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N 1.下列计价方法中,不符合历史成本原则要求的是( )。
;a:H-iC J!I)G&: a.发出存货计价所使用的个别计价法
m~=~DMj b.期末存货计价所使用的市价法
G95,J/w c.发出存货计价所使用的后进先出法
{MUB4-@?F$ d.发出存货计价所使用的移动平均法
%oZ:Awx NTg@UT< 2.下列各项中,应当确认投资损益的是( )。
yK~=6^M [M?2axOC a.对短期投资计提跌价准备
j)A#}4jd b.短期投资持有期间收到现金股利
}lJ;
|kx$
c.以长期股权投资换入固定资产并收到补价
}cKB)N
BJb d.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到现金股利
m>>.N? dAo;y.3 3.某企业于2004年3月31日对某生产线进行改造。该生产线的账面原价为3600万元,2003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减值准备余额为200万元,2004年3月31日累计折旧为1000万元。在改造过程中,领用工程物资310万元,发生人工费用100万元,耗用水电等其他费用120万元。在试运行中取得试运行净收入30万元。该生产线于2005年1月改造完工并投入使用。改造后的生产线可使其生产的产品质量得到实质性提高,其预计可收回金额为4130万元。改造后的生产线的入账价值为( )。
UX 1
)(( #/)t]&n a.2900万元
X#Bb?Pv b.2930万元
\@LTXH
. c 3100万元
)Fw/Cu d.4130万元
/ZLY@&M !vnQ;g5 4.甲公司以1台车床换入乙公司1台施工设备。甲公司换出车床的账面原价为1000万元,累计折旧为240万元,公允价值为8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乙公司换出施工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200万元,累计折旧为250万元,公允价值为72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为200万元;另外,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补价80万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换入施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 )。
GD
W@/oQr .KsR48g8 a.680万元
qUe
_B b.684万元
"q@m6fs c.720万元
% RSZ. d.760万元
:6^7l/p 0YeTS!*Aj 5.2004年3月,母公司以1000万元的价格(不含增值税额),将其生产的设备销售给其全资子公司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该设备的生产成本为800万元。子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对该设备计提折旧,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编制2004年合并报表时,因该设备相关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而影响合并净利润的金额为( )。
o4(*nz NFK`, a.180万元
$vO&C6m$ b.185万元
P]E-Wp'p c.200万元
mkl{T
p* d.215万元
eL!41_QI bF)G+IH 6.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通过营业外收支核算的是( )。
jG5HW*>k0 d:H'[l.F% a.在建工程计提的减值准备
,Kit@`P% b.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发生的损失
k;WD[SV c.非货币性交易收到补价确认的损益
Z:;} d.结转当期已售商品计提的跌价准备
U$rMZk <Au2e 7.甲企业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设备一台。租赁合同主要内容:(1)该设备租赁期为5年,每年支付租金5万元;(2)或有租金4万元;(3)履约成本3万元;(4)承租人有关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2万元。甲企业该设备的最低租赁付款额为( )。
c\bL_ YIU3}sJ! a.25万元
p{FI_6db b.27万元
7*/{m K) c.32万元
"
\$^j#o d.34万元
r-2k<#^r [
,%=\%5 8.某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币业务采用月初汇率进行折算,按季计算汇兑损益。3月20日收到一张期限为三个月的不带息的外币应收票据,票面金额为300万美元,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1元人民币。6月 20 日如数收到300万美元,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7元人民币。3月月初的汇率为1美元=8.27元人民币;3月月底和4月月初的汇率均为1美元=8.25元人民币;4月月底和5月月初的汇率均为1美元=8.24元人民币;5月月底和6月月初的汇率均为1美元=8.26元人民币。6月 30日的汇率为1美元=8.27元人民币。该外币应收票据在第二季度产生的汇兑收益为( )。
4ls:BO;k] /r}L_w
I a.0
G=dzP}B'WA b.3万元
FhE{khc# c.6万元
vDy&sgS$< d.9万元
>yIJ8IDF *Ak .KBg 9.下列有关中期财务报告的表述中,符合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的是( )。
x 3@-E
L74Mz]v a.中期会计报表的附注应当以本中期期间为基础编制
}Q
7y tE b.中期会计计量应当以年初至本中期末为基础进行
hbjAxioA c.编制中期会计报表时应当以年度数据为基础进行重要性的判断
|s| }u`(@9 d.对于年度中不均匀发生的费用,在中期会计报表中应当采用预提或摊销的方法处理
X1L@
G 2wf&jGHs 10.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属于调整事项的是( )
)Q)qz$h@ xU
*:a[g a.发生重大企业合并
rS8a/d~;0 b.对外提供重大担保
!
