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法转为权益法:需要追溯调整。
7^:0?Q 解题思路:假设一开始就用权益法核算
R'r^v 一、由于增资引起的成本法转为权益法:
vN4
g#,< 1、首先应考虑调整长期
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入账金额时要综合考虑两次投资的情况,即
f9 b=Zm' 假设有两笔投资,第一笔占被投资股份的10%,第二笔增加到30%
vl}uHdeP9 第一笔投资成本>第一笔投资时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第二笔投资成本>第二笔投资时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无需调整。
@=[SsS
APksY! 第一笔投资成本>第一笔投资时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第二笔投资成本<第二笔投资时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此情况下,确认的第二笔投资的营业外收入也应该是综合考虑后确定的。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金额=(第一笔投资时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第一笔投资成本)+ (第二笔投资时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第二笔投资成本),此时分录如下
DV/P/1E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 nh;KlI0 贷:营业外收入
jlZW!$
Iq 如果此处为负数,不做调整。
d<v>C-nk% 第一笔投资成本<第一笔投资时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第二笔投资成本>第二笔投资时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作如下分录:
pYs"Y;%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3l@={Ts
贷:盈余公积
xem:#>&r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aTy&" 调整的数额=(第一笔投资时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第一笔投资成本)+ (第二笔投资时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第二笔投资成本),如果这个数值小于零则无需调整。
az]S&\i7T 第一笔投资成本<第一笔投资时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第二笔投资成本<第二笔投资时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作如下分录:
#_bSWV4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Z*|qbu) 贷:盈余公积
ou@ P#:<B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OC]_b36v 调整的数额=(第一笔投资时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第一笔投资成本)
^25[%aJI 8V(#S:G35 二、由于减资引起的成本法转为权益法:
[sY>ac 总的来讲,还是要有追溯调整的思路。和由于增资引起转换的情况不同的是:
@GGPw9a 1、增资引起的,是用原持有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原持股比例进行比较,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Q
pY: L 如果是减资,就是:
BI] %$r
q 剩余持有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剩余持股比例进行比较
~l@SGHx (1)如果是产生正商誉就不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U:`g12 (2)如果产生的是负商誉就调整,由于在权益法下,确认的是营业外收入。但是在追溯调整时不能用“营业外收入”这个科目,所以就用留存收益代替。
\TrhJ 2、公允价值发生变动仍然有以上四方面的原因,但是只需考虑前三个原因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影响,而不用考虑第四个原因对其的影响。
[ 此帖被lzw3511在2011-03-15 17:2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