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主要内容 AHq;6cG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六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是后面学习的基础。把握基础内容,为后面学习做准备。
un4q,Ac~0 本章测试内容及能力等级要求 ~:Jw2 P2z Zh
qrN]x 近3年题型题量分析表 W=T3spV
%c%0pGn8- 知识点1: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y2k'^zE 一、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fY@Y$S`Fh (一)会计基本假设 ;SAurG$ 1.会计主体——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7HVkAa 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并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TW9BU'a^ 例如:合伙企业或独资企业不是法律主体,但是它是一个会计主体。 -"qw5Y_oF? 例如:上市公司是法律主体,他也是一个会计主体。 E"l&<U 例如:企业集团很可能不是一个法律主体,但是它是一个经济意义上的主体。 Ad)Po 2.持续经营 rQ|^HNj 在可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2Y|>= 3.会计分期 >jEn>H
? 我们把会计持续经营过程具体地分成一个个连续的、长短时间相同的期间。 P( >*gp 4.货币计量 '< ]:su+ 在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都要以货币作为计量方式。 !'>(r K$ 假设币值是稳定不变的。 74
YMFI
【例题】下列对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表述中,恰当的是( )。 * z|i{=W
F A.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确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5b
X*8H
D B.一个会计主体必然是一个法律主体 f}
q4~NPn- C.货币计量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T'9I&h%\ D.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s-x^\z@ 【答案】C 12 HBq8o
【解析】会计主体规范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确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_WsjD0O
(二)会计基础 ]
H8CVue 在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计量基础。 NpV#zzE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对应,收付实现制指收到了就确认收入、付出了就确认费用;权责发生制不以收到付出为标志,而是看是否归属于本期,属于本期即使没有收到也要确认收入,如:预收款项,没有发出商品,不能确认收入。 85;
BS' }:u" ?v=|j 7%?2>t3~ <V?M~u[7f DQ7+ n:JWu0
,h 9"mOjL Va^Y3/ 知识点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j-wSsjLk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考点) Fu4LD-# 重点: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可比性、重要性的要求 n<
UuVu (一)可靠性 p2T%Zl_ 以实际发生的交易事项为基础,如实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要求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 Q!DH8'|4?L (二)相关性 aty"6~ 提供的会计信息要满足报表使用者的要求。 0r?975@A (三)可理解性 hwF9LD~^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清晰明了,便于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比如,新的会计准则去掉了“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科目。 l` 9<mL (四)可比性(重点) C?@vBM}
1.横向可比:同一时期,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相似交易的可比。 j^ L"l;m 2.纵向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交易的可比。 #m_3ls}W$ (五)实质重于形式(重点) ]v=*WK 交易或者是事项发生时要根据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能仅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例如:售后回购。 +2%ih! (六)谨慎性(重点) 4;anoqiG\ 要求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 gL%%2 }$
DBDHe-1[+ 例如:计提资产减值损失,预计负债的确认。 ]h4^3 (七)重要性(重点) C^ngdba\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事项。例如:会计差错更正等。 tL0<xGI5^ (八)及时性 ,ra!O=d~0 要求企业对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 yOKpi&! r 注意:本节容易出客观题,特别是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原则。 VwfeaDJw 【例题】下列各项中,体现实质重于形式要求的有( )。 i#/,Q1yEn A.将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作为自有固定资产入账 gycjIy@t B.无形资产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 MU8@?yN C.或有应付金额符合或有事项确认预计负债条件应将其确认为预计负债 MfNxd
6w D.不重要的前期会计差错直接调整当期相关项目 X0<qG
E.把企业集团作为会计主体并编制合并报表 /Qh 【答案】AE hdky:2^3
【解析】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核算,而不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选项A和E体现实质重于形式要求。 B、C符合谨慎性原则;D符合重要性原则。 Xv[5)4N 三、会计要素 f,Q oA 这里讲的是确认和计量的最基本的内容,后面第二章到第十二章具体讲解。 VO#x+u]/ 会计要素分类: g)7~vm2/, 反映财务状况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l,cnMr^.W 反映经营成果的:收入、费用、利润 ~{Gbu oH 资产 /.1c<! (一)定义:资产指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cM&5SyxiuE 特征: y/}[S@4uB 1.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0k]$ he;h 2.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 h`O"]2 3.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f4A;v|5_ (二)资产的确认条件 j8k5B"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发生的概率在50%以上) &)UZ9r`z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 8<BYAHY^ 例如:自行研发无形资产的研究阶段的支出要费用化,就是因为该支出不能使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uw'>tb@ "B18|#v 负债 '@4Myg* b