> UlvT- c.上年度销售商品发生退货
w =^.ICyb@ d.自然灾害导致资产发生重大损失
p!.~hw9 s-i|P 11.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在净利润基础上调整减少现金流量的项目是( )。
O&`.R|v "gM^o a.存货的减少
|HazM9= b.无形资产摊销
V\V
/2u5- c.待摊费用的增加
Xtp8^4Va d.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
0.aXg " cby# 12.某公司为建造一项固定资产于2004年1月1日发行5年期债券,面值为21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6%,发行价格为20000万元,每年年末支付利息,到期还本,假定不考虑发行债券的辅助费用。建造工程于2004年1月1日开始,年末尚未完工。该建造工程2004年度发生的资产支出为:1月1日支出4000万元,6月1日支出6000万元,12月1日支出6000万元。假定按照直线法摊销折价,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以月数作为权数计算。该公司2004年全年应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为( )。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jDzQw>TX JAbUK[:K a. 480万元
VYyija: b. 584万元
O5\r%&$xd c. 1260万元
pwUXM?$R d. 1460万元
8:cbr/F< f|RmAP;X, 13.甲公司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一台大型设备,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1200万元,租赁期为10年,与承租人相关的第三方提供的租赁资产担保余值为 200万元,预计清理费用为50万元。该设备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120万元。甲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对该租入设备计提折旧。甲公司每年对该租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为( )。
*zfgO pK P
rt}
01$ a. 105万元
^xo<$
zn b. 108万元
n:j'0WW c. 113万元
V0ze7tSG[f d. 120万元
oy+|:[v:Fk &H(yLd[ 14.某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7月1日发行面值总额为20000万元的公司债券,发行价格总额为20360万元。另外,发行该债券发生发行费用240万元,发行期间冻结资金利息为300万元。该债券系5年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票面年利率为6%,自发行日起计息。该公司对该债券每年计息一次,对债券的溢折价采用直线法摊销。2005年6月30日,该应付债券的账面价值为( )。
E-Lk
P; A~ya{^
} a. 22400万元
8$00\><r b. 22616万元
<,d550GSm c. 22652万元
Bous d d. 22796万元
0^;2 ez4!5&TzRm 二、多项选择题
U'jt'( +9)JtmoL 1.下列交易中,属于非货币性交易的有( )。
7 WJ\nK 8`=?_zF a.以市价400万元的股票和票面金额200万元的应收票据换取公允价值为750万元的机床
$-4](br| b.以账面价值为56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万元的厂房换取一套电子设备,另收取补价140万元
+X?ErQm c.以账面价值为56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万元的专利技术换取一套电子设备,另支付补价160万元
z*@eQau
A d.以账面价值为56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万元的厂房换取一套电子设备,另收取补价200万元
=u~nLL
e.以账面价值为56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万元的厂房换取一套电子设备,另交付市价为120万元的债券
'3.\+^3 Z9{~t 2.编制分部报告确定业务分部时,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
[g}Cve#i 'o$j~Mr a.生产过程的性质
\j8vf0c5b b.产品或劳务的性质
5'%I4@Qn+ c.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所使用的方法
&|>@K#V8-; d.购买产品或接受劳务的客户的类型
16NHzAQ e.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所处的法律环境
`FHudSK h$S#fY8 3.下列有关债务重组时债务人会计处理的表述中,错误的有( )。
fHt \KP
'g v0;L a.以现金清偿债务时,其低于债务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收益
1HJ:
?] b.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时,其公允价值低于债务金额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7*:zN c.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时,其账面价值低于债务金额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uQ*u.wi d.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时,其公允价值高于债务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失
5Rqdo\vE e.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时,其账面价值高于债务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失
bzN[*X| w,{h9f 4.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企业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有关对外投资的信息有( )。
K;K0D@>]HR yR[6s#F/h a.投资的计价方法
U?[ ( b.短期投资的期末市价
'u,|*o c.投资变现及投资收益汇回的重大限制
fI.|QD*$b d.期末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账面价值合计占本企业净资产的比例
rxCzPF e.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本企业与被投资企业会计政策的重大差异
[lmF2 y:G%p3h)[ 5.下列有关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与计量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1\hLwG6Jj }1a}pm2p a.合同变更形成的收入应当计入合同收入
U)}]Z@I- b.工程索赔、奖励形成的收入应当计入合同收入
J
,W<ha* c.建造合同的收入确认方法与劳务合同的收入确认方法完全相同
/A_:`MAZ d.建造合同预计总成本超过合同预计总收入时,应将预计损失立即确认为当期费用
K:Z$V e.建造合同的结果不能可靠估计但合同成本能够收回的,按能够收回的实际合同成本的金额确认收入
;QI9 OcE@/ A;AQw 6.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情况下,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会引起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发生增减变动的有( )。
