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项选择题 VDC"tSQ
1、【正确答案】AcD =*Y=u6?
b@yFqgJ_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律规范的性质和调整方式分类。按照法律规范的性质和调整方式分类,法律规范分为义务性规范、授权性规范、禁lE性规范。 ]_&pIBp
VO+3@d:
2、【正确答案】ABCD IXt cHAgX
R4Si{J*O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我国法律的形式。我国法的形式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的法、规章和国际条约。 @d_;p<\l
p="K4E8~H
3、【正确答案】ABC A3mS Sc6
dX;G[\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经济法律关系的组成要素。任何法律关系都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构成,经济法律关系也是如此。 k
ks
?S',
'w!8`LPu
4、【正确答案】ABC 6 jo+i[h
2mVLR;s{_
【答案解析】爆发战争属于法律事件。ABC是法律行为。 ?*A"#0
iMXK_O%
5、【正确答案】ABCD jN^09T49
2Ik@L,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关系的客体范围。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如物、精神产品、行为、人身等。 aIABx!83>
} P/
x@N
6、【正确答案】ABCD p:gM?2p1
+Y|HO[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具体范围。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国家机关、经济组织和社会团体、经济组织的内部机构和有关人员以及个人。所以本题ABCD均为经济法主体。 Trwk9 +
Rhil]|a/
7、【正确答案】ABCD tx{tIw^2;
&4-rDR,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复议的管辖范围。海关、金融和外汇管理机关是垂直管理的行政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是专门机关,对其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只能向其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m=p<.%a
(y{nD~k
8、【正确答案】ABD +)7Yqh#$
+jpC%o}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仲裁法》的适用范围。适用《仲裁法》的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纠纷。不适用《仲裁法》的情形包括:①与人身有关的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②行政争议;③劳动争议;④农业承包合同。 Dt8wd,B
H-Z1i
9、【正确答案】ABC (VA:`pstP
*) ?Fo
【答案解析】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纠纷可以仲裁;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原则j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i.b&PF'H
."\&;:ZNv
10、【正确答案】ABC M/^kita
'hw_ew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仲裁协议的内容。由于仲裁协议一般是在发生纠纷之前订立的,所以其中不应该包括具体仲裁的事由。 Il9pL~u
Je~d/,^WU
11、【正确答案】AB 8ncgTCH:
Z,bv D'u
【答案解析】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 &.t
|&8-
!%_H1jk
12、【正确答案】ABC x#s=eeP1
hV4\#K[
【答案解析】当事人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决定”时,可以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申诉,但不能提起行政复议。D项是内部的行政处分,不能提起行政复议的。 ^XQr`CqI
M=aWL!nJ
13、【正确答案】ABC 'L0{Ed+9
!rMl" Y[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仲裁与诉讼的区别。(1)仲裁不公开进行(当事人协议公开的,可以公开进行),而诉讼则采取公开审判制度。(2)仲裁员有法定应回避情形时,当事人有权提出回避申请,因此,选项D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