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综合题 (本题型共2小题,每小题16分。本题型共32分。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有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两位小数后四舍五入。答题中涉及“应交税费”和“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要求写出明细科目。)
&5kjjQ*HB ,g<>`={kK+ 第 36 题 A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有关固定资产业务资料如下:
@Z3[c[D)9 (1)2001年8月10日购入设备一台,价款400万元,增值税68万元,立即投入安装。安装中领用工程物资2.75万元;领用生产用料实际成本5万元;领用应税消费品为自产库存商品实际成本18万元,市场售价20万元(不含税),消费税税率10%。
+1JZB*W (2)2001年9月10日,安装完毕投入生产车间使用,该设备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额。
'W<a54T?z (3)2002年末,公司在进行检查时发现该设备有可能发生减值,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300万元,未来持续使用以及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现金流量现值为280万元。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变更为年限平均法,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2年,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
pAPQi|CN (4)2004年6月30日,由于生产的产品适销对路,现有设备的生产力已难以满足公司生产发展的需要,公司决定对现有设备进行改扩建,以提高其生产力能力。同日将该设备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
Nlf&]^4(0 (5)2004年7月1日至8月31日,经过两个月的改扩建,完成了对这条生产线的改扩建工程,共发生支出300万元,拆除部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0万元,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收付。该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符合固定资产资本化确认条件,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6年。改扩建后的生产线的预计净残值为5万元,折旧方法仍不变;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该生产线预计能给企业带来的可收回金额为400万元。
rsIt~w (6)2005年末,公司在进行检查时发现该设备有可能发生减值,现时的销售净价为240
6Dr$*9 万元,未来持续使用以及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现金流量现值为260万元。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均不改变。
oHP>v_X (7)2006年9月20日,该固定资产遭受自然灾害而毁损,清理时以银行存款支付费用2万元,保险公司确认赔款100万元尚未收到,当日清理完毕。为简化计算过程,整个过程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公司按年度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MkluK=$ ByB0>G''. 要求:
K'{ wncumQ (1)计算2001年9月10日,安装完毕投入使用时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P:zEx]Y% (2)计算2001年年折旧额。
|-c
ALQ (3)计算2002年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编制会计分录。
x~3>1Wr#M (4)计算2003年年折旧额。
&9jUf:g J0 (5)编制2004年6月30日将该设备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的会计分录。
nU">> 1!U (6)计算2004年8月31日改扩建后固定资产人账价值。
D6pEQdX`
(7)计算2004年改扩建后折旧额。
OTy4"% (8)计算2005年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sKSY5{R (9)计算2006年年固定资产折旧额。
E|8s2t (10)编制2006年9月20日有关处置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gZ79u
K|Ij71 标准答案:
eAenkUBz6, (1)计算2001年9月lO El,安装完毕投入使用时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固定资产人账价值=400+68+2.7.5+5 ×(1+17%)+18+20 × 17%+20 × 10%=500(万元)
D@YM}HXuj (2)计算2001年年折旧额。2001年年折旧额=(500-20)×5/15 ×3/12=40(万元)
>.k@!*
(3)计算2002年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编制会计分录。2002年年折旧额=(500-20)×5/15 ×9/12+(500-20)×4/15 × 3/12=152(万元)2002年末计提减值准备前的账面价值=500-40-152=308(万元)2002年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08-300=8(万元)
TZ[Fu{gZ 借:资产减值损失 8
( .6tz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8
7W>}7 (4)计算2003年年折旧额。2003年折旧额=(300-10)÷2=145(万元)
x""Mxn]gD (5)编制2004年6月30 let将该设备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的会计分录。2004年改扩建前折旧额=(300-10)÷2 ×6/12=72.5(万元)
;4O;74`Zh 借:在建工程 82.50 累计折IEI 40+152+145+72.5=409.5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8
#h5Hi9LKf 贷:固定资产 500
.DV#-tUh (6)计算2004年8月31日改扩建后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改扩建后固定资产入账价值=82.50+300-10=372.5(万元)
K{[Fa,]' (7)计算2004年改扩建后折旧额。2004年改扩建后折旧额=(372.5-5)÷6 ×4/12=20.42(万元)
#L+s%OJ` (8)计算2005年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5年年折旧额:(372.5-5)÷6=61.25(万元)2005年末计提减值准备前的账面价值=372.5-20.42-61.25=290.83(万元)2005年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90.83-260=30.83(万元)
se*pkgWbz (9)计算2006年年固定资产折旧额。2006年年固定资产折旧额=[(260-5)/(6×12-16)]×9=40.98(万元)
tM?I()Y&P (10)编制2006年9月20 15I有关处置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EC\rh](d
1 借:固定资产清理 219.02 累计折IEI 20.42+61.25+40.98=122.65 I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0.83
>P]I&S-. 贷:固定资产 372.5
c,u$tnE) 借:固定资产清理 2 借:其他应收款 100
5]2!Bb6> 贷:固定资产清理 100
.Q6{$Y%l
借:营业外支出 121.02
8xGkh?% 贷:固定资产清理 121.02
