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891阅读
  • 2回复

[知识整理]注册会计师考试:《经济法》基础复习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yoyo
 

发帖
3177
学分
3722
经验
12
精华
19406
金币
5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9-01-16
— 本帖被 阿文哥 从 经济法 移动到本区(2012-07-03) —
三、法律行为 T&cf6soo  
法律行为指以意思表示为要素,设立、变更或终止权利义务的合法行为。  (一) 法律行为的实质有效要件 X8y&|uH  
  根据《民法通则》55条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包括三个要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即民事法律行为须有合法性。  iCa#OQ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08)G7  
  不要求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之以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等纯获利的民事行为有效。对于法人,其超出经营范围的行为,除限制经营、特许经营、禁止经营以外,超出经营范围的行为也是有效的。 sF f@>  
  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界定: '\=aSZVO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5',obYN>c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10—18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Jro)  
  C、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或者16—18周岁但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 8+^q9rLii  
  2、意思表示真实 2I>X]r.S!1  
  真实的意思表示体现为两个方面:一、自愿,即任何人不得强迫;二、真实,即行为人的主观意愿和外在意思表示一致。 (jtrQob  
  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指意思表示的内容不得与法律的强制性或禁止性规范相抵触,也不得滥用法律的授权性或任意性规定以规避法律。不违反公共利益即不违反公共秩序,不破坏善良风俗。 1Sx2c  
  (二)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bRfac/:}  
  1、附条件的法律行为。①是将来发生的事实,已发生的事实不能作为条件;②是不确定的事实;③是当事人任意选择的事实,而非法定的事实;④是合法的事实;⑤所限制的是法律行为效力的发生或消灭。 g-Vxl|hR  
  2、附期限的法律行为。所附期限是必然到来的事实。 1F{c5  
  【解释】所附的条件可能成立也可能不成立,但所附的期限必然会到来。 Qw}uB$S>  
KZ>cfv-&a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上海财经大学高顿教育CPA培训,垂询请拨打电话021-61507067
离线yoyo

发帖
3177
学分
3722
经验
12
精华
19406
金币
5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9-01-16
【例题1】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有( )。(2000年) A+de;&  
) [+82~F  
  A、不满10周岁的丫丫自己决定将压岁钱500元捐赠给希望工程 L 4V,y>  
kUGOkSP8[  
  B、李某因认识上的错误为其儿子买回一双不能穿的鞋 jmPnUn  
OD]` oJ|  
  C、甲企业的业务员黄某自己得到乙企业给予的回扣款1000元而代理甲企业向乙企业购买了10吨劣质煤 z{`K_s%5  
-n FKP&P  
  D、丙公司向丁公司转让一辆无牌照的走私车 ;-#2p^  
"ngULpb{R  
  【答案】ACD 4A"3C  
%D1 |0v8}  
  【解析】本题考核点是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的认定。A选项中的行为人不满10周岁,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其行为无效,但注意无 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等纯获益的民事行为是有效的;B选项所述属于因重大误解而发生的行为,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不是无效民事行为;C选项中的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属滥用代理权,其代理行为无效;D选项的行为内容不合法,损害国家利益,属于无效民事行为。本题的正确答案应选ACD。 70Jx[3vr  
:e /*5ix  
  【例题2】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有( )。 \Kr8k`f  
`%;Hj _X}  
  A、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 Pm&hv*D  
=HMa<"-8  
  B、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 l0 =[MXM4  
o=J-Ju  
  C、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 ~I6N6T Z  
*IX<&u#  
  D、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h?[|1.lJx(  
v;soJlxF~  
  【答案】AC Co>e<be%S  
];xDXQd  
  【解析】选项B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和选项D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属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本题正确答案应选AC。 ;NU-\<Q{  
|;:g7eb  
  【例题3】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 )。(2006年) d|?Xo\+  
;3x*pjLG:Q  
  A、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 {Y -~7@  
NNt  n  
  B、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 qG@YNc  
v5>A1\  
  C、所附条件尚未成就的附条件民事行为 vAp<Muj(a  
Z _Wzm!:  
  D、因重大误解而实施的民事行为 Q2/65$ nW  
G/*;h,NbNr  
  【答案】B pHT]2e#  
w 5 yOSz  
  【解析】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本题正确答案应选B。本题可以用排除法进行选择。
上海财经大学高顿教育CPA培训,垂询请拨打电话021-61507067
离线yoyo

发帖
3177
学分
3722
经验
12
精华
19406
金币
5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9-01-16
 (三)无效的民事行为(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种类,《民法通则》58条中规定了7种,《合同法》52条中规定了5种。) c/Xg ARCO  
AtewC Yo  
  1、无效民事行为的界定 u\V^g   
lD[37U!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原则上无效); 0z'GN#mT5  
K>dB{w#gS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只有不能独立实施的才无效); gVrQAcJj  
jUEg u  
  (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 ; XEQTTD<  
Jy5sZ }t[  
  (4)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4;fuS_(X  
h Ta(^  
  (5)违反法律或社会公众利益的: y(o)} m*0  
[% C,&h5  
  (6)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 f. "\~  
E7t;p)x  
  (7)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yL*]_  
<XIIT-b[  
  【知识点小结】:无效民事行为中比较重要的几个要点是:一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的民事行为,不管是合同行为还是非合同行为原则上都是无效的,除非是接受奖励、赠与、等纯获益的民事行为;二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合同行为效力待定,合同以外的行为无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可以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当然有效;三是受欺诈、胁迫而成立的民事行为,要看是不是损害国家利益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行为无效,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行为可变更可撤销。 _Z23l F 9  
TjyL])$  
  相关知识点:无效合同的界定:(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 odCt6Du  
%8,$ILN  
  2、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之日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5?lc%,-&  
[ n7>g   
  (四)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P=C7;  
v8)"skVnFG  
  1、可撤销民事行为的种类 V&w2pp0  
X/yq<_ g  
  (1)重大误解 _p^ "l2%D/  
N ~{N Nf Y  
  (2)显失公平 DcW?L^Mst  
 .qgUD  
  相关知识点:根据《合同法》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列入可撤销合同。 cg.{oMwa  
]K"&Vd  
  2、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特征: hq)1YO  
{%f{U"m  
  (1)可撤销民事行为在撤销前有效,未经撤销,其效力有效。 F!]Sr'UA  
$@>0;i ::  
  (2)该行为的效力消灭,以撤销为条件;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撤销权应由撤销权人提出。 #;$]M4  
|^6{3a  
  (3)撤销权的行使有1年的期限; 如果自“行为成立”之日起超过1年,当事人才请求变更或者撒销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该行为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G3~`]qf  
TaN{xpo  
  (4)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一经撤销,视同无效的民事行为,自行为开始时无效。 c2y,zq|H  
.\n` 4A1z  
  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变更,也可以选择撤销,当然也可以选择不撤销。如果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未在法定的期间内行使撤销权,则该行为视同“有效的”法律行为,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上海财经大学高顿教育CPA培训,垂询请拨打电话021-61507067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