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 20 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F?
RCaj
|*]X\UE
1 、下列交易或事项中,不应确认为营业外支出的是( )。 ;*>QG6Fh
_-|yCo
A、对外捐赠支出 Q^1#xB
d
B、债务重组损失 &dZ.+#8r
C、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mQ/WYs
D、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FY@fO?es
26('V `N
2 、甲公司期末原材料的账面余额为 100 万元,数量为 10 吨。该原材料专门用于生产与乙公司所签合同约定的 20 台 Y 产品。该合同约定:甲公司为乙公司提供 Y 产品 20 台,每台售价 10 万元(不含增值税,本题下同)。将该原材料加工成 20 台 Y 产品尚需加工成本总额为 95 万元。估计销售每台 Y 产品尚需发生相关税费 1 万元(不含增值税,本题下同)。本期期末市场上该原材料每吨售价为 9 万元,估计销售每吨原材料尚需发生相关税费 0.1 万元。期末该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 )万元。 JL]k:i^`A
uusY,Dt/9
A、 85 &|'Kut?8
B、 89 Sq?6R}q%
C、 100 m5'__<
D、 105 <M=W)2D7
G(7\<x:
3 、在采用收取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商品时,委托方确认商品销售收入的时点为( )。 hIzPy3
|04}zU%N
A、委托方发出商品时 hZss
B、受托方销售商品时 6bRQL}[
C、委托方收到委托方开具的代销清单时 =CG!"&T
D、受托方收到受托代销商品的销售货款时 -I
ruua7b
ZaNyNxbp>z
4 、 1997 年 12 月 15 日,甲公司购入一台不需安装即可投入使用的设备,其原价为 1230 万元。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 10 年,预计净残值为 30 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2001 年 12 月 31 日,经过检查,该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 560 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 5 年,预计净残值为 20 万元,折旧方法不变。 2002 年度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Vne.HFXA
"b1R5(Ar
A、 90 RBv=
B、 108 =AnZ>6
C、 120 `3>)BV<P
D、 144 V %{9o
wNf*/?N
5 、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借款费用的是( )。 g1hg`qBBW
qN`]*baS
A、外币借款发生的汇兑损失
Skk3M?
B、借款过程中发生的承诺费 RqX4ep5j
C、发行公司债券发生的折价 A\PV@w%Ai
D、发行公司债券溢价的摊销 vU\w3
93Ci$#<y
6 、 2002 年 10 月 12 日,甲公司以一批库存商品换入一台设备,并收到对方支付的补价 15 万元。该批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 120 万元,公允价值为 150 万元,计税价格为 140 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7% ;换入设备的原账面价值为 160 万元,公允价值为 135 万元。假定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因该项非货币性交易应确认的收益为( )万元。 .2(@jx,[
y?R <g^A
A、- 1.38 !+*?pq
B、 0.45 i*cE
C、 0.62 G"UH4n[1ur
D、 3 G.q^Zd#.T
(PT?h>|St
7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本期正常销售其生产的 A产品 1400 件,其中对关联方企业销售 1200 件,单位售价 1 万元(不含增值税,本题下同);对非关联方企业销售 200 件,单位售价 0.9 万元。 A产品的单位成本(账面价值)为 0.6 万元。假定上述销售均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甲公司本期销售 A产品应确认的收入总额为( )万元。 `>K k;`
9V4V}[%
A、 900 {L2Gb(YLW
B、 1044 i_ODgc`H
C、 1260 \ \mO+N47i
D、 1380 <1'X)n&Kw$
C)3$";$5)
8 、企业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发生的下列支出中,属于收益性支出的是( )。 NM.f0{:cj
HU'`kimWb
A、购入时发生的保险费 H{tOCYyD
B、购入时发生的运费费 gx>mKSzy
C、发生的日常修理费用 ;u-< {2P
D、购入时发生的安装费用 k~9Ywf
cwW~ *90#
9 、甲公司应收乙公司账款 1400 万元已逾期,经协商决定进行债务重组。债务重组内容是:①乙公司以银行存款偿付甲公司账款 200 万元;②乙公司以一项固定资产和一项长期股权投资偿付所欠账款的余额。乙公司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600 万元,公允价值为 700 万元;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 700 万元,公允价值为 900 万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该固定资产在甲公司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KxTYc
tgF(=a]o
A、 525 S>ylA U;N
B、 600 y3
o4%K8
C、 612.5 u2.r,<rC*Q
D、 700 ##+8GLQM
EV7+u0uN&Q
10 、上市公司下列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资本公积中,可以直接用于转赠股本的是( )。 B43#9CK`o
OrH1fhh
A、关联交易 fdH'z:Xao
B、接受外币资本投资 . =foXN
C、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 uF.\dY
\xv
D、子公司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 0R^(rE"2#
!\k#{
1[!
