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题型命题特征 h&Q-QU
n3hlo@gYW
(一)单项选择题的设计特点 hZO=$Mm4p
j{%'A
(1)题目的覆盖面宽,难度加大。 S }G3h a
b:*(
f#"q
2007年单项选择题共设计了20个,每个1分,共计20分,涉及15章的内容,章节的覆盖面较宽;在题目的设计上具有一定难度,较为明显的表现是:将一个完整计算链条集中于最后一环进行测试,提高了计算复杂性,比如测试更新改造固定资产的后续折旧计算,其间涉及到更新改造后固定资产新原价的计算、新折旧指标的推算及最终后续折旧额的计算。类似的还有权益法下投资产生的利润影响额的计算、交易性金融资产损益的计算、持有至到期投资某时点账面价值的计算等。 2:^
Eo<N
(2)更为强化实务操作能力 te3\MSv;O
c#[d7t8ONe
2007年的试卷中单项选择题有12个计算、8个理论判定,计算类占60%的份额,这说明此科目在计算能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fK F#^E@
Uv:NY1(3!
(二)多项选择题的设计特点 N?%FVF
4':U rJ+
多项选择题以理论的理解及实务应用为主要测试点,对知识点的系统性、综合性要求很高。 LaIH3!M3
N!af1zj
1. 更注重某个会计核算项目的界定 M ~6k[ew
w}(Ht_6q{
在多项选择题的设计上,此类指标界定方式是一个常见模式,较为规范的提问方式是: Bnd Y\
kkV*#IZ
下列……事项中,属于……的是( )。 z
2Ao6*%
+,0 :L :a
2007年此类题目有五个,约占此类题目的50%.主要测试内容如下:利得的辨析、关联方关系的辨认、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确认、会计政策变更的界定及合并范围的确认。这种题目的设计体现了基础知识点的测试倾向,着力于基础知识的辨析。 S\118TpD
p@=B\A]
2.理论或实务操作的正误判断 ==W] 1@s
hL/
在多项选择题的设计上,正误判定是一个常见模式,较为规范的提问方式有: u*!/J R
EDGAaN*Q
下列交易或事项中,符合(或有违)会计制度(或某特定准则)的是( )。 }z wHUf9q1
IlP@a[:_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将书中所有的知识点或某特定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测试,具较强的综合性和灵活性。2007年此类题目设计了4个,占了此类题目的33%.即有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处理的论断的正误判断、针对金融资产会计处理中涉及“资本公积”的论断进行正误判定、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正误判定及有关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论断的正误判定。 BIEeHN4
F='rGQK!1
3.某核算指标影响因素的分析 P/~kX_
TSYe~)I
在多项选择题中,另一种常见模式是归集或辨认造成某关键核算指标变动的理论要素或具体业务。此类题目常见的模式有:权益法下投资账面价值波动的因素分析、投资收益的界定、影响资产成本的税金界定、营业外收支的界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界定、非货币性交易的界定、非货币性交易中换入资产入账成本的构成因素分析及确定业务分部的因素分析、财务费用的归属认定、引起年初未分配利润变动的业务辨析和合并范围的确认等等。 E1rxuV|9
\]p[DYBY#
(三)计算分析题的命题特点 D5fhOq+g
x;>~;vmi
1.计算分析题的设计特征 ~_yz\;#
.:+&2#b
(1)难度趋向加大,覆盖面宽。 0VlB7oF
<nT).S>+
2007年设计了一个债务重组结合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的综合性题目,其所涉知识点较多,跨章节特征明显。第二个是所得税题,测试的是税率发生变动时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会计处理。第三个是同一控制下合并报表的编制,相对而言要比前两个题目容易。这三个题目的难度主要体现在题量上。 .Vb\f
Vbpt
?1:
(2)所涉知识点通常局限于一章或一个完整的计算体系 92Df.xI}
)XL}u4X
2007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在计算题的选材上只有第一个出现了跨章情况,其余两个均可单独归属于所得税章节和合并报表章节,用一个题目涵盖一个完整的计算体系是这两个题目的设计特征。 ?Kf?Z`9 *Y
75#&hi/~
2.计算分析题的设计模式 w}QU;rl8q
7S]akcT/
计算分析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多界于一个章节范围内,最多跨两个章节,选择的题目常见为一个完整的计算单元。 y@Ga9bI7
9^1.nE(R&
(1)应付债券专题,以可转换公司债券为主要选材方面。 ye1hcQ
N[dv
(2)资产减值专题。以资产组的辨认、资产组的减值计提及总部资产减值的认定为主要测试内容。 D|R,$v:
