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审计目标
y#FFxSH> xoQ(GrBY 一、我国财务报表审计总目标
LKgo(&mY {7Hc00FM 财务报表审计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其中,合法性是指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公允性是指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nd"$gi 二、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划分
w\a6ga!xt"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与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70{B/ ($ 三、确定具体审计目标
,I
H~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
k\Y*tY#2 认定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
#'y&M t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目标
W4(GI]`_+ 具体审计目标:
_na/&J6
(一)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
YMVmpcz 1.发生:由发生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
;*hVAxs1 2.完整性:由完整性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确认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
0"Zxbgu) 3.准确性:由准确性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的。
ez~u A4 4.截止:由截止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确认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
g_rk_4] 5.分类:由分类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确认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的分类。
y;_F[m (二)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
K+~1
z>& 1.存在:由存在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确认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
WJk3*$= 2.权利和义务:由权利和义务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确认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负债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义务。
([#'G+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