11 、工业企业以对冲平仓方式了结非套保商品期货合约时,发生的平仓盈亏应当确认为( )。 g7Q*KA+
,"MUfZ
A、投资收益 Nxs%~wZ
B、期货损益 "}x70q'>S
C、营业外收支 9q@YE_ji
D、其他业务收支 sFz4^Kn
d<cbp[3F
12 、在投资合同已约定有折算汇率的情况下,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的外商投资企业在收到外币资本投资时应采用的折算方法是( )。 W2.1xNWO
>dC(~j{
A、收到的外币资产和实收资本均按合同约定汇率折算 {j=hQL3
B、收到的外币资产和实收资本均按收到当日的汇率折算 `
Ehgn?6'
C、收到的外币资产按合同约定汇率折算,资本按收到当日的汇率折算 90if:mYA
D、收到的外币资产按收到当日的汇率折算,实收资本按合同约定汇率折算 .STf
[t=+$pf(-
13 、某商业批发企业采用毛利率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2002 年 5 月,甲类商品的月初成本总额为 2400 万元,本月购货成本为 1500 万元,本月销售收入为 4550 万元。甲类商品 4 月份的毛利率为 24% 。该企业甲类商品在 2002 年 5 月末的成本为( )万元。 [6gHi.`p'
7u3b aM
A、 366 md
+`#-D\O
B、 392 EV,NJ3V
C、 404 PH4bM
D、 442 tlxjs]{0E
N{ z(|2{A#
14 、甲公司以 300 万元的价格对外转让一项专利权。该项专利权系甲公司以 480 万元的价格购入,购入时该专利权预计使用年限为 10 年,法律规定的有效使用年限为 12 年。转让时该专利权已使用 5 年。转让该专利权应交的营业税为 15 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该专利权未计提减值准备。甲公司转让该专利权所获得的净收益为( )万元。 =/'*(\C2
>`V|`Zi ?
A、 5 mE@o27
B、 20 .Fz6+m;Z
C、 45 J1ro\"
D、 60 ^EBM;&;7
A)a+LW'=u
15 、乙公司采用递延法核算所得税,上期期末“递延税款”账户的贷方余额为 3300 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33% ;本期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和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分别为 3500 万元和 300 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30% ;本期转回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为 1200 万元。乙公司本期期末“递延税款”账户的贷方余额为( )万元。 mt]YY<l
NeZYchR
A、 3600 iwTBE
]J
B、 3864 ;A'17B8
C、 3900 pO
+wJ|f
D、 3960 <^c0bY1
k.R/X
16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自营方式建造一条生产线,实际领用工程物资 234 万元(含增值税)。另外领用本公司所生产的产品一批,账面价值为 240 万元,该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7% ,计税价格为 260 万元;发生的在建工程人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分别为 130 万元和 18.2 万元。假定该生产线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该生产线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Ip$"H
..{^"`FQ
A、 622.2 5+"8q#X$
B、 648.2 v&,VC~RN-J
C、 666.4 /%'7sx[p
D、 686.4 ^
J@i7FOb
kT=|tQ@
17 、在售后租回交易形成融资租赁的情况下,对所售资产的售价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是( )。 @ y2Bq['
w)SxwlW}
A、计入递延损益 MP&4}De
B、计入当期损益 8r|
C、售价高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反之计入递延损益 t"Rf67
D、售价高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递延损益,反之计入当期损益 |N.q[>^R
2Sd6b 2-
18 、甲公司 2001 年度发生的管理费用为 2200 万元,其中:以现金支付退休职工统筹退休金 350 万元和管理人员工资 950 万元,存货盘亏损失 25 万元,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420 万元,无形资产摊销 200 万元,计提坏账准备 150 万元,其余均以现金支付。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 2001 年度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的金额为( )万元。 6 FxndR;
),FN29mZu
A、 105 3>3ZfFC
B、 455 zQ^[=siZ}
C、 475 WSccR
D、 675 uXa}<=O
s/|'1E\F
19 、下列有关无形资产转让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 d"uM7PMs7x
hUvH
t+d
A、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所取得的收入应计入营业外收入 #yOY&W:N
