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负债 t<rhrW75P
VK8 5A
〔 基本要求〕 13Q|p,^R
WL<Cj_N_{H
(一)掌握一般纳税企业应交增值税的核算 wT
;D<rqe`
?_IRO|
(二)掌握职工薪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的核算 94Z~]C
jlItPdCv
(三)熟悉应付股利的核算 |dXmg13( -
{/N4/gu
(四)了解应交消费税和应交营业税的核算 c8A
//
b2hB'!m
(五)了解小规模纳税企业增值税的核算 Pn0V{SJOJ%
W,:*`
〔 考试内容〕 F]xo *
HKV]Rn
负债主要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利、应付利息、递延所得税负债、应交税费、预付账款、预计负债等。 ht` !@B
SBs_rhe
第一节应付职工薪酬 9 u{#S}c`
0Db#W6*^
一、职工薪酬的内容 ):1NeJOFF
K
nKV+:"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提供给职工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等,也属于职工薪酬。 .M!HVq47m
x,pz
X(
二、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 :be
BiO
<^{|5u
(一)职工薪酬确认的原则 ?J|~G{yH
=JY9K0S~
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除辞退福利外的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并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ex1b jM7
?J
io9Zr
1 .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 UT%^!@u
*
s}dtJ
2 .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 wpO-cJ!,
D3N\$ D
3 .上述两项之外的其他职工薪酬,计入当期损益。 4 @ )|N'
v<$a .I(
(二)职工薪酬的计量标准 W&qE_r
"aHA6zTB
1 .货币性职工薪酬 g^
/
se2ay_<F+
计量应付职工薪酬时,国家规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计提。没有规定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企业应当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实际情况,合理预计当期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大于预计金额的,应当补提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小于预计金额的,应当冲回多提的应付职工薪酬。 a!vF;J-Zqa
va[@XGaC3
对于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末以后一年以上到期的应付职工薪酬,企业应当选择恰当的折现率,以应付职工薪酬折现后的金额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应付职工薪酬金额与其折现后金额相差不大的,也可按照未折现金额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1)U%p
*%bQ p
2 .非货币性职工薪酬 k%Jv%m}aB
9v=5x[fE
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ac
VJI?
`C9/=
企业将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该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每期应付的租金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难以认定受益对象的非货币性福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和应付职工薪酬。 w-LMV>+6|
8K
=sx@l
(三)辞退福利的确认和计量 Yjx*hv&?
>fNRwmi
辞退福利包括:一是职工劳动合同到期前,不论职工本人是否愿意,企业决定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而给子的补偿;二是职工劳动合同到期前,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子的补偿,职工有权选择继续在职或接受补偿离职。辞退福利通常采取在解除劳动关系时一次性支付补偿的方式,也有通过提高退休后养老金或其他离职后福利的标准,或者将职工工资支付至辞退后未来某一期间的方式。辞退福利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子补偿而产生的预计负债,同时计入当期损益: .-Yhpw>f
fO|oV0Rw
1 .企业已经制定正式的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提出自愿裁减建议,并即将实施。 0rP`BK|
Sxa+"0d6
80DcM9^t8
等待期,是指可行权条件得到满足的期间。可行权条件分为市场条件和非市场条件。市场条件是指行权价格、可行权条件以及行权可能性与权益工具的市场价格相关的业绩条件;非市场条件是指除市场条件之外的其他业绩条件。等待期长度确定后,业绩条件为非市场条件的,如果后续信息表明需要调整等待期长度,应对前期确定的等待期长度进行修改;业绩条件为市场条件的,不应因此改变等待期长度。对于可行权条件为业绩条件的股份支付,在确定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时,应考虑市场条件的影响,只要职工满足了其他所有非市场条件,企业就应当确认已取得的服务。 3=SIIMp7=
}&M
$
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以后才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当以对可行权情况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承担的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为基础计算确定的负债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费用,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根据最新取得的可行权职工人数变动等后续信息作出最佳估计,修正预计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截止当期累计应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减去前期累计已确认金额,作为当期应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在可行权日,最终预计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数量应当与实际可行权数量一致。 d2Pqi* K
}}y~\TB~}
在可行权日之后,企业不再调整等待期内确认的成本费用,应付职工薪酬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可行权日,是指可行权条件得到满足、职工具有从企业取得权益工具或现金的权利的日期。 F l@%?
u czOSd
第二节应付债券 p;$Vw6W=
R-5EztmLae
一、一般公司债券 os9X)G
mWN9/+!
企业发行的一般公司债券,无论是按面值发行,还是溢价发行或折价发行,均按债券面值记人"应付债券"科目的"面值"明细科目,实际收到的款项与面值的差额,记人"利息调整"明细科目。企业发行债券时,按实际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按债券票面价值,贷记"应付债券― 面值"科目,按实际收到的款项与票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贷记或借记"应付债券― 利息调整"科目。 d[eN#<
&
]~Vft
l
利息调整应在债券存续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 Pv,Q*gh`
X]
cI ?
资产负债表日,对于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企业应按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债券利息费用,借记"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贷记"应付利息"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对于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债券利息费用,借记"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贷记"应付债券―应计利息"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t}8J
aAJ'0xnj
二、可转换公司债券 tn>z%6;&Z
M@%$9N)gd
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其包含的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将负债成份确认为应付债券,将权益成份确认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在进行分拆时,应当先对负债成份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确定负债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再按发行价格总额扣除负债成份初始确认金额后的金额确定权益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在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 Gpv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