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型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答案。涉及计算的,如有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两位小数后四舍五入。)
{]6Pd`- '&hk? 第 1 题 甲公司2005年3月1日与客户签订了一项工程劳务合同,合同期一年,合同总收入200000元,预计合同总成本170000元,至2005年12月31日,实际发生成本136000元。甲公司按实际发生的成本占预计总成本的百分比确定劳务完成程度。据此计算,甲公司2005年度应确认的劳务收入为( )元。
9s'[p'[Z 3c.,T A.200000
Pwg?a 7$u}uv`j B.170000
;XXB^, [=q&5'FY0 C.160000
-'mTSJ.} UiLiy?EJ D.136000
dGY:?mf& YA[\|I33 【正确答案】: C
#.^A5`k p`-
Oz] 【参考解析】: 甲公司2003年度应确认的劳务收入:200000×136000/170000=160000(元)。
2/m4| .>Fy ]Cqoh 第 2 题 工业企业的专设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类似工资性质的费用、业务费等费用,应计入的会计科目( )。
7dbGUbT txp^3dZ`^ A.管理费用
9#X"m,SB Oq3]ZUVa B.财务费用
84}Pu%
+<o}@hefY2 C.主营业务成本
T@)|0M 6A9
r{'1 D.营业费用
`8sC>)lrwu 2j
<Y>
Y 【正确答案】: D
6=o'.03\f ]Ll<Z 【参考解析】: 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类似工资性质的费用、业务费等经营费用,商品流通企业在购买商品过程中所发生的进货费用等,通过“营业费用”科目核算。
@nO
j6b vQ",rP% 第 3 题 某企业采用递延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所得税税率为33%。该企业2003年度利润总额为110000元,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为10000元,当年没有永久性差异。经计算,该企业2003年度应交所得税为33000元。则该企业2003年度的所得税费用为( )元。
A4>j4\A[M M\rZr3 A.29700
o!-kwtw`l rZSD)I B.33000
%ot4$eY K*[`s'Ip- C.36300
y8arFG J':x]_; D.39600
p]E \!/ jC}2>_#m( 【正确答案】: C
l}MVk%[ o;5 ns 【参考解析】: 发生应纳税时间性差异而产生递延税款贷项3300元(10000×33%)
^ 9`O
^ 2003年度所得税费用=(110000-10000)×33%+3300=36300(万元)
VY|'7in"M d$T856 第 4 题 某一般纳税人企业,该公司2004年6月1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余额为6万元,“原材料”科目余额为12000万元;本月购入原材料一批,专用发票注明价款45000万元,增值税7650万元,运费1500万元(增值税扣除率7%),该材料计划成本为44700万元;本月发出原材料计划成本37500万元。则该企业2004年6月末原材料结存实际成本为( )万元。
z<u*I@; s5cY> A.20700
b[s=FH]#N QopA'm B.19500
.Gq]Mrim9G <A
`zK C.19776
%-J}m &cHA xker D.20045.25
.TpM3b#r e[l#r>NT 【正确答案】: C
/k O
<o& Q8
【参考解析】: (1)原材料借方余额=12000+44700-37500=19200(万元);(2)材料成本差异率=〔6+(45000+1500×93%-44700 )〕/(12000+44700)=1701/56700=+3%;(3)原材料结存实际成本=19200×(1+3%)=19776(万元).
