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样本选取 (PCv4:`g
1.总体要求: s*j0uAq)up
注册会计师应当使总体中的所有抽样单元均有被选取的机会。 _-I 0f##.
2.选取方法 (Sg52zv
(1)使用随机数表或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样(随机规则,在统计和非统计抽样中使用);
APksY!
(2)系统选样(随机规则,统计和非统计抽样中使用); !M&B=vk4
(3)随意选样(非随机规则,非统计抽样中使用)。 # nh;KlI0
六、样本结果评价 jlZW!$
Iq
1.分析样本误差 d<v>C-nk%
(1)控制测试时偏差率; f)+fdc
(2)细节测试时错报金额; ojitBo~
2.推断总体误差 AiO29<
(1)在实施控制测试时,由于样本的误差率就是整个总体的推断误差率,注册会计师无需推断总体误差率; sf5koe
(2)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样本中发现的误差金额推断总体误差金额,并考虑推断误差对特定审计目标及审计的其他方面的影响。 :xT=uE.I
COK7 i^
3.形成审计结论 .ZrQ{~t
(1)控制测试中的样本结果评价 ^CwzAB
在控制测试中,注册会计师应当将总体偏差率与可容忍偏差率比较,但必须考虑抽样风险。 :bgi*pR{
A、统计抽样 )
rs);Pl
总体偏差率上限与可容忍偏差率关系 )xQA+$H#4
①低于,可以接受; xe6 2gaT
②大于或等于,不能接受;(修正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并增加实质性程序的数量,也可以对影响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的其他控制测试,以支持计划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 ?9801Da#/
③低于但接近,考虑是否接受总体,考虑是否扩大测试范围,以进一步证实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和重大错报风险水平) %h%^i
B、非统计抽样 8W"~>7/>D
样本偏差率与可容忍偏差率 RSY{IY
①大于,不能接受;(同上) G
=+ sW
②低于但接近,可以接受; ,9f$a
n
③大大低于,可以接受; ZIx,?E+eJ
④不大不小,是否,考虑扩大样本规模,以进一步证据收集。 ^8nK x<&5
(2)细节测试中的样本结果评价 r=+r5k"`
在细节测试中,注册会计师首先必须根据样本中发现的实际错报要求被审计单位调整账面记录金额。将被审计单位已更正的错报从推断的总体错报金额中减掉后,注册会计师应当将调整后的推断总体错报与该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可容忍错报相比较,但必须考虑抽样风险。 Gu:aSb
F3b[L^Km]
总体错报上限=推断的总体错报+抽样风险允许度 Hdh'!|w
A、统计抽样 k]"Rg2>%
①低于,不存在重大错报,可以接受; *r+i=i8{
②大于或等于,存在重大错报,不可以接受。 ds4)Nk4%
O
B、非统计抽样 :R<n{%~
① '@iS5Fni
大于,存在重大错报,不能接受; G?MNM -2
② ;Q2p~-0Q
低于但很接近,存在重大错报,不能接受; ?K/z`E!xhN
②远远小于,不存在重大错报,可以接受; '+|{4-V
③不大不小,考虑能否接受,考虑是否扩大细节测试范围。 KwRO?G9&
七、控制测试中抽样风险概念 zTP3JOe(
1.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 _Ucj)Ud k
控制测试中选取的样本旨在提供关于控制运行有效性的证据。 {q"l|Oe
由于控制测试是控制是否有效运行的主要证据来源,因此,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应确定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 mMw&{7b:
2.可容忍偏差率 :(Feg 2c
可容忍误差在控制测试中表现为可容忍偏差率,可容忍偏差率是指注册会计师在不改变其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从而不改变其计划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的前提下,愿意接受的对于设定控制的最大偏差率。 o=2y`Eq
3.计划估计的控制有效性 q7wd9 6G:
在确定可容忍偏差率时,注册会计师应考虑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越低,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容忍偏差率通常越高,所需的样本规模就越小。一个很高的可容忍偏差率通常意味着,控制的运行不会大大降低相关实质性程序的程度,特定的控制测试可能不需进行。 GjA;o3(
4.预计总体误差 y?M99Vo4?
