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773阅读
  • 2回复

[知识整理]2008年CPA辅导《会计》内部讲义(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yoyo
 

发帖
3177
学分
3722
经验
12
精华
19406
金币
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9-01-14
— 本帖被 阿文哥 从 学会计 移动到本区(2012-07-04) —
知识点测试  1GN^ui a7  
一、单项选择题
  :BxO6@>X c  
1、某股份有限公司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2000年12月31日库存自制半成品的实际成本为20万元,预计进一步加工所需费用为8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4万元。该半成品加工完成后的产品预计销售价格为30万元。2000年12月31日该项存货应计提的跌价准备为( )万元。 uc,>VzdB  
A.0 ?T/4 =  
B.10   ,kJ'_mq  
C.8   2? E;(]dQ  
D.2  5p.rd0T]l3  
2、甲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本期购入原材料100公斤,价款为57000元(不含增值税额)。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5%,经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该批原材料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380元。该批原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 )元。 &kb~N-  
A.545.3    %B@NW2ZQ[  
B.573.8   H>+/k-n-  
C.604    C@qWour  
D.706 J `5VE$2M  
3、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本月购入原材料10000公斤,进货价格为18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为30.60万元,另发生运费18万元(增值税扣除率7%),该批材料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2万元。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5%,经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该批原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 )元。 2VV>?s  
A.198.74  iF`_-t/k  
B.207.09  ~ikp'5  
C.209.2  nYtkTP!J6  
D.210.53  sPK]:i C  
4、甲公司期末库存A产品均为待售商品,已提跌价准备为1.2万元,账面余额为100万元,其中与乙公司签订合同的产品60万元,售价70万元,预计销售税费7万元。另外40万元的A产品无订单,预计市场售价为42万元,预计销售税费4.2万元,甲公司期末按照单项存货计提减值准备,甲公司本期末应计提的减值准备是( )。 DGJ:#U E  
A.1万元  :cA P{rSe  
B.2.2万元  IgbuMEfL  
C.0万元  KF7w{ A){  
D.2.8万元  EeYL~ORdi  
5、M公司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该公司2008年年初存货的账面余额中包含甲产品120件,其实际成本为840万元,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35万元。2008年该公司未发生任何与甲产品有关的进货,甲产品当期售出60件。2008年12月31日,该公司对甲产品进行检查时发现,库存甲产品均无不可撤销合同,其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4.6万元,预计销售每件甲产品还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0.5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该公司2008年末对甲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WoXAOj%iW  
A.156.5  !/}4_s`,  
B.174  *A9v8$  
C.139  >9w^C1"  
D.154  `*U@d%a  
6、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10%。该企业委托其他单位(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加工一批属于应税消费品的原材料(非金银首饰),该批委托加工原材料收回后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发出原材料的成本为180万元,支付的不含增值税的加工费为90万元,支付的增值税为15.3万元。该批原材料已加工完成并验收入库,其实际成本为( )万元。 ]{tWfv|Xg8  
A.270  S[L@8z.Sj  
B.280  Gm- "?4(  
C.300  OXLB{|hH80  
D.315.3 Uv59 XF$  
7、某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单项存货于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4年12月31日,该公司拥有甲、乙两种商品,成本分别为240万元、320万元。其中,甲商品全部签订了销售合同,合同销售价格为200万元,市场价格为190万元;乙商品没有签订销售合同,市场价格为300万元;销售价格和市场价格均不含增值税。该公司预计销售甲、乙商品尚需分别发生销售费用12万元、15万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截止2004年11月30日,该公司尚未为甲、乙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4年12月31日,该公司应为甲、乙商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 $l ,U)  
