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8年注册会计师《会计》考试的应试要求 BsJC0I( 作为一种职业资格许可的考试,尽管每年教材内容变化会带来试题内容变化,但是考试特点始终明确,这就是对考生专业能力的测试。参加2008年会计考试的考生应该注重以下几方面:
:\U{_@?`% (一)考试大纲和教材变化
xkR0 2008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考试大纲对比2007年的变化体现为两点,一是明确“在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三个科目中增加了10分英语附加题”;二是对教材各章普遍要求掌握,不再延续2007年大纲中对“政府补助”等章仅作一般了解的特别说明。
>F&47Yn 辅导教材内容没有重大变化,局部调整包括:
6LZ;T.0o 1.为了准确反映经济业务,增加了对会计科目的介绍;
{]|J5Dgfe 2.引入长期股权投资完全权益法核算的相关内容,规范了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权益法的转换处理;
\uMLY<]P 3.以备出租空置建筑物视同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规定;
VLN_w$iEq 4.金融工具披露的要求列入财务报告一章;
\nqS+on] 5.所得税一章有关暂时性差异的内容进一步规范,要求确认合并报表中抵销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产生的递延所得税;
0qT%!ku& 6.售后租回确认为经营租赁时损益确认标准与过去不同等等。
Ti&z1_u (二)试题特点及复习要求
lb1Xsgm{ 1.试题内容全面
E1 f\%!2l 《会计》考题内容全面是一贯的特点,试题基本不遗漏任何一章的内容。例如第一章会计理论试题在2007年考试中占了3分。所以考生即需要重视教材中每一项具体会计业务的确认、计量、报告标准,也需要注重作为基本准则对具体准则的统驭作用,提升会计理论功底,从第一章开始就要扎实学习,全面掌握。
;jTN| i' 2.重点测试领域要重点下功夫
4xJQ!>6 《会计》考题虽然全面,但考试重点仍然十分突出,在全面考核的同时,突出了重点测试领域。这些重点内容都与实施新准则的会计实务相关,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最新发展相关。例如对联营企业、合营企业的核算;对子公司的核算以及合并报表编报等等,这些重点测试领域在考试中的分数比重始终会居高不下。
WMP,\=6k0 3.突出“新”的特点,新章节进入测试领域
b<u3 hln%, 2008年内容较新的准则在试题中分量应该会增加。如前所述有一些2007年教材已经有的内容但是2007年考试大纲不作要求,今年会进入试题范围,包括“政府补助”、“股份支付”、“每股收益”等章。还有2007年教材中第28章“金融工具列报”不作为考试要求,2008年这一章被分解为“权益工具与金融负债区分”和“金融工具披露”等两部分内容分别列入第11章和第13章,增加了金融工具的考试内容。
WOf 4o 4.重视传统考点,融会贯通全书
~^b/( 在突出新内容、重点内容的同时,考生同样需要重视传统考点,不能忽视收入确认、外币业务等等传统重点,这些内容对比新知识点是相对简单的,但是它们会每年或定期出现在主观题中。同时考生还要具有用“所得税”贯通资产减值、会计变更、差错更正与日后事项等业务的能力,达到融会贯通。
M&
CqSd (三)调整学习和应试心态
+d-NL?c 1.学习时的平常心态
GowH]MO 从2007年开始会计教材面貌全新,全面体现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是为企业处理各种具体交易和事项提供统一标准的一个平台,是资本市场运作的一种重要规则,它首次与国际准则实现趋同,所有的会计专业人员都面临艰苦的学习,考生不要对太多的“新”感到困惑,要对自己接受“新”的能力建立充分信心,对自己在同行中率先掌握“新”感到荣幸。
(_{yB[z>` 2.考试时平静心态
!5?<% * 会计考试3.5小时,其它各科考试2.5~3小时,所以会计考试时间长,题量大、内容多。考生如果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在如此长的时间里处于过度紧张的状态,可能会出现因为紧张、烦躁、疲劳而导致的失误。考生在考试的时候一定要调整心态,做好应付长时间紧张答题的准备。一般认为,要在30~40分钟的时间完成全部客观题,其余的时间要用于主观题。要平静、认真、充满信心的应对每一道题。
^/=KK:n~ 3.不必追求完美,但是不要轻易放弃
T9q-,w/j; 会计考试的主观题往往有多个得分点,如果一个综合题的分数是16分,得分点甚至可能超过16个,也就是每一个得分点也许只有不足1分。一个得分点作对了,就有了这个得分点的分数。所以考生应该尽可能做得多一些,细一些,有可能完整的做出所有的题目固然好,但是在如此短的时间交出完美的答卷的可能性的确不大,考生不必追求完美,但是不要轻易放弃。
KCDE{za 二、重点难点提示 NW)1#]gg% B,fo(kG 前面谈到了考生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在这里对其中的某些难点稍作提示。
s(roJbJ_; ?[>3QE (一)不同金融工具减值的确认计量差异
Vs{|xG7WD 4I5Y,g{6+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不存在减值问题。
FNId
; ?P c' C 2.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b5^ sFTy(A/ (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等金融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低于当前摊余成本的金额就是减值。
