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法律行为 #tt*yOmiH
法律行为指以意思表示为要素,设立、变更或终止权利义务的合法行为。 (一) 法律行为的实质有效要件 MSS0Sx<f
根据《民法通则》55条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包括三个要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即民事法律行为须有合法性。 TSP#.QY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z
Q11dLjs
不要求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之以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等纯获利的民事行为有效。对于法人,其超出经营范围的行为,除限制经营、特许经营、禁止经营以外,超出经营范围的行为也是有效的。 (w,
Gv-S
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界定: AkV8}>G?#A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KrD?Z2x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10—18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5S~@
C、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或者16—18周岁但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 f(*^zga,
2、意思表示真实 :#spL*FIx
真实的意思表示体现为两个方面:一、自愿,即任何人不得强迫;二、真实,即行为人的主观意愿和外在意思表示一致。 m[?gN&%nc
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指意思表示的内容不得与法律的强制性或禁止性规范相抵触,也不得滥用法律的授权性或任意性规定以规避法律。不违反公共利益即不违反公共秩序,不破坏善良风俗。 B
#x.4~YX
(二)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6y)NH 8l7
1、附条件的法律行为。①是将来发生的事实,已发生的事实不能作为条件;②是不确定的事实;③是当事人任意选择的事实,而非法定的事实;④是合法的事实;⑤所限制的是法律行为效力的发生或消灭。 Lc13PTz>>g
2、附期限的法律行为。所附期限是必然到来的事实。 %3$EV}dp
【解释】所附的条件可能成立也可能不成立,但所附的期限必然会到来。 K(p6P3Z
Ha20g/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