(一)定义:负债指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y $,K^f 特征: }xZR`xP( 1.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DK' ? ' 2.负债预期很可能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SDpOqfIrP 3.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1'.SHY| (二)负债的确认条件 pq8XCOllXx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5u/d r9n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5%H(AaG*q 例如:未决诉讼 Ir%L%MuR] 所有者权益 bv %Bo4s
(一)定义:所有者权益指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的权益。 Y"Y%JJ.J (二)内容: GYvD*?uBc 1.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金; L`sg60z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Be~__pd ?'RB)M=Og7 利得,是企业非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但是又和投资者投入资本金没关系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分为两块,一块利得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资本公积”,如: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还有一块利得是不计入所有者权益,而是计入当期损益的,也就是我们所说“营业外收入”。 Q7<%_a 损失,也是非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又不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这种损失,有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也有计入当期损益的,也就是说,有的损失是冲减“资本公积”的,有的是计入“营业外支出”的。 r~mZ?dI 3.留存收益 D~~"wos 留存收益分为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_=%F6}TE
【注】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要素之间的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4:umD*d 3E 该关系在每个时点都是相等的,是一个静态的平衡,同时它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K1`Z}k_p. 收入 \X3Q,\H
@
(一)定义 U;SReWqU 收入是日常经营活动中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但是它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总流入。 P
X9GiJN " 区分收入和利得:收入是日常的;利得是非日常的计入“营业外收入”。 VU8EjuOetb (二)特征 "LwLTPC2 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irjOGn 2.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6JrwPZB 3.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b/#SkxW#S (三)确认的条件 _*&I[%I5 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 p\;\hHai 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qq
Vjx?bKe 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u^6@
!M 费用 %}.4c8 (一)定义: EC9bCd-z 费用是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但是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v,T:V#f^ 费用与损失区分:损失是非日常的;费用是日常的。 F747K);_ (二)费用的确认条件 d_v]mfUF 1.很可能带来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_v/w
,z 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Ux[2 +Cf 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Uu_g_b:z 利润 I |PEC-(
(一)定义:利润是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tLH:'"{zx (二)构成内容: t`M4@1S"' 利润包括收入减费用,还包括利得减损失(只包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 mS$9D{ 现在我们所说的利润是收入减费用,加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减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损失。 'iY~F 0U
(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利润 b]0]*<~y 【例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e
t
]Vkg A.不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资源不属于资产 IOfxx>=3 B.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不属于企业收入,而是计入营业外收入的利得 .j
et0w C.意外灾害导致的存货净损失不属于企业费用,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 !+UU[uM D.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经济利益不属于企业收入 ^`~s#L7 E.处置无形资产净损失不属于企业费用,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 /gX=79 【答案】ABD h+gaKh=k+
【解析】意外灾害导致的存货净损失不属于企业费用,而是计入营业外支出的损失;处置无形资产净损失不属于企业费用,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损失。 64LX[8Ax# 四、会计要素计量属性 W)X" G3 1.历史成本 J#>)+ 又称实际成本,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 O'Mo/
u1- 2.重置成本 %fT%,(
w}t 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 /M :7 例如:固定资产盘盈,需要重置。 ^cUmLzM 3.可变现净值
^4 MJ 可变现净值=资产的售价-进一步加工成本-销售所必须的相关税费 TS_5R>R3 例如:存货期末计价,计提跌价准备。 <<=.;`(/v 4.现值 {})d}dEC 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t)kc`3i<A 例如: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是由“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和“处置净额”两者孰高确定。 K N Y 5.公允价值 {4n 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zAW+!C
. 例如: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 cv{icz,%w 【例题】下列业务中,适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有( )。 bcR";cE A.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价 t
!8(I R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计价 CL|d> C.应收账款的期末计价 aZ,j1j0p D.长期股权投资的期末计价 J9%I&lu/ E.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 70GwTK.{~ 『答案』AB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