9JK
Ew k.15CA` (2)按照教材会计分录特点,确认减值后现金流入冲减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按照实际利率确认的利息收人冲减“减值准备”。
i(+p0:< 0 _t}WsEQ+P (3)金融企业有贷款分类的特定规定,贷款减值时需要将其分类为次级贷款,核算上要求对应“已减值”,这种明细科目使用的特定规定不影响确认计量结果。考生不必过多关注这类明细科目的使用。
O%HHYV%[m dcWD(-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_oDz- ;P&OX5~V (1)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债务工具或权益工具指定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后,其公允价值严重下跌或预计该下跌非暂时,应确认减值。
$7A8/# B^jc3 VsR (2)在确认减值时要转出原公允价值下降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uhutg,[ 9k[9P;"F: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不设“减值准备”科目,减值时体现的公允价值下降继续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核算。
GNJj=1Lsd `x%>8/ (4)可供出售权益工具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
2T[9f;jM' R,=fv (5)如果将债务工具确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正常情况下的公允价值变动不影响摊余成本的计量,确认为减值的公允价值变动才影响摊余成本。
yJe>JK~) `n?DU;, 以下用两个例题分别说明“持有至到期”债券和“可供出售”债券减值及减值恢复的核算。需要说明的是,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应关注债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应关注股票,只是因为考生对可供出售债务工具的核算提问较多,本例题给以说明。
1 I",L&S1 L\z~uo3: 【例题1】本题为摊余成本计价的金融资产减值(本题没有写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明细,目的在于使学员把重心放在实际利率法和减值准备的计算上。)
',5ky{ TrR8?- 甲公司2005年1月1日投资面值为5000万元的乙公司5年期债券,实际支付款项49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10%。实际利率为10.53%,甲公司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按照实际利率以摊余成本进行期末计量。
g95`.V} z,%$+)K (1)2007年12月31日,有客观证据表明乙企业发生严重财务困难,甲据此认定对乙企业的债券发生减值,并预期2008年12月31日将收到债券利息500万元,但2009年12月31日债券到期日仅收到本金2500万元,剩余债券本金可能无法收回;
IRqy%@) mXfXO*Cnp (2)2008年12月31日由于乙公司得到资金支持,甲公司预计2009年末可以得到4000万元本金;
&~U ] ~;@ N_q|\S>t/ (3)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得到4000万元本金并结清该投资业务。
tcog'nAz y Fq&8 x<X 要求:
WvZ8/T'x 0NX,QD
(1)计算该项债券投资2006~2009年的摊余成本以及该投资减值损失;
~2khgZ >t_6B~x9 (2)作出会计分录。
dzrio-QU~ ! #2{hQRu 【答案】
!brf(-sr) /fV;^=:8c (1)计算该项债券投资2005~2009年的摊余成本以及应确认的减值损失
h;NYdX5 EI^C{$Y ①2005年末摊余成本=4900+4900×10.53%一500:4900+515.97—500=4915.97(万元)
YQA,f# [0D.K}7| ②2006年末摊余成本=4915.97+4915.97×10.53%一500=4915.97+517.65—500=4933.62(万元)。
BsYa3d=} (7=9++uU ③2007年末确认减值损失前摊余成本=4933.62+4933.62×10.53%一500=4933.62+519.51—500=4953.13(万元),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500/110.53%+2500/110.53%。=2498.71(万元),甲公司因此确认减值损失=4953.13—2498.71=2454.42(万元),2007年末确认减值后摊余成本=2498.71(万元)。
n#_$\
p>Yd FH+s s! ④2008年末确认损失转回以前摊余成本=2498.71+2498.71×10.53%一500=2498.71+263.11—500:2261.82(万元),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4000/110.53%=3618.93(万元),甲公司因此应冲减减值损失:3618.93—2261.82=1357.11(万元),减值损失冲减以后摊余成本=3618.93(万元)。
4d;8`66O 3=]sLn0L ⑤2009年末摊余成本=3618.93+3618.93×10.53%一4000=0(万元)。
x{WD;$J L5:$U>H( (2)会计分录:
I`4*+a'q& ]- QA'Lq 2005年1月1日
u!
