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是不完全市场 D+u\ORj
继“安然事件”之后,2002年美国大型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丑闻接连曝光,在美国引起了轩然大波,震动了美国政府,引起了美国资本市场的巨大恐慌,并进一步牵连和影响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财务会计欺诈成为美国继“9.11”之后的“经济风暴”。而在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件中影响较大当属银广夏公司。银广夏从2000年底到2001年初,利用伪造虚假会计凭证等手段,编制虚假财务报告,并经深圳中天勤会计事务所审计后,向社会发布虚假净利润4.18亿元。直接造成投资者损失达68.63亿元。 O03F@v
+~EnrrT+W
一系列财务欺诈案件引发人们反思:是上市公司的责任还是注册会计师的问题?会计师事务所是不是盈利性组织?一向被认为市场经济制度比较完善的美国为何也丑闻不断。笔者认为,既有上市公司蓄意造假、注册会计师执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欠缺的问题,也存在制度不够完善,特别是财务公开制度不够完善的问题。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社会地位、人际关系、职业分工等的不同,其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有较大的差别。我们所处的资本市场是不完全的,在资本市场上,每个人获取信息的数量、质量和时间是不对等的。根据不对称信息理论,经管人员极有可能通过财务手段,来传递某些有关企业赢利能力和风险的信号。或者,干脆采取不公开或尽量少公开财务信息的手段隐瞒事实真相。 YJ+l
\Wb}
0a9[}g1=#
二、财务公开信息披露不对称的负面效应 u"Mf xW`
p7W9?b9
信息是决策过程的关键投入要素之一,信息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决策的结果。真实的、高质量的财务会计信息有助于决策者作出正确的决策;而虚假的、不完全的财务会计信息,则会误导投资人,使其作出错误的决策。由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所获取的信息数量、质量与企业的管理者以及各种“内部人”不平等,时效性又较差,导致投资者决策失误。给投资人经济利益带来损失,投资信心遭受沉重打击。一段时间以来,我国股市大跌造成的投资与消费负效应,影响大而且深远。其主要表现是:购买力减弱,消费能力下降;股民对上市公司和会计行业的信任危机;对宏观经济的严重打击,税收减少、投资和消费需求下降及证券市场的筹资功能与资源配置功能的下降。从筹资功能来看:2002年前三个季度非金融企业部门通过股票方式融资699亿元,同比下降了28.7%.从资源配置功能看:一般来讲,上市公司大多是企业中的佼佼者,业绩应该是一年比一年好,而且应该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率8.9%,然而,从1992-2001年,中国上市公司中有很多公司的业绩却走了一条下降通道。2001年,中国股市为上市公司提供了7700多亿元的资金,但许多上市公司却交出了一份不及格的答卷。可见,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远不理想,浪费资源现象相当严重。 ~l('ly
tkQrxa|
三、财务公开的经济学分析 cv;2zq=T
Wcbm,O4u
为什么要实行财务公开?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主要有以下深层次的原因: ~x[(1
\!"3yd
1.市场经济是一种平等经济。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市场主体拥有平等的市场地位。市场经济平等的经济关系主要是等价交换关系和平等竞争关系。但是,市场主体出于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竞争就成为市场参与者一种必然的市场行为。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和残酷性,迫使市场的每一个参与主体必须谨慎地进行经济决策。决策者制定决策,一般都是基于自己所掌握的各种信息,制定决策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和存在基础。 &oE'|^G
85q!FpuH
管理学者艾伦·巴可指出:制定决策不仅仅是选择了一种行动方案,他还作出了一种承诺,不管这种承诺从理性和感性的角度看是多么微不足道。而且,作出某一决策通常也是在代表他人作出承诺,因为别人需要执行你的决策。在工作和家庭中尤为如此。虽然,作出一项正确决策的影响因素很多(诸如:没有及时发现问题、拖延、企业短视、缺乏紧迫性、管理者不能胜任现有工作等),但是,公开、公平、真实的财务会计信息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财务会计虽然在表面看来是一个单位内部的经济管理活动,但是会计人员的行为结果,还会牵涉到企业(或非赢利性单位)有关的国家、客户、税务、金融以及中介机构的经济利益和内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不实行财务公开,市场参与者的竞争地位就是不平等的。 3:<[;yo
>`^;h]Q
2.权利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前提。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开山鼻祖科斯在1960年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这一著名的论文中表述:“权利的界定是市场交易的一个基本前提……而最终结果(产值最大化)却与法律判决无关。”这便是“科斯定理”的基本思想。他认为“不同的权利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由于会计核算具有界定产权的功能,界定以后的会计信息是否具有真实性、可靠性、相关性等质量特征,是否按照必要的程序作了必要的披露,明显地会影响市场资源配置。倘若使用了不恰当的会计方法,就可能将投资者引入歧途。在资本市场上,资源就会被错误地加以配置。目前,虽然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已经实施了财务公开制度,并且对规范我国资本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的运作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财务公开的程度,以及公开信息的可信度远远不够,信息的质量特征很不可靠,就连对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进行鉴证的注册会计师制度也很不健全、不规范,注册会计师甚至参与企业财务造假。这必将损害财产所有者的利益,不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l,5isq
;m
3L-$+j~u
3.信息经济学的基本观点认为每个人掌握的信息是不完全的或非对称的。过去十几年中,信息经济学是经济理论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它的基本观点是:每个人掌握的信息是不完全的或非对称的。它与古典经济学关于竞争市场的假定不一样,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竞争市场模型的基本假定是“信息是完全的”,所有的人都知道其他人的经济特征及各种有关生产和消费信息。显然这个假定是不符合现实的,现实中市场都是信息不完全的。一般而言,信息的供方有较完全的信息,而需方有不完全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就可以直接利用或者是希望通过输出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使自己获利。而拥有不完全信息的一方则会通过各种手段、利用各种渠道去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规律来达到自利的目的。在财务信息公开方面,企业管理人员、财务人员便是利用了这种不对称的信息规律,采取隐瞒真实财务信息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等方式进行作弊。 X/buz
V/x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