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2007年教材的主要变化
KUR9vo 1、教材的地位
vv 7T/C (1)命题范围、命题依据以考试大纲为准,一般情况下不会超出教材的范围。由于2007年考试大纲近似于教材的目录,因此考生在复习中应当以教材为准。尽管2001年第4个综合题、2002年第4个综合题均有6分左右的考点来自《法规汇编》,超出了教材的范围,但2003~2006年的试题全部来自教材,考生的目标如果只是60分,最好将100%的精力集中在教材。
sTmY'5ry (2)在考试中,对法律条文的解释严格以教材为准。
Uu}a! V 2、看教材的三个环节
:4HZ>!i (1)通读教材。2006年的试卷共涉及100个左右的考点,考生的基本功要扎实,基本概念要清楚。这就要求考生对教材至少要从头到尾、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看1~2遍。脱离教材,盲目地搞“题海战术”万万不可取,除非您能确信做到2007年的真题。因此,考生千万不要舍本逐末,舍弃教材的风险不言而喻。
,p3moD
3 (2)重点精读。《经济法》80%的考点集中在教材20%的篇幅内,考生应将有限的时间集中在教材的重点内容上,切不可搞“地毯式轰炸”。“地毯式轰炸”当然是最安全的防守方式,但由于复习时间有限、大脑的存储空间有限,很难坚持下去。
IRq@~vdt) (3)该死记的记死。《经济法》并非一门完全靠死记硬背的考试,但又离不开“死记硬背”。在《经济法》的试题中,60%的题目属于“理解型试题”,40%的题目属于“死记型试题”。
S(&]?! 3、2007年教材的主要变化
>I*Qc<X91 2007年教材进行了重大调整,复习难度比2006年要大。根据调整程度及其对2007年考试的影响,2007年教材的调整可以分为三大类:
8D)I~
0\ 第一类(重大调整):第2、5、6、7、8章
q-k~L\Ys 第二类(小幅调整):第3、10、11、12、13、14章
/a
'cP 第三类(基本未调整):第1、4、9章
S*0P[R 2007年教材的主要变化是:
.#BWu(EYV (1)第2章:根据新《合伙企业法》进行了重大调整;
E <O:
(2)第5章:对“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进行了重大调整;
JGZxNUr^ (3)第6章:根据新《企业破产法》进行了重大调整;
O)Wc\- (4)第7章:根据中国证监会的最新规定,新增了“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股票的条件”、“上市公司增发股票的条件”、“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条件”和“上市公司收购”等重大问题。
0QakFt (5)第8章:根据新《物权法》对“合同的担保”进行了重大调整。
ea\b7a* 4、2007年教材的重点章节
-_4ZT^.Lna 根据最近3年的考试分值、结合2007年教材的变化,可以将教材的14章内容划分为3个层次:
[Y
%H8} 第一层次(重点章节):第2、4、6、7、8、12章
rB<za I\V 第二层次(一般章节):第5、9、13章
5VLJ:I?0O 第三层次(非重点章节):第1、3、10、11、14章
Wwf],Ya 各层次分值表
XZ3)gYQi AVR=\ qR Y*KHr`\C4 pT=YV
k 2004-2006年各章的分值
2007年各章节的基本情况
(:TZ~"VY 'x{E#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