A.60  q;AD#A|\  
B.77  }6l:'nW  
C.87  E zcch1  
D.97 w (HVC  
8、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期购进商品一批,进货价格为100万元,增值税额为17万元,商品到达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20%,其中合理损耗为5%,另15%尚待查明原因。则该商品的入账价值应为( )万元。 E:rJi]  
A.100  p7+{xXf  
B.80  bAt!S  
C.85  Rc)]A&J  
D.95 I e!KIU  
9、下列商品中,不应当作为企业存货核算的有( )。 k[mp(  
A.委托代销的商品  D?ic~-&  
B.企业已购入但尚未到达入库的在途商品 7UBW3{d/u5  
C.企业已收到商品,但尚未收到销货方发票的商品  l4kqz.Z-g  
D.约定未来购入的商品 =F[M>o  
10、某公司11月1日甲商品结存200件,单位成本1 500元,11月15日对外销售100件,11月18日购进200件,单价1800元,11月25日对外销售250件。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则11月甲商品的销售成本为()万元。 og$dv 23  
A.56.94  Gh_5$@ hF  
B.57  0084`&Ki  
C.57.75  QY+{ OCB  
D.57.69 q!&:y7O8  
11、某企业收购免税农产品一批,其价款为200 000元,支付运费1 000元(7%可作为进项税额抵扣),则收购免税农产品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金额( )元。 =)y$&Ydj  
A.20000  oxFd@WV5  
B.26070  ,pcyU\68v  
C.70  u9;3Xn8  
D.2010 {X, -T&  
12、2006年9月26日,T公司与N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07年3月10日,T公司应按每台56万元的价格向N公司提供乙产品6台。2006年12月31日,T公司乙产品的账面价值(成本)为392万元,数量为7台,单位成本为56万元,2006年12月31日,乙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为60万元/台。假定乙产品每台的销售费用和税金为1万元。2006年12月31日乙产品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 a3A-N] ;f  
A.392  8k{XUn  
B.395  tDAX pi(  
C.386  n}NUe`E_h  
D.388  Il/`#b@h  
13、企业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用于继续加工,用于支付给受托方的消费税,应( )。 ^/2O_C  
A.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  |vi=h2*  
B.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的借方 pz2E+o  
C.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的贷方 o ^w^dgJ  
D.记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的借方 hpOY&7QUTD  
14、甲公司期末原材料的账面余额为100万元,数量为10吨。 该原材料专门用于生产与乙公司所签合同约定的20台Y产品。该合同约定:甲公司为乙公司提供Y产品20台,每台售价10万元(不含增值税,本题下同)。将该原材料加工成20台Y产品尚需加工成本总额为95万元。 估计销售每台Y产品尚需发生相关税费1万元(不含增值税,本题下同)。本期期末市场上该原材料每吨售价为9万元,估计销售每吨原材料尚需发生相关税费0.1万元。 期末该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万元 CEk [&39"  
A.85  lxTqGwx  
B.89  }f> 81[^  
C.100  :qXREF@h  
D.105 lN.&46 e  
15、甲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2004年8月9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由甲公司于2005年5月15日向乙公司销售计算机5000台,每台1.2万元。2004年12月31日甲公司已经生产出的计算机4000台,单位成本0.8万元,账面成本为3200万元。2004年12月31日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1万元,预计销售税费为264万元。则2004年12月31日计算机的可变现净值为( )万元。    "QfF]/:  
A.4400   (Vey]J  
B.4136   jhG6,;1zMI  
C.4536   [9EL[}  
D.4800  7OZ0;fK  
16.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2004年4月购入A材料1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买价为30000元,增值税额为5100元。该批A材料在运输途中发生1%的合理损耗,实际验收入库990公斤;在入库前发生挑选整理费用300元。该批入库A材料的实际总成本为( )元。  L%7WHtU*#  
A.29700  [e=k<gKH  
B.29997  4xx?x/q  
C.30300  s/?(G L+Ae  
D.35400 %Y`)ZKh  
17.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10%。该企业委托其他单位(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加工一批属于应税消费品的原材料(非金银首饰),该批委托加工原材料收回后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发出原材料的成本为180万元,支付的不含增值税的加工费为90万元,支付的增值税为15.3万元。该批原材料已加工完成并验收入库,其实际成本为( )万元。  k="w EZ;Q  
A.270  t2ui9:g4j  
B.280  n\JSt}A  
C.300   mznE Cy  
D.315.3 9MRe?  
