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综合题 (本题型共2小题,每小题16分。本题型共32分。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有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两位小数后四舍五入。答题中涉及“应交税费”和“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要求写出明细科目。)
U-6pia/o _B6W:k|-7l 第 36 题 A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有关固定资产业务资料如下:
DN 0`vl{* (1)2001年8月10日购入设备一台,价款400万元,增值税68万元,立即投入安装。安装中领用工程物资2.75万元;领用生产用料实际成本5万元;领用应税消费品为自产库存商品实际成本18万元,市场售价20万元(不含税),消费税税率10%。
(/;<K$u*h (2)2001年9月10日,安装完毕投入生产车间使用,该设备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额。
vvwQ/iJO4Q (3)2002年末,公司在进行检查时发现该设备有可能发生减值,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300万元,未来持续使用以及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现金流量现值为280万元。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变更为年限平均法,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2年,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
5BAGIO<w (4)2004年6月30日,由于生产的产品适销对路,现有设备的生产力已难以满足公司生产发展的需要,公司决定对现有设备进行改扩建,以提高其生产力能力。同日将该设备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
Tfow_t}\ (5)2004年7月1日至8月31日,经过两个月的改扩建,完成了对这条生产线的改扩建工程,共发生支出300万元,拆除部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0万元,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收付。该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符合固定资产资本化确认条件,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6年。改扩建后的生产线的预计净残值为5万元,折旧方法仍不变;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该生产线预计能给企业带来的可收回金额为400万元。
7ZR0cJw; (6)2005年末,公司在进行检查时发现该设备有可能发生减值,现时的销售净价为240
{Yc#XP 万元,未来持续使用以及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现金流量现值为260万元。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均不改变。
|J^}BXW'^) (7)2006年9月20日,该固定资产遭受自然灾害而毁损,清理时以银行存款支付费用2万元,保险公司确认赔款100万元尚未收到,当日清理完毕。为简化计算过程,整个过程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公司按年度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e{6I-5`|,# }c?W|#y`.o 要求:
6>)oG6 (1)计算2001年9月10日,安装完毕投入使用时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fP>~ @^ (2)计算2001年年折旧额。
vP @\" (3)计算2002年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编制会计分录。
AQU^7O (4)计算2003年年折旧额。
<oKoz0! (5)编制2004年6月30日将该设备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的会计分录。
J`d_=C?J (6)计算2004年8月31日改扩建后固定资产人账价值。
VoG:3qN (7)计算2004年改扩建后折旧额。
^/M-*U8ab (8)计算2005年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9h/JW_ (9)计算2006年年固定资产折旧额。
/73ANQ" (10)编制2006年9月20日有关处置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3X:)r< 7]F@g}8 标准答案:
|EZ\+!8N:{ (1)计算2001年9月lO El,安装完毕投入使用时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固定资产人账价值=400+68+2.7.5+5 ×(1+17%)+18+20 × 17%+20 × 10%=500(万元)
x;@wtd*QB (2)计算2001年年折旧额。2001年年折旧额=(500-20)×5/15 ×3/12=40(万元)
K*sav?c (3)计算2002年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编制会计分录。2002年年折旧额=(500-20)×5/15 ×9/12+(500-20)×4/15 × 3/12=152(万元)2002年末计提减值准备前的账面价值=500-40-152=308(万元)2002年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08-300=8(万元)
{Q~HMe`, 借:资产减值损失 8
A8T75?lL(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8
3k_bhK zI (4)计算2003年年折旧额。2003年折旧额=(300-10)÷2=145(万元)
<nk7vo?Ks (5)编制2004年6月30 let将该设备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的会计分录。2004年改扩建前折旧额=(300-10)÷2 ×6/12=72.5(万元)
DOB#PI[/ 借:在建工程 82.50 累计折IEI 40+152+145+72.5=409.5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8
|x+g5~$ 贷:固定资产 500
kb~;s-$O`s (6)计算2004年8月31日改扩建后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改扩建后固定资产入账价值=82.50+300-10=372.5(万元)
Cw$7d:u (7)计算2004年改扩建后折旧额。2004年改扩建后折旧额=(372.5-5)÷6 ×4/12=20.42(万元)
CB KLct> (8)计算2005年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5年年折旧额:(372.5-5)÷6=61.25(万元)2005年末计提减值准备前的账面价值=372.5-20.42-61.25=290.83(万元)2005年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90.83-260=30.83(万元)
