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企业所得税法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概述
u4bPj2N8I 一、企业所得税的概念
zk=5uKcPE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所征收的一种税收。
]^$&Ejpe# A1e| Y 二、企业所得税的特点
RKFj6u (一)将企业划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Y,I0o{,g (二)征税对象为应纳税所得额
|B<+Y<)f^ (三)征税以量能负担为原则
QE[ETv (四)实行按年计征、分期预缴的办法
|UZPn>F~ VFz(U)._ 三、企业所得税的立法原则
#X'!wr|- (一)公平原则
kKAK;JQ (二)科学发展观原则
,pE{N&p9 (三)发挥调控作用原则
%>`0hk88 (四)参照国际惯例原则
LL|$M;S
(五)有利于征管原则
+RQl
MAB 第二节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对象
h~{TCK+I 一、纳税人
S~0 mY}
m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W4Rs9NA}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缴纳个人所得税,不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pE@Q
(9`b{ (一)居民企业
%$|=_K)Ks 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9{Sr[P (二)非居民企业
!:t}8 依照外国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Q <gWb m-S4"!bl 二、征税对象
wG6>.`: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其他所得和清算所得。
\&ra&3o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对象结合:
"f/lm 2<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企业是( )。
!]=[h A.在外国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z}&w7O#
B.在中国境内成立的外商独资企业
"_t2R &A C.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
U|VFzpJ D.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QFg= nylrF"'e 【答案】C
oV"#1lp* 【例题·判断题】我国对跨国纳税人所得的征税管辖权,选择了地域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双重管辖权标准。
swV/Mi> 2iC7c6hc 【答案】√
1eQa54n (三)所得来源的确定(了解)
kSoa' 1.销售货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
k"X<gA 2.提供劳务所得,按照劳务发生地确定。
gBb+Q, 3.转让财产所得。三种情况
q66!xhp;? 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
':YFm 5.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或者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个人的住所地确定。
It>8XKS 6.其他所得,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
h}r64<Y2{ 第三节 税率(熟悉)
sT:$:= %~Vgz(/ 第四节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全面掌握)
gz8>uGx&V! 计算公式一(直接法):
OhMnG@@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gE2k]`[j] 计算公式二(间接法):
6S7 =+>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S_?{<{ .`qw8e}y#' 一、收入总额
:k9n
9
企业的收入总额包括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纳税人以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公允价值是指按照市场价格确定的价值。
| LdDL953 (一)一般收入:
gI<e=|J6w 1.销售货物收入
~5LlIpf36| 2.劳务收入
JwEQR 3.转让财产收入
'|
(#^jAj 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Fwjau 按照被投资方做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Q*N2{ 5.利息收入
9XtR8MH 利息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Mg3>/! 6.租金收入
d$.t0-lC 按照合同约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z Ic%>?w 7.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yD
r 按照合同约定的特许权使用人应付特许权使用费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rC
)pCC 8.接受捐赠收入
lS<T|:gz@ 【特别说明】接受捐赠收入的确认
:: IAXGH) (1)企业接受捐赠的货币性资产:并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
2}:{}p
w (2)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按接受捐赠时资产的入账价值确认捐赠收入,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受赠非货币资产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内容包括:受赠资产价值和由捐赠企业代为支付的增值税,不包括由受赠企业另外支付或应付的相关税费。
,pfHNK-u 【例题】某企业2008年12月接受捐赠设备一台,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10万元,增值税1.7万元,企业另支付运输费用0.8万元,该项受赠资产应交企业所得税为( )。
;Z:zL^rvn A.3.32万元
h\C" ti2 B.2.93万元
l0AVyA4RFV C.4.03万元
*^ag wQ` D.4.29万元
G-FeDP MP"Pqt 【答案】B
z*,P^K 0T 会计固定资产:12.5
9?M>Y?4 应纳税所得税额:10+1.7=11.7(万元)
`Hj{XIOx 应纳所得税=11.7×25%=2.93(万元)
=)tU]kp 假定接受捐赠的是原材料,应纳所得税不变;可以抵扣的增值税=1.7+0.8×7%=1.76