18、甲企业发出实际成本为140万元的原材料,委托乙企业加工成半成品,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甲企业和乙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甲公司根据乙企业开具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向其支付加工费4万元和增值税0.68万元,另支付消费税16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企业收回该批半成品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O;?; @  
A.144  @)ozgs@e  
B.144.68  Ejf>QIB  
C.160  i/N68  
D.160.68 :)_P7k`>e/  
19、乙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本月购进原材料200公斤,货款为6000元,增值税为1020元;发生的保险费为350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130元;验收入库时发现数量短缺10%,经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乙工业企业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元。 NnZ_x>R  
A.32.4 <Dnv=)Rq  
B.33.33  qB3& F pgW  
C.35.28  ^sZHy4-yK#  
D.36 {flxZ}  
20、甲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期末存货,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5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自制半成品成本为35万元,预计加工完成该产品尚需发生加工费用11万元,预计产成品不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为50万元,销售费用为6万元。假定该库存自制半成品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不考虑其他因素。2005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库存自制半成品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万元。  aj+I+r"~  
A.2 !Je!;mEvI  
B.4  kD+B8TrW  
C.9 +Y~,1ai 5^  
D.15 9 LEUj  
二、多项选择题 ELV$!f|u  
1、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下列科目的期末余额,应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中列示的有( )。 MM+nE_9lV  
A.工程物资 AK;G_L  
B.受托代销商品 5PHAd4=bJ  
C.委托加工商品 0w^awT< $6  
D.发出商品 >>7m'-k%D  
E.周转材料 !ImtnU}  
F.消耗性生物资产 `Oi6o[a  
2、当存在(  )情形时,企业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l$p"%5 ]_  
A.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5#? HL  
B.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 V/t0  
C.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VB\ T|$  
D.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nG5: H.)  
E.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际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FCr>$  
3、当存在以下(  )情形时,应将存货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WkR-5N  
A.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rFv=j :8  
B.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iGeuO[ ^  
C.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ErMA$UkJ  
D.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CI?M2\<g  
4、下列存货的盘亏或毁损损失,报经批准后,应转作管理费用的有()。 wmS:*U2sc  
A.保管中产生的定额内自然损耗 tdRnRoB  
B.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毁损净损失 /Big^ ^u  
C.管理不善所造成的毁损净损失 0SLn0vD!  
D.收发差错所造成的短缺净损失 b~;+E#[*  
5、一般纳税企业委托其他单位加工材料收回后直接对外销售的,其发生的下列支出中,应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的是(  )。 *}i.,4+y   
A.交纳的增值税 Jqi^Z*PuX  
B.发生的加工费 :] +D+[c)  
C.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W[W}:@KZ  
D.受托方代收代交消费税 b _0Xi  
6、下列项目中,应计入材料成本的税金有(  )。 @xtfm.}  
A.委托加工材料如果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318Q%W&  
B.用于直接出售的委托加工材料所对应的消费税 <N;HB&mr  
C.收购未税矿产品代扣代缴的资源税 A =k{Rl{LA  
D.小规模纳税企业购入材料时交纳的增值税 Zz04Pz1  
E.收购农产品代扣代交的农业特产税 q:v&wb%  
7、下列各项税金,应计入材料成本的有(  )。 Z4Qq#iHZR  
A.一般纳税企业购入材料的增值税 kO\ aNtK  
B.收购未税矿产品代扣代缴的资源税 '.DFyHsq  
C.小规模纳税企业购入原材料已缴的增值税 n.xW"omN  
D.材料委托加工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已缴的消费税 HTCn=MZm ?  
