昌盛公司同时以银行存款向甲企业支付 270 万元补价。 
 k &J;,)V   }aE'    昌盛公司写字楼的账面原价为 5908 万元,已计提折旧 1800 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 100 万元,公允价值为 4300 万元。 
 %|}*xMQ   / kK*%TP    ( 8 ) 2001 年 1 月 20 日,华清公司董事会提出 2000 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提出的利润分配方案为:①按当年实现净利润的 10%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②按当年实现净利润的 10% 提取法定公益金;③分配现金股利 300 万元。 
 Os$E,4,py   OHBCanZZ,    ( 9 ) 2001 年 4 月 30 日,华清公司股东会审议通过 2000 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为:①按当年实现净利润的 10%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②按当年实现净利润的 10% 提取法定公益金;③分配现金股利 800 万元。董事会于当地外宣告利润分配方案。 
 7AT
8QC`u   &(Fm@ksh\    ( 10 ) 2001 年 6 月 10 日,昌盛公司以 1740 万元的价格将其自用的一栋仓库有偿转让给华清公司。该仓库账面原价为 3000 万元,已计提折旧 1500 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原预计使用年限为 10 年,原预计净残值为零,已使用 5 年。华清公司仍将其作为仓库投入使用,该仓库预计使用年限为 5 年,预计净残值为零。 
 C/Z#NP~ *   *`u|1}h| 	    ( 11 ) 2001 年华清公司向昌盛公司销售电子产品 8000 万元,该产品的销售成本为 6800 万元;昌盛公司在当年对外销售该批电子产品的 90% ;剩余的 10% 形成昌盛公司的年末存货。 
 n8; p]{   u_'	-vZ_    ( 12 )华清公司 2001 年全年实现净利润 2000 万元,其中 1 月份实现净利润 150 万元。 
 iv +a5   Z8bg5%    ( 13 ) 2002 年 1 月 20 日,华清公司董事会提出 2001 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利润分配方案为:①按当年实现净利润的 10%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②按当年实现净利润的 10% 提取法定公益金;③分配现金股利 600 万元。 
 uBt
]4d*   YAT@xZs-    ( 14 ) 2002 年华清公司向昌盛公司销售电子产品 10000 万元,该产品的销售成本为 8500 万元。 
 mih}?oi   vkhPE(f    昌盛公司 2002 年年末存货中有 2000 万元系从华清公司购货而形成的。 
 AP,ZMpw   !nkIXgWz    其他资料如下: 
 )SJM:E    W;7$
Dq:    ( 1 )昌盛公司对华清公司投资所形成的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期限为 5 年,在年末一次摊销。 
 K  'l-6JY-   b5=|1SjR    ( 2 )假定转让仓库和写字楼时均不考虑相关税费。 
 )GVTa4}p   J~WT;s    ( 3 )昌盛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报出日期为次年的 3 月 20 日。 
 ZwsQ}5   q C cLd7`$    ( 4 )华清公司的股东按其持有的股份享有表决权。 
 >YWK"~|i~   (["kbPma    ( 5 )华清公司与昌盛公司之间的商品交易等均为正常交易,销售价格均为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格。 
 h'&<A_C-7   z;oia!9z    ( 6 )华清公司股利分配的股权登记日为每年 5 月 10 日。 
 KMy"DVqE   !;&\n3-W    ( 7 )本题所涉及存货均未计提跌价准备。 
 tkHmH/'7   PZqp;!:xz    要求: 
 DKfpap}8u   _xh)]R    ( 1 )编制与昌盛公司对华清公司投资相关的会计分录。 
 "Tser*i	)   @H#Fzoo.    ( 2 )编制与 2001 年昌盛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相关的会计分录。 
 $%bd`d*S   &t8,326;    ( 3 )编制 2002 年昌盛公司合并会计报表中有关存货及固定资产抵销的会计分录。 
 d)!'5ZrM   4w	,L  转上海财经大学高顿职业培训网:
www.goldeneducatio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