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使会计环境、会计依赖的技术手段发生改变,从而使决策有用性成为财务会计的首要目标。在此目标下,笔者认为应借助于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的经营管理,以及网络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中的面向对象技术(Object Oriented Technology),对现有的会计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使会计业务新流程能较好地实现“决策有用性”的会计目标。 K5 vNhA
将原始数据适当加工成标准编码的源数据,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在传统的会计业务流程中,数据被加工成与财务报告项目相一致的综合性、通用性的主要信息,以满足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共同需要。然而,实际上信息使用者在使用信息时有自己的偏好,加总的方法往往不能划分主要信息与次要信息,甚至可能导致信息在加总过程中丢失。而在网络环境下,这种情况可以得到改善。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会计原数据经过类似于现有会计流程中的统一会计科目的标准编码等简单加工成源数据。经过标准编码的源数据信息,可以满足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所有的信息使用者使用,使数据真正做到同出一源,实现共享。更进一步讲,在一定程度上它还可以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对信息使用者造成的影响。 4/wwn6I}G
Li`hdrO'ii
事件驱动(Event Driven) 在重组后的会计业务流程中,企业会计部门主要提供经过简单加工过的、具有标准编码的源数据信息,这种源数据信息应集中在Internet网上的一个数据库中,称之为源数据信息库。在此基础上,可与之相连设立一个加工模型库,在模型库中主要设立重分类汇总模型、财务报告模型、预测模型、决策模型、财务分析模型等,采用事件驱动的原理,将模型库与源数据信息库相连接。特殊的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相应设计一些模型,如在企业内部设立成本核算模型(因为成本信息为企业的商业秘密)等。 &v#`t~
17py).\
“事件驱动”是一种计算机术语,是指当某一特定事件要求代码进入工作时,程序指令开始执行。也就是说,在平时,对源数据信息不进行进一步的顺序性加工处理,当决策者需要某项专用信息时,只要驱动相关专用信息代码处理,在计算机的高速度支持下,随时可以满足要求。在事件驱动的方式下,可以把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按使用动机不同划分为若干种事件,为每一种事件设计相应的“过程程序”模型,当决策者需要某种信息时,根据不同事件驱动相应“过程”处理程序,从而得到相应的信息。 02 f9 w V
izt^Wi|
数据规模扩大,相关性提高,数据之间存在多重对应关系 在传统会计业务流程中,一般情况下仅仅以原始成本进行计量,原始成本在可靠性方面确实具有优良的品质,然而,其相关性却削弱了。会计要发展,提高其相关性是必然条件,会计只有提高相关性才能带动加速发展。公允价值会计可以较好地解决相关性问题,但传统会计业务流程却不用或较少使用公允价值会计(在西方国家已有较少部分使用公允价值会计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就是公允价值不容易得到。公允价值不容易得到主要是因为市场规模太小,很多资产、负债没有市场,或得出公允价值所花费的成本过大等。在网络时代,这种状况将被改变。由于国际互联网络的普及应用,网上购物极大地扩大了市场容量,市场将无处不在,无所不在,公允价值所代表的更具相关性的各种计量属性将较易取得。互联网络、计算机技术在会计中的广泛应用,也将极大地降低会计的处理成本。随着证券市场在网络环境中的国际化,上市公司良莠不齐的情况和大量存在的潜在投资者,也迫切要求会计提供更具相关性的信息。因而,在网络时代的会计业务流程中,除将继续保留具有很强的可靠性特点的原始成本外,增加公允价值等相关性的信息将势在必行。 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