8、下列各项中,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应计入收回委托加工物资成本的有(  )。 NvfQa6?;  
A.支付的加工费 |q\:3R_0  
B.随同加工费支付的增值税 X}3o  
C.支付的收回后继续加工的委托加工物资的消费税 DbkKmv&  
D.支付的收回后直接销售的委托加工物资的消费税 y| %rW  
9、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管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 )。 v iY&D  
A.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 [& &9F};  
B.计入营业费用 13P8Zmco  
C.计入管理费用 S2fBZ=V8  
D.先进行归集,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 ) >SU J^u  
E.计入销售费用 1e#}+i!a  
10、下列有关存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_8]C0>  
A.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WY%'ps _]<  
B.随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计入其他业务支出 Bq]eN q  
C.一般纳税人进口原材料交纳的增值税,计入相关原材料的成本 4HK#]M>yz  
D.结转商品销售成本时,将相关存货跌价准备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J QvuC  
E.因非货币性交易换出存货而同时结转的已计提跌价准备,不冲减当期资产减值损失 B@Q Ate7   
11、下列费用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不计入存货成本的有( )。 v5GV"qY  
A.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qG%'Lt  
B.已验收入库原材料发生的仓储费用 F|XRh6j  
C.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 0"L_0 t:  
D.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 rBZ 0(XSZQ  
E.企业提供劳务所发生的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的间接费用 auTApYS53  
12、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的规定,下列不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有( )。 ,$96bF "#  
A.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计价,必须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3X&}{M:Qo  
B.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z\8Kz ]n~  
C.对已售存货计提了跌价准备,还应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 $;dSM<r  
D.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如果以前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而当期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大于账面价值,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 < tPHDnh^n]  
E.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存货的售价或合同价 b}9Ry"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上海财经大学高顿教育CPA培训,垂询请拨打电话021-61507067
离线yoyo

发帖
3177
学分
3722
经验
12
精华
19406
金币
5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9-01-14
三、计算分析题 CCOd4  
  1、腾达公司对存货采用单项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8年年末关于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资料如下: %+U.zd$  
?A /+DRQ(  
  (1) 库存商品甲:账面余额为300万,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年末一般市场价格售价为38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为10万元; Lc!% 3,#.  
vJT %ET  
  (2) 库存商品乙,账面余额为500万,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库存商品乙中,有40%已签订销售合同,合同价款为230万元;另60%未签订合同,一般市场价格为290万元。乙商品总的预计销售费用和税金为25万元; c@%:aiEl  
$UAmUQg)}_  
  (3) 丙材料因所加工的产品售价高于制造成本,腾达公司不打算将其投入生产而是对外销售。丙材料的账面余额为120万元,预计销售价格为11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5万元,未计提跌价准备。(4) 库存材料丁20吨,每吨实际成本0.16万元。全部20吨丁材料用于生产A产品10件,A产品每件加工成本为0.2万元,每件一般售价为0.5万元,现有8件已签订销售合同,合同规定每件为0.45万元,假定销售税费均为销售价格的10%。丁材料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5Qhz]  
(7G5y7wI"  
   要求:分别各项存货计算其期末可变现净值和应计提的跌价准备,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gf^"s fNk  
j^}p'w Tu{  
   2.甲公司属于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甲公司于2008年12月1日正式投产,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A材料12月初结存为零。 y_:i'Ri.  
Rdd[b?  
