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测试答案及解析 C?|sQcCE
一、单项选择题 %O9 Wm_%
+1wEoU.l2
1.【答案】B h^(U:M=A
.8QhJHwd
【解析】企业持有该金融资产期间取得的债券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在计息日或现金股利宣告发放日确认为投资收益。 W%+02_/)
Y)k"KRW+
2.【答案】C h>bjG
JAHg_!
【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以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IER;d\_V<
q%G[tXw
3.【答案】C qVh?%c1.Y
,C6(
【解析】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p^Ey6,!8]D
diNSF-wi,,
4.【答案】D |$/#,Dv7
P.>fkO1\
【解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U3\
[,Ul
5.【答案】B B-LV/WJ_
p8 S~`fjV
【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等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不包括尚未发生的未来信用损失)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_kBmKE
>q;|
dn9
6.【答案】B 3DO*kM1s@
K_+M?ap_
【解析】企业取得金融资产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不构成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金额。 N|mggz
RK@K>)"f
7 【答案】A P>q~ocq<
$zOV*O2
【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jk`U7G*
<q'?[aKvR
8.【答案】A @8 c@H#H
+ase>'<N#
【解析】可供出售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 9=}#.W3.
1;m?:|6K{
9.【答案】B ;Lg
Mi5dN
#.u&2eyqQ
【解析】出售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应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的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JQ
?8yl
15_"U+O(/
10.【答案】B `%|3c
CHS}tCfos>
【解析】 .Od@i$E>&
0>m$e(Z
①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成本=1050-50=1000(万元); '\QJ{/JV
[.l,#-vp
②交易费用10万元列入购买当期的投资损失; J_+2]X7n
,&,XcbJ
③2007年12月31日,股票公允价值为1120万元,产生增值120万元,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r!w4Br0
1WaQWZ:=
④2008年1月6日,收到2007年股息30万元,确认为投资收益; %d:cC:`
}qGd*k0F0
⑤2008年6月6日,将该股票处置时的账务处理如下: Lwtp,.)pR
L7lpOy4k
借:银行存款?1200 !*DYdqQ/
}`Wo(E}O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20 QX?moW6UW
D
Q4O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00 0{d)f1
Y A+R!t:F{
—公允价值变动 120 }x6)}sz7
bfb9A+]3'
投资收益 (1200-1000)?200 v#9
i|
l^tRy_T:-
⑥所以,此投资在持有期间产生的累计投资收益=-10+30+200=220(万元)。 `<@ "WSn
.,VLQbtg
11.【答案】?A I7h
v'3u
;<o?JM
【解析】 q+qF;7dN@
iqoMQ7%
①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成本为847万元(=867-800×5%×6/12),交易费用3万元列入当期的投资损失; `}ZtK574
OGH,
K'l
②2008年4月1日收到债券利息实现投资收益20万元(=800×5%×6/12); q( EN]W],
J10 /pS
③2008年10月1日利息到期时甲公司计提投资收益20万元(=800×5%×6/12); /V/)A\g
t\:=|t,
④出售时的投资收益=900-847=53(万元); N:KM8PZ&~
%Ze7d&
⑤累计投资收益=-3+20+20+53=90(万元)。 Z @D
DuVr
Lf.Ia*R:
12.【答案】B 1"t9x.
sWTa;Qi
【解析】 +u |SX/C
_`*G71PS
①甲公司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成本=30×8-30×0.7+5=224(万元); N.|zz)y
25 U+L
②6月30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贬损额20万元(=224-6.8×30列入“资本公积”的借方; /ZL6g
RRA|
d=\TC'd"{
③12月31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事实贬损时,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Z6So5r%wZ
W3('1
借:资产减值损失134(=224-30×3) D{6BX-Dw.
y9T5
贷:资本公积20 6 %`
h2Z
wqjR-$c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14(=204-90) _/ 5
x!7!)]h
13.【答案】B U0W2
[\ 0>@j}Z
【解析】 P=P']\`p+
.f[z_%
ar
①重分类当日,因投资增值贷记“资本公积”15万元; ^IvQdVB
J`; 9Z
②年末公允价值贬损时应借记“资本公积”50万元(=800+800×5%-790);
@ I&k|\
aU.!+e%_
③出售当日的会计分录如下: C!1)3w|
C%%gCPI^y
借:银行存款810 s[7/w[&
%ol1WG 9
投资收益65 5)rN#_BKj
/,<s9
: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840(=800+800×5%) jW^]N$>
ww+,G
nV
资本公积35(=50-15) osO\ib_%
PgP\v -.
14.【答案】D x*X{*?5@
6B
b+f"
【解析】 ;eW)&qzK
z X+i2,
①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入账成本为98万元(=93+5); t3v_
o4`&
=RM]/O9
②2008年的投资收益为6.35万元(=98×6.48%),与收到的票面利息6万元相比,有0.35万元的价值追加投资本金,使得2008年末的摊余成本达到98.35万元; O"X7 DgbC
pFBK'NE
③2009年的投资收益为6.37万元(=98.35×6.48%) lQRtsmZ0
%n,_^voE
15.【答案】?C V~-tp
^
,CB E&g
【解析】 ^@Qc!(P
nb*`GE
年份 ①年初摊余成本 ②利息收益=①×6.48% ③现金流量 ④年末摊余成本=①+②-③ E2=vLI]
2008 98.00 6.35 6 98.35 !X[7
m
2009 98.35 6.37 6 98.72 L|'B*
2010 98.72 6.40 6 99.12 ts,V+cEA
2011 99.12 6.42 6 99.54 ?5%o-hB|
2012 99.54 6.46 106 0.00 x lsAct:
#7YJ87<E
ra@CouR^c{
16.【答案】D puh-\Q/P
I,Jb_)H&t
【解析】企业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将处置收入与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应当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按“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余额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至投资收益。甲公司出售该项金融资产时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处置收入450000-账面余额400000)+[公允价值400000-初始入账金额60000×(7-1)]=90000(元)。 `O%O[
jnM}N:v
17.【答案】D \nT
V;@F
w xaMdA
【解析】①2007年6月30日 "F
Etl(
l?xd3Z@7[
实际利息收入=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52000×4%÷2=1040(万元); .jbxA2
,nV4%Aa
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50000×6%÷2=1500(万元); sQ[N3
Le/}xST@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500-1040=460(万元)。 d+
[2Sm(7
$:A80(#+
②2007年12月31日 R$QhuxT|
=<K6gC27
实际利息收入=(52000-460)×2%=51540×2%=1030.8(万元); Ue>{n{H"y
*.T?#H
应收利息=50000×6%÷2=1500(万元);
<LJb,l"
U?5G%o(q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500-1030.8=469.2(万元)。 m !i`|]m
o?IrDQ2gmh
③2007年12月31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的余额=2000-460-469.2=1070.8(万元) Z@>kqJ%
Y%}N@ ,lT
18.【答案】B ]8'PLsS9<w
tCwB7c-
【解析】金融企业按当前市场条件发放的贷款,应按发放贷款的本金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S^#q>m%
QTN'yd?WE
19.【答案】C V:+z 3)qF
8NJT:6Q7l
【解析】应确认的营业外支出金额=(100-5)-(10+1.7)-80=3.3(万元)。 =)w#?DGpj
Tgbq4xR(
20.【答案】C H_aG\
h7o.RRhK
【解析】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及应收款项和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而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