xF|P6GXg 3)企业接受捐赠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投资等,在经营中使用或将来销售处置时,可按税法规定结转存货销售成本、投资转让成本或扣除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额。
~J #^L
*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2008年6月上旬接受某企业捐赠商品一批,取得捐赠企业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商品价款20万元、增值税税额3.4万元。当月下旬公司将该批商品销售,向购买方开具了增值税税专用发票,注明商品价款25万元、增值税税额4.25万元。不考虑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甲公司该项业务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万元。
Z*r;"WHB A.6.60
j;%RV)e B.7.72
-<e8\ Z` C.8.25
oqM(?3 yv D.7.1
%K@s0uQ N=4`jy = 【答案】D
`*?8<Vm 9.其他收入(包括企业资产溢余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入、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债务重组收入、补贴收入、违约金收入、汇兑收益等。)
k)l*L1Y4: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所得税法中“其他收入”的有( )。
:yPA6O 4 A.债务重组收入
*WS'C}T B.视同销售收入
A\Ax5eeL C.资产溢余收入
o0SQJ1.a$ D.补贴收入
c;RB!`9" E<=h6Ha 【答案】ACD
?[Gj?D.Wc 【解析】B选项“视同销售收入”属于企业所得税法中的特殊收入。
*c"tW8uR (二)特殊收入的确认
KBVW<;C$ 1.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o]Ln:k l 2.企业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以及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或者提供其他劳务等,持续时间超过l2个月的,按照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
#L,>)Xk jS 3.采取产品分成方式取得收入的,按照企业分得产品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其收入额按照产品的公允价值确定。
sT&O %( 4.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c{7<z9U 【特别说明】视同销售收入的确认——以货物用于捐赠为例
aX`@WXK 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和外购的原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有价证券(商业企业包括外购商品)用于捐赠,应分解为按公允价值视同对外销售和捐赠两项业务进行所得税处理。
X0G
Mly 二、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
G3 h&nH,> (一)不征税收入
6:
PQkr 1.财政拨款。
Ed&;d+NM 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p~X=<JM 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JQ9JWu%a (二)免税收入
'j
u 1.国债利息收入。
L H>oG$a 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是指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
I,rs&m?/m 3.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4[q'1N6- 该收益都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Mv\odf\] 4.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8项)
*^h$%<QI 【提示】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不包括非营利组织从事营利性活动取得的收入。
1w30Vj2< 【例题·单选题】下列项目收入中,不需要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有( )。
%+>t @F,GM A.企业债券利息收入
j?eWh#[K" B.居民企业之间股息收益
<4DSk9/ C.债务重组收入
WziX1%0$n D.接受捐赠的实物资产价值
C3m](%? 【答案】B
kaKV{;UM 【例题·多选题】下列项目中,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有( )。
g 0=Q>TzY A.非金融企业让渡资金使用权的收入
:Fv
d?[ B.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
_PI w""ssr C.出口货物退还的增值税
I $5*Puy# D.将自产货物用于职工福利
jg,oGtRz KN41kkN 【答案】ABD
Er 4P c=
f_ 三、扣除原则和范围
hvc%6A\nm (一)税前扣除项目的原则
VW,"
dmC 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相关性原则、确定性原则、合理性原则。
WKHEU)'! (二)扣除项目的范围——共5项。
J}c
`\4gD 1.成本:指生产经营成本
Hh|a(Zq, 【例如题·计算题】一个生产小轿车的企业,出售自产小轿车一千辆,每辆的含税价格是17.55万元,要交增值税17%,消费税12%,所得税是计税的收入。出售给职工40辆,成本价取回400万元(成本10万元/辆),请列出上述业务的应纳所得税
vocXk_ rSGt`#E-s. 【答案】[17.55÷1.17×(1000+40)-10×(1000+40)-消费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25%
M=HP!hn 2.费用:指三项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t&GjW6]W (1)销售费用:特别关注其中的广告费、运输费、销售佣金等费用。
l}#z#L2,` (2)管理费用:特别关注其中的业务招待费、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为管理组织经营活动提供各项支援性服务而发生的费用等。
hqPpRSv' (3)财务费用:特别关注其中的利息支出、借款费用等。
FN-j@ 3.税金:指销售税金及附加
'Fe1]B"Y (1)六税一费:已缴纳的消费税、营业税、城建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出口关税及教育费附加;
o*d+W7l (2)增值税为价外税,不包含在计税中,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时不得扣除。
b[mAkm?9+1 (3)企业缴纳的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已经计入管理费中扣除的,不再作销售税金单独扣除。