  甲公司2008年12月发生的有关A材料的经济业务如下: NuKktQd  
*wcb5p  
  (1)12月2日,向乙公司购入A材料1000吨,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20000万元,增值税额为3400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A材料验收入库过程中发生检验费用500万元,检验完毕后A材料验收入库。 EM+#h'%-  
%l!Gt"\xm  
  (2)12月5日,生产领用A材料400吨。 F'DO46  
FV>LD% uu  
  (3)12月8日,向丙公司购入A材料1400吨,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35000万元,增值税额为5950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V9/0  
y|1,h}H^n  
  (4)12月10日,生产领用A材料500吨。 't:|>;Wx  
y,i:BQJ<  
  (5)12月12日,发出A材料1000吨委托外单位加工(月末尚未加工完成)。 8*;88vW"2  
=#||&1U$  
  (6)12月15日,向丁公司购入A材料1500吨,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45000万元,增值税额为7650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sRUl ,M;Z  
!SAjV)  
  (7)12月17日,生产领用A材料700吨。 gwtR<2,p  
tY^MP5*  
  假定:甲公司领用A材料生产的产品在2008年度全部完工,且全部对外售出,不考虑其他因素。 1-4iy_d  
gf()NfUvRH  
  要求: 7KOM,FWKe  
e$M \HPc  
  (1)计算购入各批A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 lL.3$Rp;  
3>Ts7 wM  
  (2)按移动平均法计算发出各批A材料的成本和月末结存A材料的成本。 D/C)Rrq"a  
o qa]iBO  
  (3)按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各批A材料的成本和月末结存A材料的成本。 M}E0Msq_o  
a%a_sR\)  
  (4)计算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与采用移动平均法计价相比对甲公司2008年度净利润的影响数(注明“增加”或“减少”)。 |[/[*hDZ9  
!sA[ A>  
  (5)计算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与采用移动平均法计价相比对甲公司2008年末未分配利润的影响数(注明“增加”或“减少”)。 ,*SoV~  
_Gv[ D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7yGc@kJ?  
知识点测试答案及解析 ~wmc5L/!?  
  一、单项选择题 b13XHR)0  
kZXsL  
  1、【答案】D Zi5d"V[}T  
5|>FM&  
  【解析】2000年12月31日该项存货应计提的跌价准备为=(30-8-4)-20=-2 (he cvJ  
>6ul\xMU  
  2、【答案】C .'QE o  
!iBe/yb  
  【解析】:该批原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该批原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57000+380)÷(100-100×5%)=604万元。 D7.|UG?G  
E^z\b *  
  3、【答案】C  'k[O?}  
f$vWi&(  
  【解析】计入存货的实际成本=180+18×(1-7%)+2=198.74(万元),实际入库9500公斤,实际单位成本=1987400/9500=209.2(元)。 x9Veg4Z7  
ns|)VX   
  4、【答案】A Gzxq] Mg  
eYd6~T[9  
  【解析】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70-7=63,高于成本60,不需要计提准备;无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45-4.2=37.8,低于成本40,期末应提足2.2万元的减值准备,由于已提准备为1.2万元,所以应补提1万元。 Enu/Nj 2  
bi`{ k\3A  
  5、【答案】B UV}\#86!  
VPG+]> *  
ZPHiR4fQli  
  【解析】⑴存货可变现净值=(120-60)×(4.6-0.5)=246(万元);⑵存货期末余额=840÷2=420(万元);⑶期末“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420-246=174(万元)⑷期末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74-35/2=156.5(万元)。 tW4|\-E"s4  
"L yMw){  
  6、【答案】A }TjiYA.  