qP WaR`Kp+>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4900
p0<\G N^
:9Fz 贷:银行存款4900
0}quG^%_ pBA7,z"`mP 2005年12月31日
m$T-s|SY l"]}Ts# 借:应收利息500
vn"{I&L+w0 )U{Qj5W+F 持有至到期投资15.97
]+:^W^bs: "o}
+Ciul 贷:投资收益515.97
]}2ZttQ? {o`]I>gb 借:银行存款500
e(=w(;84 [-oc>;`=l 贷:应收利息500
(mt k 4 \&gB)czEO 2006年12月31日
QbpFE)TYJ| 9o:Lz5o 借:应收利息500
?"g2v-jTK l$bu%SZ 持有至到期投资17.65
3fQuoQuD"} YcK|.Mq': 贷:投资收益517.65
Sa;qW3dt3E hv_XP,1K 借:银行存款500
,f;}|d:r n3
r3"~i 贷:应收利息500
Qhcu>r
a )iK6:s# 2007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减值
=]Jd9]vi ]G< Vg5 借:应收利息500
rFYWs6 #d2.\X}A"3 持有至到期投资19.51
^V Zk+'4 8k1Dj1@0z 贷:投资收益519.51
^iw'^6~ ?|B&M\}g 借:银行存款500
`
3K)GA :^3LvPM 贷:应收利息500
hJ~Uf5Q |02gup qqi 借:资产减值损失2454.42
uT7B#b7 %
0+j?>#X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2454.42
`W/>XZl+t 'K{Z{[s{ 2008年12月31日收到500万元利息
[>5-$Y OT ILShd)]Rw 借:银行存款500
R)ITy
!z e@*
EzvO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500
=uYYsC\T s
3f-7f<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263.11
Ob`d yx&51G$ 贷:投资收益263.11
@8rx`
9 oij}'|/Jc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1357.11
iaE^a^* mahJSz(3 贷i资产减值损失1357.11
K\6u9BYG <oA7'|Bu< 2009年12月31日确认收到4000万元本金
rJbf_]^ ^mO~W
!"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381.07
f-G:uI_ !1{e|p
7 贷:投资收益381.07
`gf0l /d n!xt5=xP{ 借:银行存款4000
NmJWU:W_@ E`de7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453.13
(~wqa 3 3L}!RB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4453.13
d,Yw5$i ~T,c"t2 单位:万元
"~7>\>UFh
fW3(&@ Xr$J9*Jk- 【例题2】本题为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减值
{kCw+eXn? pg.ri64H< 甲公司2005年1月1 Et投资面值为5000万元的乙公司5年期债券,实际支付款项49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10%。实际利率为10.53%,甲公司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进行期末计量。
2s&* lpeEpI/gM (1)2005年12月31日其公允价值为摊余成本,2006年12月31日其公允价值为4850万元,2007年末由于意外重大原因引起公允价值下跌为2400万元。
(SDr!!V< KgiJUO`PR (2)2008年12月31日乙公司获得资金支持财务状况改善,其债券公允价值上升为3000万元。
n%C>E.Tq Raxrb=7 (3)假设甲公司为减少损失没有将债券出售,2009年末公允价值上升为4000万元。
&d+Kg0 : Dhw(#{N 要求:
uRRQyZ Q<'nE (1)说明2005~2009年末应确认的账面价值金额并计算减值损失和减值恢复;
qx8fRIK% _w/EP (2)写出会计分录。
PQ
nF WEQ1 Seq 【答案】
E.ly#2? l(u.I2^o (1)①2005年12月31日摊余成本=4900+4900×10.53%一500:4900+515·97—500
UAFwi%@!-q =Ja] T~0A =4915.97(万元),账面价值为公允价值,也是4915.97万元。
=;3Sx::= L,`Lggq- ②2006年12月31日摊余成本=4915.97+4915.97×10.53%一500=4915·97+517·65
gp^5# f3&[#% —500:4933.62(万元),期末账面价值确认为4850(万元)。
iH@yCNE" EB=-H# ③2007年末确认减值损失前摊余成本:4933.62+4933.62×10.53%一500=4933·62+
Xg
SxN!I [t7]{d* 519.51—500:4953.13(万元),期末账面价值确认为2400万元,减值损失=4953·13—
)5%'.P> $8xl#SqH 2400=2553.13(万元)。
(m.ob+D d`nVc50 ④2008年12月31日摊余成本=2400+2400×10.53%一500=2400+252·72—500:
RwPN gRF P 8>d6;o($ 2152.72(万元),期末账面价值确认为3000万元,恢复减值损失=3000—2152·72:847·28
QP)pgAc L
ugn3+ (万元)。
feNdMR7e
M AW_(T\P:u ⑤2009年12月31日摊余成本=3000+3000×10.53%一500=3000+315·9—500=
Xr2ou5zAn B}?5]N==] 2815.90(万元),期末账面价值确认为4000万元,恢复减值损失=4000—2815·90=
'wI"Bo6e
,
GY h9 1184.10(万元)。
TUDr\' @/f Bck7\ (2)会计分录
e~@[18 P%=#^T&`} 2005年1月1日
2f:Eof(B
\ 3?LqJ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4900
C] 9p5Hs r77PQQDT 贷:银行存款4900
Y"Ql!5= VUYmz)m5 2005年12月31日
ryCI>vJz 0-|b
yAh 借:应收利息 500
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