M>_
U9g *1c1XN<7 第 5 题 在商品售后回购交易的情况下,对所售商品的售价大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是( )。
O'[r,|Q{ ki=]#]rg A.贷记“递延收益”科目
`m+o^!SGe X 3q2XU B.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
R.P|gk *pj^d>< C.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
`*-rz<G &Fy})/F3v D.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sX[k}=HCK PSREQK@}E 【正确答案】: B
>& `;@ZOH q)Qg
'l^f 【参考解析】: 在售后租回交易形成融资租赁的情况下,对所售资产的售价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记入“递延收益”科目。 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T7#}&> L <W2a( 第 6 题 按照政府补助准则的要求,政府补助会计处理方法采用的是( )。
n=qu?xu 8d1r#sILI A.收益法中的总额法
!(nFq9~~Q < VrHWJo B.资本法中的净额法
g(QT"O!dY dh
K<5E C.收益法中的净额法
HA`qU
x=YV* D.资本法中的总额法
O 4C}]E uq\[^ 【正确答案】: A
&e)V!o@wJV hp3
<HUU 【参考解析】: 政府补助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收益法与资本法。所谓收益法是将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收益或递延收益;所谓资本法是将政府补助计入所有者权益。收益法又有两种具体方法:总额法与净额法。总额法是在确认政府补助时,将其全额确认为收益,而不是作为相关资产账面余额或者费用的扣除。净额法是将政府补助确认为对相关资产账面余额或者所补偿费用的扣减。政府补助准则要求采用的是收益法中的总额法。选项A.正确。
d:3OC& .!Q*VTW 第 7 题 甲公司库存原材料100件,每件材料的成本为100元,所存材料均用于产品生产,每件材料经追加成本20元后加工成一件完工品。其中合同定货60件,每件完工品的合同价为180元,单件完工品的市场售价为每件140元,预计每件完工品的销售税费为30元,该批库存材料已提存货跌价准备为100万元,则期末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万元。
9^g?/8 nxhn|v A.129
a?1Ml>R6P "Ta"5XW B.230
Ye]-RN/W .1YiNmW= C.100
cxz\1Vphd ]=vRjw D.300
s`I]>e TrR=3_;.7 【正确答案】: D
Dks"(0g ycj\5+g 【参考解析】: (1)合同约定部分的材料可变现净值=60×180-60×30-60×20=7800(元),相比其账面成本6000元(60×100),发生增值1800元,不予认定。
b*TQKYT (2)非合同约定部分的材料可变现净值=40×140-40×30-40×20=3600(元),相比其账面成本4000元(40×100),发生贬值400元,应予认定。
;.{J>Q/U, 该材料期末应提足的跌价准备=400元,相比调整前的存货跌价准备100元期末应补提跌价准备300元。
l]~mB~ NudY9~ 第 8 题 甲公司应收乙公司100万元。双方协议重组,由乙公司以一批库存商品抵债,该商品的账面成本为7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10万元,公允价值100万元,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5%由甲公司另行支付补价20万元。甲公司对该应收账款已提坏账准备2万元。则乙公司的债务重组收益为( )万元。
t~M0_TnXlP :wY(</H A.3
}9~U5UXWU f,'^"Me$c B.5
T;sF@? h@jk3J9^ C.2
d8J(~$tXQN guk{3<d:Jy D.1.5
ZZrvl4h "R^0e
Nv$ 【正确答案】: A
@cB6,iUr s|D[_N!| 【参考解析】: 乙公司的债务重组收益为3万元(100+20-100-17)。
\pVNJy$`< HQGH7<=Om 第 9 题 2007年度,甲公司发生的有关事项包括:减征所得税300万元;政府增加投资1000万元;先征后返增值税100万元;政府拨入的因轮换专项储备物资而发生的轮换费500万元。甲公司2007年度获得的政府补助金额为( )万元。
Y3g<%6 6kHuKxY, A.500
~;vt{pk ?X@uR5?{ B.600
\[<8AV"E-' 4P?R "Lk C.900
( "wmc"qH O{Y*a )" D.1900
G]T&{3g-. IHwoG(A~< 【正确答案】: B
1pM>-"a8j
}BAe
【参考解析】: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政府补助》的规定,所得税减免、政府投资投入的资产,均不包括在政府补助的范围内。本题甲公司获得的政府补助为:100+500=600(万元)。
VJS1{n=;k AZva 第 10 题 A公司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在结转成本时结转。该公司2007年年初存货的账面余额中包含甲产品1200件,其实际成本为360万元,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30万元。2007年该公司未发生任何与甲产品有关的进货,甲产品当期售出400件。2007年12月31日,该公司对甲产品进行检查时发现,库存甲产品均无不可撤销合同,其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0.26万元,预计销售每件甲产品还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0.005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该公司2007年年末对甲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qPn!.m$/ WO=P~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