QJ2V&t"3  
  【解析】实际成本=180+90=270 0?hJ!IT;q7  
W`HO Q  
  7、【答案】 C +X)n}jh  
zs! }P  
  【解析】该公司应为甲、乙商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200-12-200)+300-15-285)=-87 3n{'}SYyz  
H'N$Vv2q  
  8、【答案】C $2u^z=`b!%  
6%  +s`  
  【解析】该商品的入账价值=100×(1-15%)=85(万元)。 6(1xU\x  
~ZbEKqni2  
  9、【答案】D bvZTB<rA  
>_3+s~  
  【解析】由于企业约定未来购入的商品,并没有实际的购货行为发生,因此,不能作为企业存货处理。 ATq)8Rm\  
>iefEv\  
  10、【答案】B  X$:r  
:2#8\7IU^'  
  【解析】11月15日对外销售成本=100×1 500=15(万元); 2n}nRv/'  
t[Dg)adc  
  11月25日对外销售成本=100×1 500+150×1 800=42(万元); -:92<G\D  
gG;d+s1  
  11月份甲商品的销售成本=15+42=57(万元); N<bNJD}  
Xq "@Z  
  11、【答案】B Hd)z[6u8eT  
S}zh0`+d'Z  
  【解析】收购免税农产品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金额=200000×13%+1000×7%=26070(元)。 (A TvH_Z  
#P:o  
  12、【答案】C 0@;kD]Z  
-oGJPl{r  
   【解析】为销售合同部分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6×56-6×1=330万元,成本=6×56=336万元,该部分账面价值为330万元;无销售合同部分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1×60-1×1=59万元,成本=1×56=56万元,该部分账面价值为56万元;2006年12月31日乙产品的账面价值=330+56=386万元。 >Xz P'h  
B{IYVviiP  
  13、【答案】B m Iu-  
1QHCX*_  
  【解析】企业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用于继续加工,其应交的消费税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的借方,加工后销售时予以抵扣。 K}^Jf ;  
E]x)Qr2Ju  
  14、【答案】A qkX}pQkG)h  
-]=-IiC#  
  【解析】期末该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20×10-95-1×20=85(万元) &%YFO'>>}  
+QS7F`O  
  15 【答案】C 4 I}xygV  
AEx|<E0  
  【解析】由于甲公司生产的计算机已经签订销售合同,该批计算机的销售价格已由销售合同约定,并且库存数量4000台小于销售合同约定数量5000台。因此该批计算机的可变现净值应以销售价格约定的价格4800万元(=1.2×4000)作为计量基础。该批计算机的可变现净值=1.2×4000-264=4800-264=4536(元)。 `? ayc/TK  
=X6+}YQ"  
  16. 【答案】C ni @Mqb  
Mv9q-SIc[  
  【解析】材料采购中的合理损耗是入账成本的一项构成,所以,该材料的实际成本=30000+300=30300(元)。 :/e= J  
4fe$0mye  
  17.【答案】A JI1O(  
DwTqj=l  
  【解析】加工物资的实际成本=180+90=270(万元)。这里需特别注意的是,由于该加工物资收回后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所以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不计入加工物资成本。 pPztUz/.  
}Ip"j]h  
  18. 【答案】A VKa -  
{4\hxyw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存货成本的核算。由于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所以消费税不计入收回的委托加工物资成本。收回该批半成品的入账价值应是140+4=144(万元)。 I"*;fdm  
Bsm>^zZ`YU  
  19、【答案】D :Uu Py|>  
UloZo? e`  
  【解析】乙工业企业该批原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6000+350+130)÷(200-200×10%)=36(元) !6:q#B*  
%\=oy=f  
  20、【答案】A %,9iY&;U"  
pa0'\  
  【解析】①该库存自制半成品的可变现净值=50-6-11=33(万元); A=X2zm>9  
~<0!sE&y  
  ②相比其账面成本35万元,应提足的跌价准备为2万元,由于未提过准备,当期末应提准备为2万元。
上海财经大学高顿教育CPA培训,垂询请拨打电话021-61507067
离线yoyo

发帖
3177
学分
3722
经验
12
精华
19406
金币
5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9-01-14
二、多项选择题 [0GM!3YJ7  
  1、【答案】B、C、D、E、F 02]9 OnWw  
<DS+"#  
  【解析】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应根据“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周转材料”、“发出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受托代销商品”、“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成本”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减去“受托代销商品款”、“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选项A工程物资应当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 CL(,Q8yG  
mfu >j,7l  
  2、【答案】A、B、C、D、E p9<OXeY   