B、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所取得的收入应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L:"i`*$
C、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所发出的支出应计入其他业务支出 cDol
o1*
D、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所发出的支出应计入其他业务支出 J-?(sjIX
%Ne>'252y
20 、下列情形中,不违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规定的“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原则的是( )。 6>7LFV1tvy
A^7Zy79
A、由出纳人员兼任会计档案保管工作 ?Og ;W9i
B、由出纳人员保管签发支票所需全部印章 ^Iq.0E9_
C、由出纳人员兼任收入总账和明细账的登记工作 [<
Puh
D、由出纳人员兼任固定资产明细账及总账的登记工作 MNE)<vw>
ptfADG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型共 9 题,每题 2 分,共 18 分)。 4B>|Wft{p]
!H.lVA
1 、下列项目中,应计入工业企业存货成本的有( )。 QZP;k!"w
U .jMK{
A、进口原材料支付的关税 UZ0O
j5B.
B、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制造费用 X2 kLbe
C、原材料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 JH,bSb
D、自然灾害造成的原材料净损失 y`Y}P1y*
;8kfgpM_
2 、下列交易或事项中,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有( )。 `G{t<7[[;
A Mfu|%ZL
A、坏账的核算由直接转销法改为备抵法 82l";;n4p
B、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改为5年 Mi-9sW
C、对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NZN1
D、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由先进先出法改为后进先出法 @&>
+`kgU-
e.h:9`"*
3 、下列有关或者事项披露内容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g
0=t9J
!9Xex?et
A、因或有事项而确认的负债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单列项目反映 ]c+'SJQ
B、因或有事项很可能获得的补偿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单列项目反映 ~<R~Q:T
C、已贴现商业承兑汇票形成的或有负债无论其金额大小均应披露 5<
nK.i,
D、当未决诉讼的披露将企业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时,可以只披露其形成的原因 ~kFRy {z
M"
\y2
4 、下列有关收入确认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7:<>#
Ctx K{:
A、广告制作佣金收入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完成程序确认 Onyq'
B、属于与提供设备相关的特许权收入应在设备所有权转移时确认 wpmtv325
C、属于与提供初始及后续服务相关的特许权收入应在提供服务时确认 K|!)<6ZsG7
D、为特定客户开发软件的收入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开发的完成程度确认 2AE|N_v8W
J#nEGl|a
5 、下列项目中,属于非货币性交易的有( )。 Jc6 D ^=
%%u4('=
A、以公允价值 50 万元的原材料换取一项专利权 +fmZ&9hFNJ
B、以公允价值 500 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换取一批原材料 OQyOv%g5C
C、以公允价值 100 万元的 A车库换取 B车床,同时收到 12 万元的补价 % QkvBg*
D、以公允价值 30 万元的电子设备换取一辆小汽车,同时支付 15 万元的补价 QY!A[!6h
5Ep
6 、下列各项支出中,应确认为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的有( )。 !%=k/|#
vsR&1hs
A、使固定资产功能增加发生的支出 #SOe&W5
B、使固定资产生产能力提高发生的支出 W`kgYGnFG
C、使固定资产维持原有性能发生的支出 2/WXdo
D、使固定资产所生产的产品成本实质性降低所发生的支出 Rh^$0Q*2
rkp0ej2-
7 、企业为购建固定资产专门借入的款项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的时点有( )。 yK;I<8+>_
$
S/ 8T
A、所购建固定资产已达到或基本达到设计要求或合同要求时 J0o[WD$Ax
B、固定资产的实体建造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或实质上已经完成时 y3GIR
f;>
C、继续发生在所购建固定资产上的支出金额很少或者几乎不再发生时 ~yg9ZM
D、需要试生产的固定资产在试生产结果表明资产能够正常生产出合格产品时 ]5CFL$_Q{
umYdr'p!v
8 、自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属于非调整事项的有( )。 ,k
I1"@Tu
&kt#p;/p?