g{]C@,W 【例题·单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税金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从收入总额中扣除的是( )。
%`o3YR A.土地增值税
ao@"j}c B.增值税
5)}3C_pmW C.消费税
"q-,140_ D.营业税
%Pz'D6
/ aP%&-W$D| 【答案】B
]["=K!la: 【例题·计算题】某市区汽车轮胎制造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全年实现轮胎不含税销售额9000万元,取得送货的运输费收入46.8万元;购进各种料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购货金额2400万元、进项税额408万元;支付购货的运输费50万元,保险费和装卸费30万元,取得运输公司及其他单位开具的普通发票。7月1日将房产原值200万元的仓库出租给某商场存放货物,出租期限2年,共计租金48万元。签订合同时预收半年租金12万元,其余的在租用期的当月收取。消费税税率3%。
!!WSGZUR 要求:计算所得税前可以扣除的税金及附加。
3`W=rIMli %Q)3*L 【答案】
=z=$S]qN (1)应缴纳的增值税
2N,<~L`FX' [9000+46.8÷(1+17%)]×17%-(408+50×7%)=1125.3(万元)
`0
]kRA8= (2)应缴纳的消费税
L} >XH* [9000+46.8÷(1+17%)]×3%=271.20(万元)
R0 g- (3)应缴纳的营业税
6?"k&
O 12×5%=0.6(万元)
'CTvKW (4)应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
s@WF[S7D 城建税=(1125.3+271.20+0.6)×7%=97.80(万元)
.x
1& 教育费附加=(1125.3+271.2+0.6)×3%=41.91(万元)
-ZmccT" 8 (5)所得税前可以扣除的税金合计=271.20+0.6+97.80+41.91=411.51(万元)
NlBn
V 4.损失: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损失和其他损失
B %|cp+/ (1)包括: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呆账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K):MT[/" (2)税前可以扣除的损失为净损失。即企业的损失减除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后的余额。
,mu=#}a@} (3)企业已经作为损失处理的资产,在以后纳税年度又全部收回或者部分收回时,应当计入当期收入。
f* +eu@ 5.扣除的其他支出
r306`)kX 指除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外,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支出。
DOr()X (三)扣除项目的标准——共17项
%:^|Q;xe 1.工资、薪金支出★★★
Z#n!=kTTm 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据实扣除。
O<@S,/Q4 工资、薪金支出是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本企业任职或与其有雇佣关系的员工的所有现金或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资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任职或者是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kF09t5Lr 2.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
rUb`_ W@ 规定标准以内按实际数扣除,超过标准的只能按标准扣除。标准为:
E7XFt#P. (1)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yK1Z&7>J> (2)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3#d5.Ut (3)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
z}Qt6na]- 3.社会保险费★
`%8by y@$ (1)按照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五险一金”,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
=Ws-s f] (2)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商业保险费准予扣除;
?A[q/n:K (3)企业参加财产保险,按照规定缴纳的保险费,准予扣除.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
t+R8{9L- 4.利息费用★★★
Ol }^'7H (1) 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可据实扣除。
|@}Yady@C (2) 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可据实扣除,超过部分不许扣除。
l7{Xy_66 【例题·单选题】某公司2008年度实现会计利润总额25万元。经某注册会计师审核,“财务费用”账户中列支有两笔利息费用:向银行借入生产用资金200万元,借用期限6个月,支付借款利息5万元;经过批准向本企业职工借入生产用资金60万元,借用期限10个月,支付借款利息3.5万元。该公司2008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为( )万元。
+/g/+B_b A.21
1>JUI5 { B.26
LK
"47 C.30
5LT{]&`9 D.33
a0vg%Z@! $1Lm=2;U 【答案】B
O
23dtH 【解析】银行的利率=(5×2)÷200=5%;可以税前扣除的职工借款利息=60×5%÷12×10=2.5(万元);超标准=3.5-2.5=1(万元);应纳税所得额=25+1=26(万元)
07zbx6:t 5.借款费用★★★
g$++\%k& (1)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
<f
l-P (2)企业为购置、建造同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经过l2个月以上的建造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发生借款的,在有关资产购置、建造期间发生的合理的借款费用,应予以资本化,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有关资产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借款利息,可在发生当期扣除.
|.A#
wjF9 【例题·计算题】某企业4月1日向银行借款500万元用于建造厂房,借款期限1年,当年向银行支付了3个季度的借款利息22.5万元,该厂房于10月31日完工结算并投入使用,税前可扣除的利息费用为( )万元。
{8NnRnzU )G7")I J/X 【答案】税前可扣除的财务费用 = 22.5÷9×2 = 5(万元)
L*2YA
IG 【解析】固定资产建造尚未竣工决算投产前的利息,不得扣除;竣工决算投产后的利息,可计入当期损益。
<2cl1Fb 6.汇兑损失
we<m%pf 汇率折算形成的汇兑损失,准予扣除.
