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项选择题 }VJ hw*s
1、【答案】B、C、D、E、F -f
'q
"X!_37kQ
【解析】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应根据“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周转材料”、“发出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受托代销商品”、“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成本”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减去“受托代销商品款”、“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选项A工程物资应当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 ,sy/rV
^O,6(@>
2、【答案】A、B、C、D、E g
tSHy*3]
NR@SDW
3、【答案】A、B、C、D ]"7El;2z
-qr:c9\px
4、【答案】A、C、D 9h)P8B.>M
yD=)&->Ra
【解析】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毁损净损失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G F
Xl
'\krz
5、【答案】B、C、D jw6 ng>9
TO;]9`~;Mu
【解析】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以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加工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等费用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作为实际成本。选项A交纳的增值税不应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 ))we\I__8
Av[|.~g
6、【答案】BCD Qr xO
erp
_j?=&tc
【解析】委托加工材料如果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要先借记“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等最终存货在出售时再按总的应交消费税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然后补交差额。 |7 W6I$Xl
3k|~tVM
7、【答案】B、C N'q/7jOy
zv3<i (
【解析】选项A企业购入存货,支付的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计入材料成本,选项D企业材料委托加工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已缴的消费税不应计入材料成本。 M KE[Yb?
d#$i/&gE
8、【答案】AD z8rh*Rfxd
TBLk+AR
【解析】随同加工费支付的增值税是价外税不构成委托加工物资成本,支付的收回后继续加工的委托加工物资的消费税计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的借方。 [Nzg
8FP
@a{v>)
9、【答案】AD ::h02,y;1%
9dhFQWz"
【解析】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管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 f+(w(~O
~S<F
10、【答案】ABDE 6!Ap;O^*
GCmVmOdKr
【解析】一般纳税人进口原材料交纳的增值税可予抵扣,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OAQ O J'
& m ";D
11、【答案】ABD PT5ni6
(]#
JpQ
12、【答案】ADE x[,wJzp\6
) a2m<"
【解析】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所以A不正确;只有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时,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如果是当期其他原因造成存货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则不能转回已计提的跌价准备,所以D不正确;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存货的预计未来净现金流量,而不是存货的售价或合同价。 _}%#Yz
三、计算分析题 z 4OR
UQ
1、【答案及解析】 7G #e~,M5
4~J1pcBno%
(1) 库存商品甲 Ns] 9-D
ur_"
m+
可变现净值=380-10=370(万元) XdXS^QA.s
u\\niCNA
库存商品甲的成本为300万元,应将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转回。
OCoRcrAx
;@UX
7NA
借:存货跌价准备 30 |"(3]f\
;$&5I9
N
贷:资产减值损失 30 \<
+47+
InGbV+ I
(2) 库存商品乙 t~=@r9`S
sA7K ;J})
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230-25×40%=220(万元) KPvYq?F>4
fP4IOlHkE
有合同部分的成本=500×40%=200(万元) BN>$LL
'S-"*:$,u
因为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C4K&flk]
:a<TV9?H0
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290-25×60%=275(万元) Wn</",Gf
MrjB[3Td
无合同部分的成本=500×60%=300 (万元) 761"S@tf$}
,Onm!LI=
因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25元,须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5万元 wOl-iN=
CX2q7azG
借:资产减值损失 25 RIpq/^Th
S:T>oFUot
贷:存货跌价准备 25 Hu!>RSg,,2
YQd&rkr
(3) 库存材料丙
F nRxc
+mF 2yh
可变现净值=110-5=105(万元) dK`O,[}
"f$A0RL
材料成本为120万元,须计提15万元的跌价准备 "k@/Z7=
L&k$4,Z9
借:资产减值损失 15 Ji?UG@
v=^)`C6Ma
贷:存货跌价准备 15 ^ x#RUv
S6:gow(wU
(4) 库存材料丁 DY27' `n6
5rSth.&
有合同的A产品耗用的丁材料的可变现净值=0.45×(1-10%)×8-0.2×8=1.64(万元); #j5^/*XW
@Bwl)G!|
有合同的A产品耗用的丁材料的成本=20×1600×(8/10)=2.56(万元); K&oO+ G^f
{oC69n:
有合同部分的丁材料需计提跌价准备0.92万元; 5~6y.S
Sk%|-T(d$
无合同的A产品耗用的丁材料的可变现净值=0.5×(1-10%)×2-0.2×2=0.5(万元); VL1z$<vVXt
@WE$%dr
无合同部分的丁材料成本=20×0.16×(2/10)=0.64(万元); jWCC`0
T
*wx^mB9
无合同部分的丁材料须计提跌价准备0.14万元; :Fk&2WsW:
s'w0pZqj
故丁材料需计提跌价准备1.06万元,分录如下: Wm/k(R`O<
/1GZN *I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6 <]`2H}*U'
c>k6i?u:X7
贷:存货跌价准备 1.06 LKG|S<s
d$
7b
2.【答案及解析】 A
V`7>@
:G)x+0u
(1)计算购入各批原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 Ct33S+y
L{Zy7O]"d
12月2曰购入A材料实际单位成本=(20000+500)÷1000=20.5(万元) 9_dsiM7CT
~Q]M_,`M
12月8日购入A材料实际单位成本=35000÷1400=25(万元) 0w&1wee(
51usiOq
12月15日购入A材料实际单位成本=45000÷1500=30(万元) 0 pz
X!f1~
6lFs N2
(2)按移动平均法计算发出各批A材料的成本和月末结存A材料的成本。 c9={~
)&-+:u0
12月2日购入A材料产生的单位成本为20.5万元; (]dZ+"O{
c *no H[
12月5日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400×20.5=8200(万元); 7 {<lH%Tn
|e(x< [s5
12月8日再次购入A材料时加权单位成本=(600×20.5+35000)÷(600+1400)=23.65(万元); zK;t041e
(q
7mzZY
12月10目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500×23.65=11825(万元); YiMecu
a#$%xw
12月12日发出委托加工A材料的成本=1000×23.65=23650(万元); ak&v/%N
;c}];ZU3G
12月15日购入A材料时新的加权单位成本=(500×23.65+45000)÷2000=28.4125(万元); s*Ll\
#
k$/].P*!
12月17日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700×28.4125=19888.75(万元) 4'*K\Ul).H
["9$HL
12月31日结存A材料的成本=1300×28.4125=36936.25(万元) i>}z$'X
_FgeE`X
(3)按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各批A材料的成本和月末结存A材料的成本。 &G
Ax*.L
2
{0VyLx
12月5日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400×20.5=8200(万元) !9NAm?Fw
o~ed0>D-LS
12月10日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500×20.5=10250(万元) tDVdl^#
c^%k1pae(
12月12日发出委托加工A材料的成本=100×20.5+900×25=24550(万元) @TDcj~oR?
=uTV\)
12月17日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500×25+200×30=18500(万元) ,)G,[ih
*WG}
K?"/
12月31日结存A材料的成本=1300×30=39000(万元) ~E~J*R Ze
~Otf
" <
(4)采用移动平均法计价与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相比对甲公司2008年度净利润的影响数=[(8200+11825+19888.75)(8200+10250+18500)]×(1—25%)=2222.8125(万元),即移动平均法下结转的成本高于先进先出法2963.75万元,进而算出的净利润会低于先进先出2222.8125万元。
`Ea3z~<7M
*qBZi;1
(5)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与采用移动平均法计价相比对甲公司2008年未来分配利润的影响数是增加2000.53125万元[=2222.812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