A、董事会作出出售子公司决议 p`0Tpgi
B、董事会提出现金股利分配方案 P'';F}NwfX
C、董事会作出与债权人进行债务重组决议 6ZJQ '9f
D、债务人因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自然灾害而无法偿还到期债务 b1"wQM9
,.B8hr@H6-
9 、下列交易或事项产生的现金流量中,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有( )。 s,=^V/c
"tIx$?I
A、为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耕地占用税 FeJ5^Gh.
B、为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已资本化的利息费用 #B[>\D"*
C、因火灾造成固定资产损失而收到的保险赔款 9`{cX
D、最后一次支付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的价款 yo=d"*E4^
hR2.w/2j
三、计算及会计处理题(本题型共3题,其中第1题5分,第2题7分,第3题8分。本题型共20分)。
_L ].n)b
Ig2VJ s;
1 、甲上市公司(本题下称“甲公司”)于 2000 年 1 月 1 日按面值发行总额为 40000 万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用于建造一套生产设备。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期限为 3 年、票面年利率为 3% 。甲公司在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中规定:从 2001 年起每年 1 月 5 日支付上一年度的债券利息(即,上年末仍未转换为普通股的债券利息);债券持有人自 2001 年 3 月 31 日起可以申请将所持债券转换为公司普通股,转股价格为按可转换公司债券的面值每 100 元转换为 8 股,每股面值 1 元;没有约定赎回和回售条款。发行该可转换公司债券过程中,甲公司取得冻结资金利息收入 390 万元,扣除因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而产生的相关税费 30 万元后,实际取得冻结资金利息收入 360 万元。发行债券所得款项及实际取得的冻结资金利息收入均已收存银行。 t!$/r]XM h
'AU!xG6OQ
2001年4月1日,该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 A公司将其所持面值总额为 10000 万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换为甲公司股份,共计转换 800 万股,并于当日办妥相关手续。
aY~IS?!;
}I0^nv1
2002年7月1日,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其他持有人将其各自持有的甲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申请转换为甲公司股份,共计转换为2399.92 万股;对于债券面值不足转换1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总额1万元,甲公司已按规定的条件以现金偿付,并于当日办妥相关手续。 aJts
ZBWe,Xvq
甲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成功后,因市场情况发生变化,生产设备的建造工作至2002年7月1日尚未开工。 Q*5d~Yr ]R
muLTYgaM
甲公司对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溢折价采用直线法摊销,每半年计提一次利息并摊销溢折价;甲公司按约定时间每年支付利息。甲公司计提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通过“应付利息”科目核算。 H
#:Yw|t
c1f6RCu$b
要求: uB?YJf .T@
nK[$ID
( 1 )编制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的会计分录。 }9JPSl28Jr
lPQH_+)Z"
( 2 )编制甲公司2000年12月31日与计提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相关的会计分录。 b~p <
1*"Uc!7.%
( 3 )编制甲公司2001年4月1日与可转换公司债券转为普通股相关的会计分录。 +oa]v1/W
_e
W*
( 4 )编制甲公司2002年7月1日与可转换公司债券转为普通股相关的会计分录。 ? "gy`oC
v
!E8Jp
E|z#
2 、甲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甲公司”)外币业务采用每月月初市场汇率进行折算,按季核算汇兑损益。 2002年3月31日有关外币账户余额如下: ),_bDI L+