";jj` 7.业务招待费★★★
>680}\S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hOI|#(- 【链接】业务招待费、广告费计算税前扣除限额的依据是相同的。
MGH(= w1 【特别提示】当年销售(营业)收入包括销售货物收入、劳务收入、出租财产收入、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收入、视同销售收入等,即会计核算中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gZ!vRO<%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能作为业务招待费税前扣除限额计提依据的是( )。
kPN:m ow A.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的收入
3JB?G>\! B.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
?GdoB7(% C.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的收入
7$ vs X D.出售固定资产的收入
o%ZtE NaeG2>1 【答案】A
7*bUy)UZ 【例题·计算题】企业2008年全年实现收入总额8000万元,含国债利息收入7万元、金融债券利息收入20万元、从被投资公司分回的税后利润38万元;后经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发现有关税收问题如下:
!/+'O}@-E (1)12月份,以自产公允价值47万元的货物清偿应付账款50万元,公允价值与债务的差额债权人不再追要。清偿债务时企业直接以50万元分别冲减了应付账款和存货成本;
PZVh)6f"c
(2)12月份转让一项无形资产的所有权,取得收入60万元未作收入处理,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成本35万元也未转销;
58x=CN\QU (3)12月份通过当地政府机关向贫困山区捐赠家电产品一批,成本价20万元,市场销售价格23万元。企业核算时按成本价格直接冲减了库存商品,
C;#-2^h (4)企业全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45万元。
b?6-lYE>L 要求:计算业务招待费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aCu 8
D! K{eq'F5M 【答案】
),#%jc
2_^ 企业当年的销售收入=8000-7-20-38+47+23=8005(万元)
2s(c#$JVS 允许扣除的业务招待费=8005×5‰=40.025(万元)
0w'%10"&U+ 45×60%=27(万元)<40.025,准予扣除27万元
L&[uE;ro 调增应纳税所得额=45-27=18(万元)
_#6_7=g@s6 8.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Pr
|u_^ (1)税前扣除标准: 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l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
9M3XHj (2)广告费条件:
|@{4zoP_N ①广告是通过工商部门批准的专门机构制作的;
~x:\xQti ②已实际支付费用.并已取得相应发票;
fi5x0El
③通过一定的媒体传播。
#S?xRqkc (3)企业申报扣除的广告费支出应与赞助支出严格区分。
]L/h,bVI1 【链接1】广告费、业务招待费计算税前扣除限额的依据是相同的。
dso6ZRx 销售(营业)收入包括销售货物收入、劳务收入、出租财产收入、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收入(这里实质是租赁)、视同销售收入等,即会计核算中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M3]\I u 【链接2】广告费、业务宣传费不再区分扣除标准,按照统一口径计算扣除标准。
&L&6y()G 【链接3】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这与职工教育经费处理一致。
} 0su[gy[ 【链接4】广告费不再按行业确定扣除标准,而是按照统一比例。
KI* erK
[d 【举例·计算题】某制药厂2008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转让技术使用权收入200万元,广告费支出600万元,业务宣传费40万元,则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调整所得是多少?
jNKu5"HB (/x%zmY;/U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扣除标准=(3000+200)×15%=480万元
AfU~k!4`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实际发生额=600+40=640万元,超标准640-480=160万元
`a$-"tW~j 调整所得就是160万元。
+;Yd<~!c Z 9.环境保护专项资金★
99G
zhX_ 企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规定提取的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准予扣除;上述专项资金提取后改变用途的,不得扣除。
T(Q(7 10.保险费★
O=2"t%Gc 企业参加财产保险,按照规定缴纳的保险费,准予扣除。
*G'R+_tdE 11.租赁费★★
={HYwP; 租入固定资产的方式分为两种:经营性租赁是指所有权不转移的租赁;融资租赁是指在实质上转移与一项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一种租赁。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按照以下方法扣除:
JHF<vyt5< (1)属于经营性租赁发生的租入固定资产租赁费:根据租赁期限均匀扣除;
,,U8X [A (2)属于融资性租赁发生的租入固定资产租赁费:构成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价值的部分应当提取折旧费用,分期扣除;租赁费支出不得扣除。
CC?L~/gPN 【例题·单选题】某贸易公司2008年3月1日,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使用,租期1年,按独立纳税人交易原则支付租金1.2万元;6月1日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机器设备一台,租期2年,当年支付租金1.5万元。计算当年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应扣除的租赁费用为( )。
#$vQT}
A.1.0万元
uVnbOqR<X B.1.2万元
l*~ ".q;S C.1.5万元
+M@,CbqD D.2.7万元
>_R,^iH" [^oTC; 【答案】A
woQ UrO( 【解析】当年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应扣除的租赁费用=1.2÷12×10=1万元。
Ancka 12.劳动保护费★