:X>Wd+lY:_ ;0DoZ a.被投资企业接受现金捐赠
>hunV'vu' b.被投资企业提取盈余公积
+VwQ=[y] c.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F^UtZG+ d.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股票股利
1NYR8W]2 e.被投资企业以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K3&xe( l4C{LZ 7.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应确认为投资损益的有( )。
?kjQ_K }YwaN'3p! a.收到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分配的股票股利
*ug~LK5Y. b.短期投资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确认的跌价损失
R%r
bysP c.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原确认减值范围内得以恢复的金额
Q%e<0t7 d.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改按权益法核算而调增的账面价值
tE*BZXBlm e.债务重组中取得的长期投资公允价值高于应收债权账面价值的差额
ZL|aB886 Bdo{zv&A 8.对于涉及换入多项资产并收到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在确认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
eORXyh\K f*k7 @[rSv a.换入资产的原账面价值
5xH=w: b.换出资产的原账面价值
}#z1>y!# c.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
@yp0WB d.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6"sR I6u e.收到对方支付的补价
m8n) sw,, #W\}v(Ke 9.下列有关会计差错的处理中,符合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的有( )。
:saP
:& W>3S%2d a.对于当期发生的重大会计差错,调整当期相关项目的金额
3Z*r#d$nh: b.对于发现的以前年度影响损益的重大会计差错,应当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
OGZD$j c.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的重大会计差错,编制比较会计报表时应调整各该期间的净损益及其他相关项目
<Iw{fj| d.对于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发现的报告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处理
(
/y8KG3 e.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以前的重大会计差错,应当调整比较会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和其他相关项目
WJ{Iv] }9 <4r8H-(% 10.下列各项中,通过营业外收支核算的有( )。
b]u$!W (\\;A? a.转回短期投资计提的跌价准备
@SX%q&- b.固定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
ki1(b]rf c.对外出售不需用原材料实现的净损益
o78u>O y d.债务重组中债权人收到的现金小于重组债权账面价值的差额
C-M_:kQ[U e.债务重组中债务人转让的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之和小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
%H{pU:[5* rr#nBhh8 11.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相关资产成本的有( )。
*-0s
`rC hHJiGVJ=V a.按规定计算缴纳的房产税
,Ckcc b.按规定计算缴纳的土地使用税
R"ON5,E c.收购未税矿产品代扣代缴的资源税
$;v! ,> d.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由受托方代扣代缴的消费税
^s~)"2 g e.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由受托方代扣代缴的消费税
/HIyQW\Ki- 7F<{ Qn 12.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有( )。
r]9-~1T aH}/+Hu- a.收到的出口退税款
9xA4;)36 b.收到短期投资的现金股利
@O"7@%nu c.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取得的收入
uFr12ZFgK d.出租无形资产使用权取得的收入
.W]k8N E e.为其他单位提供代销服务收到的款项
h'y"`k- i6Z7O)V 三、计算题
P2n8H Fi [?K>s>it 1.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为“甲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上市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对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
^0]0ss;##R sx?IIFF (1)2004年12月31日,甲公司期末存货有关资料如下:
0
zW*J
JxV 8eqTA8$? 存货品种 数 量 单位成本(万元) 账面余额(万元) 备注
oh5'Isb$ a产品 280台 10 2800
99yWUC, b产品 500台 3 1500
=.`\V] c产品 1000台 1.7 1700
[O3:?BNY d产品 400件 1.5 600 用于生产c产品
]zx%"SUM 合 计 6600
WI\a 3IYFvq~ bjVk9XvH6 2004年12月31日,a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3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每台0.5万元。
461g7R%r nJI2IPZ 2004年12月31日,b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3万元。甲公司已经与某企业签订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约定在2005年2月10日向该企业销售b产品300台,合同价格为每台3.2万元。b产品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每台0.2万元。
rrL.Y&DTK k^
<]:B 2004年12月31日,c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2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每台0.15万元。
{
^o.f ]>M\|,wh 2004年12月31日,d配件的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1.2万元。现有d配件可用于生产400台c产品,预计加工成c产品还需每台投入成本0.25万元。
etX@z'H dN5{W0_ 2003年12月31日c产品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150万元,对其他存货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4年销售c产品结转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甲公司按单项存货、按年计提跌价准备。