UpFm3gKF (9)计算2006年年固定资产折旧额。2006年年固定资产折旧额=[(260-5)/(6×12-16)]×9=40.98(万元)
kdW$>Jqb (10)编制2006年9月20 15I有关处置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Qk[
YF 借:固定资产清理 219.02 累计折IEI 20.42+61.25+40.98=122.65 I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0.83
VtYrU>q 贷:固定资产 372.5
jzb%?8ZJ 借:固定资产清理 2 借:其他应收款 100
AO~f=GW 贷:固定资产清理 100
~m6b6Aj@6 借:营业外支出 121.02
e$l*s/"0t 贷:固定资产清理 121.02
`3?5Z/,y 8~j1 第 37 题 淮河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33%,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除特别说明外,不考虑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所售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销售商品均为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交易价格为公允价格;商品销售价格均不含增值税;商品销售成本在确认销售收入时逐笔结转。淮河公司按照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46z9\ 淮河公司2006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于2007年4月28日完成。淮河公司2006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经董事会批准于2007年4月25 对外报出,实际对外公布日为2006年4月30日。淮河公司财务负责人在对2006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复核时,对2006年度的以下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有疑问,并要求会计人员进行更正。 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9So_J cUj^aT pm (1)1月1日,淮河公司与A公司签订协议,采取以旧换新方式向A公司销售一批A商
_L%
=Q ulu 品,同时从A公司收回一批同类旧商品作为原材料入库。协议约定,A商品的销售价格为5000万元,旧商品的回收价格为10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A公司另向淮河公司支付5750万元。
wmDO^}>ZP 1月6日,淮河公司根据协议发出A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商品价格为5000万元,增值税额为850万元,并收到银行存款5750万元;该批A商品的实际成本为4000万元;IH商品已验收入库。
]WvV*FL9D3 淮河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aZcA#% 借:银行存款 5750
5MHcgzyp 贷:主营业务收入4900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
Yow 借:主营业务成本 4000
IcJQC 贷:库存商品4000
t b>At*tO t->I# t7 (2)10月15,淮河公司与B公司签订合同,向B公司销售一批B产品。合同约定:
)F'r-I%Hi 该批B产品的销售价格为1000万元,包括增值税在内的B产品货款分两次收取;第一笔货款于合同签订当日收取20%,第二笔货款于交货时收取80%。10月15日,淮河公司收到第一笔货款234万元,并存入银行;淮河公司尚未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该批B产品的成本估计为800万元。至12月31日,淮河公司已经开始生产B产品但尚未完工,也未收到第二笔货款。
{JlSfJw! 淮河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N!%[.3o\K 借:银行存款 234
`6RR/~kP( 贷:主营业务收 200
dGG 8k&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
3Q!)bMv \ 借:主营业务成本 160
Id^)WEK4 贷:库存商品 160
21sXCmYR,t .r~M7 I (3)12月1日,淮河公司向C公司销售一批C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
&j?+%Y1n@ 售价格为100万元,增值税额为17万元。为及时收回货款,淮河公司给予丙公司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假定现金折扣按销售价格计算)。该批C商品的实际成本为80万元。至12月31 ,淮河公司尚未收到销售给丙公司的C商品货款117万元。
a98J_^ n 淮河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V/Q/Ujgg 借:应收账款 117
^^T
xx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fJD+GvV$x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7-VP)|L#G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
}!QVcu"+t/ 贷:库存商品 80
cq"#[y$r LhCwZ1 (4)12月1日,淮河公司与丁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向丁公司销售一批D商品。合同规定,D商品的销售价格为500万元(包括安装费用);淮河公司负责D商品的安装工作,且安装工作是销售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12月5日,淮河公司发出D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D商品销售价格为500万元,增值税额为85万元,款项已收到并存入银行。该批D商品的实际成本为350万元。至12月31日,淮河公司的安装工作尚未结束。
uJSzz:\ 淮河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0BPUbp( 借:银行存款 585
!rTkH4!_ 贷:主营业务收.& 500
p+
#]Jr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
>V
ph_98| 借:主营业务成本 350
@kW RI* m 贷:库存商品 350
Q" G;L ows3% (5)12月1日,淮河公司与戊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向戊公司销售一批E商品。合同规定:E商品的销售价格为700万元,淮河公司于2006年4月30日以740万元的价格购回该批E商品。12月1日,淮河公司根据销售合同发出E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E商品销售价格为700万元,增值税额为119万元;款项已收到并存入银行;该批E商品的实际成本为600万元。有证据表明该合同是按照公允价值达成的协议
8k )i-&R 淮河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P&VJ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