预计总体误差在控制测试中是指预计总体偏差率。 v>$GVCY
八、控制测试中运用的常用抽样方法 K{HRjNda#
1. x1$tS#lS
固定样本量抽样 #uT-_L}sw
在固定样本量抽样中,注册会计师对一个确定规模样本实施检查,且等到某一确定规模的样本全部选取、审查完以后,才作出审计结论。 \,E;b{PQo6
(1)确定样本规模 3e:"tus~
样本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C{0(Z{
样本量(n) =
#oi4!%*M
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系数(R) [Qv%
可容忍偏差率(TR) M,PZ|=V6a
公式中有三个关键因素: pWB)N7x&
①预期偏差率 Sg0 _ l(
②信赖过度风险系数 ]RQQg,|D
③可容忍偏差率 lB
L;aTzo
(2)选取样本 -X
Bh\w
(3)审查样本 v.,C"^W
(4)分析样本误差(考虑控制运行是否有效); t}`|\*a
(5)推断总体误差 |9!3{3
① WFg'G>*
计算总体偏差率 6pQ#Zg()vp
③分析偏差的性质和原因 /z,sM"d
~y^#?;
(6)形成审计结论 9+SeG\Th
注册会计师对控制运行有效性的估计和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是适当的。 JB'q_dS}
2.停一走抽样 X1i6CEa<
停—走抽样是固定样本量抽样的一种特殊形式。 z8= Gc$w!
采用固定样本量抽样时,如果预计总体偏差率大大高于实际偏差率,其结果将是选取了过多的样本,降低了审计工作效率。 '\dFhYs{*
停一走抽样从预计总体偏差率为零开始,通过边抽样边评估来完成审计工作。注册会计师先抽取一定量的样本进行审查,如果结果可以接受,就停止抽样得出结论,如果结果不能接受,就扩大样本量继续审查直至得出结论。 g{f1JTJ7
7Z"mVh}
3.发现抽样 p(~>u'c
发现抽样是固定样本量抽样的另一种特殊形式,与固定样本量抽样的不同之处在于发现抽样将预计总体偏差率直接定为 0%,并根据可接受信赖过度风险和可容忍偏差率一起确定样本量,如教材P268表12-4。在对选出的样本进行审查时,一旦发现一个偏差就立即停止抽样。如果在样本中没有发现偏差,则可以得出总体可以接受的结论。发现抽样适合于查找重大舞弊或非法行为。 /U6G?3b
九、变量抽样 7##nY3",^
变量抽样主要包括:均值估计抽样、差额估计抽样、比率估计抽样。、 "a6
wd
1.均值估计抽样 2:/'
(1)定义 ~c :e0
}
均值估计抽样是指通过抽样审查确定样本的平均值,再根据样本平均值推断总体的平均值和总值的一种变量抽样方法。 xK0VWi
(2)步骤: +vLuzM-
o'%F*>#v
①计算样本中所有项目审定金额的平均值; Hv<%_t_/
②用样本平均值乘以总体规模得出总体金额的估计值;
l@<^V N@
③总体估计金额与总体账面金额之间的差额就是推断的总体错报。 QM9~O#rL
(3)重要性原则的运用; qw0tw2|
2.差额估计抽样 Z.:5<oEKg
(1)定义 .F?yt5{5No
差额估计抽样是以样本实际金额与账面金额的平均差额来估计总体实际金额与账面金额的平均差额,然后再以这个平均差额乘以总体规模,从而求出总体的实际金额与账面金额的差额(即总体错报)的一种方法。 jfS?#;T)
(2)步骤 PQXyu1
①计算样本平均错报; netKt_
②总体错报金额估计数据; I1&Z@[
③将总体错报估计数与可容忍错报比较。 #d*mG =
(3)重要性原则的运用; ]<4Yor}t{;
3.比率估计抽样 @"kA&=0;|J
(1)定义 ,u{d@U^)3@
比率估计抽样是指以样本的实际金额与账面金额之间的比率关系来估计总体实际金额与账面金额之间的比率关系,然后再以这个比率去乘总体的账面金额,从而求出估计的总体实际金额的一种抽样方法。 #2I[F
(2)步骤 V_~}7~
I
①计算样本审定金额与样本账面金额的比率; HQaKG4
Z
②估计的总体实际金额=总体账面金额x比率; C1|e1
推断的总体错报=估计的总体实际金额-总体账面金额。 3>0/WbA:7E
(3)重要性原则的运用; =1^Ru*G
(4)考虑抽样风险允许限度 ,<|EoravH
8b(UqyV
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 omECes)
1.PPS抽样含义 ~VUNN[
PPS抽样是以货币单作为抽样单元进行选样的一种方法。 /+sn-$/"i
实务中CPA不是对总体中的货币单元实施检查,而是对包含被选取货币单位的余额或交易实施检查,CPA检查的余额或交易被称为“逻辑单元”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