.UJjB}4$f
(3)金融资产专题。以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主要测试角度。 9"mcN3x:\e
"G
@(AE(
(4)长期股权投资专题。以成本法、权益法的会计核算及成本法转权益法的会计核算为主要测试内容。 Lr`G. e
.6nNqGua1
(5)借款费用专题。以专门借款、一般借款混合在一起计算利息费用资本化为主要测试角度。 h;8^vB y
cv/
(6)所得税专题。以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及所得税费用的计算为主要测试角度,另外对税率改变时上述三指标的变动也要重点留意。 :%vD
hMHa
9-?[%8
(7)财务报表专题。针对某一期间的业务进行账务处理并编制出相关利润表为主要测试方式。 XDrNc!XN
YF<;s^&@u
(8)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专题。以诸多调整事项的修正分录及报表项目的调整为主要测试方式。 ,~,{$\p
Qk.:b
(9)合并报表专题。主要测试抵销分录的编制。 00)=3@D
Epf[8La
(四)综合题的命题规律 Yy:Q/zwo
A#B6]j)
1.综合题的设计特征 D%k]D/
,k5b,}tN
(1)出题模式中规中矩 \%D/
]"@r
H+ Y+8
2007年的综合题在设计方式上较为传统。 6S2v3
;F!wyTF>}
第一个题目是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该题的设计平台是资产表日后期间,将若干业务置于此期间,首先让考生辨析业务中的错误处理,而后编制会计差错的更正分录,进而修正年度报表。此类出题模式是一种经典的组题方式,几乎年年有此类题目的出现。 4chSo.= 4V
b!Z-HL6
第二个题目测试的是长期股权投资结合合并报表抵销分录的会计处理,此题目以长期股权投资为题目设计起点,主要测试了合并报表中抵销分录的编制。这种以股权投资带出合并报表的设计方式是一个较为典型的综合题模式,但此题目的分量主要集中于合并报表中抵销分录的编制,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仅是为合并报表准备数据而设计。此类题目已经在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多次出现,而且长期股权投资与合并报表的结合是一个很经典的综合题出题模板。 2
7!9LU
'v*Y7zZ#K
(2)分值低于往年,题量向计算题倾斜。 [J.-gN$X@
$5)ZaYx<
2007年综合题的分值为32分,占总题量的32%,相对往年有所下降,这主要是由于计算题加了量,由传统的二个计算题增长到三个,自然综合题的量就会略减,但整个主观题的量非但不减,反而有所增加。这也体现了注册会计师注重实务操作的测试特点。 e)2s2y@zi
zg=F;^oZ
<
3.常见综合题的设计模式 K 6Gri>Um
E1e#E3Yq}s
(1)以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为平台以多种业务为对象展开会计调整及报表修正的会计处理。此类题目年年必测,已成惯例。从近几年的试卷来看,这些纳入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的业务主要集中于会计差错更正、或有事项、收入、投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合并会计报表等业务。 $zvqjT:>
ekj@;6
d]
(2)以长期股权投资为题目设计起点,通过成本法转权益法来完成控股合并,进而引发合并会计报表问题;再通过内部交易的设计提供抵销分录的编制选材;最终以填制表格方式完成合并报表相关项目的数额认定。 g
:me:M
DxLN{g]B
(3)将计算较为复杂的知识单元加大信息量使其由一般类计算题升格为综合题,比如2007年试卷中的第一个综合题就是一个较为单纯的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题目,只不过在调整事项的数量上作了加大,使得题目难度有所提高。 HFL(t]
C4jqT
二、习题班的学习方法 naT;K0T=
@Gj|X>0
首先根据客观题所涉知识点进行基础知识强化训练。 3K57xJzK
aT %A<'O!
客观题测试的为各章的基础知识,其设计方向在于知识面的宽度,考生应根据客观题所涉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记忆和训练,以作到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 cH!w;Ub]
/J"U`/
{4
然后根据主观题的设计模式及典型案例进行举一反三的训练。 IW.~I,!x
dm&vLQVS
本课程将可能出到的主观题目进行了系统地的归类并辅以典型案例,考生应就课上的类型题目从其设计特点到解题思路都要作到了然于胸,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型分模式的强化针对训练,以作到举一反三。 ^&W(|R-,J&
5)MVkJ=R
最后,以模拟试题的练习方式对上述类型题训练成果进行考场热身,从解题的时间分配、解题的顺序及考试心态上进行实地演习,以尽可能地将考试状态调整至最佳水准。 P7Ws$7x
<d\Lvo[