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题 或有事项的基本特征有( )。 B4&K2;fg_
35;UE2d)<
A.或有事项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 O_E\(So
*y}<7R
B.影响或有事项的结果的不确定因素基本上可由企业控制 'aN`z3T
:
\{>+!`w
C.或有事项的结果只能由未来发生的事项确定 HsF8$C$z
n#US4&uT4A
D.或有事项具有不确定性 b0PQ;?R#V
5W Z9z-6
E.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We8n20wf<
*X_-8 ^~
【正确答案】: A,C,D 4s:S_Dw
h/LlH9S:!
【参考解析】: 或有事项具有四个特征:①或有事项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②或有事项具有不确定性;③或有事项的结果只能由未来发生的事件加以确定;④影响或有事项结果的不确定性因素不能由企业控制。 ytmFe !
?Z1&ju,Hd-
第 32 题 下列有关稀释每股收益的论断中正确的是( )。 %8L>|QOX
#NvL@bH
A.假设这些认股权证、股份期权在当期期初(或发行日)已经行权,计算按约定行权价格发行普通股将取得的股款金额 S-5|t]LV
9s.x%m,
B.假设按照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发行股票,计算需发行多少普通股能够带来上述相同的股款金额 Pse1NMK9 [
0\y{/P?I$
C.比较行使股份期权、认股权证将发行的普通股股数与按照平均市场价格发行的普通股股数,差额部分相当于无对价发行的普通股,作为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的净增加 8et*q3D7`
,/bSa/x`
D.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的计算,理论上应当包括该普通股每次交易的价格,但实务操作中通常对每周或每月具有代表性的股票交易价格进行简单算术平均即可 t+H=%{z
【正确答案】: A,B,C,D MF41q%9p
WGK:XfOBQ
三、计算及会计处理题 (本题型共3小题。每小题8分。本题型共24分。要求计算的,应列出计算过程。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有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两位小数后四舍五入。答题中涉及“应交税费”科目的,要求写出明细科目。) K> rZJ[a
+WH|nV~lQ
第 33 题 AS公司2001年1月1日决定以其库存管理,支付含税价款为288万元(增值税率为17%),支付安装费用。包装费用等共计12万元,6月20日交付使用,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300万元,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期限为4年,净残值为零。该设备系子公司生产,产品成本216万元。2002年8月15日母公司将该设备出售,并将净收益转入营业外收入。 2 &(w\#'
G\;a_]Q
要求: dF`\ewRFn
(1)编制2002年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数额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数额相抵销分录。 aFbIJm=!
(2)编制2002年母公司内部投资收益等项目与子公司利润分配有关项目等的抵销分录。 <=yq
V]JR
(3)编制2002年内部提取的盈余公积的抵销分录。 @)IHd6 R
(4)编制2001年和2002年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分录。 ./KXElvQ%
(5)编制2000年、2001年和2002年固定资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分录。 DHnO ,"
}|Ao@UvH
标准答案: {9,!XiF.:
(1)判断:22.50/180=12.5%<25%,因此属于非货币性交易。 1KI,/ H"SY
(2)应确认的收益=收到补价-(收到补价/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收到补价/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应交税金及附加=22.50-(22.50/180)×150-(22.50/180)×180×17%=-0.08 )' hOW*v
(3)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收到补价+应确认的收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150-22.50+(-0.08)+180×17%=158.02 O'WBO"
(4)2001年1月1日非货币交易取得固定资产时: @[=K`n:n_
借:固定资产 158.02 nZtP!^#
银行存款 22.50 zxo"
+j4Ym
营业外支出——非货币交易性支出 0.08
XMLJX~
贷:库存商品 150 K:cZq3F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80×17%=30.60 y$Y*%D^w
(5)2001、2002年计提折旧 >QcIrq%=
2001年折旧额=(158.02-8.02)×5/15×11/12=45.83 h,!#YG@>
2002年折旧额=(158.02-8.02)×5/15×1/12+(158.02-8.02)×4/15×4/12=17.50 k%gO
借:制造费用 45.83 e -yL
贷:累计折旧 45.83 K8R}2K-Y
借:制造费用 17.50 6F)^8s02h
贷:累计折旧 17.50 nF)XZB0F
K.R4.{mo
第 34 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对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甲公司2005年年末结账时,需要对下列交易或事项相关的资产减值进行会计处理: bzC|aUGM
(1)2005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9600万元,按账龄分析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为1500万元。 2X)n.%4g$;
2005年1月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7600万元,坏账准备余额为1600万元;2005年坏账准备的借方发生额为200万元(为本年核销的应收账款),贷方发生额为40万元(为收回以前年度已核销的应收账款而转回的坏账准备)。 Z=|NoDZ
(2)2005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货的账面成本为8560万元,其具体情况如下: }j_2K1NS{