V l%k:
项目 C%&7,F7
@QEVl
外币金额(万美元) {>qCZ#E5WO
A@4Cfb@
折算汇率 "#()4.9
\]D;HR`vo
折算人民币金额(万元) w K+2;*bI
Hcpw[%(
银行存款(借方) F&\o1g-L
K:0RP?L
300 b({2|R
-p1arA
8.26 A,osrv
:5(TOF
2478 hf'3yEm
Ny#%7%(
应收账款(借方) 0-FbV,:;
*VpQ("
250 otOl7XF
AxeWj%w@
8.26 %+.]>''a
)\e_I\-
2065 &&JMw6
&[`
.'4
*'i:
长期借款(贷方)
&HE8O}<>
.F]6uXd
1000 E-/]UH3u H
%
ug`dZ/
8.26 c}Qc2D3*
*?uF&( 0
8260 }E=mZZ)
%w@(V([(c
应付利息(贷方) %l,Xt"nS#
D -jew &B
30 ]Kf HuYjM
FvkKM+?F
8.26 3K'3Xp@A
ZE :oK
247.8 NT/}}vES
2`z+_DA
长期借款 1000 万美元,系 2000 年 10 月借入的专门用于建造某生产线的外币借款,借款期限为 24 个月,年利率为 12% ,按季计提利息,每年 1 月和 7 月支付半年的利息。至 2002 年 3 月 31 日,该生产线正处于建造过程之中,已使用外币借款 650 万美元,预计将于 2002 年 12 月完工。 SSzOz-&GA
ELm#
2002 年第 2 季度各月月初、月末市场汇率如下: mr*zl*
`@ObM[0p(
日期 NzEuiI}
Nb$ )YMbA
市场汇率 W]
lFwj
DC
NuvrZ
4 月 1 日 B!5gD
Z/0M9 Q%
1 美元= 8.26 人民币元 a+X X?uN{
(YR1ML3N
4 月 30 日 xGA%/dy,;
&1I0i[R
1 美元= 8.24 人民币元 N=wB1gJ
{{O1
C~
5 月 1 日 NZl0sX.:
rlds-j''
1 美元= 8.24 人民币元 "];19]x6q
,e;(\t:
5 月 31 日 JeO(sj$e
''V:+@Toh
1 美元= 8.26 人民币元 55#H A?cR
Fv3fad@x
6 月 1 日 Di&tm1R1
|ey6Czm
1 美元= 8.26 人民币元 j3FDGDrg
ON$u581 y
6 月 30 日 E)`+ 1j
WUHijHo5(8
1 美元= 8.27 人民币元 4WNWn#M
nJ6bC^*)U
2002 年 4 月至 6 月,甲公司发生如下列币业务(假定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 V8c&2rNa
Y+D#D
v |
( 1 ) 4 月 1 日,为建造该生产线进口一套设备,并以外币银行存款 70 万美元支付设备购置价款。设备于当月投入安装。 k:c)|2
N~a?0x
( 2 ) 4 月 20 日,将 80 万美元兑换为人民币,当日银行美元买入价为 1 美元= 8.20 人民币元,卖出价为 1 美元= 8.30 人民币元。兑换所得人民币已存入银行。
P'g$F<~V
#vIF]Y
( 3 ) 5 月 1 日,以外币银行存款向外国公司支付生产线安装费用 120 万美元。 #"TTI
vd0
YpAjZQZ,
( 4 ) 5 月 15 日,收到第 1 季度发生的应收账款 200 万美元。 #t;@x_2yD\
:imp~~L;
( 5 ) 6 月 30 日,计提外币专门借款利息。假定外币专门借款应计利息通过“应付利息”科目核算。 P[D^*}
+4)Kc9S#
要求: 7^ER?@:W
$oh}!Smt
( 1 )编制 2002 年第 2 季度外币业务的会计分录。 iLgWzA
:sJV
klK
( 2 )计算 2002 年第 2 季度计入在建工程和当期损益的汇兑净损益。
B[8
*c xYB
( 3 )编制与期末汇兑损益相关的会计分录。 %rYd=Ri
32dR`qb
3 、甲公司为境内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生产和销售中成药制品,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33% ,所得税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产品的销售价格均为不含增值税价格,假定不考虑除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 2001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于 2002 年 4 月 29 日对外报出。甲公司 2001 年 12 月 31 日编制的利润表如下: Z5+qb
BaqRAO7
利润表 3C5<MxtK
@dw0oRF
编帛单位:甲公司 2001 年度 金额单位:万元 @q|I$'K]x
D;m>9{=
项目 zU]95I
,zO!`|I
本年累计数 b1_HDC(
g&&5F>mF
一、主营业务收入 !}<Y^="
10t9Qv/
25000 SxH b76 ;
rtC.!].;%
减:主营业务成本 U }xRvNz
A[^fG_l4
15000 ~Sh8.