Fk=SkSky x2v0cR"KL (2)甲公司2004年持有短期股票投资及其市价的情况如下:
k4Q>J,k x-i1:W9; 品种 取得成本 6月30日 12月31日
E2DfG^sGV 数量(万股) 单位成本(元) 金额(万元) 数量(万股) 市价(元) 计提跌价准备(万元) 数量(万股) 市价(元)
!!\}-r^y% x股票 20 10 200 20 9 20 20 8
N.*)-O
y股票 8 16 128 8 14 16 8 17
;JxL>K( z股票 6 18 108 6 15 18 6 16
l"ms:v 合计 - - 436 - - 54 - -
W&5/1``u\ jG>W+lq ;6/WjUDw<| 2004年8月10日,甲公司收到x股票分来的现金股利8万元(每股0.4元)。
WW:G(
\` {Zgd 甲公司按单项短期投资、按半年计提跌价准备。
R-%6v2;ry ?NwrdcQ (3)2004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减值测试,发现w公司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对w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可收回金额下跌至2100万元。
!E$$FvL A}
ZZQ 对w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系2004年8月2日甲公司以一幢写字楼从另一家公司置换取得的。甲公司换出写字楼的账面原价为8000万元,累计折旧为5300万元。2004年8月2日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2700万元。甲公司对该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6Vnq|;W3Zv $udhTI#, (4)2004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某管理用大型设备进行减值测试,发现其销售净价为2380万元,预计该设备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进行处置所形成的现金流量的现值为2600万元。
aL1%BGlmZ< xMr,\r'+ 该设备系2000年12月购入并投入使用,账面原价为49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10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3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该设备计提减值准备360万元,其减值准备余额为360万元。
}Xj25` x 0+SDFh 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3hA_{ w ]g-%7g|
(1)上述市场销售价格和合同价格均为不含增值税价格。
Zv!`R($ ?^voA.Bv< (2)甲公司2004年未发生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在以后年度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减可抵减时间性差异。
u1meysa{0 %`F;i)Zz (3)甲公司对长期投资和固定资产按年计提减值准备。以前年度对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均未计提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
vRe{B7}p; o2
ng
(4)甲公司该管理用大型设备的折旧方法、预计净残值和预计使用年限一直没有发生变更。
8 m"k3:e^ 1(DiV#epG (5)甲公司对上述固定资产确定的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以及折旧方法均符合税法的规定。要求:
;VE y{%nF ]k!Xb (1)计算甲公司2004年12月31日应计提或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
W1Wtom M
v6 ^(' (2)计算甲公司2004年12月31日应计提或转回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d?7?tL2 UDEGQ^)Xz| (3)计算甲公司2004年12月31日应计提或转回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l
5-[
a s| p I` (4)根据资料(4),计算甲公司2004年对该管理用大型设备计提的折旧额和2004年12月31日应计提或转回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vH+g*A0S< m(8Tup| (5)假定甲公司在计提及转回相关资产减值准备后的2004年度会计利润总额为8000万元,计算甲公司2004年度应交所得税,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1Ms]\<^j Jk*cuf`rq 2.甲公司系国有独资公司,经批准自2004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甲公司对所得税一直采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33%.甲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计提法定公益金,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
5{'hsC
6qT@M0)i (1)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甲公司对2004年以前的会计资料进行复核,发现以下问题:
c|/HX%Y
o-6d$c}{f ①甲公司自行建造的办公楼已于2003年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甲公司未按规定在6月30日办理竣工决算及结转固定资产手续。2003年6月30日,该“在建工程”科目的账面余额为2000万元。2003年12月31日该“在建工程”科目账面余额为2190万元,其中包括建造该办公楼相关的专门借款在2003年7月至12月期间发生的利息50万元,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支出140万元。
ZA="Dac 529b. | 该办公楼竣工决算的建造成本为2000万元。甲公司预计该办公楼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至2004年1月1日,甲公司尚未办理结转固定资产手续。
D[+LU( PCl5,]B} ②以400万元的价格于2002年7月1日购入的一套计算机软件,在购入当日将其作为管理费用处理。按照甲公司的会计政策,该计算机软件应作为无形资产确认入账,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直线法摊销。
dJR[9T_OF "0HUaU,e ③“其他应收款”账户余额中的600万元未按期结转为费用,其中应确认为2003年营业费用的为400万元、应确认为2002年营业费用的为200万元。
Om*QN]lGq wsmgkg ④误将2002年12月发生的一笔销售原材料收入1000万元,记入2003年1月的其他业务收入;误将2003年12月发生的一笔销售原材料收入2000万元,记入2004年1月的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2002年的毛利率为20%,2003年的毛利率为25%.(2)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2004年1月1日,甲公司进行如下会计变更:
os 5$( _V$'nz#>e ①将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由原来的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变更为账龄分析法。2004年以前甲公司一直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按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0.5%计提坏账准备。2004年1月1日变更前的坏账准备账面余额为20万元。甲公司200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账龄,以及2004年起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如下:
uo`R WJq>%<# 项目 1年以内 1至2年 2至3年 3年以上
~A>fB2.pM 200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 3000万元 500万元 300万元 200万元
*s4|'KS2o 2004年起坏账准备计提比例 10% 20% 40% 100%
kG
D_w {JfQQP&FV {VAih-y ②将a设备的折旧方法由年限平均法变更为年数总和法。a设备系公司2002年6月购入并投入使用,入账价值为33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300万元。该设备用于公司行政管理。
Ic(qA{SM a/ Ac^!( (3)2004年7月1日,鉴于更为先进的技术被采用,经董事会决议批准,决定将b设备的使用年限由10年缩短至6年,预计净残值为零,仍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b设备系2002年12月购入,并于当月投入公司管理部门使用,入账价值为10500万元;购入当时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500万元。
h
/ |O(>{GH 假定:(1)甲公司上述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以及折旧方法均符合税法的规定。
akvi^]x HTh?&u\QG (2)上述会计差错均具有重要性。
mn@1c4y | In{5Ek 要求:(1)对资料(1)中的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处理。
rDFrreQP ]nsjYsT (2)对资料(2)中甲公司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进行的会计变更进行会计处理。
5e7Y M@ng :UdW4N- (3)根据资料(3)中的会计变更,计算b设备2004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bQ_eRw} )M0`dy{1 四、综合题
j
t}Re, .{ v$;g 1.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为“甲公司”)系上市公司,主要经营电子设备、电子产品的生产销售,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所得税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除特别注明外,甲公司产品销售价格为不含增值税价格。甲公司每年3月1日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
{]>c3=~FQb dWn6-es (1)甲公司2004年1至11月份的利润表如下:
^
9+
Qxv +iC:/CJL 项目 1至11月累计数
ob>)F^.iS 一、主营业务收入 68800
m%
L!eR 减:主营业务成本 51600
&m3-][!n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100
2}&ERW 二、主营业务利润 16100
KSs1EmB 加:其他业务利润 100
]0D- g2!|A 减:营业费用 2400
V,KIi_Z 管理费用 6600
llZU: bs 财务费用 490
hwGK),?"+ 三、营业利润 6710
ZuGSR GX' 加:投资收益 130
qy|bOl 营业外收入 860
F>\,`wP 减:营业外支出 680
CmB_g?K 四、利润总额 7020
"=a3"/u 减:所得税 2100
N|i>|2EB 五、净利润 4920
2 `AdNt, i\CA6I xVP
SL#> (2)甲公司12月份发生的与销售相关的交易和事项如下:
c=u+X`
Q LtB5;ByeQ0 ①12月2日,甲公司与a公司签订合同,向a公司销售r电子设备200台,销售价格为每台3万元,成本为每台2万元。12月28日,甲公司收到a公司支付的货款702万元并存入银行。
ZFLmD|q#{ p8,=K< 甲公司于2005年1月2日将200台r电子设备发运,代为支付运杂费10万元,同时取得铁路发运单。
Fu.aV876\f \~#\ [r_ ②12月3日,甲公司向b公司销售x电子产品2500台,销售价格为每台0.064万元,成本为每台0.05万元。甲公司于当日发货2500台,同时收到b公司支付的部分货款150万元。12月28日,甲公司因x电子产品的包装质量问题同意给予b公司每台0.004万元的销售打让。甲公司于12月28日收到税务部门开具的索取折让证明单,并向b公司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
2mEqfy W|2^yO,dX ③12月3日,甲公司与一家境外公司签订合同,向该境外公司销售2台大型电子设备,销售价格为每台60万美元。12月20日,甲公司发运该电子设备,并取得铁路发运单和海运单。至12月31日,甲公司尚未收到该境外公司汇来的货款。假定该电子设备出口时免征增值税,也不退回增值税。
v:SHaUS
Fbo"Csn_ 甲公司该电子设备的成本为每台410万元。甲公司对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进行折算。2004年12月20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7元人民币,12月31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5元人民币。
i$y=tJehi
!sX$?P%U ④12月1日,甲公司与c公司签订一份电子监控系统的销售合同。合同主要条款如下:甲公司向c公司销售电子监控系统并负责安装,合同总价款为936万元(含增值税税额);c公司在甲公司交付电子监控设备时支付合同价款的60%,其余价款在电子监控系统安装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支付。
0se%|Z|8 !EIH"`>! 甲公司于12月5日将该电子监控设备运抵c公司,c公司于当日支付561.6万元货款。甲公司发出的电子监控设备的实际成本为520万元,预计安装费用为30万元。
P8c_GEna XEiVs\) G 电子监控系统的安装工作于12月10日开始,预计2005年1月10日完成安装。至12月31日已完成安装进度的60%,发生安装费用20万元,安装费用已以银行存款支付。假定甲公司设置“安装成本”科目归集该销售合同相关的成本费用。
[j@ek 1te^dh:Vp ⑤12月28日,甲公司收到其控股股东乙公司支付的资金使用费240万元。乙公司2004年平均占用甲公司资金4000万元,协议约定的年资金使用费率为6%.2004年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为2.25%.
3X(^`lAf) ]L~z9) ⑥12月10日,甲公司与d公司签订协议,将公司销售部门使用的10台大型运输设备,以10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d公司。甲公司销售部门的该批运输设备原价为864万元,当时预计的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零,已使用1年,累计折旧为108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
:Ak^M~6a5 :Pq&l. 12月15日,甲公司又与d公司签订该批运输设备的回租协议。协议规定,甲公司自2005年1月1日起租用该批运输设备,租赁期6年,每年支付租金200万元,甲公司在租赁期满后拥有优先购买权。
$+PioSq {APfSD_4 12月20日,甲公司收到d公司支付的上述价款,并办理完毕该批运输设备的交接手续。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
3@=<4$ `)a|Q ⑦12月31日,经独立的软件技术人员测量,甲公司为e公司开发设计专用管理软件的完工程度为70%.