W%]sI n  
  3、【答案】A、B、C、D fTi,S)F'  
!M~p __  
  4、【答案】A、C、D {aq\sf;i{  
g j`"|  
  【解析】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毁损净损失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lj"L Q(^  
5*1wQlL  
  5、【答案】B、C、D 0|X!Uw-Q%_  
H[%F o  
  【解析】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以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加工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等费用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作为实际成本。选项A交纳的增值税不应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 t" 1'B!4  
$;*YdZ`q  
  6、【答案】BCD d#T8|#O"  
9E _C u2B  
  【解析】委托加工材料如果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要先借记“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等最终存货在出售时再按总的应交消费税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然后补交差额。 1QRE-ndc  
:>lica_  
  7、【答案】B、C 4ei .-  
9/w' 4bd  
  【解析】选项A企业购入存货,支付的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计入材料成本,选项D企业材料委托加工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已缴的消费税不应计入材料成本。 {jzN  
mQ#@"9l%  
  8、【答案】AD 8eP2B281  
' U(v  
  【解析】随同加工费支付的增值税是价外税不构成委托加工物资成本,支付的收回后继续加工的委托加工物资的消费税计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的借方。 aDa}@-F&a  
\S;% "0!  
  9、【答案】AD {xt<`_R  
U'LO;s04m  
   【解析】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管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 $P]% Px!x  
!)tXN=(1a  
  10、【答案】ABDE my")/e  
;?;D(%L  
  【解析】一般纳税人进口原材料交纳的增值税可予抵扣,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uMF\3T(x4  
e#k9}n^+  
  11、【答案】ABD %dZD;Vhg  
6__@?XzJ  
  12、【答案】ADE :5?ti  
!U]V?Jpi"  
   【解析】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所以A不正确;只有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时,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如果是当期其他原因造成存货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则不能转回已计提的跌价准备,所以D不正确;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存货的预计未来净现金流量,而不是存货的售价或合同价。 u*Oz1~  
三、计算分析题 e%G- +6  
  1、【答案及解析】 8{Y ?;~G  
}eb%"ZH4|  
  (1) 库存商品甲 QN-n9f8  
6f=/vRAh$  
   可变现净值=380-10=370(万元) 5S7`gN.  
?w# >Cs(  
   库存商品甲的成本为300万元,应将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转回。 GT%V,OJ  
W<2%J)N<  
   借:存货跌价准备 30 cFUYT$8>  
!5`}s9hsF_  
   贷:资产减值损失 30 (W+9 u0Zq  
 -/  
  (2) 库存商品乙 .Z&OKWL  
~<, \=;b/  
   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230-25×40%=220(万元) q30WUO;  
Bx&` $lW  
   有合同部分的成本=500×40%=200(万元) P; }Z 3!  
g)$Pvfc  
   因为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_,~dt  
`P/*x[?  
   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290-25×60%=275(万元) Z/wh?K3y  
ENC_#- 1x  
   无合同部分的成本=500×60%=300 (万元) }(E6:h;}~  
6Wf yP@ f  
   因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25元,须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5万元 -xXNzC   
O%o#CBf0  
   借:资产减值损失 25 w#F+rh3  
*"fg@B5  
   贷:存货跌价准备 25 CG9X3%xO%  
lha )'   
  (3) 库存材料丙 kTi QO2H  
}C*o;'o5G  
   可变现净值=110-5=105(万元) 8<n8joO0  
!u6~#.7  
   材料成本为120万元,须计提15万元的跌价准备 ts;_T..L  
-(cm  
   借:资产减值损失 15 JF{,;&sj  
+1d\ZZA|6&  
   贷:存货跌价准备 15 $:u,6|QsS=  
+{hxEDz  
  (4) 库存材料丁 +"3eh1q[  
.yTk/x ?  