++}
Bh<)e5lP: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E{|j
.t$~>e
.
1000 )nQA) uz
66!cfpM
二、主营业务利润 3lQGU
6f(K'v
9000 9*U3uyPi
SBZqO'}7
加:其他业务利润 \$W>@w0
n](Q)h'nlo
800 xmsw'\
+<7`Gn(n3
减:营业费用 zq _*)V
]gx]7
2300 r<
sx On
)w=ehjV^m
管理费用 9Eu.Y
5Z
@OgR
900 h`;w/+/Zr
OLg=kF[[
财务费用 <XDYnWz
wak_^8x
600 7&-B6Y4
Q!9AxM2K
三、营业利润 H}Z\r2
2guWWFS
6000 S&^i*R4]
3+ JkV\
AF
加:投资收益 f_I6g uDPz
__O@w.
2500 -C1,$mkj
dn!#c=
补贴收入 sba+J:#w
L"e8S%UqX
0 {$5?[KD
OTwIR<_B+
营业外收入 mO=bq4!
js^+ {~
1080 C+tB$yahO
x/7kcj!O
减:营业外支出 rY yB"|
%zsY=qT
580 3V2dN)\
|soDt<y+L
四、利润总额 J$"3w,O6+U
ny'?Hl'Q
9000 #k?uY
g8
I5Vp%mCY
减:所得税 qJN!
L))
_[IOPHa"
2970 s
aY;[bz}
&&SA/;F
五、净利润 ~*NG~Kn"s
\7]0vG
6030 oA+/F]XJ
0Ez(;4]3
甲公司 2001 年度发生的有关交易及其会计处理,以及在 2002 年度发生的其他相关事项如下(假定甲公司下列各项交易均不属于关联交易): :Q]P=-Y8
cCa+UTxaJ
( 1 ) 2001 年 11 月 20 日,甲公司与乙医院签订购销合同。合同规定:甲公司向乙医院提供 A种药品 20 箱试用,试用期 6 个月。试用期满后,如果总有效率达到 70% ,乙医院按每箱 500 万元的价格向甲公司支付全部价款;如果总有效率未达到 70% ,则退回剩余的全部 A种药品。 EIdEXAC(
z'"e|)
20 种 A种药品已于当月发出,每箱销售成本为 200 万元(未计提跌价准备)。甲公司将此项交易额 10000 万元确认为 2001 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并计入利润表有关项目。甲公司为乙医院提供的 A种药品系甲公司研制的新产品,首次用于临床试验,目前无法估计用于临床时的总有效率。 ,y5,+:Y
~
fD:BKJ
Q
( 2 )为筹措研发新药品所需资金, 2001 年 12 月 1 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购销合同。合同规定:丙公司购入甲公司积存的 100 箱 B种药品,每箱销售价格为 30 万元。甲公司已于当日收到丙公司开具的银行转账支票,并交付银行办理收款。 B种药品已于当日发出,每箱销售成本为 10 万元(未计提跌价准备)。同时,双方还签订了补充协议,补充协议规定甲公司于 2002 年 9 月 30 日按每箱 35 万元的价格购回全部 B种药品。甲公司将此项交易额 3000 万元确认为 2001 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并计入利润表有关项目。 gZ!q
|k,M$@5s
( 3 ) 2001 年,甲公司下属的非独立核算的研究所研制中成药新品种,为此实际发生研究与开发费用 100 万元,甲公司将其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hl~
rD_\NgVAs
( 4 ) 2002 年 1 月 9 日,甲公司发现 2001 年 6 月 30 日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管理用办公楼仍挂在建工程账户,未转入固定资产,也未计提折旧。至 2001 年 6 月 30 日该办公楼的实际成本为 1200 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 10 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未发生减值。 2001 年 7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发生的为购建该办公楼借入的专门借款利息 20 万元计入了在建工程成本。 \P~h0zg?