①A产品3000件,每件成本为1万元,账面成本总额为3000万元,其中2000件已与乙公司答订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销售价格为每件1.2万元;其余A产品未签订销售合同。 p!_3j^"{
A产品2005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件1.1万元,预计销售每件A产品需要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0.15万元。 \I[f@D-J
②B配件2800套,每套成本为0.7万元,账面成本总额为1960万元。B配件是专门为组装A产品而购进的。2800套B配件可以组装成2800件A产品。B配件2005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套0.6万元。将B套件组装成A产品,预计每件还需发生成本0.2万元;预计销售每件A产品需要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0.15万元。 H?a1XEY/
③C配件1200套,每套成本为3万元,账面成本总额为3600万元。C配件是专门为组装D产品而购进的,1200套C配件可以组装成1200件D产品。C配件2005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套2.6万元。D产品2005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件4万元。将C配件组装成D产品,预计每件还需发生成本0.8万元,预计销售每件D产品需要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0.4万元。D产品是甲公司2005年新开发的产品。 h;lg^zlTb
2005年1月1日,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45万元(均为对A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005年对外销售A产品转销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 wr~Ydmsf
(3)2005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的有关情况如下: xl]1{$1M
①X设备的账面原价为600万元,系2002年10月20日购入,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5年1月1日该设备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余额为68万元,累计折旧为260万元。 A#@9|3
2005年12月31日该设备的市场价格为120万元;预计该设备未来使用及处置产生的现金流量现值为132万元。 dln1JZ!
②Y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600万元,系2001年12月18日购入,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5年12月31日,该设备已计提折旧640万元,此前该设备未计提减值准备。 oLh2:c
2005年12月31日该设备的市场价格为870万元;预计该设备未来使用及处置产生的现金流量现值为900万元。 b<]Ae!I'
③Z设备的账面原价为600万元,系2002年12月22日购入,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5年12月31日Z设备已计提的折旧为225万元,此前Z设备未计提减值准备。 zQ=c6xvm8
2005年12月31日该设备的市场价格为325万元;预计该设备未来使用及处置产生的现金流量现值为400万元。 3$yOv"`
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Yq?:
(1) 甲公司2005年在未对上述资产进行减值处理前的利润总额为3000万元。甲公司未来3年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可以抵减“可抵减时间性差异”。 937 z*mh
(2) 根据有关规定,按应收账款期末余额5‰计提的坏账准备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其他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均不得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c2o.H!>
(3) 假设甲公司对固定资产采用的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均与税法规定一致。 V:Lq>rs#
(4) 甲公司固定资产减值测试后,其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保持不变。 ~rl,Hr3Zo
(5) 不存在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yd>b2 M
要求: \Aa{]t
(1) 对上述交易或事项是否计提减值准备进行判断;对于需要计提减值准备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相应的资产减值处理。 |3:e$
(2) 根据资产(3)中①,计算X设备2006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 )zK6>-KWA
(3) 计算上述交易或事项应确认的递延税款借方或贷方金额,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i*\\j
1mf
标准答案: xaw)iC[gI{
(1)资料(1)的答案 (]}52%~
本期应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pOKs VS%fT
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的余额=1600-200+40=1440(万元 ) `J
v~.EF%
2005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1500-1440)=60万元(万元) S5(VdMd"^
借:管理费用 60 oj'a%mx
贷:坏账准备 60 WW&agr
资料(2)的答案: uA]!y{"}J
① A产品未签订合的部分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IBn+42V
有销售合同部分的A产品的变现净值=2000×(1.2-0.15)=2100(万元)大于成本2000,所以有合同部分是不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 O`rKxP
无合同部分的A产品的变现净值=1000×(1.1-0.15)=950(万元)小于成本1000,所以无销售合同部分的A产品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00-950)- (45-30)=35 (万元) Q&k1' nT5
借:管理费用 35 `v"p""_H
贷:存货跌价准备 35 [zw0'-h.