   有合同的A产品耗用的丁材料的可变现净值=0.45×(1-10%)×8-0.2×8=1.64(万元); 8@h zw~>  
$+P v fQ  
   有合同的A产品耗用的丁材料的成本=20×1600×(8/10)=2.56(万元); x(]s#D!)  
Qmn5umd=?\  
   有合同部分的丁材料需计提跌价准备0.92万元; dt`L}Yi  
ys#M* {?  
   无合同的A产品耗用的丁材料的可变现净值=0.5×(1-10%)×2-0.2×2=0.5(万元); eU%5CVH.v  
G)# ,39P  
   无合同部分的丁材料成本=20×0.16×(2/10)=0.64(万元); (la<X <w  
\=N tbBL$[  
   无合同部分的丁材料须计提跌价准备0.14万元; nrt0[E-&~  
]`. d%Vx  
   故丁材料需计提跌价准备1.06万元,分录如下: 0[v:^H  
N7oMtlvL[w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6 H&03>.b  
.qK=lHxT  
   贷:存货跌价准备 1.06 x *qef_Hu  
Z$ftG7;P0  
  2.【答案及解析】 }2NH>qvY  
_5`M( ;hL2  
  (1)计算购入各批原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 _23sIUN c3  
E*w 2yWR  
  12月2曰购入A材料实际单位成本=(20000+500)÷1000=20.5(万元) zl: u@!'  
BB%(!O4Dl  
  12月8日购入A材料实际单位成本=35000÷1400=25(万元) LV]\{'  
+XpRkX&-  
  12月15日购入A材料实际单位成本=45000÷1500=30(万元) mKsj7  
e< CPaun  
  (2)按移动平均法计算发出各批A材料的成本和月末结存A材料的成本。 h[Iu_#HMa  
3Aj_,&X.@(  
  12月2日购入A材料产生的单位成本为20.5万元; rq F PUp  
O]Kb~jkd  
  12月5日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400×20.5=8200(万元); p +T&9  
.R gfP'M  
  12月8日再次购入A材料时加权单位成本=(600×20.5+35000)÷(600+1400)=23.65(万元); 6~!YEuA  
!8L Ql}  
  12月10目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500×23.65=11825(万元); Qy70/on9  
9Np0<e3p  
  12月12日发出委托加工A材料的成本=1000×23.65=23650(万元); RChY+3,L)  
f%|S>(   
  12月15日购入A材料时新的加权单位成本=(500×23.65+45000)÷2000=28.4125(万元); z9'0&G L  
_yoG<qI  
  12月17日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700×28.4125=19888.75(万元) QE#$bCw  
DY07?x7  
  12月31日结存A材料的成本=1300×28.4125=36936.25(万元) )_Oc=/c|f  
&(rd{j/ *  
  (3)按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各批A材料的成本和月末结存A材料的成本。 UpIf t=@P  
7S1!|*/ I  
  12月5日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400×20.5=8200(万元) U3V<ITZI8t  
TdE_\gEo/R  
  12月10日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500×20.5=10250(万元) c|.: J]  
k9n  
  12月12日发出委托加工A材料的成本=100×20.5+900×25=24550(万元) :5*<QJuI#A  
*C:+N>  
  12月17日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500×25+200×30=18500(万元) >WDpBn :  
ZbrE m  
  12月31日结存A材料的成本=1300×30=39000(万元) = ]@xXVf/  
|M?HdxPa  
  (4)采用移动平均法计价与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相比对甲公司2008年度净利润的影响数=[(8200+11825+19888.75)(8200+10250+18500)]×(1—25%)=2222.8125(万元),即移动平均法下结转的成本高于先进先出法2963.75万元,进而算出的净利润会低于先进先出2222.8125万元。 +>3c+h,%.  
X<QE]RZ  
  (5)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与采用移动平均法计价相比对甲公司2008年未来分配利润的影响数是增加2000.53125万元[=2222.8125×(1-10%)]
上海财经大学高顿教育CPA培训,垂询请拨打电话021-61507067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