])?dqgwa a >fA-@ 该专用管理软件的开发协议系当年11月25日签订,合同总价款为480万元。甲公司已于11月29日收到e公司预付的350万元合同价款。软件开发工作于12月1日开始;至12月31日甲公司已发生开发费用280万元,记入“生产成本—软件开发”科目;预计完成该软件开发尚需发生费用100万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
KJFQ)#SW! Qb@j8Xa4[ ⑧12月1日,甲公司采用视同买断方式委托f公司代销新款y电子产品600台,代销协议规定的销售价格为每台0.2万元。新款y电子产品的成本为每台0.15万元。协议还规定,甲公司应收购f公司在销售新款y电子产品时回收的旧款y电子产品,每台旧款y电子产品的收购价格为0.02万元。甲公司于12月3日将600台新款y电子产品运抵f公司。
-}m |6d:k~p 12月31日,甲公司收到f公司转来的代销清单,注明新款y电子产品已销售500台。12月31日,甲公司收到f公司交来的旧款y电子产品200台,同时收到货款113万元(已扣减旧款y电子产品的收购价款)。假定不考虑收回旧款y电子产品相关的税费。
++~
G\T9H vE9"1M ⑨12月29日,甲公司销售x电子产品30000台,新款y电子产品18000台,货款6458.4万元已全部收存银行。x电子产品的销售价格为每台0.064万元,成本为每台0.05万元;新款y电子产品的销售价格为每台0.2万元,成本为每台0.15万元。
n`=S&oKH EG\L]fmD (3)甲公司在12月进行内部审计过程中,发现公司会计处理中存在以下问题,并要求公司财务部门处理:
[g}^{ $` DSs/D1mj&
①2004年9月12日,甲公司与g公司就甲公司所欠g公司货款400万元签订债务清偿协议。协议规定,甲公司以其生产的3台电子设备和20万元现金,一次性清偿g公司该货款。甲公司该电子设备的账面价值为每台80万元,市场价格和计税价格均为每台100万元,甲公司向g公司开具该批电子设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Fe[6Y<x+: }F1Asn 甲公司进行会计处理时,按电子设备的账面价值、应负担增值税以及支付现金与所清偿债务金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营业外收入。其会计分录为:
AkW,Fp1e :vi %7 借:应付账款 400
)%jS9e{d xLIyh7$t 贷:库存商品 240
eQQVfEvS .:H'9QJg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
%enJ[a%Qg n^QDMyC;I 银行存款 20
m:Rx<E
E 08:K9zr 营业外收入 89
=3,<(F5Y[ (NUXK ②2004年12月6日,甲公司与h公司签订资产交换协议。甲公司以其生产的4台电子设备换取h公司生产的5辆小轿车。甲公司该电子设备的账面价值为每台26万元,公允价值(计税价格)为每台30万元。h公司生产的小轿车的账面价值为每辆10万元,公允价值为每辆24万元。双方均按公允价值向对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tTlBf7# 0(&uH0x 甲公司取得的小轿车作为公司领导用车,作为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甲公司预计该小轿车的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每辆净残值为0.4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T\wOGaCW {;bec%pq0 甲公司进行会计处理时,对用于交换的4台电子设备,按其公允价值作为销售处理,并确认销售收入。其会计分录为:
j 1'H|4 J>dj]1I 借:固定资产 140.4
bY`Chb. 6Hc25NuQZ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0
yzpa\[^ w8o?wx*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4
zX=%BL? R(Vd[EGY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4
iP7KM*ks Nt+UL/
1] 贷:库存商品 104
&\?{%xj jM*wm~4>@ ③2004年12月1日,甲公司与j公司签订大型电子设备销售合同,合同规定甲公司向j公司销售2台大型电子设备,销售价格为每台500万元,成本为每台280万元。同时甲公司又与j公司签订补充合同,约定甲公司在2005年6月1日以每台515万元的价格购回该设备。合同签订后,甲公司收到j公司货款1170万元,大型电子设备至12月31日尚未发出。
7TAoWD3
yMNOjs'c { 甲公司进行会计处理时,确认销售收入并结转相应成本。其会计分录为:
JF&$'
l$BKE{rg 借:银行存款 1170
~l+~MB a[^dK-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
^R\5'9K! \mN?5QCcE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
R U[
K~L"A]+ 借:主营业务成本 560
oi3Ix7 hQSJt[8My 贷:库存商品 560
'H1"z!] 7.5\LTM>9e ④2004年6月20日,甲公司被k公司提起诉讼。k公司认为甲公司电子设备所使用的技术侵犯其专利权,请求法院判决甲公司停止该电子设备的生产与销售,并赔偿400万元。
:\#]uDT2= UIQ=b;J9 2004年12月3日,法院一审判决甲公司向k公司赔偿300万元。甲公司不服,认为赔偿金额过大,于12月4日提出上诉。至2004年12月31日,法院尚未做出终审裁定。甲公司代理律师认为最终裁定很可能赔偿200万元。
!oV' bVRxGn @l 甲公司对该事项未进行会计处理。
t[%=[pJHW f2|On6/ (4)2005年1月和2月份发生的涉及2004年度的有关交易和事项如下:
# 9f
4{=\ 8HO)",+I ①1月5日,m公司就其2004年10月购入甲公司的3000台t电子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致函要求甲公司给予价格折让。经协商,甲公司同意给予每台0.01万元的价格折让,折让款项作为m公司今后购货的预付款。甲公司于1月16日收到税务部门开具的索取折让证明单,并向m公司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甲公司销售该批t电子产品的销售价格为每台0.12万元,成本为每台0.1万元。甲公司在10月份发出该产品时已确认销售收入。
9DX
u*} If9!S}
wa ②1月10日,n公司就其2004年9月购入甲公司的2台大型电子设备存在的质量问题,要求退货。经检验,这2台大型电子设备确实存在质量问题,甲公司同意n公司退货。甲公司于1月20日收到退回的这2台大型电子设备,并收到税务部门开具的进货退出证明单;同日甲公司向n公司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甲公司该大型电子设备的销售价格为每台400万元,成本为每台300万元。甲公司于1月25日向n公司支付退货款936万元。
}=3W(1cu- JvUHoc$sI ③1月23日,甲公司收到p公司清算组的通知,p公司破产财产已不足以支付职工工资、清算费用及有优先受偿权的债权。p公司应付甲公司账款为800万元,由于未设定担保,属于普通债权,不属于受偿之列。