②B配件不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0hB9D
{`,{
B配件对应的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2800×(1.1-0.15)=2660(万元) U{[ g"_+~
B配件对应的A产品的成本=1960+2800×0.2=2520(万元) d&x #9ka
由于成本2520小于可变现净值2660万元所以不用计提存货跌准备 .
=K:)%Qh
③C配件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S!@h\3d8{
C配件对应的D产品应可变现净值=1200×(4-0.4)=4320(万元) F39H@%R
C配件对应的D产品的成本=3600+1200×0.8=4560(万元) lB<
kf1[
C配件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560-4320=240(万元) E/:mO~1< c
或3600-(4320-1200×0.8)=240(万元) xJ(}?0h-X
借:管理费用 240 <u
Kd)l
贷:存货跌价准备 240 iU1yJ=
资料(3)的答案 ]K!NLvz
①X设备应计提减值准备 \ y}!yrQ
2005年1月1日X设备的账面价值=600-260-68=272(万元) OC5\3H
2005年X设备计提的折旧=272÷(5×12-2-12-12)×12=96(万元) 0tS<
/G8
2005年12月31日计提准备前的账面价值=272-96=176(万元) 6Qw5_V^0o
2005年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76-132=44(万元) NQu.%=
②Y设备应计提固定减值准备 Iss)7I
Y设备2005年12月31日不考虑减值准备的账面价值=1600-640=960(万元) TRJ5m?x
Y设备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960-900=60(万元) q?0&&"T}
③Z设备不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C>=[fAr mO
Z设备2005计提不考虑减值因不前的账面价值=600-225=375(万元) ,u@Vi0
由于375万元小于400万元所以是不用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98ot{+/LK
(2)根据资产(3)中①,计算X设备2006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 ?igA+(.
X设备2006年应计提折旧额=132÷(5×12-2-12-12-12)×12=72(万元) gCjW !t
(3)计算上述交易或事项应确认的递延税款借方或贷方金额,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H)N
①按税法的规定2005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9600×5‰-200+40-7600×5‰=-150万元 5==hyIy
因此形成可抵减时间性差异=60-(-150)=210(万元) y{k65dk-
说明:关于这里坏账准备的调整,现在有观点认为在计算时不用考虑中间发生及收回的坏账准备,也有观点认为不用考虑期初余额的。直接按期末余额的千分之五来处理。现在本参考答案在分析试题的基础上,认为此处理要按现行税法中的规定处理,具体处理原则学员可以看一下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附表六的填表说明以及计算公式的说明。 6cVJu%<V
②存货本年形成可抵减时间性差异=60+35+240=335(万元) k,h
/B
③固定资产形成可抵减时间性差异=44+60=104(万元) ~zO>Q4-k
④递延税款借方发生额=(210+335+104)×33%=214.17(万元) &peUC n
借:所得税 990 *$ kpSph
递延税款 214.17 GC3WB4iY@U
&$NYZ3?9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1204.17 W20H4!G
(或直接做下面的分录也是正确的 CY</v,\:#
借:递延税款 214.17 {^*K@c
贷:所得税 214.17) Yj{-|2YzL
8:gUo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