|[n|=ORI' [/2@=Uh- 第 37 题 淮河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33%,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除特别说明外,不考虑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所售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销售商品均为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交易价格为公允价格;商品销售价格均不含增值税;商品销售成本在确认销售收入时逐笔结转。淮河公司按照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jrMGc=KL 淮河公司2006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于2007年4月28日完成。淮河公司2006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经董事会批准于2007年4月25 对外报出,实际对外公布日为2006年4月30日。淮河公司财务负责人在对2006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复核时,对2006年度的以下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有疑问,并要求会计人员进行更正。 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b}q(YgH< 1J!tcj1( (1)1月1日,淮河公司与A公司签订协议,采取以旧换新方式向A公司销售一批A商
HWao3 Lz 品,同时从A公司收回一批同类旧商品作为原材料入库。协议约定,A商品的销售价格为5000万元,旧商品的回收价格为10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A公司另向淮河公司支付5750万元。
(*^E7
[w 1月6日,淮河公司根据协议发出A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商品价格为5000万元,增值税额为850万元,并收到银行存款5750万元;该批A商品的实际成本为4000万元;IH商品已验收入库。
wxr}*Z:ZMa 淮河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KG./<"c 借:银行存款 5750
0"D?.E"$r 贷:主营业务收入4900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
k Y |=a 借:主营业务成本 4000
{t IoC;Y 贷:库存商品4000
khO<Z^wi[ |H|eH~.yg& (2)10月15,淮河公司与B公司签订合同,向B公司销售一批B产品。合同约定:
$K>d \{@+7 该批B产品的销售价格为1000万元,包括增值税在内的B产品货款分两次收取;第一笔货款于合同签订当日收取20%,第二笔货款于交货时收取80%。10月15日,淮河公司收到第一笔货款234万元,并存入银行;淮河公司尚未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该批B产品的成本估计为800万元。至12月31日,淮河公司已经开始生产B产品但尚未完工,也未收到第二笔货款。
@+Anv
~B. 淮河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y O9pEO|W 借:银行存款 234
>Gu>T\jpe. 贷:主营业务收 200
^/RM;`h0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
Vm5P@RU$w; 借:主营业务成本 160
R/KWl^oNj 贷:库存商品 160
=_~'G^`tu mm9S#Ya (3)12月1日,淮河公司向C公司销售一批C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
d T-O8 售价格为100万元,增值税额为17万元。为及时收回货款,淮河公司给予丙公司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假定现金折扣按销售价格计算)。该批C商品的实际成本为80万元。至12月31 ,淮河公司尚未收到销售给丙公司的C商品货款117万元。
6T'43h. : 淮河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r `6c
0Z 借:应收账款 117
c=c.p
i"s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BDm H^`V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w `9GygS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
h"%,eW|^ 贷:库存商品 80
S
g_?.XZc[ +Y%I0.?&5 (4)12月1日,淮河公司与丁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向丁公司销售一批D商品。合同规定,D商品的销售价格为500万元(包括安装费用);淮河公司负责D商品的安装工作,且安装工作是销售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12月5日,淮河公司发出D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D商品销售价格为500万元,增值税额为85万元,款项已收到并存入银行。该批D商品的实际成本为350万元。至12月31日,淮河公司的安装工作尚未结束。
J,2v~Dq 淮河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0i1?S6]d- 借:银行存款 585
N`mC_) 贷:主营业务收.& 500
$F'~^2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
'1T v1 借:主营业务成本 350
*{n,4d\.. 贷:库存商品 350
"i5AAP?_]{ L bK1CGyA (5)12月1日,淮河公司与戊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向戊公司销售一批E商品。合同规定:E商品的销售价格为700万元,淮河公司于2006年4月30日以740万元的价格购回该批E商品。12月1日,淮河公司根据销售合同发出E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E商品销售价格为700万元,增值税额为119万元;款项已收到并存入银行;该批E商品的实际成本为600万元。有证据表明该合同是按照公允价值达成的协议
uZ{xt6 f 淮河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mjJlXA 借:银行存款819
jC }u>AB 贷:主营业务收入 700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19
6b5{ 借:主营业务成本 600
}jy7,+ 贷:库存商品 600
Z-r0
D o~z.7q (6)12月1日,淮河公司购入一批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实际支付价款1000万元(不考虑税费),2006年末该股票公允价值为1100万元,淮河公司未调整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gM/_:+bT>P !7Q.w/|= 要求:
(TK
cSVR (1)对于其会计处理判断为不正确的,编制相应的调整会计分录(涉及"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一法定盈余公积"、"应交税费一应交所得税"的调整会计分录可逐笔编制)。
ZCq\Zk1O& (2)计算填列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的调整金额。
Dl!'
_u 资产负债表
!i lDR< kys-~&@+ 项目
78}%{7YY 期末余额
*h8XbBZH Wh&Z *J 调增
"+OMo-<K7 调减
Z|7I }i m*WEge*$t 交易性金融资产
S6Xw+W02 $TUC?e9"h +\@\,{Ujy ntUVhIE0 存货
FP
cvkXQD `>HthK "e?#c<p7 ]?5@ObG 预收款项
rs
KE WxI]Fcb< +mel0ZStS aQ3vG08L> 应交税费
]-]@=qYu
x~I1(l7r Xrs~ove1V Gf$>!zXr 递延所得税负债
6#-; ,2i Y{B_OoTun }C1}T}U MjosA R 盈余公积
G&B}jj
YXOD
fd%L %Y[/Ucdm =<tEc+!T3 未分配利润
0iq$bT| , 0ja _ v\T1,Z@N^ 上海财经大学高顿职业培训网:
www.goldeneducation.cn F}mwQ%M P =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