mZ_643|
( 5 )甲公司于 2001 年 11 月涉及的一项诉讼,在编制 2001 年度会计报表时,法院尚未判决,甲公司无法估计胜诉或败诉的可能性。 2002 年 2 月 28 日,法院一审判决甲公司败诉,判决甲公司支付赔偿款 200 万元。甲公司不服,上诉至二审法院。至 2001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对外报出前,二审法院尚未判决。甲公司估计二审法院判决也很可能败诉,估计赔偿金额在 160 万元至 200 万元之间。 ,9~=yC
d
BRK6hFC
假定除上述事项外,不存在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PAb+E|,
>8;EeRvI
要求: j; TXZ`|(
Rq@M~;p
( 1 )指出甲公司上述( 1 )-( 3 )项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对不正确的会计处理简要说明理由。 $@utlIXA'
X 5_T?
( 2 )根据上述资料,重新编制甲公司对外提出的 2001 年度的利润表。(假定除所得税以外,不调整其他相关税费)。 %H/V
iC
!94q F,#1
三、综合题(本题型共2题,其中,第1题20分,第2题22分。本题型共42分)。 *TyLB&<t
yor6h@F1
1 、甲公司为发行 A股的上市公司,历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 33% 。甲公司每年按实现净利润的 10%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实际净利润的 10% 提取法定公益金。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LX]/D
&)
qs0
( 1 )按照会计制度规定,从 2002 年 1 月 1 日起,对不需用固定资产由原来不计提折旧改为计提折旧,并按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假定按税法规定,不需用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不得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待出售该固定资产时,再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甲公司对固定资产均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有关固定资产的情况如下表(金额单位:万元): y
<] x
,azBk`$iQr
固定资产 vCX
54
0&Z+P?Wb4
增加日期 BZP{{
M4}b lh#
转入不需用日期 -4Hf5!
T;C0t9Yew
原价 eHE?#r16Z
4ux^K:z
预计使用年限 _ci8!PP
i K,^|Q8
预计净残值
ihp>cl?
F<0GX!p4u
设备 A ^!A@:}t>
_=YHO.
1997 年 6 月 20 日 \%/Y(YVm
5}Z_A?gy
1998 年 12 月 31 日 T|^KG<uPV!
a8}!9kL
4200 h?7@]&VJ
^~`t
q+
10 年 b|Sjh;
y^:N^Gt
200 +/U6p!
>(He,o@M
设备 B
fx=HK t
0z
c~!r~
1997 年 12 月 8 日 $N/"c$50,
H^fErl
1998 年 6 月 2 日 d$5\{YLy
I?OnEw
2100 \5DOp-2
>NJ`*
M
8 年 w%?6s 3
7El :$H
100 q?$<{Z"
hQ _gOI
设备 C >A.m`w
I*4g ;1x
1999 年 11 月 10 日 A(1dq
v=J[p;H^H
2001 年 3 月 20 日 Z(c2F]
p<8Ga.kiN
2880 oi\e[qE
J_7&nIH7
6 年 Bhf4 /$
bM>5=Zox
0 VRA0p[
QLDld[
假定上述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与税法规定相同,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均未发生变更;上述固定资产至 2002 年 12 月 31 日仍未出售,以前年度均未计提减值准备。 v%8S:3
u&Cu"-%=M
( 2 ) 2002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从乙公司的其他投资者中以 14000 万元的价格购入乙公司 15% 的股份,由此对乙公司的投资从 15% 提高到 30% ,从原不具有重大影响成为具有重大影响,甲公司从 2002 年起对乙公司的投资由成本法改按权益法核算(未发生减值),股权投资差额按 10 年平均摊销。假定按税法规定,因追溯调整而摊销的股权投资差额不调整应纳税所得额和原已交的所得税,从 2002 年度起摊销的股权投资差额可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被投资企业所得税税率低于投资企业的,投资企业分回的净利润按规定补交所得税。 &X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