>|T?87 -JF|770i 2004年12月31日之前p公司已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根据p公司清算组当时提供的资料,p公司的破产财产在支付职工工资、清算费用以及有优先受偿权的债权后,其余普通债权尚可得到50%的偿付。据此,甲公司于2004年12月31日对该应收p公司账款计提400万元的坏账准备,并进行了相应的账务处理。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aCl*vV1 ;+qPV7Z ④1月27日,q公司诉甲公司产品质量案判决,法院一审判决甲公司赔偿q公司200万元的经济损失。甲公司和q公司均表示不再上诉。2月1日,甲公司向q公司支付上述赔偿款。
C vTgtZ
' 9aqFdlbY 该诉讼案系甲公司2004年9月销售给q公司的x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造成财产损失所引起的。q公司通过法律程序要求甲公司赔偿部分损失。2004年12月31日,该诉讼案件尚未作出判决。甲公司估计很可能赔偿q公司150万元的损失,并据此在2004年12月31日确认150万元的预计负债。
a-TsD}'X QQjMC' (5)除上述交易和事项外,甲公司12月份发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80万元,其他业务利润50万元,营业费用250万元,管理费用800万元,财务费用45万元,投资收益10万元,营业外收入50万元,营业外支出10万元。
Y@%6*uTLa xcIZ'V (6)经税务机关核定,甲公司2004年全年应交所得税的金额为2400万元。
D+_PyK~jc eWx6$_| 假定:甲公司分别每笔交易结转相应成本;分别每笔外币业务计算汇兑损益。
w_J`29uc : [vp.vw}/ 要求:
c9E9Rx $j}sxxTT (1)对资料(2)中12月份发生的交易和事项进行会计处理。
'E8dkVlI s.dn~|a (2)对资料(3)中内部审计发现的差错进行更正处理。
<Q-ufF85)
S+OI?QS (3)对资料(3)中内部审计发现的未处理事项进行会计处理。
$t</{]iX zck |jhJ6 (4)指出资料(4)中的资产负债表日后的非调整事项,并说明理由。
W%Zyt:H` Y=rW.yK8 (5)对资料(4)中的资产负债表日后的调整事项进行会计处理(不要求编制有关调整计提盈余公积的会计分录)。
uJp}9B60_ "Lpt@g[HF (6)编制甲公司2004年度的利润表(请将利润表的数据填入如下的利润表中)
+TX
p;6pA |V~P6o(/ 利润表
&akMj@4;R U14dQ=~b/ 编制单位:甲公司 2004年度 单位:万元
z06pX$Q.< E[Io8|QA 项目 本年累计数
v <Ze$^e& 一、主营业务收入
TuCOoz@d 减:主营业务成本
s9GPDfZ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cwC,VYVl 二、主营业务利润
|]\bgh 加:其他业务利润
K6oXnz} 减:营业费用
x!.VWG tb 管理费用
Z/RUrYeb 财务费用
n_ez6{ 三、营业利润
ujWHO$uz! 加:投资收益
`y6l^ep 营业外收入
!<6wrOMa O 减:营业外支出
80]TKf> 四、利润总额
w./EJkKI 减:所得税
# nYGKZ 五、净利润
SCH![Amq *wF:Q;_<z A07P$3>/W 2.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为“甲公司”)为非上市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其合并会计报表报出日为次年的2月5日。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为“乙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0De M IFTW,9hh 2002年至2004年有关交易和事项如下:
yEqmB4^- n*6s]iG
V (1)2002年度
Po4cbFZ aC$g(>xFt ① 2002年1月1日,甲公司以4800万元的价格协议购买乙公司法人股1500万股,股权转让过户手续于当日完成。购买乙公司股份后,甲公司持有乙公司10%的股份,作为长期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假定不考虑购买发生的相关税费。
(Mm{"J3uv C[&&.w8Pm 2002年1月1日乙公司的股东权益总额为36900万元,其中股本为15000万元,资本公积为6800万元,盈余公积为71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8000万元。2002年3月1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派发的现金股利150万元、股票股利300万股。
v#+w<gRq !^fJAtCN] 乙公司200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元、每10股发放2股股票股利。
dS&8R1\>1 o%QQ7S3P ③ 2002年4月1日,甲公司以6144万元的价格购买乙公司发行的面值总额为6000万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不考虑购买发生的相关税费),作为长期债权投资。甲公司对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溢折价采用直线法分期摊销,在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分别计提利息。
W=\dsdnu* ,"VQ0Z1 该债券系乙公司2002年4月1日发行、期限为3年的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总额为15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4%,每年付息一次。发行公告规定,持有人在2002年12月31日后可申请转换为乙公司普通股,转股价格为每5元面值转换为普通股1股;已转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已计提的利息不再支付;该可转换公司债券自2002年4月1日起计息,每年4月2日向持有人支付。
9iy|= dGteYt_F 乙公司发行该可转换公司债券时,实际收到发行价款15360万元(不考虑相关税费)。乙公司对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溢折价采用直线法分期摊销;在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分别计提利息。
CzEn_ZMb U?lu@5 ^Z ④2002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4800万元。
q5W'P> S7q&|nI (2)2003年度
#Fd([Zx#. !Cy2>6v7 ① 2003年3月1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派发的现金股利360万元。
>C}RZdO~ >oNk(.