\6]Uj+ 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准予扣除。
o75Hi
t 13.公益性捐赠支出★★★
7w}PYp1Z'~ (1)公益性捐赠含义: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
qfRsp
rRI" (2)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标准: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
tw<mZd2H 年度利润总额,是指企业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年度会计利润。
eouxNw}F1 (3)公益性杜会团体确认条件:9项,了解。
9j[lr${A 税前扣除方法:
2P&KU%D)0s 【链接1】公益性捐赠包括货币捐赠和非货币捐赠;
],!7S"{97 【链接2】与流转税关系:企业将自产货物、外购的原材料等用于捐赠,应分解为按公允价值视同对外销售和捐赠两项业务进行所得税处理。
&OK[n1M 【链接3】从2008年起,原来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关于公益性捐赠的规定均不适用。
l,}^<P] 原来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用于中国境内的公益性捐赠,全额扣除;内资企业用于中国境内的公益性捐赠,按应纳税所得额和规定比例税前限额扣除。
Qyh_o 【链接4】按现行政策,公益性捐赠没有全额扣除的规定。
l"T{!Oq 【例题·单选题】某外商投资企业2008年度利润总额为40万元,未调整捐赠前的所得额为50万元。当年“营业外支出”账户中列支了通过当地教育部门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5万元。该企业2008年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 )。
#Cj$;q{! A.12.5万元
`>kHJI4 B.12.55万元
#2dd`F8 C.13.45万元
C r A7lu' D.16.25万元
$w:7$:k 【答案】B
l_?r#Qc7 【解析】公益捐赠的扣除限额=利润总额×12% =40×12%=4.8(万元), 实际公益救济性捐赠为5万元,税前准予扣除的公益捐赠=4.8万元,纳税调整额=5-4.8=0.2万元。应纳税额=(50+0.2)×25%=12.55万元
.ty^ k@J|] 14.有关资产的费用★
a$}n4p (1)企业转让各类固定资产发生的费用:允许扣除;
}&E'ox<S (2)企业按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的摊销费:准予扣除。
#$W bYL| 15.总机构分摊的费用
8y9`xRy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就其中国境外总机构发生的与该机构、场所生产经营有关的费用,能够提供总机构出具的费用汇集范围、定额、分配依据和方法等证明文件,并合理分摊的,准予扣除。
.>/Tc 16.资产损失★
Mk:k0,z (1)企业当期发生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盘亏、毁损净损失,由其提供清查盘存资料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准予扣除;
>q+q];=( (2)企业因存货盘亏、毁损、报废等原因不得从销项税金中抵扣的进项税金,应视同企业财产损失,准予与存货损失—起在所得税前按规定扣除。
Sj,>O:p 【例题·计算题】某企业08年发生意外事故,损失库存外购原材料32.79万元(含运费2.79万元),取得保险公司赔款8万,税前扣除的损失是多少?
EZN38T [答疑编号811140404]
\A~r~ 【答案】32.79+(32.79-2.79)×17%+2.79÷93%×7%-8=30.10(万元)
[,@gSb|D? 17.其他项目★
ZUkrJ' 如会员费、合理的会议费、差旅费、违约金、诉讼费用等,准予扣除。
y2_^lW% 【总结】汇总上述有扣除标准的项目如下:
Or({|S9d2 ☆经典例题
/o/0 9K 【例题·单选题】下列支出中,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据实扣除的是( )。
;!k{{Xndd A.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向银行借款的利息
Y6&B%t<bo B.诉讼费用
e9F\U
C.对外投资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费
7 3 Oo; D.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
Xp_3EQl 【答案】B
[@"7qKd
1 【解析】A选项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向银行借款的利息,属于资本化的利息,不得税前扣除; C选项对外投资的固定资产已转为被投资方资产,投资方不得计提折旧费;D选项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不得扣除。
Ao2m"ym Uk2U: 四、不得扣除的项目
7
Ud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G$P|F6
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TgDx3U[ 2.企业所得税税款。
Y{Yp N 3.税收滞纳金,是指纳税人违反税收被税务机关处以的滞纳金。
ptA-rX. 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是指纳税人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被有关部门处以的罚款,以及被司法机关处以的罚金和被没收财物。
\G+uK:PC, 5.超过规定标准的捐赠支出。
u'm[wjCjc 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是指不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风险准备等准备金支出。
T+$Af,~ 8.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
BGe&c,feIc 9.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WNE=|z#|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得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有( )。
Q5!"tF p A.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
o<pb!]1 B.行政性罚款
f^EDiG>b` C.为投资者或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
N:_U2[V^d D.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
{
H\(H_X =m+'orJ1 【答案】BCD
SK>*t
KY
D>HX1LV g_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