% 乙公司2002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元。
C|J1x4sb@ c-=0l)&'D= ②2003年4月2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支付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240万元。
u.=;A# *vO'Z & ③ 2003年5月3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第一大股东x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协议规定,甲公司以每股4元的价格购买x公司持有的乙公司股票8100万股。甲公司于6月20日向x公司支付股权转让价款32400万元。股权转让过户手续于7月1日完成。假定不考虑购买时发生的相关税费。
dJ^`9W ggTjd"|) ④2003年9月30日,甲公司以400万元的价格将某项管理用固定资产出售给乙公司。出售日,甲公司该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为400万元,累计折旧为80万元。甲公司对该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
L-R}O
8 RM+E 乙公司购入该项固定资产后,仍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零。
ZO1J";>u {LD8ie|x1` ⑤ 2003年10月8日,甲公司将其拥有的某专利权以54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乙公司,转让手续于当日完成。乙公司于当日支付全部价款。
`j![ MX0B$yc$ 甲公司该专利权系2002年10月10日取得,取得成本为4000万元。甲公司对该专利权按10年平均摊销。该专利权转让时,账面价值为36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
iP%=Wo. _MEv*Q@o 乙公司购入该专利权后即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9年;期末对该无形资产按预计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孰低计价。
S%fBt?-Cm UIj/Id 2003年12月31日该专利权的预计可收回金额为5300万元。
!v L:P2 4"{wga~%/ ⑥2003年10月1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1000件,销售价格为每件0.5万元,售价总额为500万元。甲公司a产品的成本为每件0.3万元。
dSZ#,Ea" s-V$N 至12月31日,乙公司购入的该批a产品尚有800件未对外出售,a产品的市场价格为每件0.375万元。乙公司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
9p4U\hx 3Q}Y?rkJ5 ⑦ 2003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收账款中包含应收乙公司账款200万元。
;LE
@Ezx 1F,_L}=o1s ⑧2003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7200万元,其中1月至6月实现净利润3000万元,7月至12月实现净利润4200万元。
@ 1A_eF 5UjQLB (3)2004年度
xlO2jSSAt ;al
FK*K6 ①2004年3月2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派发的股票股利990万股。乙公司2003年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股票股利1股。
!?*!"S-Sl b]#d04] ②2004年4月2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支付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240万元。
?&m]du#6 <R>ZG"m { ③2004年4月28日,甲公司向乙公司赊销b产品200台,销售价格为每台4万元,售价总额为800万元,甲公司b产品的成本为每台3.5万元。
#Vigu,zY h,'+w
④2004年12月31日,乙公司存货中包含从甲公司购入的a产品400件。该存货系2003年购入,购入价格为每件0.5万元,甲公司a产品的成本为每件0.3万元。2004年12月31日a产品的市场价格为每件0.175万元。
ItPK iGMONJRO ⑤ 2004年12月31日,乙公司2003年从甲公司购入的专利权的预计可收回金额降至3100万元。
Zwns|23n uP2a\C,$ ⑥2004年12月31日,乙公司2003年从甲公司购入的固定资产仍处在正常使用状态,其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方式未发生改变,预计可收回金额为420万元。
r&sOM_BUF b1]_e'jj ⑦2004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收账款中包含应收乙公司账款1000万元。
?\M6P?tpo& Sg>0P*K@ ⑧至2004年12月31日,乙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持有人均未申请转换股票。
a?~csP^?} F5MPy[ ⑨2004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6300万元。
X2YOD2<v k#*yhG,]' 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7MN )N6[r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